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藍色列車的幽靈
關燈
小
中
大
了出來。
經過仔細比較,我确信兩張照片拍的是同一個女人,所以才決定打電話與你們聯絡。
” 2 吉敷婉拒了長岡先生要他把雜志帶走的好意,來到神田站附近的書店買了最新一期的《相機A》雜志。
他坐在車站的長椅上,翻開雜志,再度凝神觀察那張照片。
這是張有趣的照片。
很明顯,拍攝時曝光過度了,臉部顔色發白。
眼鼻異常分明,好像用鋼筆畫出來似的,但臉和頭發的輪廓卻像幽靈般朦朦胧胧,不知是不是拍攝時相機晃動的關系。
身為刑警的他難以得出正确的結論。
照片裡的女人在微笑,是璀璨的笑容,而不是寂寞的笑容,似乎與吉敷對這女人的印象略有出入。
照片旁邊有簡單的評論,主要讨論的是技術性問題。
在零點零幾秒的瞬間,捕捉被拍攝對象偶然展現的魅力,這種本領就是攝影師的才能——或許這是針對女人臉部輪廓模糊而發表的議論吧。
拍攝數據也登了出來——光圈五點六,速度六十分之一秒,采用閃光燈。
“原來如此,這是六十分之一秒的幻影呀!”吉敷不由地喃喃自語着。
看來,往後的日子都要為這幻影苦惱了。
這張照片裡的女人是九條千鶴子,好像已經無庸置疑。
照片中露出笑容的女人正是吉敷在成城公寓中所見的照片裡的女人。
由吉敷本人的眼睛所作的判斷,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但是,為什麼會發生如此不可理解的事情呢?吉敷簡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如果列車真的是十八日下午四點四十分從東京站駛出的隼号藍色列車,那麼九條千鶴子絕對不可能在這列車上呀。
左思右想,吉敷隻能認為這是長岡與攝影者小出合謀的謊言。
作為《相機A》雜志的編輯部,隻要作者說作品攝于十八日隼号列車上,他們恐怕不會去調查核實這照片是否真的是在十八日的隼号列車上拍攝的吧——于是就按小出所說的刊登出來。
但是,如果以上假設成立的話,卻找不出他們要這麼做的理由。
但如果九條千鶴子是嫌犯的話,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在長岡和小出的協助下,用這種方法制造不在場證明。
可是,她不是嫌犯,而是受害者啊。
《相機A》雜志的編輯部在水道橋,吉敷直奔編輯部而去。
雜志上沒有刊登小出的地址,所以除了去編輯部打聽外别無他法。
聽長岡說,他在藍色列車上與小出交換過名片,他把名片給了小出,但小出的名片剛好用完,沒辦法給他。
吉敷在編輯部接待室與負責照片征集的編輯會面。
當他一說出小出忠男的名字,編輯便“啊”地點點頭。
吉敷說想知道小出忠男的住址,他馬上用内線電話通知同事拿資料來。
吉敷詢問小出忠男是怎麼樣的人——他想這位編輯應該見過小出忠男。
“他已經是祖父級的人物了。
”編輯說道,“他以前是開銀樓的,現在已經退出商界,把生意交給兒子媳婦打理,夫妻兩人隐居在行德的公寓裡。
由于生活悠閑,就到處旅行,一個勁兒地拍照。
”說完,編輯把寫有小出忠男地址的紙條交給吉敷。
吉敷繞了個圈子探問小出忠男是不是個正派人。
編輯笑着,拍拍胸脯作了擔保,然後說道:“你見了他就明白啦。
” 吉敷用電話确認小出在家後,便搭乘東西線電車去了行德。
因為小出住的是站前公寓,所以吉敷一下就找到了。
從樓下的公共電話亭打電話上去後,對方說歡迎光臨。
電話中傳來的是沉穩的老人聲音,光從這聲音來判斷,就知道這不大可能會是合謀的犯罪者。
走出電梯,在玄關口見到小出先生後,這種印象就更強烈了。
吉敷被帶到會客室,小出夫人奉上茶水。
平日拜訪小出的人大概不多,所以有客人來時,小出先生便情不自禁地面露欣喜之色。
尤其見到吉敷手持《相機A》雜志後,更把吉敷視為志同道合之人。
但吉敷記得最初打電話聯絡小出時,就告訴他自己刑警的身份了。
“我來打擾,是想要了解這本雜志上所刊登的小出先生拍攝的九條千鶴子的照片。
”吉敷直截了當地問道,“除了雜志上刊登的這張照片外,還有這位女性的其他照片嗎?” “嗯,有啊。
”小出老人答道,“你要看嗎?” “是的,請務必讓我看看。
”正如小出所說,替千鶴子拍的照片大約有半卷底片之多。
不過洗出來的照片大多是标準尺寸,隻有幾張拍得好的放大成六乘四的照片。
其中,多數照片拍攝于單人寝台車廂的走廊,越過背景窗口,可以見到橫濱、靜岡的車站站牌。
此外,也有坐在單人寝台床上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用廣角鏡頭拍的。
”小出老人從旁邊探過身來說道。
吉敷聞到一種令人懷念的老人特有的氣息。
“這些照片全都是用六十分之一秒快門拍攝的嗎?”吉敷問道。
“嗯,是的。
”老人眯起眼答道。
吉敷暗暗地歎息。
然後為了振奮老人的精神,吉敷稱贊小出的照片拍得很好,說自己最喜歡的一張是千鶴子的側面照,又說登在雜志上的那張當然是上上之作。
老人聽了之後喜出望外,連聲說自己也非常喜歡這批照片,不過寄給雜志社時有點擔心,怕編輯部不接受。
“那麼,這些照片的拍攝順序如何?”吉敷問道。
“這個嘛,你要看洗出來的底片嗎?” “好的,麻煩您拿給我看看。
”吉敷仔細看了底片,發現登在雜志上的照片是所有照片中的第二張,而吉敷剛才說最喜歡的那張照片則是最後一張。
吉敷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往後,出現笑臉的照片就越少。
“這是個怎麼樣的女人呢?”吉敷拿着照片問道。
“這個嘛,我印象中她是個文靜的女孩子。
你覺得呢?”小出老人問坐在沙發旁邊的夫人。
吉敷到現在才知道小出夫婦是一起去旅行的。
“嗯,很漂亮的女孩,而且很懂人情世故。
”夫人笑着說道。
“你說她懂得人情世故,是不是指她擅長與人交際應酬?” “對,對,我的意思正是如此。
或許她從事公關之類的工作吧。
”夫人笑着補充道。
吉敷告訴夫人這女人在銀座的夜總會做事。
“哦,果然如此。
”夫人點頭說道。
還是女人最了解女人。
“她很會說話嗎?”吉敷向主人問道。
“是呀,這女孩很會說話,跟她聊天,有越說越投機的感覺。
” “一開始,是小出先生主動與她交流的吧?” “是的。
藍色列車停在東京車站等待發車時,我看到那女孩站在走廊過道上看着窗外。
哦,好漂亮的女孩啊!我就上前,說自己愛好攝影,可不可以替她拍張照。
” “她怎麼說?” “她馬上點頭同意。
我拍了兩三張照片後,怕打擾她而準備停手,但她的興趣似乎越來越濃。
她對我說自己曾經當過模特,到現在還很懷念那個時候,于是我又拍了不少照片。
全靠這個女孩,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旅程。
” “啊,剛才你說九條小姐在東京車站朝窗外看,是嗎?”吉敷想起來似的問道。
“是呀。
” “她注視的是月台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她是不是在等人?” “不,我沒有這種感覺。
她似乎是在看遠處的街道。
” “街道?” “是呀,她望着遠處街道上的霓虹燈,有種依依不舍的感覺。
” “看霓虹燈?” “嗯。
這女人臉上露出了寂寞的表情,讓人想起‘紅顔薄命’這個詞。
” 吉敷突然覺得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除此之外,有沒有注意到這女人有什麼異常的舉動?” “這個嘛,她經常站在車門口的平台上。
” “你是說她站在走廊過道上嗎?” “不,不是走廊過道,是兩節車廂連接的地方。
” “她站着做什麼呢?” “不知道。
我曾經跟她打過招呼,結果反而影響了她的心情,她輕聲說希望能夠那樣靜靜地站着。
我們倒有點替她擔心了。
”夫婦倆齊聲回答。
吉敷不由地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後陷入沉思。
“啊,刑警先生。
”小出夫人說道,“九條小姐怎麼啦?” 吉敷沉默着,過了一會兒才擡頭問道:“你們在列車上見到她,的确是十八日的事嗎?” 夫婦一起點頭。
“是十八日的哪一班列車呢?” “隼号。
” “發車的時間?” “十六點四十五分從東京站出發……” “你是什麼時候見到九條小姐的呢?” “這個嘛……她一直站在車廂連接處,我們每去一次廁所都會見到她。
直到晚上九點左右,她還在那裡。
我上前問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拿點暈車藥給她。
她搖搖頭說沒有不舒服,又說馬上就要回房間睡覺,但說完後還是站在原地。
” 吉敷又歎了口氣。
“此後就沒有再見到她了嗎?” “是的,因為我上床睡覺了。
” “第二天十九日呢?” “第二天早上我從遠處看到她在餐車,心想要不要上前跟她聊幾句,可是看到隻有她一個人,我就沒有過去。
” “我倒是跟她說了幾句話,但回到一号車廂後,她的舉止有點畏縮,好像在躲避什麼人似的。
”小出夫人說道。
“她在終點站西鹿兒島下車嗎?” “不,她在熊本站下車。
”這一次是由小出老人回答的,“于是我舉起相機,從窗口拍下她在月台上行走的背影。
看,就是這張,還沒有放大。
”老人給吉敷看另一卷底片。
吉敷看到很小的千鶴子的背影。
“唉,我畢竟老了,不大能準确拍攝遠方景物了。
” “這是熊本站的月台嗎?” “是的。
” “到熊本站時是幾點鐘?” “你要知道正确的時間,就得看列車時刻表了。
大概是十一點左右到熊本站吧,正好是午飯前。
” 吉敷不由得又歎了一口氣。
午飯前在九州熊本,就算立刻掉頭返回東京,也要十九日晚上才能到。
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
吉敷再度陷入沉思。
小出擔心地問吉敷怎麼了。
吉敷說沒什麼。
“
經過仔細比較,我确信兩張照片拍的是同一個女人,所以才決定打電話與你們聯絡。
” 2 吉敷婉拒了長岡先生要他把雜志帶走的好意,來到神田站附近的書店買了最新一期的《相機A》雜志。
他坐在車站的長椅上,翻開雜志,再度凝神觀察那張照片。
這是張有趣的照片。
很明顯,拍攝時曝光過度了,臉部顔色發白。
眼鼻異常分明,好像用鋼筆畫出來似的,但臉和頭發的輪廓卻像幽靈般朦朦胧胧,不知是不是拍攝時相機晃動的關系。
身為刑警的他難以得出正确的結論。
照片裡的女人在微笑,是璀璨的笑容,而不是寂寞的笑容,似乎與吉敷對這女人的印象略有出入。
照片旁邊有簡單的評論,主要讨論的是技術性問題。
在零點零幾秒的瞬間,捕捉被拍攝對象偶然展現的魅力,這種本領就是攝影師的才能——或許這是針對女人臉部輪廓模糊而發表的議論吧。
拍攝數據也登了出來——光圈五點六,速度六十分之一秒,采用閃光燈。
“原來如此,這是六十分之一秒的幻影呀!”吉敷不由地喃喃自語着。
看來,往後的日子都要為這幻影苦惱了。
這張照片裡的女人是九條千鶴子,好像已經無庸置疑。
照片中露出笑容的女人正是吉敷在成城公寓中所見的照片裡的女人。
由吉敷本人的眼睛所作的判斷,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但是,為什麼會發生如此不可理解的事情呢?吉敷簡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如果列車真的是十八日下午四點四十分從東京站駛出的隼号藍色列車,那麼九條千鶴子絕對不可能在這列車上呀。
左思右想,吉敷隻能認為這是長岡與攝影者小出合謀的謊言。
作為《相機A》雜志的編輯部,隻要作者說作品攝于十八日隼号列車上,他們恐怕不會去調查核實這照片是否真的是在十八日的隼号列車上拍攝的吧——于是就按小出所說的刊登出來。
但是,如果以上假設成立的話,卻找不出他們要這麼做的理由。
但如果九條千鶴子是嫌犯的話,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在長岡和小出的協助下,用這種方法制造不在場證明。
可是,她不是嫌犯,而是受害者啊。
《相機A》雜志的編輯部在水道橋,吉敷直奔編輯部而去。
雜志上沒有刊登小出的地址,所以除了去編輯部打聽外别無他法。
聽長岡說,他在藍色列車上與小出交換過名片,他把名片給了小出,但小出的名片剛好用完,沒辦法給他。
吉敷在編輯部接待室與負責照片征集的編輯會面。
當他一說出小出忠男的名字,編輯便“啊”地點點頭。
吉敷說想知道小出忠男的住址,他馬上用内線電話通知同事拿資料來。
吉敷詢問小出忠男是怎麼樣的人——他想這位編輯應該見過小出忠男。
“他已經是祖父級的人物了。
”編輯說道,“他以前是開銀樓的,現在已經退出商界,把生意交給兒子媳婦打理,夫妻兩人隐居在行德的公寓裡。
由于生活悠閑,就到處旅行,一個勁兒地拍照。
”說完,編輯把寫有小出忠男地址的紙條交給吉敷。
吉敷繞了個圈子探問小出忠男是不是個正派人。
編輯笑着,拍拍胸脯作了擔保,然後說道:“你見了他就明白啦。
” 吉敷用電話确認小出在家後,便搭乘東西線電車去了行德。
因為小出住的是站前公寓,所以吉敷一下就找到了。
從樓下的公共電話亭打電話上去後,對方說歡迎光臨。
電話中傳來的是沉穩的老人聲音,光從這聲音來判斷,就知道這不大可能會是合謀的犯罪者。
走出電梯,在玄關口見到小出先生後,這種印象就更強烈了。
吉敷被帶到會客室,小出夫人奉上茶水。
平日拜訪小出的人大概不多,所以有客人來時,小出先生便情不自禁地面露欣喜之色。
尤其見到吉敷手持《相機A》雜志後,更把吉敷視為志同道合之人。
但吉敷記得最初打電話聯絡小出時,就告訴他自己刑警的身份了。
“我來打擾,是想要了解這本雜志上所刊登的小出先生拍攝的九條千鶴子的照片。
”吉敷直截了當地問道,“除了雜志上刊登的這張照片外,還有這位女性的其他照片嗎?” “嗯,有啊。
”小出老人答道,“你要看嗎?” “是的,請務必讓我看看。
”正如小出所說,替千鶴子拍的照片大約有半卷底片之多。
不過洗出來的照片大多是标準尺寸,隻有幾張拍得好的放大成六乘四的照片。
其中,多數照片拍攝于單人寝台車廂的走廊,越過背景窗口,可以見到橫濱、靜岡的車站站牌。
此外,也有坐在單人寝台床上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用廣角鏡頭拍的。
”小出老人從旁邊探過身來說道。
吉敷聞到一種令人懷念的老人特有的氣息。
“這些照片全都是用六十分之一秒快門拍攝的嗎?”吉敷問道。
“嗯,是的。
”老人眯起眼答道。
吉敷暗暗地歎息。
然後為了振奮老人的精神,吉敷稱贊小出的照片拍得很好,說自己最喜歡的一張是千鶴子的側面照,又說登在雜志上的那張當然是上上之作。
老人聽了之後喜出望外,連聲說自己也非常喜歡這批照片,不過寄給雜志社時有點擔心,怕編輯部不接受。
“那麼,這些照片的拍攝順序如何?”吉敷問道。
“這個嘛,你要看洗出來的底片嗎?” “好的,麻煩您拿給我看看。
”吉敷仔細看了底片,發現登在雜志上的照片是所有照片中的第二張,而吉敷剛才說最喜歡的那張照片則是最後一張。
吉敷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往後,出現笑臉的照片就越少。
“這是個怎麼樣的女人呢?”吉敷拿着照片問道。
“這個嘛,我印象中她是個文靜的女孩子。
你覺得呢?”小出老人問坐在沙發旁邊的夫人。
吉敷到現在才知道小出夫婦是一起去旅行的。
“嗯,很漂亮的女孩,而且很懂人情世故。
”夫人笑着說道。
“你說她懂得人情世故,是不是指她擅長與人交際應酬?” “對,對,我的意思正是如此。
或許她從事公關之類的工作吧。
”夫人笑着補充道。
吉敷告訴夫人這女人在銀座的夜總會做事。
“哦,果然如此。
”夫人點頭說道。
還是女人最了解女人。
“她很會說話嗎?”吉敷向主人問道。
“是呀,這女孩很會說話,跟她聊天,有越說越投機的感覺。
” “一開始,是小出先生主動與她交流的吧?” “是的。
藍色列車停在東京車站等待發車時,我看到那女孩站在走廊過道上看着窗外。
哦,好漂亮的女孩啊!我就上前,說自己愛好攝影,可不可以替她拍張照。
” “她怎麼說?” “她馬上點頭同意。
我拍了兩三張照片後,怕打擾她而準備停手,但她的興趣似乎越來越濃。
她對我說自己曾經當過模特,到現在還很懷念那個時候,于是我又拍了不少照片。
全靠這個女孩,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旅程。
” “啊,剛才你說九條小姐在東京車站朝窗外看,是嗎?”吉敷想起來似的問道。
“是呀。
” “她注視的是月台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她是不是在等人?” “不,我沒有這種感覺。
她似乎是在看遠處的街道。
” “街道?” “是呀,她望着遠處街道上的霓虹燈,有種依依不舍的感覺。
” “看霓虹燈?” “嗯。
這女人臉上露出了寂寞的表情,讓人想起‘紅顔薄命’這個詞。
” 吉敷突然覺得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除此之外,有沒有注意到這女人有什麼異常的舉動?” “這個嘛,她經常站在車門口的平台上。
” “你是說她站在走廊過道上嗎?” “不,不是走廊過道,是兩節車廂連接的地方。
” “她站着做什麼呢?” “不知道。
我曾經跟她打過招呼,結果反而影響了她的心情,她輕聲說希望能夠那樣靜靜地站着。
我們倒有點替她擔心了。
”夫婦倆齊聲回答。
吉敷不由地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後陷入沉思。
“啊,刑警先生。
”小出夫人說道,“九條小姐怎麼啦?” 吉敷沉默着,過了一會兒才擡頭問道:“你們在列車上見到她,的确是十八日的事嗎?” 夫婦一起點頭。
“是十八日的哪一班列車呢?” “隼号。
” “發車的時間?” “十六點四十五分從東京站出發……” “你是什麼時候見到九條小姐的呢?” “這個嘛……她一直站在車廂連接處,我們每去一次廁所都會見到她。
直到晚上九點左右,她還在那裡。
我上前問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拿點暈車藥給她。
她搖搖頭說沒有不舒服,又說馬上就要回房間睡覺,但說完後還是站在原地。
” 吉敷又歎了口氣。
“此後就沒有再見到她了嗎?” “是的,因為我上床睡覺了。
” “第二天十九日呢?” “第二天早上我從遠處看到她在餐車,心想要不要上前跟她聊幾句,可是看到隻有她一個人,我就沒有過去。
” “我倒是跟她說了幾句話,但回到一号車廂後,她的舉止有點畏縮,好像在躲避什麼人似的。
”小出夫人說道。
“她在終點站西鹿兒島下車嗎?” “不,她在熊本站下車。
”這一次是由小出老人回答的,“于是我舉起相機,從窗口拍下她在月台上行走的背影。
看,就是這張,還沒有放大。
”老人給吉敷看另一卷底片。
吉敷看到很小的千鶴子的背影。
“唉,我畢竟老了,不大能準确拍攝遠方景物了。
” “這是熊本站的月台嗎?” “是的。
” “到熊本站時是幾點鐘?” “你要知道正确的時間,就得看列車時刻表了。
大概是十一點左右到熊本站吧,正好是午飯前。
” 吉敷不由得又歎了一口氣。
午飯前在九州熊本,就算立刻掉頭返回東京,也要十九日晚上才能到。
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
吉敷再度陷入沉思。
小出擔心地問吉敷怎麼了。
吉敷說沒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