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強渡漢水以後,李自成把人馬拉到房、竹大山中休息,并且分成小股,以便尋找糧食和避免官軍追趕。
他派出幾路細作,探聽官軍的部署和動靜,同時也探聽張獻忠的消息。
張獻忠賄賂和離間左良玉的事是非常機密的,他當然探聽不到,但是他看見左良玉把人馬駐紮在陝西境内,賀瘋子也逗留在陝西和湖廣交界地方,與其他官軍都不乘勝急迫,判斷出楊嗣昌的尚方劍對這班驕兵悍将也沒有多大用處,遲早會一籌莫展。
如今跟着他的雖然隻有一千多人,而且糧食十分困難,銀錢也缺,但是他的心情十分敞朗,堅信隻要渡過這段困難日子,局勢就會好轉,任自己龍騰虎躍。
他經常同将士談閑話,替大家鼓氣。
這一支小部隊在房、竹大山中休息了一個短時期,士氣又旺盛起來。
官軍隻曉得李自成逃到鄂西一帶的大山中,卻弄不清他到底在什麼地方。
楊嗣昌雖然明白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平素有矛盾,但是他擔心他們在目前困難境遇中會暫時合作。
他想,以獻忠的用兵狡詐,自成的善于籠絡人心和沉毅堅強,曹操的人馬衆多,三個人一旦合夥,對官軍的進剿很為不利。
原來以羅汝才為首的所謂房均九營①中有一營的首領名叫王光恩,渾名花關索,不願意跟随羅汝才重新起事,準備投降朝廷,留在房、均境内。
楊嗣昌差人帶着他給李自成的谕降檄文來到王光恩的營裡,密谕他務必将李自成找到,倘若能勸說自成投降,就算他為朝廷建一大功。
王光恩得到督師輔臣的密谕,想着他過去同李自成和高一功曾有一面之緣,并無惡感,而自成也正在困難之中,勸降事不無希望,便派他的胞弟王光興帶領一小隊人馬和一些禮物,往鄖陽以南的大山中明察暗訪,務期找到自成。
①房均九營--崇債十一年冬,羅汝才率領八營(股)農民軍從河南來到房縣、均州一帶,表面向明朝投降,實際接兵觀望。
連他自己的一營在内,通稱為房均九營。
除羅汝才外,較著名的有過天星惠登相。
花關索王光恩、興世王王國甯等。
張獻忠在十天以前就聽說李自成在白河縣附近強渡漢水來到鄂西的事,猜想着自成别無地方可去,準是要來投奔他。
但後來自成的消息寂然,他想着大概是因為李自成别有去處,不會來了。
今天忽然知道李自成已來到興山境内,離他屯兵的白羊寨隻有幾十裡遠,這就使他不能不趕快決定如何處置自成前來投奔的問題。
他看出來,楊嗣昌出京來督師是崇祯放出了最後一炮,這一炮放過之後,朝廷上就沒有第二個楊嗣昌可派。
近來他比李自成更清楚,楊嗣昌對左良玉和賀人龍等的指揮已經有一半不靈,要不了多久就會完全不靈,和熊文燦差不多一樣地無能為力。
如今義軍中兵力較大的羅汝才很聽從他的意見,回、革等五營沒有多大出息,将來也會聽他号令,惟獨李自成不肯屈居在他的大旗之下。
一旦他把楊嗣昌打敗,三四年内時機來到,他就要按照徐以顯和潘獨鳌等原先商定的主意稱王稱帝,可是像李自成這樣的人一則素有大志二則繼高迎祥稱了闖王,決不會在他的面前低頭稱臣。
可是他不願在目前趁李自成來投奔他的機會将自成除掉,正如同他在谷城時的想法一樣。
但是李自成是一個有很大聲望的義軍領袖,到底應該如何處置? 獻忠屏退從人,把徐以顯帶到一棵松樹下邊,坐在一塊磐石上,把右腿搭在左腿上,叫徐以顯坐在對面,然後捋着大胡子,眼睛裡含着微笑說: “老徐,你瞧,李自成給官軍攆得無處存身,來投咱們啦。
怎麼樣,和尚不親帽兒親,把他留在咱這兒,讓他喘喘氣兒,長好羽毛再飛走吧?嗯,我的賽孔明,你說怎辦?” 徐以顯早已胸有成竹,隻是見獻忠的眼睛裡含着狡猾的微笑,他就故意望着獻忠笑而不言。
“老徐,你怎麼裝啞巴了?……你想,把他留下好麼?” 徐以顯反問道:“大帥以為明朝的江山還有多久?” “我看它好像是快要熟透的柿子,在枝上長不長了。
” “既然這柿子長不長了,大帥想自家摘下來吃呢,還是等着讓别人摘去吃?” “你說的算個雞巴!老子出生人死,南征北戰,打了十幾年天下,憑什麼快到手中的果子讓給别人吃?” “那麼大帥是否想分給人吃?” “果子可以同别人分吃,江山沒有同别人分坐的道理。
” “既然大帥明白明朝的日子不長,又不願将快到手的江山拱手讓人或與别人平分,何不趁機将後患除掉?” “你要我趁這時除掉自成?” “是,機不可失。
” “還是你同可旺在谷城的那個主意?” “還是那個主意,但今日更為迫切。
” “怎麼說更為迫切?” “從楊嗣昌到襄陽督師,到如今已經七八個月了。
官軍在瑪瑙山僥幸一勝,并未損傷我軍根本。
今日楊嗣昌對左良玉等驕兵悍将漸漸無術駕馭,隻要我們小心提防,瑪瑙山之事不會再有。
依我看,不出一年,楊嗣昌必敗,不死于我們之手,即死于崇祯之手,如同老熊一樣。
今後數月,楊嗣昌必全力對付我軍,雙方還有許多苦戰。
李自成已逃出商洛山,他必定趁着咱們同楊嗣昌殺得難分難解,因利乘便,坐收漁人之利。
等我們打敗了楊嗣昌,我們自己也必十分疲憊,那時李自成已經兵強馬壯,聲威遠震,大帥還能夠制服他麼?” 獻忠心中一動,但故意搖搖頭說:“他如今隻剩下一千多人,能夠成得什麼氣候!” “大帥不要這麼說。
漢光武滹沱河之敗①,身邊隻剩下幾個人,後來不是剪滅群雄,建立了東漢江山?李自成今日雖敗,比漢光武在滹沱河的時候還強得多哩。
” ①滹沱河之敗--公元24年,劉秀奉更始命北徇薊(今在北京德勝門外),王郎稱帝于邯鄲,薊城響應。
劉秀倉皇南逃,在今河北省獻縣境内逃過滹沱河,身邊隻剩數騎。
獻忠擰着胡子沉吟片刻,說:“前年冬天,自成在握關南原全軍覆沒,到谷城見我,我贈他人、馬、甲仗,也算夠朋友。
他這次來,我留他同我一起,好生待他,也許他不會做對不起我的事。
” 徐以顯冷笑說:“大帥差矣!劉備敗于呂布,妻子被虜。
曹操救劉備,殺呂布于下邳,奪回劉備妻子,接劉備同還許昌,表為左将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可是劉備何嘗感曹操之德?曹操獨對劉備心軟,對關公心軟,緻使天下三分,未能成統一大業。
後來關公攻樊城,水淹七軍,中原震動,吓得曹操幾乎從許昌遷都。
李自成比劉備
他派出幾路細作,探聽官軍的部署和動靜,同時也探聽張獻忠的消息。
張獻忠賄賂和離間左良玉的事是非常機密的,他當然探聽不到,但是他看見左良玉把人馬駐紮在陝西境内,賀瘋子也逗留在陝西和湖廣交界地方,與其他官軍都不乘勝急迫,判斷出楊嗣昌的尚方劍對這班驕兵悍将也沒有多大用處,遲早會一籌莫展。
如今跟着他的雖然隻有一千多人,而且糧食十分困難,銀錢也缺,但是他的心情十分敞朗,堅信隻要渡過這段困難日子,局勢就會好轉,任自己龍騰虎躍。
他經常同将士談閑話,替大家鼓氣。
這一支小部隊在房、竹大山中休息了一個短時期,士氣又旺盛起來。
官軍隻曉得李自成逃到鄂西一帶的大山中,卻弄不清他到底在什麼地方。
楊嗣昌雖然明白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平素有矛盾,但是他擔心他們在目前困難境遇中會暫時合作。
他想,以獻忠的用兵狡詐,自成的善于籠絡人心和沉毅堅強,曹操的人馬衆多,三個人一旦合夥,對官軍的進剿很為不利。
原來以羅汝才為首的所謂房均九營①中有一營的首領名叫王光恩,渾名花關索,不願意跟随羅汝才重新起事,準備投降朝廷,留在房、均境内。
楊嗣昌差人帶着他給李自成的谕降檄文來到王光恩的營裡,密谕他務必将李自成找到,倘若能勸說自成投降,就算他為朝廷建一大功。
王光恩得到督師輔臣的密谕,想着他過去同李自成和高一功曾有一面之緣,并無惡感,而自成也正在困難之中,勸降事不無希望,便派他的胞弟王光興帶領一小隊人馬和一些禮物,往鄖陽以南的大山中明察暗訪,務期找到自成。
①房均九營--崇債十一年冬,羅汝才率領八營(股)農民軍從河南來到房縣、均州一帶,表面向明朝投降,實際接兵觀望。
連他自己的一營在内,通稱為房均九營。
除羅汝才外,較著名的有過天星惠登相。
花關索王光恩、興世王王國甯等。
張獻忠在十天以前就聽說李自成在白河縣附近強渡漢水來到鄂西的事,猜想着自成别無地方可去,準是要來投奔他。
但後來自成的消息寂然,他想着大概是因為李自成别有去處,不會來了。
今天忽然知道李自成已來到興山境内,離他屯兵的白羊寨隻有幾十裡遠,這就使他不能不趕快決定如何處置自成前來投奔的問題。
他看出來,楊嗣昌出京來督師是崇祯放出了最後一炮,這一炮放過之後,朝廷上就沒有第二個楊嗣昌可派。
近來他比李自成更清楚,楊嗣昌對左良玉和賀人龍等的指揮已經有一半不靈,要不了多久就會完全不靈,和熊文燦差不多一樣地無能為力。
如今義軍中兵力較大的羅汝才很聽從他的意見,回、革等五營沒有多大出息,将來也會聽他号令,惟獨李自成不肯屈居在他的大旗之下。
一旦他把楊嗣昌打敗,三四年内時機來到,他就要按照徐以顯和潘獨鳌等原先商定的主意稱王稱帝,可是像李自成這樣的人一則素有大志二則繼高迎祥稱了闖王,決不會在他的面前低頭稱臣。
可是他不願在目前趁李自成來投奔他的機會将自成除掉,正如同他在谷城時的想法一樣。
但是李自成是一個有很大聲望的義軍領袖,到底應該如何處置? 獻忠屏退從人,把徐以顯帶到一棵松樹下邊,坐在一塊磐石上,把右腿搭在左腿上,叫徐以顯坐在對面,然後捋着大胡子,眼睛裡含着微笑說: “老徐,你瞧,李自成給官軍攆得無處存身,來投咱們啦。
怎麼樣,和尚不親帽兒親,把他留在咱這兒,讓他喘喘氣兒,長好羽毛再飛走吧?嗯,我的賽孔明,你說怎辦?” 徐以顯早已胸有成竹,隻是見獻忠的眼睛裡含着狡猾的微笑,他就故意望着獻忠笑而不言。
“老徐,你怎麼裝啞巴了?……你想,把他留下好麼?” 徐以顯反問道:“大帥以為明朝的江山還有多久?” “我看它好像是快要熟透的柿子,在枝上長不長了。
” “既然這柿子長不長了,大帥想自家摘下來吃呢,還是等着讓别人摘去吃?” “你說的算個雞巴!老子出生人死,南征北戰,打了十幾年天下,憑什麼快到手中的果子讓給别人吃?” “那麼大帥是否想分給人吃?” “果子可以同别人分吃,江山沒有同别人分坐的道理。
” “既然大帥明白明朝的日子不長,又不願将快到手的江山拱手讓人或與别人平分,何不趁機将後患除掉?” “你要我趁這時除掉自成?” “是,機不可失。
” “還是你同可旺在谷城的那個主意?” “還是那個主意,但今日更為迫切。
” “怎麼說更為迫切?” “從楊嗣昌到襄陽督師,到如今已經七八個月了。
官軍在瑪瑙山僥幸一勝,并未損傷我軍根本。
今日楊嗣昌對左良玉等驕兵悍将漸漸無術駕馭,隻要我們小心提防,瑪瑙山之事不會再有。
依我看,不出一年,楊嗣昌必敗,不死于我們之手,即死于崇祯之手,如同老熊一樣。
今後數月,楊嗣昌必全力對付我軍,雙方還有許多苦戰。
李自成已逃出商洛山,他必定趁着咱們同楊嗣昌殺得難分難解,因利乘便,坐收漁人之利。
等我們打敗了楊嗣昌,我們自己也必十分疲憊,那時李自成已經兵強馬壯,聲威遠震,大帥還能夠制服他麼?” 獻忠心中一動,但故意搖搖頭說:“他如今隻剩下一千多人,能夠成得什麼氣候!” “大帥不要這麼說。
漢光武滹沱河之敗①,身邊隻剩下幾個人,後來不是剪滅群雄,建立了東漢江山?李自成今日雖敗,比漢光武在滹沱河的時候還強得多哩。
” ①滹沱河之敗--公元24年,劉秀奉更始命北徇薊(今在北京德勝門外),王郎稱帝于邯鄲,薊城響應。
劉秀倉皇南逃,在今河北省獻縣境内逃過滹沱河,身邊隻剩數騎。
獻忠擰着胡子沉吟片刻,說:“前年冬天,自成在握關南原全軍覆沒,到谷城見我,我贈他人、馬、甲仗,也算夠朋友。
他這次來,我留他同我一起,好生待他,也許他不會做對不起我的事。
” 徐以顯冷笑說:“大帥差矣!劉備敗于呂布,妻子被虜。
曹操救劉備,殺呂布于下邳,奪回劉備妻子,接劉備同還許昌,表為左将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可是劉備何嘗感曹操之德?曹操獨對劉備心軟,對關公心軟,緻使天下三分,未能成統一大業。
後來關公攻樊城,水淹七軍,中原震動,吓得曹操幾乎從許昌遷都。
李自成比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