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慶長 白鳥

關燈
市中,這種内心安定更為明确。

    因為知道無需與之産生關系,來去自如。

    人會與之糾纏不清的,是緊密聯結的城市,在此中托付情感,形成曆史。

    而那通常因為在其中有發生作用和影響的人。

    家人,愛人,友人……這些構成決定一座城市在生命中最終的位置。

     對慶長來說,雲和,臨遠,上海,是這樣的城市。

     23歲。

    她去黃山旅行。

    在搭乘的客運汽車裡,邂逅24歲莊一同,上海男子。

    他們座位排在一起,都是獨自出門旅行。

    是她的意願所發出的強烈訊息嗎,以此吸引一切能夠完成這意願的要素和形成。

    夏天烈日炎炎,即使開着窗,吹進來也是烈火般熱風。

    車廂沒有空調,一車昏昏欲睡旅人,汽車于蜿蜒山道長時間盤旋行駛。

    安徽剛發生過水災,沿途都是泛濫湖水和漂浮的家畜屍體。

     她在雲和,是一個中心廣場連鎖咖啡店的女服務員,混混噩噩度日。

    有時白班,有時夜班,穿黑色衣服綠色圍裙,站在收銀機前賣咖啡蛋糕。

    忙碌時恨不能三頭六臂,團團打轉。

    空閑時,靠在咖啡機邊觀察每一個進來和離去的顧客,摸索他們的細節,猜測他們的人生。

    深夜打烊之後,她騎自行車,穿越黃梅雨季困頓不振的城市,回去租住小屋。

    她覺得身體裡全都是故事。

    或者說,那是一種力道強盛的汁液,在血管裡蹿湧着。

    需要做出表達和超越。

     她還年輕,對人生沒有什麼畏懼。

    隻要能持有心望,存活下去。

     生命本身有局限所在,除非有一種行動帶我們脫離狹窄視野,追趕無限。

    如果沒有超越,存在将是一件寂寞并且快速的事情。

     陌生男子困極入睡,腦袋漸漸歪斜,最終靠在她肩膀。

    出于一種天性的憐憫,她慢慢把他放倒,攤開手心,枕住他的臉使之安睡。

    他是無所事事年輕男子。

    這樣的男子,一般會以貌似堅韌理性的女子為伴侶。

    在情感關系裡,他需要被容納和照顧,自身能量卻不足夠。

    他的臉部俊美,眼角眉梢流露出軟弱。

    穿黑色襯衣,留長發,衣着講究。

    正陷身于失控的生活。

    失業,失戀,吸毒。

    他的家庭經濟殷實,忍受他為所欲為。

     他們一起遊覽黃山,度過5日。

    看日出,找餐廳吃飯,黃昏時坐在山嶺上喝啤酒,互相拍照,在旅館共宿集體房間,互道晚安。

    大部分時間默默無言,交談并不歡暢,不知為何,相處卻安甯。

    他知道她讀過很多書,她還可以寫東西。

    如果有機會,她想去大城市的廣告公司工作。

    臨别時,他說,你來上海。

    上海有很多廣告公司,你會找到工作。

     她是天性靈敏的人,心裡已有直覺和掌握,沉着問他,我們可以結婚嗎。

    這樣,我可以去上海找你。

     他說,可以。

     是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

    命中注定要形成的事總是來得平坦分明。

     潦倒的一同,需要帶來強烈刺激的改變對抗生活壓抑氛圍。

    而她則希望離開雲和,離開過往和陰影的隐藏之地。

    這種決心如此執拗,早已成為血液裡刺耳的呼叫。

    她獲得機會,打包起曆史,與舊日生活隔絕,即使冒險也必須铤而走險。

    事實上,這是她能夠抓住的惟一機會。

    她沒有錯過。

     他對她的信任如同天性,又或許注定等待在此為她接送一程。

    即使他态度輕率,自知無力給予她安穩,但這依舊是一種勇氣和擔當,為她的激越付出代價。

    很多年後她為這句應允覺得感激。

    這句話,并非所有的男人都可以給。

    事實上很多女人為獲得這應允過程極為漫長而困難。

     他的父親長年在國外做生意,一年回來兩三趟。

    家裡有母親和姐姐。

    他的母親強韌現實,無法理解一個隻相處5天的異地女子,怎麼能夠誘使一同結婚。

    雖然一同總是在招惹麻煩,卻是她甘願嬌寵的獨子。

    有多少外地人,想來上海看一看花花世界。

    總之是鄉下人,貪慕虛榮,心裡先就看輕,認為她有心計,把他們家當成跳闆。

    他們結婚,不過各領一本結婚證。

    沒有戒指,沒有婚宴,沒有祝福,再無其他。

    這樣将就漠然的婚姻,受到蔑視也很合理。

     她沒有父母出面,更無陪嫁。

    不過是個背景和學曆沒有任何光彩之處,隻是試圖努力在大都會求生存的孤身女子。

    住在他們家,有了栖身之所。

    得以找到工作,安身立命。

    從小廣告公司3千塊錢月薪做起。

    6個月之後,被一家外資廣告公司挖走,薪水跳到每月8千。

    一同始終沒有找到工作,窩在家裡打電腦遊戲不分晝夜,與外界失去聯接。

     她不怕工作辛勞,惟獨無力周旋于看人臉色鬥智鬥勇。

    寄人籬下給予世态炎涼人情冷暖最為實際而直接的一課。

     6個月後,她搬出去租房子單住,獨立維持生活和開銷。

     分居3個月後,一同來找她。

     他住在家裡,無法離開家庭,這是他沒有目标的生活所能持有的惟一支撐。

    她不過是他的一個遭遇。

    這是現實,确鑿,真實,殘酷,與愛或者感情全然沒有關系。

    隻是各自對所承擔的生活做出的無力反抗。

    這個婚姻,其本質就是一次反抗。

    他們以此試圖突破自身某個特殊階段,卻與對方無甚關系。

     晚上他睡在她租住房間的單人床上,入睡很快,如同孩童。

    她心裡沒有依賴,他完全不可依賴,卻被這皮膚和呼吸的溫暖包裹感覺無盡孤涼。

    她需要感情,無法得到,隻能僞裝自己不需要感情。

    孤身一人也要在這個陌生城市裡存活。

    她需要了解愛的真相,無法得知,隻能讓自己相信它并不存在。

     早晨醒來,請短假,為他做好早餐。

    他們有一個事實婚姻,卻不存在實質内容,甚至未曾嘗試照料對方。

    他吃完食物,停頓片刻,說,爸爸媽媽想通了,希望你回去。

    他們會給我們買房子住。

    她心裡閃過疑問,在看到他們如此折騰的分居之後,難道他的父母真的願意為他們未來打算做出付出的行動嗎。

    他說,房子都看好了,在浦東。

    首付他們會出,貸款我們自己交,名字要寫他們的。

     呵。

    真是精打細算的上海人家。

    付出首付,讓她還貸款,幫他們買下這個房子。

    名字寫父母,以後假設發生離婚,這個房子就跟她無絲毫關系。

    他們清楚一同現在沒有收入,以後也未必會有。

    這般設防,又有什麼可信任的未來可言。

    他們可以保留她,但要她做牛做馬。

    她默默無言,站起來,轉身去廚房洗碗。

    什麼都沒有說。

     心已跟岩石一樣再無熱氣。

    終于把婚離掉。

    1年的婚姻,在一起6個月。

    閃婚閃離。

    她在這個婚姻裡,曾想得到感情,結果卻如同他母親所預言,得到一塊此地到彼岸的跳闆。

    這不是她對這個婚姻的企圖。

    但畢竟在上海留了下來。

     年輕活力充沛不知颠覆辛勞。

    新陳代謝旺盛,傷口在無知覺中自愈,不留創痛。

    她不詫異自己在環境困頓或變化中的麻木不仁。

    換工作。

    換房子。

    進入雜志社後薪水跳升,從偏遠地段搬到繁華的靜安寺附近,在鬧區中心高層居民樓租下房子。

     40平米,房租昂貴。

    她長期在家工作,需要出行方便以及周邊設施齊全,不覺勉強。

    如同每一個自處的單身女子,給窗戶粘窗紗,修滲漏的抽水馬桶,換燈泡,在廚房做飯,對着電腦邊吃飯邊看資料。

    沒有養任何植物動物。

    有很多時間她需要出差,無法照料生活中其他生命存在。

    這個城市隻她一人,無親無故,她要獨力存活。

     工作勤奮。

    以薪水獲得租住房、交通、買書買碟片買唱片買咖啡買面包各項生活費用。

    從不抱怨。

    做一件事情,力求把它做完做到内心标準。

    如此個性,是跟才華一樣的重要存在。

    同樣靠筆頭生活的慶長,在工作上的順暢并不遜色于高學曆的Fiona。

     她清楚自己為生存所做過的事情不會留下痕迹,實質也并無意義。

    但人的生活,注定是在不留下痕迹也缺乏意義的事情中建立。

    她同時明白,相對于感情的稀少珍貴難以得到,憑靠肉身和意志與處境搏鬥,以行動突破現實帶來改變的勝算更大。

     她成為相信并付諸實踐的人。

     下午2點50分。

    她準時出現在國貿寫字樓一層咖啡店。

    對方公司在樓上。

    将近兩個小時飛行和路途颠簸之後,在咖啡店裡喝到一杯熱燙香醇的咖啡,是設想周到之處。

    也許他也想借機放松一下,她想,所以并未讓她直接去辦公室。

     慶長提前到達10分鐘。

    走進衛生間,用冷水撲面。

    仔細清洗臉部和手指,卸去風塵,讓頭腦感覺清醒。

    鏡子裡浮現27歲周慶長的面容。

    從少女時一直保持的耶稣頭,無修飾中分線直發,頭發濃密漆黑充滿生機。

    小圓領白色襯衣,藏藍粗布褲,球鞋,風格中性。

    經曆過風餐露宿路途颠簸,膚色微黑粗糙,仿佛一枚被遺失采摘的氣味清淡的梨,卻有餘留的青梗之意。

     在座位上她看到清池推門進來,站起來迎接他。

    不知為何,表情嚴肅沒有客套。

    清池穿海藍色細豎條白色襯衣,黑色長褲,黑色皮鞋,中規中矩外企高管裝束。

    他是北方男子身形,高大挺拔,有運動習慣,肌肉勻稱結實。

    平頭。

    一雙眼尾微微上挑的單眼皮眼睛,眼角輪廓清冷敏感。

    外表着實敦樣的男子。

    後來她知道他曾祖母是日本京都人。

    他說純正口音北方普通話。

    發音方式和腔調讓人覺得安定。

     她同時注意到他微笑時,細長眼尾綻出數條深長黏着的皺紋,顯得極為性感。

     她按照事先拟好的提綱,與他做完全部流程。

    Fiona要求她去他家裡訪問,順帶采訪他家人。

    清池應允,說晚上家裡剛好有社交活動。

    他的妻子帶着孩子即将回去溫哥華,舉辦一個告别派對,她可以同往。

    大概有幾分鐘出神。

    她心裡出現一刻空白,智性停止流動。

    眼睛看着窗外深濃暮色,臉上出現不知歸處的惘然。

    他說,你覺得疲倦嗎。

    她轉過臉,說,沒有。

     他們已相談很久。

    卻仿佛一句都沒有交流。

     所有此類采訪,都給對方留出足夠餘地。

    清池對她所說的一切,是他給予任一媒體的重複内容,是被策劃制訂滴水不漏的周到演講。

    他的公司有新産品發布,他配合公關部門做媒體宣傳。

    冠冕堂皇面面俱到的言語,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