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uo自從朱長官奉調主閩,張長官回川主持長官公署以來,早已為我川人前途多所籌謀。
最近湖北省參議會在白崇禧總司令指導下,曾對國事發表電文,主張改弦更張,尋取新的途徑&hellip&hellip四川古稱天府之國,遠離戰火,故張長官力主川人治川,實行地方自治,深獲中央諒解。
無論和談前途如何,川局均可無慮。
凡我川人,自應同心同德,貢獻桑梓,以建設新西南為己任。
唯近來局勢變化,另有企圖者,往往利用和談空氣,危言聳聽,擾亂治安。
某些報章雜志也不顧大局,不顧後果及其影響,毫無選擇地肆意發表攻擊政府之言論,散播新華社消息,淆亂視聽,挫傷後方人心,危害心理建設,政府為億萬同胞請命,絕不應坐視不理,必要時,将采取斷然措施,嚴厲處置害群之馬!&rdquo &ldquo我完全擁護政府的立場!&rdquo瑪麗最先響應。
&ldquo本報擁護!&rdquo中央日報記者也搶先表示。
&ldquo擁護!&rdquo&ldquo擁護!&rdquo接着便出現了一片事先約定的叫喊。
喧鬧之後,卻又留下了一長段沉默,似乎這場精彩的好戲,已經接近尾聲。
可是這時候,偏偏出現了幾個不慌不忙的,然而意想不到的聲音,使會場氣氛驟然為之一變。
&ldquo請問,政府是否準備将各報之言論自由範圍,用書面指示,加以硬性規定?&rdquo &ldquo和談期間,限制新聞自由,是否有礙民主精神的發揮?&rdquo &ldquo本報對政府此種限制深表遺憾,并且提醒政府,希望多加考慮。
&rdquo 徐鵬飛略微動了動手指,新聞處長慌忙說道:&ldquo諸位,萬勿誤會。
我們歡迎徐鵬飛處長講話。
&rdquo 在新聞處長的帶頭下,又響起了稀稀落落的掌聲。
&ldquo記者是民衆之喉舌,崇高的無冕之王,新聞自由乃新時代民主自由之精華,神聖不可侵犯!&rdquo徐鵬飛傲然說道:&ldquo不過,剛才有個别同仁的情緒,稍嫌激烈。
這也許是由于新聞界與各方面接觸過多,易受共黨宣傳的影響,因而心理動搖,對政府略有懷疑所緻。
其實,張長官關于新聞發布的規定,正是保障新聞自由之最佳措施,毫無束縛言論自由之意。
&rdquo &ldquo是呀,鵬飛兄所言極是,&rdquo新聞處長附和着,&ldquo今天的招待會便是最好的證明,大家有什麼問題,盡可以提呀!&rdquo &ldquo外間盛傳,征兵還将擴大,兵工廠還日夜加班生産&hellip&hellip&rdquo &ldquo這個消息不确。
&rdquo徐鵬飛立刻宣布道:&ldquo兵工廠之軍火生産,自蔣總統發表言和文告以來,即已完全停止,轉入民用工業生産。
加班加點之事容或有之,但均系非軍事性的,完全服務于新西南之經濟建設。
目前川局十分安定,不僅工廠秩序井然,各校學生也體諒政府之苦衷,罷課風潮亦已自動結束,各地民變武裝,正在安撫平定&hellip&hellip&rdquo &ldquo華蓥山、大巴山最近情況如何?處長是否可以見告?&rdquo &ldquo據傳,川北方面,政府正在大量增兵,不知是否影響和談進行?&rdquo &ldquo川北增兵,系因發現有少量土共武裝活動所緻,純系政府之自衛措施,當然與政府規定之和議方針無關。
&rdquo徐鵬飛振振有詞地說道:&ldquo事實上,諸位要知道,政府今天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無論哪一方面的力量,都要超過中共幾倍甚至幾十倍,不僅有和的力量,而且有戰的力量。
以戰求和,能戰能和,未始不是一種正常的考慮。
目前政府求和,決非軟弱,而是基于解民于倒懸之願望。
如果共黨故意刁難,擾亂政府後方秩序,以緻不能達成和平協議,則今後責任不在政府方面。
是非自有公論,政府之初衷,國民定能諒解。
至于共黨所提懲辦戰犯等八條,政府根本不能接受,也不應接受!&rdquo 新聞處長把一張鮮紅的請帖,移到徐鵬飛面前,然後擡起頭來,望着全場說道:&ldquo招待會結束以後,我們準備宴請各位&hellip&hellip&rdquo 徐鵬飛揭開請帖的封皮,正要細看,忽然聽到一個清脆的女聲,從對角飛來: &ldquo既然是非自有公論,本報是否可以全文發表徐處長的談話?&rdquo年輕的成瑤,實在忍不住了,她竟忘記了老趙的反複叮咛。
&ldquo新聞自由嘛。
但是引起的責任與後果,應由各報自負。
&rdquo 徐鵬飛擡頭看了一下對方,這位年輕女記者的鎮定态度,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
&ldquo政府的官方發言人的談話,本報當然全文披露。
記錄稿可以請徐處長過目。
根據新聞界的觀點,文責與後果也應由政府發言人自行負責。
&rdquo又是女記者倔強的聲音。
&ldquo本報認為徐處長剛才的談話,似與李代總統發表之言論相抵觸,是否有礙李代總統明令宣布的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徹底推行?&rdquo &ldquo請問徐處長,你的談話是否代表政府今天的立場?&rdquo &ldquo諸位,&rdquo徐鵬飛明顯地感到那女記者正受到同行的支持,他笑得略為含蓄了些,&ldquo一切談話當然以李代總統的言論和政府的命令為準。
&rdquo和談聲中,知識分子的過激言詞,他是早料到的。
不過,這些記者對他暗示性的警告毫不顧忌,而且公然對他大聲呵斥的神情,使他感到不很愉快。
當他的目光回到請帖上時,瞥見新聞處長肥短的手指在上面會意地指點了一下: 徐鵬飛的目光随着新聞處長的手指移動,又在另一些名字上逗留了一下&hellip&hellip這時,又有記者大聲問道: &ldquo請問,李代總統宣布之各項命令,西南是否執行?&rdquo &ldquo當然執行。
&rdquo徐鵬飛毫不遲疑地回答。
&ldquo保證代總統命令之圓滿實現,政府負有責無旁貸之使命。
&rdquo 好幾個記者興奮地站了起來。
&ldquo宣布釋放政治犯的命令,何時執行?&rdquo &ldquo政府正在調查。
凡系中共黨員,一經查明身分,即行釋放。
&rdquo 全場記者活躍起來。
三三兩兩,交頭接耳,争相發言。
&ldquo去年逮捕的許雲峰、江雪琴、成崗等人,為什麼不盡快釋放,以示政府和平誠意?本報認為對他們的身分,完全不需再作調查,政府早已宣布過。
他們是中共重要幹部。
&rdquo &ldquo各方面人士對被捕多年的張學良、楊虎城将軍的是否獲釋,頗為注意,希望政府言行一緻。
&rdquo 新聞處長此時不能不代替不便發言的徐鵬飛,起來答複: &ldquo李代總統已将此事交總統府參軍室辦理;另饬空軍總部派飛機分赴台灣省及重慶市接張、楊兩氏到京共商國是。
并有電報分緻台省陳誠主席及本市楊森市長,轉饬立即撤銷監視,先行恢複自由。
&rdquo 徐鵬飛乘機插上一句:&ldquo此事既由楊森市長處理,諸位有什麼意見與問題,均可直接向楊市長提出。
&rdquo 山城晚報記者立刻站起來反駁道:&ldquo蜀光日報訪問了楊森市長,證實張、楊系由軍統直接拘押,地方政府無權過問,釋放之事,止該由徐鵬飛處長直接辦理。
&rdquo &ldquo如果張、楊二氏确在重慶,本人當即執行李代總統命令,馬上釋放。
&rdquo &ldquo張學良囚在台北,楊虎城将軍确實囚在重慶。
&rdquo成瑤不慌不忙地取出一張報紙,站了起來,面向全場,把報紙當空一抖,說道:&ldquo本報今天披露的消息,想來二位處長早已見到。
楊虎城将軍被囚本市磁器口附近秘密監獄中!&rdquo 驚詫的目光,集中到成瑤手裡的報紙上&hellip&hellip旁邊,突然傳來了瑪麗小姐反問的聲音:&ldquo我們怎麼都不知道這件事呀!&rdquo 中央日報和幾家官方報紙的記者聳聳肩,似乎都不知道。
&ldquo哎&mdash&mdash這件事我也不知道。
&rdquo徐鵬飛皺皺眉頭,笑問道: &ldquo蜀光日報的報道,查證過事實嗎?&rdquo &ldquo當然查證過。
&rdquo &ldquo消息來源可靠嗎?&rdquo徐鵬飛笑嘻嘻地再問。
&ldquo這點本報無權奉告。
&rdquo成瑤答道:&ldquo保障新聞來源的絕對秘密,這是新聞界的起碼道德,本報當然無例外地遵守。
&rdquo &ldquo據本人所知,磁器口附近,并無秘密監獄。
&rdq
最近湖北省參議會在白崇禧總司令指導下,曾對國事發表電文,主張改弦更張,尋取新的途徑&hellip&hellip四川古稱天府之國,遠離戰火,故張長官力主川人治川,實行地方自治,深獲中央諒解。
無論和談前途如何,川局均可無慮。
凡我川人,自應同心同德,貢獻桑梓,以建設新西南為己任。
唯近來局勢變化,另有企圖者,往往利用和談空氣,危言聳聽,擾亂治安。
某些報章雜志也不顧大局,不顧後果及其影響,毫無選擇地肆意發表攻擊政府之言論,散播新華社消息,淆亂視聽,挫傷後方人心,危害心理建設,政府為億萬同胞請命,絕不應坐視不理,必要時,将采取斷然措施,嚴厲處置害群之馬!&rdquo &ldquo我完全擁護政府的立場!&rdquo瑪麗最先響應。
&ldquo本報擁護!&rdquo中央日報記者也搶先表示。
&ldquo擁護!&rdquo&ldquo擁護!&rdquo接着便出現了一片事先約定的叫喊。
喧鬧之後,卻又留下了一長段沉默,似乎這場精彩的好戲,已經接近尾聲。
可是這時候,偏偏出現了幾個不慌不忙的,然而意想不到的聲音,使會場氣氛驟然為之一變。
&ldquo請問,政府是否準備将各報之言論自由範圍,用書面指示,加以硬性規定?&rdquo &ldquo和談期間,限制新聞自由,是否有礙民主精神的發揮?&rdquo &ldquo本報對政府此種限制深表遺憾,并且提醒政府,希望多加考慮。
&rdquo 徐鵬飛略微動了動手指,新聞處長慌忙說道:&ldquo諸位,萬勿誤會。
我們歡迎徐鵬飛處長講話。
&rdquo 在新聞處長的帶頭下,又響起了稀稀落落的掌聲。
&ldquo記者是民衆之喉舌,崇高的無冕之王,新聞自由乃新時代民主自由之精華,神聖不可侵犯!&rdquo徐鵬飛傲然說道:&ldquo不過,剛才有個别同仁的情緒,稍嫌激烈。
這也許是由于新聞界與各方面接觸過多,易受共黨宣傳的影響,因而心理動搖,對政府略有懷疑所緻。
其實,張長官關于新聞發布的規定,正是保障新聞自由之最佳措施,毫無束縛言論自由之意。
&rdquo &ldquo是呀,鵬飛兄所言極是,&rdquo新聞處長附和着,&ldquo今天的招待會便是最好的證明,大家有什麼問題,盡可以提呀!&rdquo &ldquo外間盛傳,征兵還将擴大,兵工廠還日夜加班生産&hellip&hellip&rdquo &ldquo這個消息不确。
&rdquo徐鵬飛立刻宣布道:&ldquo兵工廠之軍火生産,自蔣總統發表言和文告以來,即已完全停止,轉入民用工業生産。
加班加點之事容或有之,但均系非軍事性的,完全服務于新西南之經濟建設。
目前川局十分安定,不僅工廠秩序井然,各校學生也體諒政府之苦衷,罷課風潮亦已自動結束,各地民變武裝,正在安撫平定&hellip&hellip&rdquo &ldquo華蓥山、大巴山最近情況如何?處長是否可以見告?&rdquo &ldquo據傳,川北方面,政府正在大量增兵,不知是否影響和談進行?&rdquo &ldquo川北增兵,系因發現有少量土共武裝活動所緻,純系政府之自衛措施,當然與政府規定之和議方針無關。
&rdquo徐鵬飛振振有詞地說道:&ldquo事實上,諸位要知道,政府今天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無論哪一方面的力量,都要超過中共幾倍甚至幾十倍,不僅有和的力量,而且有戰的力量。
以戰求和,能戰能和,未始不是一種正常的考慮。
目前政府求和,決非軟弱,而是基于解民于倒懸之願望。
如果共黨故意刁難,擾亂政府後方秩序,以緻不能達成和平協議,則今後責任不在政府方面。
是非自有公論,政府之初衷,國民定能諒解。
至于共黨所提懲辦戰犯等八條,政府根本不能接受,也不應接受!&rdquo 新聞處長把一張鮮紅的請帖,移到徐鵬飛面前,然後擡起頭來,望着全場說道:&ldquo招待會結束以後,我們準備宴請各位&hellip&hellip&rdquo 徐鵬飛揭開請帖的封皮,正要細看,忽然聽到一個清脆的女聲,從對角飛來: &ldquo既然是非自有公論,本報是否可以全文發表徐處長的談話?&rdquo年輕的成瑤,實在忍不住了,她竟忘記了老趙的反複叮咛。
&ldquo新聞自由嘛。
但是引起的責任與後果,應由各報自負。
&rdquo 徐鵬飛擡頭看了一下對方,這位年輕女記者的鎮定态度,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
&ldquo政府的官方發言人的談話,本報當然全文披露。
記錄稿可以請徐處長過目。
根據新聞界的觀點,文責與後果也應由政府發言人自行負責。
&rdquo又是女記者倔強的聲音。
&ldquo本報認為徐處長剛才的談話,似與李代總統發表之言論相抵觸,是否有礙李代總統明令宣布的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徹底推行?&rdquo &ldquo請問徐處長,你的談話是否代表政府今天的立場?&rdquo &ldquo諸位,&rdquo徐鵬飛明顯地感到那女記者正受到同行的支持,他笑得略為含蓄了些,&ldquo一切談話當然以李代總統的言論和政府的命令為準。
&rdquo和談聲中,知識分子的過激言詞,他是早料到的。
不過,這些記者對他暗示性的警告毫不顧忌,而且公然對他大聲呵斥的神情,使他感到不很愉快。
當他的目光回到請帖上時,瞥見新聞處長肥短的手指在上面會意地指點了一下: 徐鵬飛的目光随着新聞處長的手指移動,又在另一些名字上逗留了一下&hellip&hellip這時,又有記者大聲問道: &ldquo請問,李代總統宣布之各項命令,西南是否執行?&rdquo &ldquo當然執行。
&rdquo徐鵬飛毫不遲疑地回答。
&ldquo保證代總統命令之圓滿實現,政府負有責無旁貸之使命。
&rdquo 好幾個記者興奮地站了起來。
&ldquo宣布釋放政治犯的命令,何時執行?&rdquo &ldquo政府正在調查。
凡系中共黨員,一經查明身分,即行釋放。
&rdquo 全場記者活躍起來。
三三兩兩,交頭接耳,争相發言。
&ldquo去年逮捕的許雲峰、江雪琴、成崗等人,為什麼不盡快釋放,以示政府和平誠意?本報認為對他們的身分,完全不需再作調查,政府早已宣布過。
他們是中共重要幹部。
&rdquo &ldquo各方面人士對被捕多年的張學良、楊虎城将軍的是否獲釋,頗為注意,希望政府言行一緻。
&rdquo 新聞處長此時不能不代替不便發言的徐鵬飛,起來答複: &ldquo李代總統已将此事交總統府參軍室辦理;另饬空軍總部派飛機分赴台灣省及重慶市接張、楊兩氏到京共商國是。
并有電報分緻台省陳誠主席及本市楊森市長,轉饬立即撤銷監視,先行恢複自由。
&rdquo 徐鵬飛乘機插上一句:&ldquo此事既由楊森市長處理,諸位有什麼意見與問題,均可直接向楊市長提出。
&rdquo 山城晚報記者立刻站起來反駁道:&ldquo蜀光日報訪問了楊森市長,證實張、楊系由軍統直接拘押,地方政府無權過問,釋放之事,止該由徐鵬飛處長直接辦理。
&rdquo &ldquo如果張、楊二氏确在重慶,本人當即執行李代總統命令,馬上釋放。
&rdquo &ldquo張學良囚在台北,楊虎城将軍确實囚在重慶。
&rdquo成瑤不慌不忙地取出一張報紙,站了起來,面向全場,把報紙當空一抖,說道:&ldquo本報今天披露的消息,想來二位處長早已見到。
楊虎城将軍被囚本市磁器口附近秘密監獄中!&rdquo 驚詫的目光,集中到成瑤手裡的報紙上&hellip&hellip旁邊,突然傳來了瑪麗小姐反問的聲音:&ldquo我們怎麼都不知道這件事呀!&rdquo 中央日報和幾家官方報紙的記者聳聳肩,似乎都不知道。
&ldquo哎&mdash&mdash這件事我也不知道。
&rdquo徐鵬飛皺皺眉頭,笑問道: &ldquo蜀光日報的報道,查證過事實嗎?&rdquo &ldquo當然查證過。
&rdquo &ldquo消息來源可靠嗎?&rdquo徐鵬飛笑嘻嘻地再問。
&ldquo這點本報無權奉告。
&rdquo成瑤答道:&ldquo保障新聞來源的絕對秘密,這是新聞界的起碼道德,本報當然無例外地遵守。
&rdquo &ldquo據本人所知,磁器口附近,并無秘密監獄。
&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