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卒暴不生變濁不現瞋相。

    於諸衆生亦複能忍。

    不順言辭音聲所出。

    諸仁者,是名世間忍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見衆生於其我所作惡作過作罪作無利益。

    若壞色若壞聲香味觸若壞身若壞命。

    於此衆生常能修忍應如是學。

    是諸衆生。

    從無始流轉習貪恚癡離善知識未曾修學。

    我近善知識我能修學我求一切樂。

    若於一切衆生不起瞋嫌。

    是人得一切樂。

    是故於彼一切衆生見已不取不起卒暴不生變濁不現瞋相。

    是名世間忍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精進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於衆生勤施不斷。

    及修戒忍精進禅智不斷。

    諸仁者,是名世間精進智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禅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入世間初禅乃至第四禅。

    入無邊虛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諸仁者,是名世間禅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聞慧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與如是空法相應。

    大乘言教有所堪能。

    讀誦受持言辭清淨。

    為人演說不谄不幻。

    一切煩惱惡業障荊知法知義。

    是人於彼言教知法知義。

    晝夜精勤求無上智。

    諸仁者,是名世間聞慧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出世間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善男子,不取色受想行識。

    不取眼色不取眼識不取眼觸。

    不取眼觸因緣生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如是乃至不取意法不取意識不取意觸。

    不取意觸因緣生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如是不取地界水火風界。

    不取虛空界。

    乃至不取非想非非想界。

    不取現在及未來世。

    不取善不善。

    不取有漏無漏。

    不取聲聞乘。

    不取緣覺乘。

    不取無上大乘。

    不取三界不取三乘。

    不取有不取無。

    不取無所有無有言說。

    得無緣慈三昧。

    非諸聲聞辟支佛地是人以此三昧故。

    能見入首楞嚴三昧門。

    次第當得首楞嚴三昧。

    諸仁者,是名出世間智器清淨平等。

    非決定清淨平等。

    是方便力求智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一切法界清淨平等。

    諸仁者,一切法界。

    非肉眼見非天眼見。

    是聖法慧眼相應。

    以聖慧眼觀諸法界不增不減。

    不見諸法有盛有衰。

    不見近遠方所無所至去。

    不見有生有滅。

    是人如是見諸法清淨平等時。

    更不見衆生有實可得。

    若入衆生不可得。

    是人則得入一切法不可得。

    何以故?不離衆生有一切法。

    不離一切法有衆生。

    其衆生體性是一切法體性。

    其一切法體性是衆生體性。

    其一切法體性是我體性。

    其我體性是一切法體性。

    其一切法體性是佛法體性。

    其佛法體性是無我界體性。

    其無我界體性是實際體性。

    其實際體性是如如體性。

    如是知一切法。

    諸仁者,是名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一切法界出世間智器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出世間一切法器清淨平等。

    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安住般若入禅定時。

    不見有法可得。

    住於禅定而不舍離於一切法境界。

    無住無滅無所覺知住於禅定。

    是人不以身禅住於禅定。

    不以心禅住於禅定。

    是人住如是禅時。

    入於如如實際法界。

    能入諸法無所取著。

    超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

    是人於如是禅住於禅定。

    是未決定菩薩。

    能斷一切諸煩惱見及上煩惱纏。

    若複菩薩能住如是禅者,則能入於一切諸法。

    入此法時能知衆生善惡諸欲而成熟之。

    是人不見衆生。

    不見我人壽命衆數生者養育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是人若複入於如如法界時。

    見諸衆生颠倒煩惱。

    以颠倒故受種種苦。

    是人如是入於微細如如實際法界。

    是菩薩於衆生不見衆生而成熟之。

    衆生非實故。

    衆生無衆生故。

    衆生無我故。

    衆生離故。

    衆生無自性故。

    衆生不可說故。

    衆生空故。

    衆生無相故。

    衆生無願故。

    衆生無作故。

    衆生如性故。

    衆生無生故。

    衆生不滅故。

    衆生清淨故。

    而成熟衆生如是亦不見我。

    乃至不見受者,亦不壞事。

    是諸法自性相。

    不可說不可說法界。

    一切語言文字不能說不可顯示無所有。

    是菩薩以大悲故。

    於不可說法而說諸法。

    此有漏此無漏。

    此世間此出世間。

    此有罪此無罪。

    此有為此無為。

    此有煩惱此無煩惱。

    此應修行此應舍離。

    此凡夫法此學法。

    此無學法。

    此緣覺法。

    此菩薩法。

    此佛法。

    諸仁者,是未決定菩薩。

    如是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入一切法界。

    清淨平等分别說法。

    菩薩於所說法不見其相。

    諸仁者,譬如幻者,遍虛空界化作種種色種種花。

    未曾作事而能現作。

    佛不出世。

    於彼花中。

    能出如是妙義句味。

    入於法門演法音聲。

    作如是事。

    是為難不。

    時一切天人及鬼神衆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

    此事為難。

    大德修伽陀。

    此第一難。

    佛言:諸仁者,此轉難此第一轉難。

    其未決定菩薩。

    於無所屬法如是法。

    無色不可見非文字非言說。

    自未知未證未善修未自在未到彼岸。

    而能於他衆生除諸煩惱而成熟之。

    此為轉難。

    彼諸衆生。

    於如是甚深無言說法未作證。

    聞已不謗。

    此為第一轉難。

    彼諸衆生。

    能碎一切諸煩惱樹。

    住柔軟心作業心。

    於一切衆生慈心愍心不害心悲心共心同心。

    彼諸衆生。

    以柔軟心故。

    枯竭有海渡煩惱海速入無畏城。

    於如是無言說未作證。

    聞已不謗。

    彼亦轉難第一轉難。

    何故汝等惡心鬼神不自制心。

    於諸衆生不作柔軟心。

    不觀後世畏。

    諸仁者,若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清淨平等三昧菩薩摩诃薩。

    能使一切衆生守護六根各住自境。

    豈況不能遮障汝等惡心鬼神。

    是善丈夫皆得是法住大慈大悲心不惱於他。

    何以故?以修大慈大悲方便力故不惱於他。

    是諸菩薩入如是甚深法已,能擲衆生虛空界中。

    多億那由他劫各不相見。

    豈況不能制於汝等諸惡鬼神。

    亦複能擲一切衆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