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回 争奪四椅
關燈
小
中
大
起武林中各門派的紛争,要武學之士,為了一點兒虛名氣,互相殘殺,再也沒有餘力來反抗滿清。
"正想到這裡,隻見程靈素伸出食指,沾了一點茶水,在桌上寫了個"二",又寫了個"桃"字,寫後随即用手指抹去。
胡斐點了點頭,心道:"二妹當真聰明,她也想到了這一節。
古時晏嬰使'二桃殺三士'的奇計,隻用兩枚桃子,便使三個桀骜不馴的勇士自殺而死。
今日福康安自是師法晏子的故智。
隻不過他氣魄大得多,要以二十四隻杯子,累得天下學武之士人人筋疲力盡。
"他環顧四周,隻見少壯的武人大都興高采烈,急欲一顯身手,但也有少數中年和老年的掌門人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顯是也想到了争杯之事,後患大是不小。
但見大廳上各人紛紛議論,一時聲音極是嘈雜,隻聽鄰桌有人說道:"王老爺子,你神拳門的武功出類拔萃,天下少有人敵,定可奪得一隻玉龍杯了。
"那人謙道:"玉龍杯是不敢想的,倘若能捧得一隻金鳳杯回家,也可以向孩子們交差啦!"又有人低聲冷笑說道:"我就怕連銀鯉杯也沾不到一點邊兒,那可就丢人啦。
"那姓王的老者怒目而視,說風涼話的人卻洋洋自得,不予理會。
一時之間,每一桌上交頭接耳,談的都是那二十四隻禦杯,也記之不盡。
忽聽得福康安身旁随從擊了三下掌,說道:"各位請靜一靜,福大帥尚有話說。
"大廳上嘈雜之聲,漸漸止歇,隻因群豪素來不受約束,不似軍伍之中令出即從,隔了好一陣,方才寂靜無聲。
福康安道:"各位再喝幾杯,待會酒醉飯飽,各獻絕藝。
至于比試武藝的方法,大家聽安提督說一說。
" 站在他身旁的安提督腰粗膀寬,也是滿洲的将軍,說道:"請各位寬量多用酒飯,筵席過後,兄弟再向各位解說。
請,請,兄弟敬各位一杯。
"說着在大杯中斟了一滿杯,一飲而盡。
與會的群雄本來大都豪于酒量,但這時想到飯後便有一場劇鬥,人人都不敢多喝,除了一些決意不出手奪杯的高手耆宿之外,都是舉杯沾唇,作個意思,便将酒杯放下了。
福康安府中的大酒筵,自是豐盛無比,但人人都是滿懷心事,誰也沒有心緒來欣賞那滿桌的山珍海味,隻是想到待會便要動手,飯卻非吃飽不可,因此大廳中那一幹武師,十之八九都是酒不醉而飯飽。
待得筵席撤去,那武官擊掌三下,府中仆役在大廳正中并排放了八張太師椅,東廳和西廳也各擺八張,隻是大廳的八張太師椅上鋪了金絲繡的呢墊,東廳的椅上鋪了紅緞墊,西廳椅上鋪了綠緞墊。
三名衛士捧了玉龍杯、金鳳杯、銀鯉杯,分别放在大廳、東廳和西廳的三張茶幾上。
那武官見安排已畢,朗聲說道:"咱們今日以武會友,講究點到為止,誰跟誰都沒冤仇,最好是不要傷人流血。
不過動手過招的當中,也保不定有什麼失手。
福大帥吩咐了,哪一位受輕傷的,送五十兩子湯藥費,重傷的送三百兩,不幸喪命的,福大帥恩典,贈他家屬一千兩銀子的撫恤。
在會上失手傷人的,不負罪責。
"衆人一聽,心下都一涼:"這不是明着讓咱們拚命麼?" 那武官頓了一頓,又道:"現下比武開始,請四大掌門人入座。
"四名衛士走到大智禅師、無青子、湯沛、海蘭弼四人跟前,引着他們在大廳的太師椅上居中坐下。
八張椅上坐了四人,每一邊都還空出兩個座位。
那武官微微一笑,說道:"現下請天下各家各派的掌門高手,在福大帥面前各顯絕藝。
如自忖有資格領得銀鯉杯的,請到西廳就座;能領金鳳杯的,請到東廳就座;若是自信确能藝壓當場,可和四大掌門人并列的,請到大廳正中就座。
二十位掌門人入坐之後,餘下的哪一位掌門人不服,可向就座的挑戰,敗者告退,勝者居位,直到無人出來挑戰為止。
各位看這法兒合适麼?"衆人心想:"這不是擺下了二十座擂台嗎?"雖覺大混戰之下死傷必多,但力強者勝,倒也公平合理。
許多武師便大聲說好,無人異議。
這時福康安坐在左上首一張大椅中。
兩邊分站着八名高手衛士,周鐵鹪和王劍英都在其内,嚴密衛護,生怕這群武師龍蛇混雜,隐藏了刺客。
程靈素伸手肘在胡斐臂上輕輕一敲,嘴角向上一努,胡斐順着她眼光向上看去,隻見屋角一排排的站滿了衛士,都是手握兵刃。
看來今日福康安府中戒備之嚴,隻怕還勝過了皇宮内院,府第周圍,自也是布滿了精兵銳士。
胡斐心想:"今日能找到鳳人英那惡賊的蹤迹,心願已了,無論如何不可洩漏了行藏,否則隻怕性命可慮。
待會若能替華拳門奪到一隻銀鯉杯,也算是對得起這位姬兄了。
隻是我越遲出手越好,免得多引人注目。
" 哪知他心中這麼打算,旁人竟也都是這個主意。
隻不過胡斐怕的是被人識破喬裝,其餘武師卻均盼旁人争了個筋疲力盡,自己最後出手,坐收漁人之利,是以那武官說幾遍:"請各位就座!"竟無一個武師出來坐到那二十張坐椅之中。
須知俗語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凡是文人,從無一個自以為文章天下第一,但學武之士,除了修養特深的高手之外,決計不肯甘居人後。
何況此日與會之人,都是一派之長,平素均是尊大慣了的,就說自己名心淡泊,不喜和人競争,但自己所執掌的這一門派的威望,卻決不能堕了。
隻要這晚在會中失手,本門中成千成百的弟子,今後在江湖上都要擡不起頭來,自己回到本門之中,還有什麼光彩?隻怕這掌門人也當不下去了。
當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意:"我若不出手,将來尚可推托交代。
若是出手,非奪得玉龍杯不可。
要一隻金鳳杯、銀鯉杯,又有何用?"因此衆武師的眼光,個個都注視着大廳上那四張空着的太師椅,至于東廳和西廳的金鳳杯和銀鯉杯,竟是誰都不在意下。
僵持了片刻,那武官幹笑道:"各位竟都這麼謙虛?還是想讓别個兒累垮了,再來撿個現成便宜?那可不合武學大師的身份啊。
"他這幾句話似是說笑,其實卻是道破了各人心事,以言相激。
果然他這句話剛說完,人叢中同時走出兩個人來,在兩張椅中一坐。
一個身如鐵塔般的大漢一言不發,卻把一張紫檀木的太師椅坐得格格直響。
另一個中等身材,颏下長着一部黃胡子,笑道:"老兄,咱哥兒倆都是抛磚引玉。
沖着許多好手,難道還能把兩隻玉龍杯捧回家去嗎?你可别把椅子坐爛了,須得留給旁人來坐呢。
"那黑大漢"嘿"的一聲,對他的玩笑似乎頗不以為然。
隻見一個穿着四品頂戴的武官走上前來,指着那大漢朗聲道:"這位是'二郎拳'的掌門人黃希節黃老師。
"指着黃胡子道:"這位是'燕青拳'的掌門人歐陽公政歐陽老師。
"胡斐聽得鄰桌那老者低聲道:"好哇,連'千裡獨行俠'歐陽公政也想起那玉龍杯來啦。
"胡斐心中微微一震,原來那歐陽公政自己安上個外号叫作"千裡獨行俠",其實是個獨腳大盜,空有俠盜之名,并無俠盜之實,在武林中名頭雖響,聲譽卻是極為不佳,但武功卻實有獨特的造詣。
這兩人一坐上,跟着一個道人上去,那是"昆侖刀"的掌門人西靈道人。
隻見他臉含微笑,身上不帶兵刃,似乎成竹在胸,極有把握,衆人都有些奇怪:"這道士是'昆侖刀'的掌門人,怎地不帶單刀?" 廳上各人正眼睜睜的望着那餘下的一張空椅,不知還有誰挺身而出。
那二品武官說道:"還有一隻玉杯,沒有誰要了麼?
"正想到這裡,隻見程靈素伸出食指,沾了一點茶水,在桌上寫了個"二",又寫了個"桃"字,寫後随即用手指抹去。
胡斐點了點頭,心道:"二妹當真聰明,她也想到了這一節。
古時晏嬰使'二桃殺三士'的奇計,隻用兩枚桃子,便使三個桀骜不馴的勇士自殺而死。
今日福康安自是師法晏子的故智。
隻不過他氣魄大得多,要以二十四隻杯子,累得天下學武之士人人筋疲力盡。
"他環顧四周,隻見少壯的武人大都興高采烈,急欲一顯身手,但也有少數中年和老年的掌門人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顯是也想到了争杯之事,後患大是不小。
但見大廳上各人紛紛議論,一時聲音極是嘈雜,隻聽鄰桌有人說道:"王老爺子,你神拳門的武功出類拔萃,天下少有人敵,定可奪得一隻玉龍杯了。
"那人謙道:"玉龍杯是不敢想的,倘若能捧得一隻金鳳杯回家,也可以向孩子們交差啦!"又有人低聲冷笑說道:"我就怕連銀鯉杯也沾不到一點邊兒,那可就丢人啦。
"那姓王的老者怒目而視,說風涼話的人卻洋洋自得,不予理會。
一時之間,每一桌上交頭接耳,談的都是那二十四隻禦杯,也記之不盡。
忽聽得福康安身旁随從擊了三下掌,說道:"各位請靜一靜,福大帥尚有話說。
"大廳上嘈雜之聲,漸漸止歇,隻因群豪素來不受約束,不似軍伍之中令出即從,隔了好一陣,方才寂靜無聲。
福康安道:"各位再喝幾杯,待會酒醉飯飽,各獻絕藝。
至于比試武藝的方法,大家聽安提督說一說。
" 站在他身旁的安提督腰粗膀寬,也是滿洲的将軍,說道:"請各位寬量多用酒飯,筵席過後,兄弟再向各位解說。
請,請,兄弟敬各位一杯。
"說着在大杯中斟了一滿杯,一飲而盡。
與會的群雄本來大都豪于酒量,但這時想到飯後便有一場劇鬥,人人都不敢多喝,除了一些決意不出手奪杯的高手耆宿之外,都是舉杯沾唇,作個意思,便将酒杯放下了。
福康安府中的大酒筵,自是豐盛無比,但人人都是滿懷心事,誰也沒有心緒來欣賞那滿桌的山珍海味,隻是想到待會便要動手,飯卻非吃飽不可,因此大廳中那一幹武師,十之八九都是酒不醉而飯飽。
待得筵席撤去,那武官擊掌三下,府中仆役在大廳正中并排放了八張太師椅,東廳和西廳也各擺八張,隻是大廳的八張太師椅上鋪了金絲繡的呢墊,東廳的椅上鋪了紅緞墊,西廳椅上鋪了綠緞墊。
三名衛士捧了玉龍杯、金鳳杯、銀鯉杯,分别放在大廳、東廳和西廳的三張茶幾上。
那武官見安排已畢,朗聲說道:"咱們今日以武會友,講究點到為止,誰跟誰都沒冤仇,最好是不要傷人流血。
不過動手過招的當中,也保不定有什麼失手。
福大帥吩咐了,哪一位受輕傷的,送五十兩子湯藥費,重傷的送三百兩,不幸喪命的,福大帥恩典,贈他家屬一千兩銀子的撫恤。
在會上失手傷人的,不負罪責。
"衆人一聽,心下都一涼:"這不是明着讓咱們拚命麼?" 那武官頓了一頓,又道:"現下比武開始,請四大掌門人入座。
"四名衛士走到大智禅師、無青子、湯沛、海蘭弼四人跟前,引着他們在大廳的太師椅上居中坐下。
八張椅上坐了四人,每一邊都還空出兩個座位。
那武官微微一笑,說道:"現下請天下各家各派的掌門高手,在福大帥面前各顯絕藝。
如自忖有資格領得銀鯉杯的,請到西廳就座;能領金鳳杯的,請到東廳就座;若是自信确能藝壓當場,可和四大掌門人并列的,請到大廳正中就座。
二十位掌門人入坐之後,餘下的哪一位掌門人不服,可向就座的挑戰,敗者告退,勝者居位,直到無人出來挑戰為止。
各位看這法兒合适麼?"衆人心想:"這不是擺下了二十座擂台嗎?"雖覺大混戰之下死傷必多,但力強者勝,倒也公平合理。
許多武師便大聲說好,無人異議。
這時福康安坐在左上首一張大椅中。
兩邊分站着八名高手衛士,周鐵鹪和王劍英都在其内,嚴密衛護,生怕這群武師龍蛇混雜,隐藏了刺客。
程靈素伸手肘在胡斐臂上輕輕一敲,嘴角向上一努,胡斐順着她眼光向上看去,隻見屋角一排排的站滿了衛士,都是手握兵刃。
看來今日福康安府中戒備之嚴,隻怕還勝過了皇宮内院,府第周圍,自也是布滿了精兵銳士。
胡斐心想:"今日能找到鳳人英那惡賊的蹤迹,心願已了,無論如何不可洩漏了行藏,否則隻怕性命可慮。
待會若能替華拳門奪到一隻銀鯉杯,也算是對得起這位姬兄了。
隻是我越遲出手越好,免得多引人注目。
" 哪知他心中這麼打算,旁人竟也都是這個主意。
隻不過胡斐怕的是被人識破喬裝,其餘武師卻均盼旁人争了個筋疲力盡,自己最後出手,坐收漁人之利,是以那武官說幾遍:"請各位就座!"竟無一個武師出來坐到那二十張坐椅之中。
須知俗語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凡是文人,從無一個自以為文章天下第一,但學武之士,除了修養特深的高手之外,決計不肯甘居人後。
何況此日與會之人,都是一派之長,平素均是尊大慣了的,就說自己名心淡泊,不喜和人競争,但自己所執掌的這一門派的威望,卻決不能堕了。
隻要這晚在會中失手,本門中成千成百的弟子,今後在江湖上都要擡不起頭來,自己回到本門之中,還有什麼光彩?隻怕這掌門人也當不下去了。
當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意:"我若不出手,将來尚可推托交代。
若是出手,非奪得玉龍杯不可。
要一隻金鳳杯、銀鯉杯,又有何用?"因此衆武師的眼光,個個都注視着大廳上那四張空着的太師椅,至于東廳和西廳的金鳳杯和銀鯉杯,竟是誰都不在意下。
僵持了片刻,那武官幹笑道:"各位竟都這麼謙虛?還是想讓别個兒累垮了,再來撿個現成便宜?那可不合武學大師的身份啊。
"他這幾句話似是說笑,其實卻是道破了各人心事,以言相激。
果然他這句話剛說完,人叢中同時走出兩個人來,在兩張椅中一坐。
一個身如鐵塔般的大漢一言不發,卻把一張紫檀木的太師椅坐得格格直響。
另一個中等身材,颏下長着一部黃胡子,笑道:"老兄,咱哥兒倆都是抛磚引玉。
沖着許多好手,難道還能把兩隻玉龍杯捧回家去嗎?你可别把椅子坐爛了,須得留給旁人來坐呢。
"那黑大漢"嘿"的一聲,對他的玩笑似乎頗不以為然。
隻見一個穿着四品頂戴的武官走上前來,指着那大漢朗聲道:"這位是'二郎拳'的掌門人黃希節黃老師。
"指着黃胡子道:"這位是'燕青拳'的掌門人歐陽公政歐陽老師。
"胡斐聽得鄰桌那老者低聲道:"好哇,連'千裡獨行俠'歐陽公政也想起那玉龍杯來啦。
"胡斐心中微微一震,原來那歐陽公政自己安上個外号叫作"千裡獨行俠",其實是個獨腳大盜,空有俠盜之名,并無俠盜之實,在武林中名頭雖響,聲譽卻是極為不佳,但武功卻實有獨特的造詣。
這兩人一坐上,跟着一個道人上去,那是"昆侖刀"的掌門人西靈道人。
隻見他臉含微笑,身上不帶兵刃,似乎成竹在胸,極有把握,衆人都有些奇怪:"這道士是'昆侖刀'的掌門人,怎地不帶單刀?" 廳上各人正眼睜睜的望着那餘下的一張空椅,不知還有誰挺身而出。
那二品武官說道:"還有一隻玉杯,沒有誰要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