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福記鐵鋪
關燈
小
中
大
你,也算是老朽對故人之子盡點心意,我想你這一生想不涉足江湖已不可能,多學點功夫充實自己,就可以少吃一點虧,怎麼樣?”
華雲翔道:“好的,小侄遵命。
” 半月之後 華雲翔離别了磨刀老人,取道北上。
目的地,是劍閣七劍堡。
這算是他初次下江湖,但是他已無一點恐慌之感,他感到自己已變了另一個人,這不僅是他從磨刀老人那裡,學得了一套對防身極有用處的蒙古摔角術,而且還學了許多行走江湖的經驗。
走了一天,在大溪口渡過長江,使轉向西北而行,他決定徒步走到劍閣,因為他身上的盤川不多,買不起馬,也乘不起車。
曉行夜宿,走了八九天,來到一處地名蓬安的大縣城。
這個城他沒來過,卻聽磨刀老人說過,磨刀老人告訴他可在城中一家名叫“福記鐵鋪” 買到判官筆,店東劉三福是他的朋友。
劉三福專為武林人打造各種武器,他打造的武器和磨刀老人磨過的刀一樣有名,有人認為買劉三福的刀讓磨刀老人去磨,便可成為一把寶刀,但磨刀老人從不肯替人磨“殺人的刀”,他隻替人磨菜刀和剪刀。
華雲翔在城中一家小飯館吃過了飯,就往“福記鐵鋪”而來。
福記鐵鋪在東大街上,鋪裡挂滿菜刀、鐮刀、斧頭、鋤頭之類的東西,正在打造的也都是一些耕田的器具,沒有一件是武林人使用的武器。
劉三福是在另一個地方為人打造武器,他不願彼人時常指責他在賺黑心錢。
華雲翔走入福記鐵鋪時,便有一名夥計迎上來,問他買甚麼東西,華雲翔冷冷道:“我找劉老爹買家夥!” 這種冷峻的語氣,是磨刀老人教他的,磨刀老人告訴他對某些人講話必須如此,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夥計沒有料到一個作漁家少年打扮人竟要買武器,但一聽華雲翔語氣冷峻,就知怠慢不得,連忙陪下笑臉道:“是,您請進來!”說畢,領華雲翔入屋。
走入後進院中,夥計開聲喊道:“劉老爹,有顧客上門啦!”一位老人應聲出現。
他有七十歲的高齡,面貌瘦削,雙目卻像老鼠一般靈活,是個精明人物。
他向華雲翔拱手,笑嘻嘻道:“這位老弟要買甚麼家夥?” 華雲翔道:“小可要一對判官筆。
” 劉三福點頭道:“好的,請進來看看。
”他領着華雲翔走人一間兵器庫房。
庫房中擺着各種家夥,除了十八般武器之外,還有許多外門兵器,都打造得很精良。
此刻,庫房中正有一個紅衣少女在選購武器,她站在一排長劍之前,拿下每一柄長劍掄動着,似乎都不稱手,又把它們挂回去…… 劉三福領着華雲翔走到一排挂滿判官筆的兵器架前,親切的笑道:“老弟請看看,這些判官筆都是精鋼打造的,很堅固耐用。
” 華雲翔打量一番,伸手取下一支長約三尺的判官筆,拿在手上掂了掂,道:“重量好像還不夠,有沒有比這更重的?” 劉三福道:“有,老弟試試這一支看,這一支有十斤重……” 一面說,一面由兵器架上取下另一支判官筆。
華雲翔一看就搖頭,道:“不,它不夠長,小可要一長一短,長的要三尺,重十斤,短的要一尺半,重六斤。
”劉三福輕“噢”一聲,面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注目打量着他,問道:“老弟是說長的要三尺,重十斤,短的要一尺半,重六斤?” 華雲翔道:“不錯。
” 劉三福驚訝道:“敢問老弟貴姓?” 華雲翔扯謊道:“小可姓雲。
” 劉三福道:“大儒俠華玄圃是老弟何人?” 華雲翔搖頭道:“小可與大儒俠華玄圃毫無關系!” 這也是磨刀老人教他的,磨刀老人告訴他對一些不相幹的人不必據實說出自己的姓名來曆。
劉三福皺了皺眉,道:“奇怪,就老漢所知,當今武林,使用一長一短陰陽判官筆的,隻有大儒俠華玄圃一人。
” 華雲翔岔開話題道:“老先生可認識磨刀老人?” 劉三福立刻點頭笑道:“認識!認識!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華雲翔道:“是他介紹小可來的。
” 劉三福注目一看,态度更加親切,笑道:“很好,很好!既是磨刀老人介紹來的人,價錢可以算便宜一些!” 華雲翔道:“可是這上面好像沒有小可需要的判官筆……” 劉三福撚須沉吟道:“有是有一對,不過……” 華雲翔問道:“不過甚麼?” 劉三福道:“二十年前,老漢精心打這了一對判官筆,尺寸和重量都和老弟要的相同。
不過,那是老漢準備賣給大儒俠華玄圃的,誰知等了二十年了,他都不來買,使老漢很是失望。
” 話聲微頓,又道:“老漢希望有一天能做到他的生意呢!” 華雲翔不動聲色的問道:“老先生為何希望大儒俠來買那對判官筆?”
” 半月之後 華雲翔離别了磨刀老人,取道北上。
目的地,是劍閣七劍堡。
這算是他初次下江湖,但是他已無一點恐慌之感,他感到自己已變了另一個人,這不僅是他從磨刀老人那裡,學得了一套對防身極有用處的蒙古摔角術,而且還學了許多行走江湖的經驗。
走了一天,在大溪口渡過長江,使轉向西北而行,他決定徒步走到劍閣,因為他身上的盤川不多,買不起馬,也乘不起車。
曉行夜宿,走了八九天,來到一處地名蓬安的大縣城。
這個城他沒來過,卻聽磨刀老人說過,磨刀老人告訴他可在城中一家名叫“福記鐵鋪” 買到判官筆,店東劉三福是他的朋友。
劉三福專為武林人打造各種武器,他打造的武器和磨刀老人磨過的刀一樣有名,有人認為買劉三福的刀讓磨刀老人去磨,便可成為一把寶刀,但磨刀老人從不肯替人磨“殺人的刀”,他隻替人磨菜刀和剪刀。
華雲翔在城中一家小飯館吃過了飯,就往“福記鐵鋪”而來。
福記鐵鋪在東大街上,鋪裡挂滿菜刀、鐮刀、斧頭、鋤頭之類的東西,正在打造的也都是一些耕田的器具,沒有一件是武林人使用的武器。
劉三福是在另一個地方為人打造武器,他不願彼人時常指責他在賺黑心錢。
華雲翔走入福記鐵鋪時,便有一名夥計迎上來,問他買甚麼東西,華雲翔冷冷道:“我找劉老爹買家夥!” 這種冷峻的語氣,是磨刀老人教他的,磨刀老人告訴他對某些人講話必須如此,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夥計沒有料到一個作漁家少年打扮人竟要買武器,但一聽華雲翔語氣冷峻,就知怠慢不得,連忙陪下笑臉道:“是,您請進來!”說畢,領華雲翔入屋。
走入後進院中,夥計開聲喊道:“劉老爹,有顧客上門啦!”一位老人應聲出現。
他有七十歲的高齡,面貌瘦削,雙目卻像老鼠一般靈活,是個精明人物。
他向華雲翔拱手,笑嘻嘻道:“這位老弟要買甚麼家夥?” 華雲翔道:“小可要一對判官筆。
” 劉三福點頭道:“好的,請進來看看。
”他領着華雲翔走人一間兵器庫房。
庫房中擺着各種家夥,除了十八般武器之外,還有許多外門兵器,都打造得很精良。
此刻,庫房中正有一個紅衣少女在選購武器,她站在一排長劍之前,拿下每一柄長劍掄動着,似乎都不稱手,又把它們挂回去…… 劉三福領着華雲翔走到一排挂滿判官筆的兵器架前,親切的笑道:“老弟請看看,這些判官筆都是精鋼打造的,很堅固耐用。
” 華雲翔打量一番,伸手取下一支長約三尺的判官筆,拿在手上掂了掂,道:“重量好像還不夠,有沒有比這更重的?” 劉三福道:“有,老弟試試這一支看,這一支有十斤重……” 一面說,一面由兵器架上取下另一支判官筆。
華雲翔一看就搖頭,道:“不,它不夠長,小可要一長一短,長的要三尺,重十斤,短的要一尺半,重六斤。
”劉三福輕“噢”一聲,面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注目打量着他,問道:“老弟是說長的要三尺,重十斤,短的要一尺半,重六斤?” 華雲翔道:“不錯。
” 劉三福驚訝道:“敢問老弟貴姓?” 華雲翔扯謊道:“小可姓雲。
” 劉三福道:“大儒俠華玄圃是老弟何人?” 華雲翔搖頭道:“小可與大儒俠華玄圃毫無關系!” 這也是磨刀老人教他的,磨刀老人告訴他對一些不相幹的人不必據實說出自己的姓名來曆。
劉三福皺了皺眉,道:“奇怪,就老漢所知,當今武林,使用一長一短陰陽判官筆的,隻有大儒俠華玄圃一人。
” 華雲翔岔開話題道:“老先生可認識磨刀老人?” 劉三福立刻點頭笑道:“認識!認識!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華雲翔道:“是他介紹小可來的。
” 劉三福注目一看,态度更加親切,笑道:“很好,很好!既是磨刀老人介紹來的人,價錢可以算便宜一些!” 華雲翔道:“可是這上面好像沒有小可需要的判官筆……” 劉三福撚須沉吟道:“有是有一對,不過……” 華雲翔問道:“不過甚麼?” 劉三福道:“二十年前,老漢精心打這了一對判官筆,尺寸和重量都和老弟要的相同。
不過,那是老漢準備賣給大儒俠華玄圃的,誰知等了二十年了,他都不來買,使老漢很是失望。
” 話聲微頓,又道:“老漢希望有一天能做到他的生意呢!” 華雲翔不動聲色的問道:“老先生為何希望大儒俠來買那對判官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