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以獎代懲龍雲走大運 啼笑皆非薛嶽拾草鞋
關燈
小
中
大
鈞座之殊恩于萬一。
讵料得此結果,愧對胞澤。
不問北岸之有無防堵,實職之調度無方,各部隊追剿不力,尚何能尤人。
惟有請鈞座将職嚴行議處,以謝黨國。
”無毒不丈夫,無損不得利。
龍雲還以奉派銷毀船隻的參軍孟智仁“趑趄不前贻誤軍機”為借口,将其處死,開脫自己,向蔣介石表白他對“共匪竄逃過江”有着不可了卻的惱恨。
且說蔣介石收到龍雲的電報,得知“匪已過江無疑”,氣得“娘希屁”都不行了,隻道是“也好,也好,反正這貴陽我也住夠了。
”緩過勁來以後,他召開将領會議,讨論龍雲的電報,是否懲處龍雲的問題。
他說:“共匪連金沙江都能竄渡過去!你們說,這是不是龍雲搞亂子造成的?”聽口氣,委座是要處置龍雲了。
衆将領考慮到自己的面子,也都樂得辦了龍雲,以告世人。
薛嶽尤其考慮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便說:“這是明擺着的事。
就說共匪竄滇以後吧,龍雲簡直不是在剿匪,而是在窩匪,藏匪,送匪。
這決非危言聳聽,也非欲加之罪,不患無詞。
共匪竄滇當初,他不于堵截,待到李菘團被殲,他還在收兵昆明,名為防匪,實為防我,緻使共匪在滇東如入無人之境,七八座縣城不攻便破,這不是窩匪麼?昆明臨近前線,他卻不掌握敵情,一再說共匪将從巧家方向竄渡金沙江,緻使我周、吳縱隊一直以巧家為目标,而共匪實際上是在向元謀開進,這不是在藏匪麼?當發現匪已竄至元謀地區,成竄渡姿态,他卻把孫縱隊擺在曲、沾一線,後又移至宣、東地區,夾在其間,又遲遲不予進擊,擋住我中央軍的去路,這實際上是在掩護共匪,圖謀送共匪出境了事!如此等等,罪不可赦。
因此,我認為對龍雲不可姑息,當予嚴懲。
”陳誠說:“軍法不嚴,無以為戰。
龍雲不隻是在剿匪軍事上設置重重障礙,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同共匪暗中有結?剛才說共匪入滇之初還有李菘團的被殲,後來的元、祿、武三縣,據偵察,竟是地方官員列隊歡迎進城的,這也太鮮廉寡恥了。
地方官員如此劣迹,是在上者的昏庸,還是有所授意?實難料定。
此等事情,當予查究。
即使難以查究,可以留待軍統,但贻誤軍事嚴重,且本人自知負罪在身,處置一下,以告各地,實屬必要。
”顧祝同也說:“要是這次再放龍雲一馬,往後雲南的事情恐怕就更不好辦了。
” 何成浚是在座的長者,時年53歲,北伐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曾為蔣介石斡旋過諸路軍閥,頗有成效。
此次蔣介石把他從湖北省主席兼武漢行轅主任上調來“剿匪”前線,意在要他參佐對各地軍閥的工作。
處置龍雲,自然得聽聽他的了。
蔣介石問道:“雪竹兄,你看呢?”何成浚抿了一口茶,說道:“剛才各位說到龍雲的過錯,無非兩條:一條是軍事上不力;一條是同共匪何端怎樣。
這兩條都不好說呀。
各位,剿匪軍事上的失利,非今日始,你查究起來,我們都在這裡,又往哪裡擱?單單懲處個龍雲,外界将作何議論?要說他同共匪有勾搭,廣東的陳濟棠,廣西的白崇禧、李宗仁,他們不也有可疑之處麼?我認為,與其懲處一個人,不如駕馭一個人。
委座英明,還能駕馭不了一個龍雲嗎?但要是懲處他,可以設想一下,荒蠻之地出身的龍雲,他要同你翻了臉,你怎麼辦?我們總不能把‘剿共’變成‘剿龍’吧?那樣一來,外界輿論豈不嘩然?此其一也。
其二,共匪既然竄過金沙江,少不了要動用川軍各部,懲處龍雲,固然對各路川軍官長有所震懾,但也有另一種作用,他害怕了,縮手縮腳,不敢用兵,豈不也糟?委座對川軍的主旨就不在懲處。
川軍在川北的‘六路圍攻’,失利不小,委座卻在南京召見劉湘,許諾多端,高屋建瓴,非我等所及也。
其三,滇軍主将孫渡,其人目前尚難把握。
他和龍雲,字号如同一人,一個志舟,一個之舟,合起來便是志在一舟,生死與共也。
聽說龍孫二人還有一些其他的深厚關系,我不甚了了。
休說孫渡,那些旅、團長又怎麼樣?軍閥之旅,切不可低估他們的根基。
當年我做閻錫山的工作,最大的麻煩是那些師、團長怕當了中央軍丢了那個醋壺子。
總之,對龍雲,我的意見還是避開懲處,另擇他途,我想委座是會有辦法的。
” 衆将領被何成浚的意見打啞了,都怔怔地不敢再說什麼。
蔣介石臉色卻由怒而喜,他很贊賞何成浚在權術上對他的認同,心頭對龍雲的那股氣惱,竟化作煙雲散去了一般。
他一改剛才的調子說:“你們呐,作為高級将領,不能光曉得打仗,還得學會多方面地考慮問題才好。
共産黨裡有些不知事的小把戲,比如林彪啊,陳赓啊,在黃埔時都還是些小孩子。
我們這裡也有些知事不多的,成天就知道打啊,做什麼官長啊,何主任就比你們高明得多。
他說的不要光是
讵料得此結果,愧對胞澤。
不問北岸之有無防堵,實職之調度無方,各部隊追剿不力,尚何能尤人。
惟有請鈞座将職嚴行議處,以謝黨國。
”無毒不丈夫,無損不得利。
龍雲還以奉派銷毀船隻的參軍孟智仁“趑趄不前贻誤軍機”為借口,将其處死,開脫自己,向蔣介石表白他對“共匪竄逃過江”有着不可了卻的惱恨。
且說蔣介石收到龍雲的電報,得知“匪已過江無疑”,氣得“娘希屁”都不行了,隻道是“也好,也好,反正這貴陽我也住夠了。
”緩過勁來以後,他召開将領會議,讨論龍雲的電報,是否懲處龍雲的問題。
他說:“共匪連金沙江都能竄渡過去!你們說,這是不是龍雲搞亂子造成的?”聽口氣,委座是要處置龍雲了。
衆将領考慮到自己的面子,也都樂得辦了龍雲,以告世人。
薛嶽尤其考慮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便說:“這是明擺着的事。
就說共匪竄滇以後吧,龍雲簡直不是在剿匪,而是在窩匪,藏匪,送匪。
這決非危言聳聽,也非欲加之罪,不患無詞。
共匪竄滇當初,他不于堵截,待到李菘團被殲,他還在收兵昆明,名為防匪,實為防我,緻使共匪在滇東如入無人之境,七八座縣城不攻便破,這不是窩匪麼?昆明臨近前線,他卻不掌握敵情,一再說共匪将從巧家方向竄渡金沙江,緻使我周、吳縱隊一直以巧家為目标,而共匪實際上是在向元謀開進,這不是在藏匪麼?當發現匪已竄至元謀地區,成竄渡姿态,他卻把孫縱隊擺在曲、沾一線,後又移至宣、東地區,夾在其間,又遲遲不予進擊,擋住我中央軍的去路,這實際上是在掩護共匪,圖謀送共匪出境了事!如此等等,罪不可赦。
因此,我認為對龍雲不可姑息,當予嚴懲。
”陳誠說:“軍法不嚴,無以為戰。
龍雲不隻是在剿匪軍事上設置重重障礙,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同共匪暗中有結?剛才說共匪入滇之初還有李菘團的被殲,後來的元、祿、武三縣,據偵察,竟是地方官員列隊歡迎進城的,這也太鮮廉寡恥了。
地方官員如此劣迹,是在上者的昏庸,還是有所授意?實難料定。
此等事情,當予查究。
即使難以查究,可以留待軍統,但贻誤軍事嚴重,且本人自知負罪在身,處置一下,以告各地,實屬必要。
”顧祝同也說:“要是這次再放龍雲一馬,往後雲南的事情恐怕就更不好辦了。
” 何成浚是在座的長者,時年53歲,北伐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曾為蔣介石斡旋過諸路軍閥,頗有成效。
此次蔣介石把他從湖北省主席兼武漢行轅主任上調來“剿匪”前線,意在要他參佐對各地軍閥的工作。
處置龍雲,自然得聽聽他的了。
蔣介石問道:“雪竹兄,你看呢?”何成浚抿了一口茶,說道:“剛才各位說到龍雲的過錯,無非兩條:一條是軍事上不力;一條是同共匪何端怎樣。
這兩條都不好說呀。
各位,剿匪軍事上的失利,非今日始,你查究起來,我們都在這裡,又往哪裡擱?單單懲處個龍雲,外界将作何議論?要說他同共匪有勾搭,廣東的陳濟棠,廣西的白崇禧、李宗仁,他們不也有可疑之處麼?我認為,與其懲處一個人,不如駕馭一個人。
委座英明,還能駕馭不了一個龍雲嗎?但要是懲處他,可以設想一下,荒蠻之地出身的龍雲,他要同你翻了臉,你怎麼辦?我們總不能把‘剿共’變成‘剿龍’吧?那樣一來,外界輿論豈不嘩然?此其一也。
其二,共匪既然竄過金沙江,少不了要動用川軍各部,懲處龍雲,固然對各路川軍官長有所震懾,但也有另一種作用,他害怕了,縮手縮腳,不敢用兵,豈不也糟?委座對川軍的主旨就不在懲處。
川軍在川北的‘六路圍攻’,失利不小,委座卻在南京召見劉湘,許諾多端,高屋建瓴,非我等所及也。
其三,滇軍主将孫渡,其人目前尚難把握。
他和龍雲,字号如同一人,一個志舟,一個之舟,合起來便是志在一舟,生死與共也。
聽說龍孫二人還有一些其他的深厚關系,我不甚了了。
休說孫渡,那些旅、團長又怎麼樣?軍閥之旅,切不可低估他們的根基。
當年我做閻錫山的工作,最大的麻煩是那些師、團長怕當了中央軍丢了那個醋壺子。
總之,對龍雲,我的意見還是避開懲處,另擇他途,我想委座是會有辦法的。
” 衆将領被何成浚的意見打啞了,都怔怔地不敢再說什麼。
蔣介石臉色卻由怒而喜,他很贊賞何成浚在權術上對他的認同,心頭對龍雲的那股氣惱,竟化作煙雲散去了一般。
他一改剛才的調子說:“你們呐,作為高級将領,不能光曉得打仗,還得學會多方面地考慮問題才好。
共産黨裡有些不知事的小把戲,比如林彪啊,陳赓啊,在黃埔時都還是些小孩子。
我們這裡也有些知事不多的,成天就知道打啊,做什麼官長啊,何主任就比你們高明得多。
他說的不要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