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回 墓中寶刀
關燈
小
中
大
間相差隻是一線,稍微慢得一步,那便是以自己血肉之軀,去喂田歸農手中那柄天龍門鎮門之寶的寶刀了。
胡斐不敢以單刀和田歸農的寶刀對碰,一味騰挪閃躍,展開輕身功夫和他遊鬥。
但拆得七八招,十餘名敵人一齊圍了上來,另有三人去攻擊圓性。
胡斐微一分心,當的一響,單刀又被田歸農的寶刀削斷。
這柄寶刀的鋒利,實是到了削鐵如泥的地步。
田歸農有心要置胡斐于死地,寒光閃閃,手中寶刀的招數一招緊似一招。
他平時使劍,用刀并不順手,但這柄刀鋒利絕倫,隻須随手揮舞,胡斐已決計不敢撄其鋒芒。
他使開寶刀,直逼而前。
胡斐想再搶件兵刃招架,刀槍叢中,竟是緩不出手來,嗤的一聲,左肩被一名武士的長劍劃了長長一條口子。
武士中有人叫起來:"姓胡的快束手降服吧!""你是條好漢子,何苦在這裡枉自送了性命?""我們人多,你寡不敵衆,認輸罷啦,不失面子。
"田歸農卻一言不發,刀刀狠辣的進攻。
胡斐肩背傷口奇痛,眼看便要命喪當地,忽聽得一個女子聲音叫道:"田大哥,别傷這少年的性命。
"胡斐雖在咬牙酣鬥,仍聽得出是苗夫人的聲音,喝道:"誰要你假仁假義?"忙亂之中,腰眼裡又被人踢中一腿。
胡斐怒極,右手疾伸,抓住了那人足踝,提将起身來,掃了個圈子。
衆武士心有顧忌,一時倒也不敢過分逼近。
胡斐手中所抓之人正是張甯,他兵刃脫手,被胡斐甩得頭暈腦脹,掙紮不脫。
胡斐見圓性在馬上東閃西避,那坐騎也已中了幾刀,不住悲嘶,當下提起張甯,沖到圓性身前,叫道:"跟我來!"圓性一躍下馬,兩人奔到了胡一刀的墓旁。
墓邊的柏樹已高,兩人倚樹而鬥,敵人圍攻較難。
胡斐提起張甯,喝道:"你們要不要這位兄弟的性命?" 田歸農叫道:"殺得反賊胡斐,福大帥重重有賞!"言下之意,竟是說張甯是死是活,并無幹系。
他眼見衆人遲疑,自己便揮刀沖了上來。
胡斐知道抓住張甯,不足以要脅敵人退開,心想田歸農寶刀在手,武功又高,要抓他是極不容易,最好是抓住苗夫人為質,可是她站得遠遠的,相距十餘丈之遙,無論如何沖不過去。
但見田歸農一步步的走近,當下在張甯身邊一摸,瞧他腰間是否帶得有短刀、匕首之類,也可用以抵擋一陣。
一摸之下,觸手是個沉甸甸的镖囊,胡斐左手點了他的穴道,右手摘下镖囊,摸出一枝鋼镖,掂了掂份量,覺得頗為沉重,看準田歸農的小腹,力運右臂,呼的一聲,将鋼镖擲了出去。
這镖去得極快,田歸農待得驚覺,鋼镖距小腹已不過半尺,急忙揮刀一格。
鋼镖雖然登時被斬為兩截,但镖尖餘勢不衰,撞在他右腿之上,還是劃破了皮肉。
便在此時,隻聽得"啊"的一聲慘呼,一名武士咽喉中镖,向後直摔。
田歸農罵道:"小賊,瞧你今日逃得到哪裡去?"但一時倒也不敢冒進,指揮衆武士,團團将兩人圍住。
福康安府中這次來的武士,這一批連田歸農在内共是二十二人,但被胡斐刀砍掌擊、镖打腿踢,一共傷斃了九人,胡斐自己卻受傷也已不輕。
那十三名武士四周圍住,此時已操必勝之算,有幾人愛惜胡斐,又叫他投降。
胡斐拉住圓性的手,說道:"袁姑娘,咱倆便一起死在我父母的墳旁吧。
"圓性輕輕摔脫了他的手,喘氣道:"我……我是出家人,别叫我袁姑娘。
我也不是姓袁。
"胡斐心下黯然,暗想我二人死到臨頭,你還是這般矜持,對我絲毫不假辭色。
隻見一名武士将單刀舞成一團白光,一步步走近。
胡斐拾起一塊石塊,向白光圈摔了過去。
那武士單刀一格,将石塊擊開。
胡斐抓住這個空隙,一镖擲出,正中胸膛。
田歸農叫道:"這小賊兇橫得緊,咱們一擁而上,難道他當真便有三頭六臂?" 胡斐擡頭望了一眼頭頂的星星,心想再是一場激戰,自己殺得三四名敵人,星星啊,月亮啊,花啊,田野啊,那便永别了。
田歸農毫無顧忌的分派,命十二名武士從四方進攻,同時砍落,亂刀分屍。
衆武士齊聲答應。
苗夫人忽地走近幾步,說道:"田大哥,且慢,我有幾句話跟這少年說。
" 田歸農皺起了眉頭,道:"阿蘭,你别到這兒來,小心這小賊發起瘋來,傷到了你。
" 苗夫人卻甚是固執,道:"他立時便要死了,我跟他說一句話,有什麼幹系?" 田歸農無奈,隻得道:"好,你說罷!" 苗夫人道:"胡相公,你的骨灰壇沒埋,這便死了嗎?" 胡斐昂然道:"關你什麼事?我不願破口辱罵女人,可是你最好走得遠些。
" 苗夫人道:"我答應過你,要跟你說你爹爹的事。
你雖轉眼便死,要不要聽?" 田歸農喝道:"阿蘭,你胡鬧什麼?你又不知道。
" 苗夫人不理田歸農,對胡斐道:"我隻跟你說三句話,那是和你爹爹有關的。
你聽不聽?" 胡斐道:"不錯!我不能心中存着一個疑團而死,你跟我說吧!" 苗夫人道:"我這話隻能給你一人聽,但你卻不可拿住了我為質,倘若你不答應,我就不說了。
" 胡斐道:"你在我死去之前,釋明我心中的疑團,我是十分多謝,豈能反來害你?天下男兒漢大丈夫甚多,你道都是田歸農這般卑鄙小人麼?" 田歸農臉上更加陰沉了。
他不知苗夫人要跟胡斐說些什麼話,既是無法阻止,心想:"不論她說什麼,總是于我聲名不利,自是别讓旁人聽見為妙。
" 苗夫人緩步上前,将嘴巴湊到胡斐耳邊,極低極低的道:"你将骨灰壇去埋在墓碑之後的三尺處,向下挖掘,有柄寶刀。
"說了這三句話,便即退開,朗聲道:"此事隻與金面佛苗人鳳有關。
你既知道了這件秘密,死而無憾,快将骨灰壇埋好,讓死者入土為安,你了結這件心事,安心領死吧!" 胡斐心中一片迷惘,實是不懂苗夫人這三句話的用意,看來又不像是故意作弄自己,心想:"不管如何,确是先葬了二妹的骨灰再說。
"于是看準了墓碑後三尺之處,運勁于指,伸手挖土。
田歸農心道:"原來阿蘭是跟他說,他父親是死于苗人鳳之手。
"心中大慰,轉頭向她微微一笑。
十六名武士各執兵刃,每人都相距胡斐丈餘,目不轉睛的監視。
圓性見胡斐挖坑埋葬程靈素的骨灰,心想自己與胡斐立時也便身歸黃土,當下悄悄跪倒,合十為禮,口中輕輕誦經。
胡斐肩背上的傷痛越來越厲害,兩隻手漸漸挖深,一瞥眼看見圓性合十下跪,神态莊嚴肅穆,忽然心中徹悟:"她潛心皈佛,我何苦勉強要她還俗?幸虧她沒答應,否則咱二人臨死之時,心中不得平安。
" 突然之間,他雙手手指同時碰到冰冷堅硬的一件物事,腦海中閃過苗夫人的那句話:"有柄寶刀!"他不動聲色,向兩旁摸索,果然是一柄帶鞘的單刀,抓住刀柄輕輕一抽,刀刃抽出寸許,絲毫沒有生鏽,心想:"苗夫人說道:'此事隻與金面佛苗人鳳有關',難道這把刀是苗大俠埋在這裡的?難道苗大俠為了紀念我父,将這柄刀埋在我父的墳中?" 他這一下猜測,确是沒有猜錯。
隻是他并不知道,苗人鳳所以和苗夫人相識而成親,正是由于這柄"冷月寶刀";而他夫婦良緣破裂,也是從這柄寶刀而起,開始于苗人鳳将這寶刀埋葬在胡一刀墳中之時。
當世除了苗人鳳和苗夫人之外,沒有第三人知道這件事。
胡斐找到了刀柄,回頭向苗夫人瞧去,隻聽得她幽幽說道:"要懂别人的心,那是多麼難啊!"她長長的歎了口氣,緩步遠去。
田歸農叫道:"阿蘭,你在客店裡等我。
待我殺了這小賊,大夥兒喝酒慶功。
"苗夫人不答,在荒野中越走越遠。
田歸農轉過頭來,喝道:"小賊,快埋!咱們不等了!" 胡斐道:"好,不等了!"抓起刀柄,隻覺眼前青光一閃,寒氣逼人,手中已多了一柄青森森的長刀。
田歸農和衆武士無不大驚。
胡斐乘衆人心神未定,揮刀砍上。
當啷當啷幾聲響亮,已有三名武士手中兵刃被削,兩人手臂斬斷。
田歸農橫刀斫至,胡斐舉刀一格,铮的一聲清響,聲如擊磐,良久不絕。
兩人躍開三步,就月光下看手中刀時,都是絲毫無損。
原來兩口寶刀,正堪匹敵。
胡斐一見手中單刀不怕田歸農的寶刀,登時如虎添翼,展開胡家刀法,瞬時間又傷了三名武士。
田歸農的寶刀雖和他各不相下,但刀法卻大大不如,他以擅使的長劍和胡斐相鬥,尚且不及,何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三四招一過,臂腿接連中刀,若非身旁武士相救,已命喪胡斐刀下。
此時身上沒帶傷的武士已寥寥無幾,任何兵刃遇上胡斐手中寶刀,又登時削斷,變成空手。
胡斐也不趕盡殺絕,叫道:"我看各位也都是好漢子,何必枉自送了性命?" 田歸農見情勢不對,拔足便逃。
衆武士搭起地下的傷斃同伴,大敗而走。
衆人直到最後,還是一點也不知胡斐這柄寶刀到底從何處而來。
總覺胡斐行事神出鬼沒,人所難測,"飛狐"兩字的外号,便由此而來。
胡斐彈刀清嘯,心中感慨萬分,還刀入鞘,将寶刀放回土坑之中,使它長伴父親于地下,再将程靈素的骨灰壇也輕輕放入土坑,撥土掩好。
圓性雙手合十,輕念佛偈: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 念畢,悄然上馬,緩步西去。
胡斐望着她的背影,她那八句佛偈,在他耳際心頭,不住盤旋。
(全書完)
胡斐不敢以單刀和田歸農的寶刀對碰,一味騰挪閃躍,展開輕身功夫和他遊鬥。
但拆得七八招,十餘名敵人一齊圍了上來,另有三人去攻擊圓性。
胡斐微一分心,當的一響,單刀又被田歸農的寶刀削斷。
這柄寶刀的鋒利,實是到了削鐵如泥的地步。
田歸農有心要置胡斐于死地,寒光閃閃,手中寶刀的招數一招緊似一招。
他平時使劍,用刀并不順手,但這柄刀鋒利絕倫,隻須随手揮舞,胡斐已決計不敢撄其鋒芒。
他使開寶刀,直逼而前。
胡斐想再搶件兵刃招架,刀槍叢中,竟是緩不出手來,嗤的一聲,左肩被一名武士的長劍劃了長長一條口子。
武士中有人叫起來:"姓胡的快束手降服吧!""你是條好漢子,何苦在這裡枉自送了性命?""我們人多,你寡不敵衆,認輸罷啦,不失面子。
"田歸農卻一言不發,刀刀狠辣的進攻。
胡斐肩背傷口奇痛,眼看便要命喪當地,忽聽得一個女子聲音叫道:"田大哥,别傷這少年的性命。
"胡斐雖在咬牙酣鬥,仍聽得出是苗夫人的聲音,喝道:"誰要你假仁假義?"忙亂之中,腰眼裡又被人踢中一腿。
胡斐怒極,右手疾伸,抓住了那人足踝,提将起身來,掃了個圈子。
衆武士心有顧忌,一時倒也不敢過分逼近。
胡斐手中所抓之人正是張甯,他兵刃脫手,被胡斐甩得頭暈腦脹,掙紮不脫。
胡斐見圓性在馬上東閃西避,那坐騎也已中了幾刀,不住悲嘶,當下提起張甯,沖到圓性身前,叫道:"跟我來!"圓性一躍下馬,兩人奔到了胡一刀的墓旁。
墓邊的柏樹已高,兩人倚樹而鬥,敵人圍攻較難。
胡斐提起張甯,喝道:"你們要不要這位兄弟的性命?" 田歸農叫道:"殺得反賊胡斐,福大帥重重有賞!"言下之意,竟是說張甯是死是活,并無幹系。
他眼見衆人遲疑,自己便揮刀沖了上來。
胡斐知道抓住張甯,不足以要脅敵人退開,心想田歸農寶刀在手,武功又高,要抓他是極不容易,最好是抓住苗夫人為質,可是她站得遠遠的,相距十餘丈之遙,無論如何沖不過去。
但見田歸農一步步的走近,當下在張甯身邊一摸,瞧他腰間是否帶得有短刀、匕首之類,也可用以抵擋一陣。
一摸之下,觸手是個沉甸甸的镖囊,胡斐左手點了他的穴道,右手摘下镖囊,摸出一枝鋼镖,掂了掂份量,覺得頗為沉重,看準田歸農的小腹,力運右臂,呼的一聲,将鋼镖擲了出去。
這镖去得極快,田歸農待得驚覺,鋼镖距小腹已不過半尺,急忙揮刀一格。
鋼镖雖然登時被斬為兩截,但镖尖餘勢不衰,撞在他右腿之上,還是劃破了皮肉。
便在此時,隻聽得"啊"的一聲慘呼,一名武士咽喉中镖,向後直摔。
田歸農罵道:"小賊,瞧你今日逃得到哪裡去?"但一時倒也不敢冒進,指揮衆武士,團團将兩人圍住。
福康安府中這次來的武士,這一批連田歸農在内共是二十二人,但被胡斐刀砍掌擊、镖打腿踢,一共傷斃了九人,胡斐自己卻受傷也已不輕。
那十三名武士四周圍住,此時已操必勝之算,有幾人愛惜胡斐,又叫他投降。
胡斐拉住圓性的手,說道:"袁姑娘,咱倆便一起死在我父母的墳旁吧。
"圓性輕輕摔脫了他的手,喘氣道:"我……我是出家人,别叫我袁姑娘。
我也不是姓袁。
"胡斐心下黯然,暗想我二人死到臨頭,你還是這般矜持,對我絲毫不假辭色。
隻見一名武士将單刀舞成一團白光,一步步走近。
胡斐拾起一塊石塊,向白光圈摔了過去。
那武士單刀一格,将石塊擊開。
胡斐抓住這個空隙,一镖擲出,正中胸膛。
田歸農叫道:"這小賊兇橫得緊,咱們一擁而上,難道他當真便有三頭六臂?" 胡斐擡頭望了一眼頭頂的星星,心想再是一場激戰,自己殺得三四名敵人,星星啊,月亮啊,花啊,田野啊,那便永别了。
田歸農毫無顧忌的分派,命十二名武士從四方進攻,同時砍落,亂刀分屍。
衆武士齊聲答應。
苗夫人忽地走近幾步,說道:"田大哥,且慢,我有幾句話跟這少年說。
" 田歸農皺起了眉頭,道:"阿蘭,你别到這兒來,小心這小賊發起瘋來,傷到了你。
" 苗夫人卻甚是固執,道:"他立時便要死了,我跟他說一句話,有什麼幹系?" 田歸農無奈,隻得道:"好,你說罷!" 苗夫人道:"胡相公,你的骨灰壇沒埋,這便死了嗎?" 胡斐昂然道:"關你什麼事?我不願破口辱罵女人,可是你最好走得遠些。
" 苗夫人道:"我答應過你,要跟你說你爹爹的事。
你雖轉眼便死,要不要聽?" 田歸農喝道:"阿蘭,你胡鬧什麼?你又不知道。
" 苗夫人不理田歸農,對胡斐道:"我隻跟你說三句話,那是和你爹爹有關的。
你聽不聽?" 胡斐道:"不錯!我不能心中存着一個疑團而死,你跟我說吧!" 苗夫人道:"我這話隻能給你一人聽,但你卻不可拿住了我為質,倘若你不答應,我就不說了。
" 胡斐道:"你在我死去之前,釋明我心中的疑團,我是十分多謝,豈能反來害你?天下男兒漢大丈夫甚多,你道都是田歸農這般卑鄙小人麼?" 田歸農臉上更加陰沉了。
他不知苗夫人要跟胡斐說些什麼話,既是無法阻止,心想:"不論她說什麼,總是于我聲名不利,自是别讓旁人聽見為妙。
" 苗夫人緩步上前,将嘴巴湊到胡斐耳邊,極低極低的道:"你将骨灰壇去埋在墓碑之後的三尺處,向下挖掘,有柄寶刀。
"說了這三句話,便即退開,朗聲道:"此事隻與金面佛苗人鳳有關。
你既知道了這件秘密,死而無憾,快将骨灰壇埋好,讓死者入土為安,你了結這件心事,安心領死吧!" 胡斐心中一片迷惘,實是不懂苗夫人這三句話的用意,看來又不像是故意作弄自己,心想:"不管如何,确是先葬了二妹的骨灰再說。
"于是看準了墓碑後三尺之處,運勁于指,伸手挖土。
田歸農心道:"原來阿蘭是跟他說,他父親是死于苗人鳳之手。
"心中大慰,轉頭向她微微一笑。
十六名武士各執兵刃,每人都相距胡斐丈餘,目不轉睛的監視。
圓性見胡斐挖坑埋葬程靈素的骨灰,心想自己與胡斐立時也便身歸黃土,當下悄悄跪倒,合十為禮,口中輕輕誦經。
胡斐肩背上的傷痛越來越厲害,兩隻手漸漸挖深,一瞥眼看見圓性合十下跪,神态莊嚴肅穆,忽然心中徹悟:"她潛心皈佛,我何苦勉強要她還俗?幸虧她沒答應,否則咱二人臨死之時,心中不得平安。
" 突然之間,他雙手手指同時碰到冰冷堅硬的一件物事,腦海中閃過苗夫人的那句話:"有柄寶刀!"他不動聲色,向兩旁摸索,果然是一柄帶鞘的單刀,抓住刀柄輕輕一抽,刀刃抽出寸許,絲毫沒有生鏽,心想:"苗夫人說道:'此事隻與金面佛苗人鳳有關',難道這把刀是苗大俠埋在這裡的?難道苗大俠為了紀念我父,将這柄刀埋在我父的墳中?" 他這一下猜測,确是沒有猜錯。
隻是他并不知道,苗人鳳所以和苗夫人相識而成親,正是由于這柄"冷月寶刀";而他夫婦良緣破裂,也是從這柄寶刀而起,開始于苗人鳳将這寶刀埋葬在胡一刀墳中之時。
當世除了苗人鳳和苗夫人之外,沒有第三人知道這件事。
胡斐找到了刀柄,回頭向苗夫人瞧去,隻聽得她幽幽說道:"要懂别人的心,那是多麼難啊!"她長長的歎了口氣,緩步遠去。
田歸農叫道:"阿蘭,你在客店裡等我。
待我殺了這小賊,大夥兒喝酒慶功。
"苗夫人不答,在荒野中越走越遠。
田歸農轉過頭來,喝道:"小賊,快埋!咱們不等了!" 胡斐道:"好,不等了!"抓起刀柄,隻覺眼前青光一閃,寒氣逼人,手中已多了一柄青森森的長刀。
田歸農和衆武士無不大驚。
胡斐乘衆人心神未定,揮刀砍上。
當啷當啷幾聲響亮,已有三名武士手中兵刃被削,兩人手臂斬斷。
田歸農橫刀斫至,胡斐舉刀一格,铮的一聲清響,聲如擊磐,良久不絕。
兩人躍開三步,就月光下看手中刀時,都是絲毫無損。
原來兩口寶刀,正堪匹敵。
胡斐一見手中單刀不怕田歸農的寶刀,登時如虎添翼,展開胡家刀法,瞬時間又傷了三名武士。
田歸農的寶刀雖和他各不相下,但刀法卻大大不如,他以擅使的長劍和胡斐相鬥,尚且不及,何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三四招一過,臂腿接連中刀,若非身旁武士相救,已命喪胡斐刀下。
此時身上沒帶傷的武士已寥寥無幾,任何兵刃遇上胡斐手中寶刀,又登時削斷,變成空手。
胡斐也不趕盡殺絕,叫道:"我看各位也都是好漢子,何必枉自送了性命?" 田歸農見情勢不對,拔足便逃。
衆武士搭起地下的傷斃同伴,大敗而走。
衆人直到最後,還是一點也不知胡斐這柄寶刀到底從何處而來。
總覺胡斐行事神出鬼沒,人所難測,"飛狐"兩字的外号,便由此而來。
胡斐彈刀清嘯,心中感慨萬分,還刀入鞘,将寶刀放回土坑之中,使它長伴父親于地下,再将程靈素的骨灰壇也輕輕放入土坑,撥土掩好。
圓性雙手合十,輕念佛偈: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 念畢,悄然上馬,緩步西去。
胡斐望着她的背影,她那八句佛偈,在他耳際心頭,不住盤旋。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