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軟枝黃蟬

關燈
隻隻渴求到達、渴求觸摸的柔弱無骨的手臂。

     墳場外,沿着公路有一排木麻黃。

    一個小女孩倚着樹幹,遠遠看着煙霧缭繞裡的人們。

     本省人,也是那時不時會請喪假的人。

    請了喪假的孩子好幾天不出現。

    出現時,着卡其制服的臂上别着一枚素色的小絨花。

    老師蹬過去摸摸他頭,告訴他不必當值日生,早早回家去吧! 一有假期,本省人就是那大包小包要去看親戚的人。

    阿嬸一家人住在烏日,我們要坐火車去,火車坐了還要換台車,小玩伴說,所以明天不能跟你玩。

    她的眼睛晶亮,想着阿嬸家整個曬谷場上追逐嘶喊的堂兄堂弟表姊表妹還有叫不出輩分的小蘿蔔頭們。

    小玩伴的媽媽在一旁打點東西,掐着指頭計算她應該備禮的人頭:阿嬸阿叔阿舅阿嫂阿兄侄兒侄女堂兄弟堂姊妹三叔公……。

    一塊大花布攤開在木床上,剛出籠的紅稞等着要包。

    兩隻鵝已經腳對腳地綁在廚房柱下,不時發出拍動翅膀的聲音。

     木麻黃下的小女孩,和那死去的人沒有關聯,對那活着的人也覺得陌生。

    玩伴口中的嬸叔舅姑甥孫等等最親呢的呼喚,于你隻是空洞而抽象的名詞。

    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像是課本裡的東西,而課本裡的東西都帶點假。

    玩伴對你揮揮手。

    “怎麼他們親戚那麼多?”你不了解自己的情緒,隻是百般無奈地回到自己那别人的家去。

     難道,公家宿舍裡就沒有和你一樣孤立的孩子嗎?有是有,可是,不知怎麼的,那些孩子,總是有的剛來,有的剛走;剛來的還不熟悉,剛走的已永遠走出你的人生,雖然你還懵然無知。

    而你自己,也總是剛從某個地方來,或者馬上要離開這裡到某個地方去。

    和公家宿舍裡的誰剛剛交換完“我永遠和你好”的信物,剛剛勾過手指,不是他要走了,就是你要走了。

    有一個孩子走得更離奇。

    考上了初中沒錢交學費,作基層警員的爸爸跨上摩托車,帶着孩子去四處借錢,被火車撞上,聽說孩子的頭倒插在柔軟的稻田裡。

    他就這樣走了。

     年紀小小的,你就發現,原來“永遠”和夏天的冰淇淋一樣,還沒吃就要溶化。

    年紀小小的,你已經覺得人海茫茫,你像一條飄蕩的小船,找不到停靠的陸地。

    所有以為是陸地的東西,其實都會突然漂走,連聲招呼都不必打。

     所有的陸地其實都是孤島。

     你不理解為什麼永遠是你,兩耳發熱、兩眼發直,被一個莫測高深的老師帶到大衆面前: “同學們,讓我們歡迎新同學……” 你是永遠的插班生。

    孩子們用好奇而熱烈的眼光盯着你。

    趁着老師轉身寫名字的時候,有人大膽而俏皮地喊了一聲: “外省仔!” 你還沒開口,他們怎麼就知道了呢?孩子沒有惡意,隻是再度提醒你,你和他們之間有一種你們彼此都還不理解的距離。

    而他們如此龐大,如此的彼此熟悉,你卻渺小,孤單。

    不過,你以為所有的“外省仔”都是孤單的,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了一個村子,名叫眷村。

     外省孩子竟然有他們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圍牆、自己的雜貨店、中肉面館、腳踏車店;竟然有這麼一所學校,裡頭全是“外省仔”,沒有祖宅和田地、沒有喪假和親戚的外省孩子。

    他們都說着和你一樣利落的國語,還有好多你沒聽過的辭,譬如“屌”。

    他們的爸爸不說“幹你娘”而說“操你媽個B”。

    他們的媽媽穿着旗袍,臉上紅紅白白的化着妝,坐着打麻将。

    他們也說:“哼!我媽說這算什麼古董!拿給她家喂狗都嫌太粗,我媽說的,在大陸的時候。

    ” 我竟然是屬于他們的嗎?你驚訝的自問,然而語音未落就已發覺,眷村自成一個孤島,你不住在那家“老家牛肉面”的方圓五裡之内,就是孤島外的孤島。

     眷村的男孩子穿着汗衫球鞋一天到晚打籃球,或打架;眷村的女孩子騎着屁股翹得極高的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