第五章 賞畫
關燈
小
中
大
時和依莎貝拉打招呼的那人,他應該以前就看過依莎貝拉這種特殊的賞畫方式。
所以沒有阻攔,就任她抱着畫窗,葉亦深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那管理人員走過來和葉亦深并肩站着看依莎貝拉,對他道:“我看她是真的很喜歡這幾幅畫。
” 葉亦深笑了笑,不知道該說什麼。
法國人已經算是不太愛看熱鬧的民族,可是依莎貝拉的這種特異的行徑還是吸引了不少人在一旁觀看,她的這種行為或許有點奇特,不過葉亦深不在乎,隻要依莎貝拉自己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就好了。
他們是來看畫的,不是來裝模作樣的。
每個人看畫時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隻是她表現得有點……“異于常人”罷了。
葉亦深最讨厭的是那種朋明什麼都不懂還要裝得頭頭是道的家夥,把自己搞得好像是藝術專家,可是實際上什麼也不懂。
更可惡也更可悲的是竟然還有人利用這種人說的話,散播給那些了解藝術品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把藝術品的好壞都給搞混了,錯誤的判斷藝術品的真正價值。
對藝術有真素養的都知道,附庸風雅沒有關系,誰說一定要懂得藝術才算了不起?也不見得,這世上大多數的人都無法理解一幅畫或是一件藝術品的真正價值,他們愛附庸鳳雅也随他們,隻要不傷害到藝術品的本身就好了。
葉亦深更痛恨一種人,就是那些“藝術品販子。
” 藝術本來是無價的,可是這些人為了從愛好藝術品的人手中得到利益,将藝術品當作是股票或是其他有價物來炒作,假如這些收入真的入了那些藝術家之手也就罷了,可是這些中間多出來的利益,往往都進了這些販夫的口袋,而那些藝術家還是一貧如洗,這才真是可惡。
葉亦深常常歎息,許多好的藝術家在世時都很窮,以緻于沒有良好的環境去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開藝廊的原因,他免費提供場地給這些年輕和經濟拮據的畫家,将他們的作品以合理的價格出售或是介紹給更多的人欣賞。
像依莎貝拉這種至情至性的人,沒有造作,沒有僞裝,将她最直接的感受表現出來,或許是有點離經叛道,但是對這件藝術品和制作這件藝術品的人,這才是最大的尊敬。
人類有的時候大虛僞,不敢也不願意表達自己内心真實的情感,當葉亦深看着她的表現的時候,心裡有一股沖動,想脫去自己的僞裝,和她一起進入到童真的世界。
一股理性抑制了葉亦深腦中短暫的沖動,葉亦深還是有太多的顧慮,做不到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說實在的,他是羨慕大過驚奇。
依莎貝拉如入無人之境,倒是哭得很高興,直哭了有二十分鐘左右,才依依不舍的放開了這一幅畫,走到下一幅畫之前。
她也沒有擦掉她的淚水,就任淚水挂在她的臉上,一派自然天真之情,這就是她令人喜愛的地方。
第二幅畫的主題也是依莎貝拉,隻是時空背景不一樣,依莎貝拉的動作和表情也和上一幅畫各有其趣。
這幅畫裡,依莎貝拉穿着一件白色的衣服在海邊奔跑,皮耶的手法很奇怪,畫中的依莎貝拉沒有腳,并不是衣服太長了看不見,而是他根本沒有畫依莎貝拉的腳。
這樣,讓這整幅畫看起來呈現一種很詭異的氣氛,加上他以灰暗陰霾的色調處理海邊的天空,滿天烏雲扭轉變形,長的、圓的、爆射四散,讓人看這幅畫有很大的壓力,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皮那在畫這幅畫的時候他紊亂又激動的心情。
畫裡的依莎貝拉還是那麼的美,沒畫她的腳,卻讓她看起來有一種飛舞的飄逸,隻是她這幅畫中的眼神似乎在傍惶,好像是在說依莎貝拉的心情,在去與留之間難以取舍。
皮耶給這幅畫取的名字是:“戀。
” 葉亦深很怕依莎貝拉看了這畫又像看上一幅畫一樣,要抱着它哭好一會,還好,這次她看了以後,并沒有上一次的那種反應,隻是多看了一會,大約十分鐘,就走向下一幅畫。
後面還有兩幅畫,排在“戀”之後的,皮耶取名為“惡魔。
” 葉亦深心裡很快的閃過一個念頭:“這幅畫和皮耶的死,有沒有什麼關系呢?‘惡魔’是什麼意思呢?” 畫中的人依然是依莎貝拉,看起來表情極為痛苦。
她半跪着,一個男人由後面将她的手反拉着,畫的左右上下都是手,各式各樣的手,各種顔色,全都抓向依莎貝拉,依莎貝拉露出很害怕很痛苦的表情,眼裡盡是驚懼的目光。
葉亦深不怎麼看得懂這幅畫,不過就他對皮那的了解,皮那畫這畫時一定是很痛苦的,葉亦深和皮那相交多年,皮那會用什麼畫法,或是有什麼習慣,葉亦深都知道,他曾見過皮那在痛苦中畫畫的情形,那還是學生時期,皮那愛上了一個音樂系的學生,後來兩人分手,皮那曾畫了一幅畫表達他那時的心情,那幅畫的感覺和這一幅就很相似,隻是葉亦深不明白他的這些手是什麼意思?後面的這個男人也
所以沒有阻攔,就任她抱着畫窗,葉亦深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那管理人員走過來和葉亦深并肩站着看依莎貝拉,對他道:“我看她是真的很喜歡這幾幅畫。
” 葉亦深笑了笑,不知道該說什麼。
法國人已經算是不太愛看熱鬧的民族,可是依莎貝拉的這種特異的行徑還是吸引了不少人在一旁觀看,她的這種行為或許有點奇特,不過葉亦深不在乎,隻要依莎貝拉自己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就好了。
他們是來看畫的,不是來裝模作樣的。
每個人看畫時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隻是她表現得有點……“異于常人”罷了。
葉亦深最讨厭的是那種朋明什麼都不懂還要裝得頭頭是道的家夥,把自己搞得好像是藝術專家,可是實際上什麼也不懂。
更可惡也更可悲的是竟然還有人利用這種人說的話,散播給那些了解藝術品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把藝術品的好壞都給搞混了,錯誤的判斷藝術品的真正價值。
對藝術有真素養的都知道,附庸風雅沒有關系,誰說一定要懂得藝術才算了不起?也不見得,這世上大多數的人都無法理解一幅畫或是一件藝術品的真正價值,他們愛附庸鳳雅也随他們,隻要不傷害到藝術品的本身就好了。
葉亦深更痛恨一種人,就是那些“藝術品販子。
” 藝術本來是無價的,可是這些人為了從愛好藝術品的人手中得到利益,将藝術品當作是股票或是其他有價物來炒作,假如這些收入真的入了那些藝術家之手也就罷了,可是這些中間多出來的利益,往往都進了這些販夫的口袋,而那些藝術家還是一貧如洗,這才真是可惡。
葉亦深常常歎息,許多好的藝術家在世時都很窮,以緻于沒有良好的環境去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開藝廊的原因,他免費提供場地給這些年輕和經濟拮據的畫家,将他們的作品以合理的價格出售或是介紹給更多的人欣賞。
像依莎貝拉這種至情至性的人,沒有造作,沒有僞裝,将她最直接的感受表現出來,或許是有點離經叛道,但是對這件藝術品和制作這件藝術品的人,這才是最大的尊敬。
人類有的時候大虛僞,不敢也不願意表達自己内心真實的情感,當葉亦深看着她的表現的時候,心裡有一股沖動,想脫去自己的僞裝,和她一起進入到童真的世界。
一股理性抑制了葉亦深腦中短暫的沖動,葉亦深還是有太多的顧慮,做不到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說實在的,他是羨慕大過驚奇。
依莎貝拉如入無人之境,倒是哭得很高興,直哭了有二十分鐘左右,才依依不舍的放開了這一幅畫,走到下一幅畫之前。
她也沒有擦掉她的淚水,就任淚水挂在她的臉上,一派自然天真之情,這就是她令人喜愛的地方。
第二幅畫的主題也是依莎貝拉,隻是時空背景不一樣,依莎貝拉的動作和表情也和上一幅畫各有其趣。
這幅畫裡,依莎貝拉穿着一件白色的衣服在海邊奔跑,皮耶的手法很奇怪,畫中的依莎貝拉沒有腳,并不是衣服太長了看不見,而是他根本沒有畫依莎貝拉的腳。
這樣,讓這整幅畫看起來呈現一種很詭異的氣氛,加上他以灰暗陰霾的色調處理海邊的天空,滿天烏雲扭轉變形,長的、圓的、爆射四散,讓人看這幅畫有很大的壓力,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皮那在畫這幅畫的時候他紊亂又激動的心情。
畫裡的依莎貝拉還是那麼的美,沒畫她的腳,卻讓她看起來有一種飛舞的飄逸,隻是她這幅畫中的眼神似乎在傍惶,好像是在說依莎貝拉的心情,在去與留之間難以取舍。
皮耶給這幅畫取的名字是:“戀。
” 葉亦深很怕依莎貝拉看了這畫又像看上一幅畫一樣,要抱着它哭好一會,還好,這次她看了以後,并沒有上一次的那種反應,隻是多看了一會,大約十分鐘,就走向下一幅畫。
後面還有兩幅畫,排在“戀”之後的,皮耶取名為“惡魔。
” 葉亦深心裡很快的閃過一個念頭:“這幅畫和皮耶的死,有沒有什麼關系呢?‘惡魔’是什麼意思呢?” 畫中的人依然是依莎貝拉,看起來表情極為痛苦。
她半跪着,一個男人由後面将她的手反拉着,畫的左右上下都是手,各式各樣的手,各種顔色,全都抓向依莎貝拉,依莎貝拉露出很害怕很痛苦的表情,眼裡盡是驚懼的目光。
葉亦深不怎麼看得懂這幅畫,不過就他對皮那的了解,皮那畫這畫時一定是很痛苦的,葉亦深和皮那相交多年,皮那會用什麼畫法,或是有什麼習慣,葉亦深都知道,他曾見過皮那在痛苦中畫畫的情形,那還是學生時期,皮那愛上了一個音樂系的學生,後來兩人分手,皮那曾畫了一幅畫表達他那時的心情,那幅畫的感覺和這一幅就很相似,隻是葉亦深不明白他的這些手是什麼意思?後面的這個男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