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飛狐寶刀與柔情

關燈
俠的拳招掌法。

    "這話兒說得冠冕堂皇,用意卻甚歹毒,是要敵人自去其長。

    他三人此來乘人之危,乃是仇殺拼命,并非比試武藝,這番說話苗人鳳原本大可不必理會,但他藝高人膽大,一聲冷笑,寶刀歸鞘,點了點頭,說道:"好!" 三兄弟抛下判官筆,蹦跳竄躍,攻了上來,三人每一步都是跳躍,竟無一步踏行。

    苗人鳳的掌法何等威猛,一經施展,三兄弟自欺不近八尺以内,也是鐘門武功卓然成家,否則單是被他掌力一震,已受重傷。

    鐘兆英人最狡詐,見他椅腳斷了一隻,人難坐穩,心想依樣葫蘆,再打斷了一隻椅腳,非教他摔倒不可,當下又使出地堂拳法,滾向苗人鳳椅子背後,猛地一腿橫掃,喀喇一響,果然又将椅腳踢斷了一隻。

     那椅子本已傾側,此時急向後倒。

    苗人鳳伸手在椅背一探,人已躍起。

    他憤恨鐘兆英陰險,從半空中如大鷹般向他撲擊下來。

    鐘兆英大叫:"老大,老三!"兆文、兆能雙雙從旁來救。

    苗人鳳兩掌發力,左掌打在鐘兆文肩頭,右掌打中鐘兆能胸口,兩人吃力不起,一齊向外跌出。

    鐘兆英乘機幾個翻身逃出廳門,看苗人鳳時,也己摔倒在地。

     三兄弟見他如此神勇,那敢進來?鐘兆英瞥見店門旁堆滿騾馬吃的草料,心念一動,取出火折晃着了,就在草料上一點。

    那麥稈幹得透了,登時燒了起來。

    客店中店夥客商隻一見起火,一陣大亂,紛紛奔出。

    三兄弟拿着判官筆在門口監視,叫道:"誰救那壞腿的客人,須吃老子一招!"衆人自逃性命不及,誰也沒去理會苗人鳳。

     苗人鳳見霎時之間風助火勢,濃煙火舌卷進廳來,自己雙腿不能行走,敵人又守在門口,暗道:"苗人鳳啊苗人鳳,難道你今日竟活活燒死在這裡不成?"一轉眼見南小姐随衆人逃出,心下略略放寬,火光中隻見屋裡放着一捆粗索,暗叫:"天可憐見!"過去解開繩索,在手中繞了十來圈。

     鐘氏三兄弟眼見煙火圍門,這一代大俠苗人鳳勢必葬身火窟,三人心中大喜,相視而笑。

    南小姐當危急時奪門而出,此時卻想起苗人鳳留在店内,他為相救自己而受傷喪生,不禁大為難受,珠淚盈眶,正難相忍,猛聽得店堂内一聲大喝,一條繩索從火中高飛而出,一端已卷住門外那株大銀杏的樹幹。

    接着繩子一蕩,苗人鳳又高又瘦的身軀已飛了出來。

     衆人見他突似飛将軍自天而降,無不駭然。

    苗人鳳左手抓繩,身于自空向鐘氏三兄弟撲去,三鐘吓得魂飛天外,已無鬥志,欲待奔逃,他三人輕功雖高,終不及拉着繩子飛蕩迅速,被他伸出蒲扇大的下掌,一擲一抓,一擲一抓三兄弟都被他擲入火堆之中。

    幸好三人武功均高,一入火堆,急忙逃出,但已燒得須眉盡焦,狼狽不堪。

    三兄弟那敢逗留,馬匹也不要了,向南急奔而去,隻聽苗人鳳豪爽響朗的大笑聲遠遠傳來。

     苗人鳳想到當年力戰鬼見愁鐘氏三雄的情景,嘴角上不自禁出現了一絲笑意,但這是愁苦中的一絲微笑,是傷心中一閃即逝的歡欣。

    于是他想到腿上傷愈之後,與南小姐結成夫婦,這個刻骨銘心、傾心相愛的妻子,就是眼前的這美婦人。

    她在自己身前五尺,但這五尺比五千裡、五萬裡的路程更遙遠。

     于是他想到兩人新婚時那段歡樂的日子,他帶着他的蘭(南小姐名字叫做南蘭)一同去拜祭胡一刀夫婦的墓,他把飛狐寶刀封在墳土之中,心裡想:世上除了胡一刀外,再沒有人配用這把寶刀。

    他既然不在世上了,寶刀就該陪着他。

     于是在胡一刀的墓前,他把當年這場比武與誤傷的情景說給妻子聽。

    他從來不愛多說話,這一天卻是說得滔滔不絕。

    原來他在心中郁積了十年,直到這天方在最親近的人面前發洩出來。

    他辦了許多酒菜來祭奠胡一刀,擺滿了一桌,就像當年胡夫人在他們比武時做了一桌菜那樣。

     于是他喝了不少的酒,好像這位生平唯一的知己複活了,與他一起豪邁縱飲,他越是喝得多,越是說得多。

    他說到對這位遼東大俠的欽佩與崇仰,說到造化小兒的弄人,人世的無常,說到胡夫人對丈夫的情愛,他說:"像這樣的女人,要是丈夫在火裡,她一定也在火裡,丈夫在水裡,她也在水裡……" 于是突然之間,他看到自己的新娘臉色變了,掩着臉遠遠奔開。

    他追上去要想解釋,但他是喝醉了,他不會說話,何況,他心中确是記得在客店中鐘氏三雄火攻的那一幕……因為他是在火裡,而她卻獨自先逃了出去…… 苗人鳳一生慷慨豪俠,素來不理會小節,然而這是他生死以之相愛的人……在他腦子中,他一直覺得南蘭應該逃走出去,她是女人,她不會半點武功,她那時又不是他的妻子,陪着他死了,又有什麼好處?……但在心裡,他盼望在自己遇到危難之時,有他心愛的人守在他身旁,盼望心愛的人不要棄他而先逃……他一直羨慕胡一刀,心想他有一個真心相愛的胡夫人,自己可沒有。

    他雖然早死,這一生卻比自己過得快活。

     于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