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關燈
小
中
大
附:論文
經絡之"謎"有望破譯,人類平均壽命将再延長十年----
經絡學說形成原理的假想和與中醫學理論的關系及應用前景
何旭初附:論文
經絡之"謎"有望破譯,人類平均壽命将再延長十年----
經絡學說形成原理的假想和與中醫學理論的關系及應用前景
何旭初
通信地址:湖南省長沙市中南林學科技大學後勤集團
郵編:410004電話:15874100835(歡迎用短信)
網址:[email protected]
提要:探索經絡系統形成的原理,并此以為基礎,解釋部分中醫學理論難題.同時,總結出生物場理論學說,并指出經絡生物場理論學說的應用前景.
主題詞:經絡形成原理經絡學與中醫理論生物場理論經絡生物場學說應用前景.
經絡學是中醫基礎理論之一,對它的科學原理目前還不能完全解釋清楚,使它成為中西醫學界長期争論的課題之一.筆者經過數年的努力,對經絡學說原理進行探索,提出假想并解釋部分中醫學理論難題,成為溝通中西醫兩大理論的橋梁.并認為人體各組織細胞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産生了複雜的代謝産物,還産生了生物電,如心電、肌電、腦電等和磁場、紅外線、電磁波等各種生物場.生物電由電壓高的部位,有規律地流向電壓低的部位,形成電流流動,構成了全身的經絡系統,聯系了五髒六腑、四肢百骸、皮膚肌肉.生物電廣泛參與了機體的血液循環、物質代謝、氧化還原、神經傳導等一系列生命活動,是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對生命活動起促進作用,所以經絡系統是人體又一物質循環系統.同時生物場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産物,而适宜的生物場如磁場,也可以促進人體組織細胞的生命活動,是人體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對生命活動起推動作用.
1.經絡是怎樣形成的.
人體各組織細胞及整個身體,在血液循環、物質代謝、氧化還原等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中,廣泛存在着電子的傳遞、離子的遷移──生物電流現象.在國外,經電子計算機處理,還可以由心磁場确定體内電流分布情況.國内,近年有人采用電生理學方法,可以直接記錄到與穴位有關的感受器和神經系統的生物電活動.生物電現象的存在,生物電流分布流動狀況,在國内外都得到了證實.(1)
身體各組織器官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廣泛産生了生物電,并産生了不同的電壓,如心電壓為-90MV,腦電壓為-60MV,由于人體是一個導體,生物電由電壓高的部位,有規律地流向電壓低的部位,生物電的定向流動,就象河流一樣,形成了首尾相結,遍布全身的經絡系統.李時珍也認為,經絡尤如"溝渚".全身生物電流動通過浮絡、孫絡、别絡形成十二條大經絡,再通過别絡、孫絡、浮絡聯絡身體的髒、腑、骨骼、肌肉、皮部,把全身每一處都有機的聯系起來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連手、頭、足、耳等各部位都有脈絡與十二經絡相溝通,形成了一個微縮的人體投影.因此身體各部都是與經絡相連的.例如:眼周圍有豐富的經絡穴位群,包括8區13穴,通連全身的12經脈365絡,并且與肝腎等各内髒器所相通,通稱為"眼全息穴位群".身體各組織細胞産生的生物電,通過孫絡、浮絡、别絡逐漸形成十二經絡系統,加上奇經八脈的溝通調攝,使廣泛産生的生物電循環全身構成了經絡系統.而生物電又廣泛參與了組織細胞的生命活動,它們是互相促進的.因此經絡系統是有别于血液循環系統的能量循環系統,是人體第二大物質循環系統.它是中國人民幾千年的經驗結晶.生物電現象雖然很早就被人認識,但被人們長期忽視,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以至生命科學裡的很多問題如中醫理論、氣功原理、針灸治病原理,特異功能原理等都不能夠科學的解釋,所以經絡學說是解開生命科學之謎的一把金鑰匙.根據廣州軍醫大學和複旦大學的最新聯合實驗表明,人體經絡線上沒有發現特殊的物質結構,但發現經絡線上有高出别的部位幾倍到十幾倍的鈣離子,再一次雄辯地說明,經絡線上運行的物質就是生物電。
2.經絡的實質: 經絡是人體生物電運行的通道,它是有物質基礎的:1.神經節段分布是經絡的物質基礎.2.交感神經是經絡實質的重要組成部分.3.血管和淋巴系統是經絡實質的組成部(2).經絡生物物理特性的物質基礎:1.角質層:經絡線上角質層變薄,是循經低阻抗特性的物質基礎.2.感覺神經末梢分布集中.3.真皮層和皮下結締組織神經束和肥大細胞相對集中.4.肌層某些特殊的結締組織,是發生高震動聲的物質結構(18) 以上事實說明,經絡是有物質基礎的,它與神經特别是交感神經、血管、淋巴有密切關系,它們比身體其它組織器官電阻低,形成生物電的導體,構成經絡的物質基礎.如有人采用四電極法測量人體皮下2毫毛處的導電特性,工作結果表明,大多數人皮下的低電阻點,可以聯成與古典經絡基本走行相同的,具有兩側對稱性和穩定的低阻經絡線.屍體解剖也發現人體有低電阻線路存在.因為經絡線是生物電的通道,所以解剖學家并沒有發現獨立的經絡組織,外科醫生動手術也不考慮經絡的因素,但經絡是客觀存在的. 3.經絡學說形成的科學原理: 人體各組織細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廣泛産生了生物電,而生物電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遍布全身的經絡系統,同時,經絡中的生物電廣泛參與了細胞膜轉運功能、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大腦思維活動、血液循環、營養物質交換、氣體交換、消化吸收、等等生理活動.因此,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産生生命電,而适宜的生物電又促進人體的生命活動.它們的作用是互相影響的. 因此經絡系統是人體第二大物質循環系統,它是中國人民幾千年的經驗總結. 4.生物電的平衡原理: 由于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都産生了生物電,所以人體各組織器官的任何生理、病理的變化都會引起生物電變化,如心髒病使心點圖變化.改變全身生物電分布. 健康人的生物電分布流動處于平衡狀态.如果由于内在或外在因素使人緻病後,病變不論侵襲于任何部位,都可導緻人體局部的失調而影響到整個人體生物電流失去平衡.這種表現在經絡電測量儀中,也可反映出來:健康人的各條經脈的電阻基本上處于相對平衡機體表現亢進時,電阻值下降.表現為衰退時,電阻值升高.當人患病時,生物電失去平衡.(1) 我們在各種不同條件,不同病情的123人次中,運用經絡測定儀測得的平均值為肺經最高,膽經最低.我們又将49人次消化道病(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有明顯的腹痛脹現象,測得數值,作了總和平均,結果其平均數值脾經較高.中醫理論脾屬消化系統,因此證明髒腑活動變化與相應的經穴有着密切關系,下圖.(3) 附表:123人與49人經穴電阻對比. ---------------------------------------------------------------------------------------------------------- 穴位太淵合谷神門腕骨太白太溪太沖京骨丘墟沖陽 肺大腸心小腸脾腎肝胱膽胃 --------------------------------------------------------------------------------------------------------- 123人 平均值7/4843/4237/3746/4445/4341/4146/4540/4031/3045/45 49人消化 道疾病平 均值50/5246/4537/3849/4856/5546/4550/4944/4635/3251/52 ---------------------------------------------------------------------------------------------------------- 當内髒有生理、病理改變時,内髒的生物電位通過經絡直接使體表相應穴位電位、電阻産生變化.如:有的作者在家兔身上實驗,以特制的微型電極固定于胃迷走神經腹支或胃動脈叢交感神經上,在刺激迷走神經時,可觀察到随着刺激時間的延長,耳廓低電阻點逐漸增多,這種變化在雙側耳廓表現近似,停止刺激72-96小時,低電阻點即逐漸消退.(2) 又如有人對42名健康男女大學生,進行了實驗性大量水負荷(每公斤體重飲水25毫升)前後,觀察耳廓腎區的壓痛情況:結果是飲水前腎區無壓痛,飲水後腎區出現明顯壓痛敏感點者31例飲水前後腎區始終有壓痛敏感點者8例,另有的3例,始終未出現壓痛敏感點.(2) 當器官活動增強,相應經絡原穴電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經絡經過的地方,組織遭到破壞,則相應經絡原穴電位降低,甚至達于零.說明原穴與内髒經絡有着密切的電的關系.(4)以上現象都說明當内髒因生理、病理的原因出現異常變化,造成生物電異常,可同時讓體表相應穴位出現電位、電阻的變化. 中樞神經思維活動與生物電平衡的關系:大腦是人的思維活動器官,集中體現了生物電平衡原理,當大腦中出現一個興奮點時,其它部位都處于相對抑制狀況,當别的部位出現興奮點時,原來的興奮點又處于相對抑制狀況,大腦就是在興奮與抑制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态,由于情緒刺激或其它病理因素,使大腦産生病态興奮點和惰性點,大腦失去了平衡,就形成了精神病.高血壓也是這個原理,高血壓多發生于腦力工作者,腦力工作者長期精神緊張,又缺乏體育鍛煉,缺乏建立良性興奮竈抑制病态興奮竈,導緻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使皮質下血管舒縮中樞形成了血管收縮神經沖動占優勢的興奮竈,引起全身細小動脈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上升,形成高血壓.(7)與此類似的還有胃潰瘍等疾病. 由于大腦通過經絡與五髒六腑都有生物電的聯系,五髒六腑的生理病理性變化都會通過經絡影響大腦的功能活動,如肝陽上亢使人易怒、腎虛易恐等等. 以上事實說明,髒腑器官的任何生理病理變化,都會導緻體内生物電的改變,破壞體内電流平衡,通過經絡,直接影響體表相應穴位的生物電阻、電壓變化. 5.生物電流紊亂對身體相關組織造成的影響. 人體各組織器官病變引起生物電流出現異常,通過經絡,使病變器官相應的穴位出現低電阻點、高電位點等陽性反應點.局部生物電的異常改變,直接影響體表局部組織新陳代謝的生命活動,在體表出現松馳、凹陷、結節狀和條索狀的陽性反應物,西醫稱為威赫氏點已被大量的臨床現象所證實.(2) 生物電還廣泛參與了神經的感覺傳導,改變生物電強度,就可以改變人的觸覺.如果給可興奮組織如神經纖維以直流電刺激,隻有在陰極下才能形成刺激,而在陽極下不但不能形成刺激,其興奮能力反而下降.(5)說明生物電壓越強,人對痛覺越敏感,痛阈值下降,形成壓痛.而生物電壓降低,痛阈值上升,則感覺遲鈍.說明因疾病改變的生物電強度,可以改變相應穴位的觸覺,出現壓痛或感覺遲鈍. 6.經絡學說與中醫診斷的關系. 人一旦得病,生物電流就出現紊亂,使體表相關穴位電阻值、電位、痛阈值改變.穴位電阻值、電位的改變,直接影響局部組織細胞新陳代謝,出現松馳、凹陷、結節狀和條索狀的陽性反應,還出現相應穴位皮膚顔色的變化,上述體表的變化為中醫望診提供理論依據.公元前三至二世紀,西漢醫學家太倉公淳于意就利用體表顔色的變化來診斷疾病,叫五色診.(8)如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的鼻子、耳朵或面部,全身的局部形狀、顔色變化就可以診斷疾病.如鼻頭色青為腹痛,雙目紅赤為肝火上亢。
有經驗的盲人按摩師就是通過觸摸病人身上的病态反應物來診斷病的。
病變反應在全身某穴位,出現上述現象,反應在手足部,也使手足部的相應穴位電阻下降、電位上升,出現壓痛,同時,相應掌紋、皮膚顔色出現異常改變,甚至出現腫脹和凹陷,嚴重的内髒疾病可使手指變成杵狀指、匙狀指或指甲變形等等異常現象,這就是掌紋診病的原理.身體的各種異常變化,通過生物電,也影響毛發的顔色、形狀和生長. 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眼睛的五輪八廓、鞏膜顔色,可以診斷疾病,如病人有嚴重的外傷,病人眼球瞳孔角膜上可能出現裂紋,随着疾病的好轉,裂紋逐漸消失.這都是組織器官産生的生物電異常,影響到眼部組織新陳代謝的病理反應.生物電的異常,也影響耳組織的新陳代謝.當人體的髒腑或軀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某些病理反應,如壓痛、導電性能改變、變形、變色、結節、脫屑等.針刺這些部位可以防治疾病,這些部位就是耳穴.(2) 最新發明的一些儀器通過監測全身某些穴位電阻,如手、足、耳等穴位.可以診斷疾病.也是利用上述原理.根據按壓手、足、耳等穴位産生壓痛.可以診斷疾病.也是利用上述原理. 中醫舌診的原理:舌與髒腑之間,通過經絡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9)所以五髒六腑的任何變化,通過經絡生物電的聯系,直接影響舌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使舌神、舌色、舌形、舌态産生改變.如通過觀察舌質不同部位的神色、形态的變化,可以診斷疾病.如舌尖紅赤為心火上亢.舌苔是由脾胃之生氣上熏、胃津上潮、凝聚于舌面所生.(9)所以脾胃的生理活動,通過生物電反應到舌面,影響舌苔生長,正常情況下是薄白苔.病理性舌苔也與胃氣上升有關,但往往因病變而伴有食濁之氣,諸病邪氣上泛而成.(9)表明脾胃功能失調,生物電亢進,使舌苔增長加快,異常增厚.如果脾胃功能衰竭,生物電降低,舌苔不能增長,出現無根苔或無舌苔,表示胃氣已 衰的危重證. 各髒腑産生的生物電,投射到脈搏上,影響脈搏的博動,出現不同的脈形脈象,如左右寸,關,尺分别配屬不同的髒腑器官,左寸,關,尺分别配屬心,肝,腎,右寸,關,尺分别配屬肺,脾,腎。
脈形脈象随着髒腑器官的疾病而變化。
十二經絡與疾病傳變的關系:十二經絡是傳注氣血和病邪的通道,中醫認為一個髒腑器官有病,将随着經絡傳注到相關髒腑器官,使之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得病.如手陽明經受邪,即有齒痛、頸活動受阻、肩不能舉、前臂痛以及大次指痛不用等症候群.五官七竅的病變亦和内髒有對應關系,但也必然通過經絡系統.(18)例如:肺通鼻,肺有疾病,容易影響鼻功能.肝髒疾病,易影響視力.還有肺通大腸等.它們的功能互相影響的,這是因為一個髒腑器官有病,使整條經絡的生物電出現異常,使這條經絡的相關器官生命活力下降,容易得病.如循經皮膚病與内髒病有密切關系.(2) 一條經絡有病,造成的生物電異常,又循經影響相關的經絡.張仲景在十二經絡病症基礎上,總結了六經辨證,作為疾病傳變的基礎. 以上列舉的一部分事例說明,經絡中生物電的變化規律與中醫診斷關系密切. 廣泛利用生物電的變化來診斷疾病,可以發明即廉價又高效的診斷方法.如心電圖、腦電圖、經絡穴位的電阻變化來診斷疾病,為人類的醫療診斷開辟更廣闊的道路. 7.經絡學說與氣血津液、陰陽五行學說的關系. 中醫學說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中醫所說的氣,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生物電.例如脾胃氣虛,表現在足三裡等穴位電位下降,電阻增高,脾陽上亢則相反. 邝安昆教授觀察到一般脾陽虛病人有明顯的副交感神經偏亢,CAMP/CGMP比值較正常人為低.陰虛病人交感神經偏亢,CAMP/CGMP比值較正常人為高.(11) 陰虛火旺患者生物電活動明顯增強:陰虛火旺小兒細胞鈉泵活性明顯高于正常小兒,而氣陰兩虛小兒與正常小兒無明顯差異,以上三組年齡相似有可比性. 附表:正常、陰虛火旺、氣陰兩虛小兒細胞鈉泵活性對比.(X±S) ─────────────────────────────────── 組别正常小兒陰虛火旺氣陰兩虛 ─────────────────────────────────── 鈉泵活性0.374±0.026(19)例0.465±0.026(21)例0.328±0.018(13)例 ─────────────────────────────────── 普遍存在于哺乳動物細胞膜上的鈉泵是陰陽虛症物質基礎之一.鈉泵是一種耗能過程,在整個基礎代謝中占總數的30-50%,陰虛内熱病人的症候類似于甲亢病人.我們的檢查結果.證明陰虛火旺的小兒細胞膜鈉泵活性明顯高于正常小兒,但氣陰兩虛小兒未見增高,有一定鑒别價值.(12)而鈉泵也是一種細胞内外的電離子轉移過程. 因此,陰陽形成的物質基礎與生物電密切相關. 所以陰虛内熱證形成的原因是,外感内傷、久病體虛、造成陰液虧少,而髒腑器官産生的生物電相對較強,使新陳代謝需要消耗的營養物質相對虧乏,機體失卻濡潤滋養,陰不制陽,陽氣相對偏旺而生内熱,故現一派虛熱證候. 陽亢證形成的原因是,食用辛辣刺激物和某些藥物、情志或病理刺激、氣候、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造成生物電活動增強,新陳代謝加快,出現陽亢之證.而新陳代謝加快又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造成陰液虧損,出現陽亢陰虛之證. 人體感受外邪,直接造成髒腑器官功能失調,造成陰陽失衡,出現疾病. 當人髒腑機能下降、全身副交感神經亢進、生物電強度下降、穴位電阻增高、形寒肢冷、四肢無力就出現陰盛陽虛的證狀,這是疾病的危重證候.人體死亡時,生物電消失為零. 如果人體吸收充分的營養物質,體液循環正常,同時,交感、副交感神經和生物電處于平衡狀态,于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和陽互相轉化,左右人體的健康.所以陰陽平衡,實際上是生物電與營養物質,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氣血津液關系密切:因為血液細胞都是通過表面的正負電荷來進行營養物質,氧氣的交換、分解與結合的,所以适宜電流刺激可以大大促進血液細胞的活力、免疫功能,改變紅細胞沉降率、血管博動和通透性,還有血液循環速度,生物電直接影響血液循環系統,是氣為血之帥的原理.生物電的紊亂也會造成水液代謝失調,如氣不化濕就出現痰飲.實驗證明,體表出現痰飲的異常處,絕大多數出現電阻增高、電位降低的現象.而氣上逆為火,生物電過強,則出現津液虧少,營養缺乏的現象。
五行學說的原理:中醫把五髒類比五行,以五髒為中心,配屬六腑、五官、四肢百骸、皮膚肌肉,形成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理論體系.它們是互相聯系的. 五髒在新陣代謝的過程中,産生不同頻率、波幅、電壓的生物電,如心電、肌電、腦電的頻率、波幅、電壓就大不相同.中醫也認為五髒産生的氣的性質、顔色不同.五髒産生不同頻率、波幅、電壓的生物電相生相克,互相影響,當一個髒器有疾病,生物電就會異常增強和減弱,使其它髒的生命活動受到影響和幹擾,生克剩侮規律受到破壞.如肝逆橫脾,就是肝髒産生的生物電過強,抑制了脾的生理活動,造成了消化不良.如:某單位曾觀察30多例肝癌患者,發現每位患者都出現消化不良,其中大多數患者以前消化系統正常(13).中醫的治法為疏肝健脾,針灸為抑木扶土法.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抑制肝髒産生過強的生物電,同時補脾氣,充實脾運化功能, 達到恢複内髒平衡的目的.如果某一髒産生的生物電太弱也會使五髒失去平衡,如肝失條達,就會造成氣滞血瘀、影響血液循環、筋、目失養、情志失調,也會影響消化功能,出現脾反侮木的現象,五髒通過生物電互相聯系、影響,以此來解釋中醫理論的肝脾不和、心脾兩虛、肝腎不足、腎不納氣等五行整體論治的理論. 五髒與六腑通過相應頻率的生物電也互相聯系影響,如膽屬肝、小腸屬心、大腸屬肺等等,如肺主通調水道,有人對此進行了人體的動物試驗,結果表明,所接受的25例各種病因引起的嚴重腸道功能異常之後,驟然出現呼吸衰竭.用鉗夾系膜上動脈的全部家兔,也都出現嚴重的肺損害,而其它髒器均無變化.從而證明了肺與大腸之間确實存在一種西醫尚未發現的特殊關系.(13)近幾年科技工作者又發現了心腦耦合理論,心髒與腦電位越接近0.618,人越聰明.五髒與六腑互相聯系影響,同時通過經絡生物電與五官互相聯系,如肝主目、腎主耳等.還有脾主四肢、腎主骨、肺主皮毛等,使全身四肢百骸、皮膚肌肉,與五髒六腑密切相關.通過生物電把全身各組織器官形成一個整體,它們的功能是互相聯系影響的. 五髒産生的生物電可以改變味阈值.針刺脾經的三陰交等穴位,感傳到達舌即可引起味覺阈的顯著降低.五髒産生不同頻率的生物電,分别興奮不同的味覺神經,如肝火上炎口苦、脾陽上亢口甘,當某個髒腑功能下降時,某些滋味就感覺不到.這是因為舌與五髒都有聯系,五髒在舌面有相應的投射區,如舌尖屬心,五髒的生理活動直接影響味覺神經。
不同頻率的生物電反映到面部,使面部偏向不同顔色如肝火上炎偏青、心火上炎偏紅.當人久病體虛,年老氣衰時,生物電強度減弱,味覺神經興奮性下降,使口中乏味面部無華. 身體各髒腑器官之間就是通過不同頻率、波幅的生物電互相聯系影響. 人體是一個半導體,經絡隻能通過一定頻率的生物電,通過不同頻率的生物電電阻增高,使全身經絡的運行路線相對穩定.當髒腑功能失調,使生物電強度、經絡路線發生變化,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血紊亂,這是身體産生低電阻點"阿是穴",無規律出現的原因.體現了全身是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中醫整體論治的理論依據. 所以,中醫調節氣的平衡,重視整體論治,實際上是調節全身生物電的平衡,當身體某部生物電活動減弱,就出現氣虛的症狀,生命活力下降;而生物電太強又出現氣上逆為火的症狀,過量消耗營養物質,出現陰虛陽亢,同時産生的代謝廢物增加,如尿素、水、無機鹽等,造成病菌繁殖加快,出現炎症。
8.中醫藥治病的原理 中醫藥治病強調整體論治,但現代科學對中醫藥的治療原理,作用機制,仍沒有完全弄清.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觀察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藥物歸經、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的經驗,發現不同的藥物作用于不同的組織器官、經絡。
認為中藥一方面可以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一方面作用于身體不同組織組織器官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運用君、臣、佐、使的中藥配伍方案,調節身體各部的生命活動,影響生物電的強度,使全身生物電恢複平衡,恢複患病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達到治病的目的. 例如:辛溫解表藥麻黃、桂枝主要興奮體表的交感神經,辛涼解表藥如桑葉、菊花等主要作用于體表的副交感神經,又如清熱藥雖然都作用于人體的副交感神經,但又分為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虛熱藥、清熱解毒藥,它們的療效及作用部位都有差異,如黃岑、黃連、黃柏.同屬于清熱燥濕藥,但分别清上、中、下三焦濕熱,作用于不同内髒器官的副交感神經.苦寒瀉火的黃連、石膏、知母有抑制交感─ ─腎上腺髓質興奮,抑制兒茶酚胺物質生成和釋放,或影響對酶系統,減低熱量代謝(14). 中藥不同的成份作用不同的器官,如生姜、幹姜、和炮姜.生姜有溫中解表的作用,同時興奮内髒和體表交感神經,溫中發汗.經過加工成幹姜,有些成份揮發了,沒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了,而隻有溫中、回陽、化飲的作用,擅長于溫脾胃.加工成炮姜,又揮發一部分物質,隻有溫經止血、溫中攝脾、溫經澀血的作用. 不同的藥物作用于不同的經絡如治頭痛:後頸項痛用葛根,兩側痛用白芷,前額眉棱骨痛用蔓荊子,頭頂痛用蒿本. 還有人參的治病效用和對生物電的影響,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回陽固脫的作用.有經驗的中醫生把人參當急救藥品,當遇到病人病危或大出血的時侯,就服用人參救急.因為人參被人體吸收後,興奮交感神經,并産生較強的生物電刺激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達到回陽救逆的作用.生物電作用于血管,使血管通透性改變達到止血的目的,這就中醫所說的氣能攝血的原理.有關科技人員通過人參的藥理試驗,發現服用人參可以減少人體皮膚低電阻點的産生.也說明了人參是通過增強人體生物電強度,促進人體的生命活力達到治病的目的.服用人參可以抗疲勞,抗衰老,産生的生物電,起到類似針灸和氣功的作用,對人體産生雙向調節,中醫通過實驗證實某些方藥對機體的不同體質和狀态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人參,有時能使機體的肝糖元分解,有時卻又促使其合成.但是人參的補氣功效隻起一定的作用,并不能包治百病.人參如果服用過量,就會出現虛火上亢的現象,這是交感神經偏亢,生物電太強産生的副作用. 以上僅列舉的部分藥物對身體的作用. 中醫整論治體現在治療炎症上,西醫治療炎症,統統使用抗生素,而中醫治療炎症普遍使用清熱解毒藥,而大多數清熱解毒藥并沒有直接的消毒殺菌的作用,為什麼消炎呢?因為上火造成局部炎症的原因,是因為交感神經亢進,身體新陳代謝加快,造成局部代謝廢物增加,如尿素、無機鹽等,加快病菌的繁殖,超過了人體的免疫能力,就出現了炎症.中醫通過降低局部代謝,減少産生的代謝廢物,抑制細菌的繁殖,來消除炎症,所以中醫抗炎是錿底抽薪,西醫是揚湯止沸,這就是單純靠西醫消炎效果不佳的原因。
中醫認為炎症因火而起,而火又分實火和虛火,虛火采用滋陰降火,補充人體消耗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面作用于人體的副交感神經,降低人體産生的生物電,達到治病的目的.如六味地黃丸,上清丸等等.如果因實熱
2.經絡的實質: 經絡是人體生物電運行的通道,它是有物質基礎的:1.神經節段分布是經絡的物質基礎.2.交感神經是經絡實質的重要組成部分.3.血管和淋巴系統是經絡實質的組成部(2).經絡生物物理特性的物質基礎:1.角質層:經絡線上角質層變薄,是循經低阻抗特性的物質基礎.2.感覺神經末梢分布集中.3.真皮層和皮下結締組織神經束和肥大細胞相對集中.4.肌層某些特殊的結締組織,是發生高震動聲的物質結構(18) 以上事實說明,經絡是有物質基礎的,它與神經特别是交感神經、血管、淋巴有密切關系,它們比身體其它組織器官電阻低,形成生物電的導體,構成經絡的物質基礎.如有人采用四電極法測量人體皮下2毫毛處的導電特性,工作結果表明,大多數人皮下的低電阻點,可以聯成與古典經絡基本走行相同的,具有兩側對稱性和穩定的低阻經絡線.屍體解剖也發現人體有低電阻線路存在.因為經絡線是生物電的通道,所以解剖學家并沒有發現獨立的經絡組織,外科醫生動手術也不考慮經絡的因素,但經絡是客觀存在的. 3.經絡學說形成的科學原理: 人體各組織細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廣泛産生了生物電,而生物電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遍布全身的經絡系統,同時,經絡中的生物電廣泛參與了細胞膜轉運功能、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大腦思維活動、血液循環、營養物質交換、氣體交換、消化吸收、等等生理活動.因此,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産生生命電,而适宜的生物電又促進人體的生命活動.它們的作用是互相影響的. 因此經絡系統是人體第二大物質循環系統,它是中國人民幾千年的經驗總結. 4.生物電的平衡原理: 由于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都産生了生物電,所以人體各組織器官的任何生理、病理的變化都會引起生物電變化,如心髒病使心點圖變化.改變全身生物電分布. 健康人的生物電分布流動處于平衡狀态.如果由于内在或外在因素使人緻病後,病變不論侵襲于任何部位,都可導緻人體局部的失調而影響到整個人體生物電流失去平衡.這種表現在經絡電測量儀中,也可反映出來:健康人的各條經脈的電阻基本上處于相對平衡機體表現亢進時,電阻值下降.表現為衰退時,電阻值升高.當人患病時,生物電失去平衡.(1) 我們在各種不同條件,不同病情的123人次中,運用經絡測定儀測得的平均值為肺經最高,膽經最低.我們又将49人次消化道病(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有明顯的腹痛脹現象,測得數值,作了總和平均,結果其平均數值脾經較高.中醫理論脾屬消化系統,因此證明髒腑活動變化與相應的經穴有着密切關系,下圖.(3) 附表:123人與49人經穴電阻對比. ---------------------------------------------------------------------------------------------------------- 穴位太淵合谷神門腕骨太白太溪太沖京骨丘墟沖陽 肺大腸心小腸脾腎肝胱膽胃 --------------------------------------------------------------------------------------------------------- 123人 平均值7/4843/4237/3746/4445/4341/4146/4540/4031/3045/45 49人消化 道疾病平 均值50/5246/4537/3849/4856/5546/4550/4944/4635/3251/52 ---------------------------------------------------------------------------------------------------------- 當内髒有生理、病理改變時,内髒的生物電位通過經絡直接使體表相應穴位電位、電阻産生變化.如:有的作者在家兔身上實驗,以特制的微型電極固定于胃迷走神經腹支或胃動脈叢交感神經上,在刺激迷走神經時,可觀察到随着刺激時間的延長,耳廓低電阻點逐漸增多,這種變化在雙側耳廓表現近似,停止刺激72-96小時,低電阻點即逐漸消退.(2) 又如有人對42名健康男女大學生,進行了實驗性大量水負荷(每公斤體重飲水25毫升)前後,觀察耳廓腎區的壓痛情況:結果是飲水前腎區無壓痛,飲水後腎區出現明顯壓痛敏感點者31例飲水前後腎區始終有壓痛敏感點者8例,另有的3例,始終未出現壓痛敏感點.(2) 當器官活動增強,相應經絡原穴電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經絡經過的地方,組織遭到破壞,則相應經絡原穴電位降低,甚至達于零.說明原穴與内髒經絡有着密切的電的關系.(4)以上現象都說明當内髒因生理、病理的原因出現異常變化,造成生物電異常,可同時讓體表相應穴位出現電位、電阻的變化. 中樞神經思維活動與生物電平衡的關系:大腦是人的思維活動器官,集中體現了生物電平衡原理,當大腦中出現一個興奮點時,其它部位都處于相對抑制狀況,當别的部位出現興奮點時,原來的興奮點又處于相對抑制狀況,大腦就是在興奮與抑制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态,由于情緒刺激或其它病理因素,使大腦産生病态興奮點和惰性點,大腦失去了平衡,就形成了精神病.高血壓也是這個原理,高血壓多發生于腦力工作者,腦力工作者長期精神緊張,又缺乏體育鍛煉,缺乏建立良性興奮竈抑制病态興奮竈,導緻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使皮質下血管舒縮中樞形成了血管收縮神經沖動占優勢的興奮竈,引起全身細小動脈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上升,形成高血壓.(7)與此類似的還有胃潰瘍等疾病. 由于大腦通過經絡與五髒六腑都有生物電的聯系,五髒六腑的生理病理性變化都會通過經絡影響大腦的功能活動,如肝陽上亢使人易怒、腎虛易恐等等. 以上事實說明,髒腑器官的任何生理病理變化,都會導緻體内生物電的改變,破壞體内電流平衡,通過經絡,直接影響體表相應穴位的生物電阻、電壓變化. 5.生物電流紊亂對身體相關組織造成的影響. 人體各組織器官病變引起生物電流出現異常,通過經絡,使病變器官相應的穴位出現低電阻點、高電位點等陽性反應點.局部生物電的異常改變,直接影響體表局部組織新陳代謝的生命活動,在體表出現松馳、凹陷、結節狀和條索狀的陽性反應物,西醫稱為威赫氏點已被大量的臨床現象所證實.(2) 生物電還廣泛參與了神經的感覺傳導,改變生物電強度,就可以改變人的觸覺.如果給可興奮組織如神經纖維以直流電刺激,隻有在陰極下才能形成刺激,而在陽極下不但不能形成刺激,其興奮能力反而下降.(5)說明生物電壓越強,人對痛覺越敏感,痛阈值下降,形成壓痛.而生物電壓降低,痛阈值上升,則感覺遲鈍.說明因疾病改變的生物電強度,可以改變相應穴位的觸覺,出現壓痛或感覺遲鈍. 6.經絡學說與中醫診斷的關系. 人一旦得病,生物電流就出現紊亂,使體表相關穴位電阻值、電位、痛阈值改變.穴位電阻值、電位的改變,直接影響局部組織細胞新陳代謝,出現松馳、凹陷、結節狀和條索狀的陽性反應,還出現相應穴位皮膚顔色的變化,上述體表的變化為中醫望診提供理論依據.公元前三至二世紀,西漢醫學家太倉公淳于意就利用體表顔色的變化來診斷疾病,叫五色診.(8)如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的鼻子、耳朵或面部,全身的局部形狀、顔色變化就可以診斷疾病.如鼻頭色青為腹痛,雙目紅赤為肝火上亢。
有經驗的盲人按摩師就是通過觸摸病人身上的病态反應物來診斷病的。
病變反應在全身某穴位,出現上述現象,反應在手足部,也使手足部的相應穴位電阻下降、電位上升,出現壓痛,同時,相應掌紋、皮膚顔色出現異常改變,甚至出現腫脹和凹陷,嚴重的内髒疾病可使手指變成杵狀指、匙狀指或指甲變形等等異常現象,這就是掌紋診病的原理.身體的各種異常變化,通過生物電,也影響毛發的顔色、形狀和生長. 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眼睛的五輪八廓、鞏膜顔色,可以診斷疾病,如病人有嚴重的外傷,病人眼球瞳孔角膜上可能出現裂紋,随着疾病的好轉,裂紋逐漸消失.這都是組織器官産生的生物電異常,影響到眼部組織新陳代謝的病理反應.生物電的異常,也影響耳組織的新陳代謝.當人體的髒腑或軀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某些病理反應,如壓痛、導電性能改變、變形、變色、結節、脫屑等.針刺這些部位可以防治疾病,這些部位就是耳穴.(2) 最新發明的一些儀器通過監測全身某些穴位電阻,如手、足、耳等穴位.可以診斷疾病.也是利用上述原理.根據按壓手、足、耳等穴位産生壓痛.可以診斷疾病.也是利用上述原理. 中醫舌診的原理:舌與髒腑之間,通過經絡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9)所以五髒六腑的任何變化,通過經絡生物電的聯系,直接影響舌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使舌神、舌色、舌形、舌态産生改變.如通過觀察舌質不同部位的神色、形态的變化,可以診斷疾病.如舌尖紅赤為心火上亢.舌苔是由脾胃之生氣上熏、胃津上潮、凝聚于舌面所生.(9)所以脾胃的生理活動,通過生物電反應到舌面,影響舌苔生長,正常情況下是薄白苔.病理性舌苔也與胃氣上升有關,但往往因病變而伴有食濁之氣,諸病邪氣上泛而成.(9)表明脾胃功能失調,生物電亢進,使舌苔增長加快,異常增厚.如果脾胃功能衰竭,生物電降低,舌苔不能增長,出現無根苔或無舌苔,表示胃氣已 衰的危重證. 各髒腑産生的生物電,投射到脈搏上,影響脈搏的博動,出現不同的脈形脈象,如左右寸,關,尺分别配屬不同的髒腑器官,左寸,關,尺分别配屬心,肝,腎,右寸,關,尺分别配屬肺,脾,腎。
脈形脈象随着髒腑器官的疾病而變化。
十二經絡與疾病傳變的關系:十二經絡是傳注氣血和病邪的通道,中醫認為一個髒腑器官有病,将随着經絡傳注到相關髒腑器官,使之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得病.如手陽明經受邪,即有齒痛、頸活動受阻、肩不能舉、前臂痛以及大次指痛不用等症候群.五官七竅的病變亦和内髒有對應關系,但也必然通過經絡系統.(18)例如:肺通鼻,肺有疾病,容易影響鼻功能.肝髒疾病,易影響視力.還有肺通大腸等.它們的功能互相影響的,這是因為一個髒腑器官有病,使整條經絡的生物電出現異常,使這條經絡的相關器官生命活力下降,容易得病.如循經皮膚病與内髒病有密切關系.(2) 一條經絡有病,造成的生物電異常,又循經影響相關的經絡.張仲景在十二經絡病症基礎上,總結了六經辨證,作為疾病傳變的基礎. 以上列舉的一部分事例說明,經絡中生物電的變化規律與中醫診斷關系密切. 廣泛利用生物電的變化來診斷疾病,可以發明即廉價又高效的診斷方法.如心電圖、腦電圖、經絡穴位的電阻變化來診斷疾病,為人類的醫療診斷開辟更廣闊的道路. 7.經絡學說與氣血津液、陰陽五行學說的關系. 中醫學說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中醫所說的氣,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生物電.例如脾胃氣虛,表現在足三裡等穴位電位下降,電阻增高,脾陽上亢則相反. 邝安昆教授觀察到一般脾陽虛病人有明顯的副交感神經偏亢,CAMP/CGMP比值較正常人為低.陰虛病人交感神經偏亢,CAMP/CGMP比值較正常人為高.(11) 陰虛火旺患者生物電活動明顯增強:陰虛火旺小兒細胞鈉泵活性明顯高于正常小兒,而氣陰兩虛小兒與正常小兒無明顯差異,以上三組年齡相似有可比性. 附表:正常、陰虛火旺、氣陰兩虛小兒細胞鈉泵活性對比.(X±S) ─────────────────────────────────── 組别正常小兒陰虛火旺氣陰兩虛 ─────────────────────────────────── 鈉泵活性0.374±0.026(19)例0.465±0.026(21)例0.328±0.018(13)例 ─────────────────────────────────── 普遍存在于哺乳動物細胞膜上的鈉泵是陰陽虛症物質基礎之一.鈉泵是一種耗能過程,在整個基礎代謝中占總數的30-50%,陰虛内熱病人的症候類似于甲亢病人.我們的檢查結果.證明陰虛火旺的小兒細胞膜鈉泵活性明顯高于正常小兒,但氣陰兩虛小兒未見增高,有一定鑒别價值.(12)而鈉泵也是一種細胞内外的電離子轉移過程. 因此,陰陽形成的物質基礎與生物電密切相關. 所以陰虛内熱證形成的原因是,外感内傷、久病體虛、造成陰液虧少,而髒腑器官産生的生物電相對較強,使新陳代謝需要消耗的營養物質相對虧乏,機體失卻濡潤滋養,陰不制陽,陽氣相對偏旺而生内熱,故現一派虛熱證候. 陽亢證形成的原因是,食用辛辣刺激物和某些藥物、情志或病理刺激、氣候、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造成生物電活動增強,新陳代謝加快,出現陽亢之證.而新陳代謝加快又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造成陰液虧損,出現陽亢陰虛之證. 人體感受外邪,直接造成髒腑器官功能失調,造成陰陽失衡,出現疾病. 當人髒腑機能下降、全身副交感神經亢進、生物電強度下降、穴位電阻增高、形寒肢冷、四肢無力就出現陰盛陽虛的證狀,這是疾病的危重證候.人體死亡時,生物電消失為零. 如果人體吸收充分的營養物質,體液循環正常,同時,交感、副交感神經和生物電處于平衡狀态,于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和陽互相轉化,左右人體的健康.所以陰陽平衡,實際上是生物電與營養物質,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氣血津液關系密切:因為血液細胞都是通過表面的正負電荷來進行營養物質,氧氣的交換、分解與結合的,所以适宜電流刺激可以大大促進血液細胞的活力、免疫功能,改變紅細胞沉降率、血管博動和通透性,還有血液循環速度,生物電直接影響血液循環系統,是氣為血之帥的原理.生物電的紊亂也會造成水液代謝失調,如氣不化濕就出現痰飲.實驗證明,體表出現痰飲的異常處,絕大多數出現電阻增高、電位降低的現象.而氣上逆為火,生物電過強,則出現津液虧少,營養缺乏的現象。
五行學說的原理:中醫把五髒類比五行,以五髒為中心,配屬六腑、五官、四肢百骸、皮膚肌肉,形成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理論體系.它們是互相聯系的. 五髒在新陣代謝的過程中,産生不同頻率、波幅、電壓的生物電,如心電、肌電、腦電的頻率、波幅、電壓就大不相同.中醫也認為五髒産生的氣的性質、顔色不同.五髒産生不同頻率、波幅、電壓的生物電相生相克,互相影響,當一個髒器有疾病,生物電就會異常增強和減弱,使其它髒的生命活動受到影響和幹擾,生克剩侮規律受到破壞.如肝逆橫脾,就是肝髒産生的生物電過強,抑制了脾的生理活動,造成了消化不良.如:某單位曾觀察30多例肝癌患者,發現每位患者都出現消化不良,其中大多數患者以前消化系統正常(13).中醫的治法為疏肝健脾,針灸為抑木扶土法.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抑制肝髒産生過強的生物電,同時補脾氣,充實脾運化功能, 達到恢複内髒平衡的目的.如果某一髒産生的生物電太弱也會使五髒失去平衡,如肝失條達,就會造成氣滞血瘀、影響血液循環、筋、目失養、情志失調,也會影響消化功能,出現脾反侮木的現象,五髒通過生物電互相聯系、影響,以此來解釋中醫理論的肝脾不和、心脾兩虛、肝腎不足、腎不納氣等五行整體論治的理論. 五髒與六腑通過相應頻率的生物電也互相聯系影響,如膽屬肝、小腸屬心、大腸屬肺等等,如肺主通調水道,有人對此進行了人體的動物試驗,結果表明,所接受的25例各種病因引起的嚴重腸道功能異常之後,驟然出現呼吸衰竭.用鉗夾系膜上動脈的全部家兔,也都出現嚴重的肺損害,而其它髒器均無變化.從而證明了肺與大腸之間确實存在一種西醫尚未發現的特殊關系.(13)近幾年科技工作者又發現了心腦耦合理論,心髒與腦電位越接近0.618,人越聰明.五髒與六腑互相聯系影響,同時通過經絡生物電與五官互相聯系,如肝主目、腎主耳等.還有脾主四肢、腎主骨、肺主皮毛等,使全身四肢百骸、皮膚肌肉,與五髒六腑密切相關.通過生物電把全身各組織器官形成一個整體,它們的功能是互相聯系影響的. 五髒産生的生物電可以改變味阈值.針刺脾經的三陰交等穴位,感傳到達舌即可引起味覺阈的顯著降低.五髒産生不同頻率的生物電,分别興奮不同的味覺神經,如肝火上炎口苦、脾陽上亢口甘,當某個髒腑功能下降時,某些滋味就感覺不到.這是因為舌與五髒都有聯系,五髒在舌面有相應的投射區,如舌尖屬心,五髒的生理活動直接影響味覺神經。
不同頻率的生物電反映到面部,使面部偏向不同顔色如肝火上炎偏青、心火上炎偏紅.當人久病體虛,年老氣衰時,生物電強度減弱,味覺神經興奮性下降,使口中乏味面部無華. 身體各髒腑器官之間就是通過不同頻率、波幅的生物電互相聯系影響. 人體是一個半導體,經絡隻能通過一定頻率的生物電,通過不同頻率的生物電電阻增高,使全身經絡的運行路線相對穩定.當髒腑功能失調,使生物電強度、經絡路線發生變化,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血紊亂,這是身體産生低電阻點"阿是穴",無規律出現的原因.體現了全身是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中醫整體論治的理論依據. 所以,中醫調節氣的平衡,重視整體論治,實際上是調節全身生物電的平衡,當身體某部生物電活動減弱,就出現氣虛的症狀,生命活力下降;而生物電太強又出現氣上逆為火的症狀,過量消耗營養物質,出現陰虛陽亢,同時産生的代謝廢物增加,如尿素、水、無機鹽等,造成病菌繁殖加快,出現炎症。
8.中醫藥治病的原理 中醫藥治病強調整體論治,但現代科學對中醫藥的治療原理,作用機制,仍沒有完全弄清.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觀察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藥物歸經、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的經驗,發現不同的藥物作用于不同的組織器官、經絡。
認為中藥一方面可以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一方面作用于身體不同組織組織器官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運用君、臣、佐、使的中藥配伍方案,調節身體各部的生命活動,影響生物電的強度,使全身生物電恢複平衡,恢複患病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達到治病的目的. 例如:辛溫解表藥麻黃、桂枝主要興奮體表的交感神經,辛涼解表藥如桑葉、菊花等主要作用于體表的副交感神經,又如清熱藥雖然都作用于人體的副交感神經,但又分為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虛熱藥、清熱解毒藥,它們的療效及作用部位都有差異,如黃岑、黃連、黃柏.同屬于清熱燥濕藥,但分别清上、中、下三焦濕熱,作用于不同内髒器官的副交感神經.苦寒瀉火的黃連、石膏、知母有抑制交感─ ─腎上腺髓質興奮,抑制兒茶酚胺物質生成和釋放,或影響對酶系統,減低熱量代謝(14). 中藥不同的成份作用不同的器官,如生姜、幹姜、和炮姜.生姜有溫中解表的作用,同時興奮内髒和體表交感神經,溫中發汗.經過加工成幹姜,有些成份揮發了,沒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了,而隻有溫中、回陽、化飲的作用,擅長于溫脾胃.加工成炮姜,又揮發一部分物質,隻有溫經止血、溫中攝脾、溫經澀血的作用. 不同的藥物作用于不同的經絡如治頭痛:後頸項痛用葛根,兩側痛用白芷,前額眉棱骨痛用蔓荊子,頭頂痛用蒿本. 還有人參的治病效用和對生物電的影響,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回陽固脫的作用.有經驗的中醫生把人參當急救藥品,當遇到病人病危或大出血的時侯,就服用人參救急.因為人參被人體吸收後,興奮交感神經,并産生較強的生物電刺激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達到回陽救逆的作用.生物電作用于血管,使血管通透性改變達到止血的目的,這就中醫所說的氣能攝血的原理.有關科技人員通過人參的藥理試驗,發現服用人參可以減少人體皮膚低電阻點的産生.也說明了人參是通過增強人體生物電強度,促進人體的生命活力達到治病的目的.服用人參可以抗疲勞,抗衰老,産生的生物電,起到類似針灸和氣功的作用,對人體産生雙向調節,中醫通過實驗證實某些方藥對機體的不同體質和狀态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人參,有時能使機體的肝糖元分解,有時卻又促使其合成.但是人參的補氣功效隻起一定的作用,并不能包治百病.人參如果服用過量,就會出現虛火上亢的現象,這是交感神經偏亢,生物電太強産生的副作用. 以上僅列舉的部分藥物對身體的作用. 中醫整論治體現在治療炎症上,西醫治療炎症,統統使用抗生素,而中醫治療炎症普遍使用清熱解毒藥,而大多數清熱解毒藥并沒有直接的消毒殺菌的作用,為什麼消炎呢?因為上火造成局部炎症的原因,是因為交感神經亢進,身體新陳代謝加快,造成局部代謝廢物增加,如尿素、無機鹽等,加快病菌的繁殖,超過了人體的免疫能力,就出現了炎症.中醫通過降低局部代謝,減少産生的代謝廢物,抑制細菌的繁殖,來消除炎症,所以中醫抗炎是錿底抽薪,西醫是揚湯止沸,這就是單純靠西醫消炎效果不佳的原因。
中醫認為炎症因火而起,而火又分實火和虛火,虛火采用滋陰降火,補充人體消耗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面作用于人體的副交感神經,降低人體産生的生物電,達到治病的目的.如六味地黃丸,上清丸等等.如果因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