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面首

關燈
薛懷義因建立明堂之功被任命為左尉衛大将軍,并且受封為梁國公。

    他僞造了一部名為《大雲經》的佛典,并且在其中插入“淨光天女即位”之句。

     盡管唐王朝的人們并不是對武則天的獨裁漠視不管,事實上,武則天的力量依然與日俱增。

    這個力量來自她所擁有的人才。

    北門學士出身,也就是武則天一手培養的官僚群已經能夠獨立,開始四處占據要職了。

     武則天系的人才陸續占據要職的結果,必然會有人被迫下台。

    這批被解任或左遷的人,當然會大為不滿。

     李的孫兒李敬業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從三品眉州刺史被貶為從五品柳州司馬;他的弟弟李敬猷則被解任正六品縣令之職。

     被解任或左遷的,以建國功勳的家族或接近大唐皇室的人為主。

    武則天的目的在于将唐王朝解體。

    她既然以建立自己的王朝為目标,因此,在這之前,非使唐王朝瓦解、消滅不可。

     她的人事安排非常周密,先把接近皇室的勢力截斷,并逐步使之支離破碎。

    對李敬業兄弟,她采取的是迫使他們起而造反的措施。

     李敬業是極重手足之情的人。

    因此,把他的弟弟解任,對哥哥以左遷對待,這個安排,目的在于激怒李敬業起而謀反,因為他的弟弟更是個容易沖動的人。

     “把我們李家當做什麼?皇太後當時被立為皇後,不是全靠我們祖父的支持嗎?”李敬猷揮動着拳頭,憤怒不已。

     武則天期待的是能立刻施以鎮壓程度的謀反。

    要是謀反勢力過于薄弱,會使肅清效果不彰。

     容易沖動的李敬猷,有可能很快就起兵造反。

    然而一個集團的力量畢竟有限,所以有必要把他的哥哥左遷。

    修養較好的李敬業,照理會對此容忍,但弟弟被解任之事卻會使他爆發。

    ——這一切都在算計之中。

    而刺史謀反,其号召力一定不小,總會召集到不少不平分子。

     非讓他們盡早爆發不可。

    ——武則天當然也為這一點使出手段。

     謀反的準備時期越長,日後的爆發力就越大。

    為不使這個力量過大,必須在蓄積能量尚未足夠之前使他們釋放出這個能量。

     以李敬業為首的遭左遷人士集團,果然于公元六八四年在揚州舉兵。

    時間是在第三度改元,元号“光宅”剛被訂定之後的九月。

    此時高宗去世未滿一年,長安郊外乾縣建造的乾陵剛剛竣工。

    高宗的遺骸被埋葬于此,才是一個月前的事。

     造反集團中的詩人駱賓王在所寫的檄文中,有如下的名句: 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 意思是說:建造的墳墓黃土未幹,而故人的遺骨全到哪裡去了? 李賢已死,李顯被幽禁,李旦又是毫無實權的傀儡皇帝,形同母親的俘虜。

     “這篇文章寫得實在卓越。

    當今朝廷,能寫如此名文佳作的有幾個?任命這個叫駱賓王的人為臨海(浙江省之一縣)縣丞(從八品官),宰相應該為這一點負起責任吧?”武則天讀完檄文後如此說。

     她動員三十萬大軍,迫不及待地一舉粉碎了這次謀反。

     由于這起事件,宰相裴炎以與叛徒通謀之罪,被處斬刑,他是否确實與叛徒互通聲息,沒有一個人能舉出證據。

    這當然是武則天利用這個機會,将接近唐王朝實力者清除作業中的一環。

     武則天将洛陽改名為神都,大部分時間都在此地執行政務。

    其實,唐王朝的國都是長安,她等于把國都抛棄了。

     “那是因為蕭淑妃的亡靈時常出現的關系。

    ”——民間人們如此議論。

     或許這也是一個原因,但武則天以洛陽為政治中心,為的是要脫離唐王朝的陰影。

     洛陽有一個名叫馮小寶的江湖術士,在市集賣藝鬻藥。

    他賣的是跌打創傷之類的膏藥,而為了要引起觀衆的購買意願,他使用一些法術,那是一種通過暗示可以左右人心的催眠術。

     他的法術确實有一套,但他之所以吸引觀衆——尤其是女性觀衆,是因為他長得皮膚白皙、體格魁梧的緣故。

    雖然他的臉龐較常人為大,倒也算是眉目清秀。

    他張開口時,微微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