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月藏分第十四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之二 諸仁者,於彼何者是禅清淨平等。

    有禅聲聞緣覺如來共。

    有禅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

    有如來禅不共聲聞緣覺。

    有如來禅共聲聞緣覺一切衆生。

     諸仁者,於彼何禅聲聞緣覺如來共。

    若有衆生。

    求樂離苦觀後世畏。

    是人修行布施清淨平等時。

    若有正趣正發心者,應到其所起卑下心随順供養。

    從彼人邊得聞正法。

    聞已知義如法修行。

    心樂離欲流注相續。

    是人得離諸欲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禅。

    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禅。

    離喜行舍念增上正知入第三禅。

    舍苦舍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淨入第四禅。

    度一切想滅有對想不念别異想入無邊虛空處。

    度無邊虛空處入無邊識處。

    度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

    度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

    度非想非非想處入滅受想定。

     諸仁者,住初禅者滅音聲刺。

    住第二禅者滅覺觀刺。

    住第三禅者滅喜刺。

    住第四禅者滅出入息刺。

    住無邊虛空處者滅色刺。

    住無邊識處者滅虛空刺。

    住無所有處者滅識刺。

    住非想非非想處者滅無所有刺。

    住滅受想者滅受想刺。

    是名身行得倚口行得倚意行得倚。

    八解脫禅士。

    得滅盡定到彼岸。

    阿羅漢依此處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四無礙辯。

    依此處得奢摩他毗婆舍那。

    此非菩薩行清淨平等。

    不得四攝事四梵住三不護四無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智。

    是名禅波羅蜜平等聲聞緣覺如來共。

     諸仁者,若複有人。

    先修緣覺乘退入聲聞乘行聲聞行。

    是人入初禅乃至入滅盡定。

    依此定得三解脫門四無礙辯。

    不得四攝事四梵住三不護。

    乃至不得一切智智。

    是名禅平等聲聞緣覺如來共。

     諸仁者,若複有人。

    先修大乘退入聲聞乘。

    是人入初禅乃至入滅盡定。

    得三解脫門四攝事四梵祝不得三不護。

    乃至不得一切智智。

    是名禅平等聲聞緣覺如來共。

     諸仁者,於彼何禅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

    若有衆生。

    久修聲聞乘後入緣覺乘。

    是人昔來未得初禅。

    得已思惟求因緣法。

    乃至得第四禅已思惟求因緣法。

    入空無願無相三昧。

    以彼三昧思惟舍離證無色定。

    以彼三解脫門入滅盡定。

    於一切處思惟求緣覺法。

    是人求於因緣第一義三行滅無馀非想受滅。

    是名禅平等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

    若複有人。

    未學聲聞乘善學緣覺乘。

    是人入初禅思惟求因緣法。

    是人依初禅超彼馀禅及無色定。

    入三行滅無馀第一義滅定。

    是名禅平等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

     諸仁者,若複有人。

    未學聲聞緣覺乘。

    先學大乘退入緣覺乘。

    是人入初禅。

    於彼禅中思惟求因緣法。

    如是乃至第四禅中思惟求因緣法。

    如是四無色定一切處思惟求因緣法。

    如是三行滅無馀第一義滅定。

    以三解脫門得不可說三昧。

    其處無生無滅。

    非證非修非有非無。

    非此岸非彼岸。

    非闇非明。

    非可測非分别非不分别。

    是名佉伽毗沙劫(佉伽齊雲犀牛毗沙雲角)辟支佛世間獨福田。

    是名禅清淨平等第一義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

    其處一切生死有海斷。

    行苦苦苦壞苦斷。

    於不可說義能自覺知。

    是名第一義禅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如來第一義禅清淨平等不共聲聞緣覺。

    若如來入初禅。

    不依陰入定。

    不依界入定。

    不依入入定。

    不依地界水火風界入定。

    不依虛空處界識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入定。

    不依滅界入定。

    不依現在及未來世入定。

    不依生不依滅入定。

    不依有不依無入定。

    無所依不依所依。

    如如來入初禅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禅虛空處界識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如是,如來入滅界定不依陰入定。

    乃至不依所依。

    如來入滅界定。

    是名如來第一義禅清淨平等不共聲聞緣覺。

     諸仁者,於彼何者是如來禅清淨平等共聲聞緣覺一切衆生。

    如來入世間初禅。

    乃至入世間第四禅。

    緣覺聲聞亦能入世間初禅乃至第四禅。

    一切衆生劫欲盡時。

    亦曾能入世間初禅乃至第四禅。

    於後惡心因緣退失修禅。

    瞋惡粗穬不觀後世畏。

    於諸衆生無有慈愍。

    食其血肉趣三惡道。

     複次如如來入世間初禅。

    乃至入世間第四禅。

    彼一切衆生。

    若天若人畜生餓鬼地獄衆生作是念。

    如來心心數法行在何處住在何祝彼一切衆生乃至蟲蟻。

    佛力加故。

    亦如實知佛心心數法住於初禅。

    乃至知住第四禅。

    此亦是如來禅平等共一切衆生。

    此禅平等。

    非一切聲聞辟支佛地。

    是名禅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智器清淨平等。

    智有二種。

    一者世間智。

    二者出世間智。

    諸仁者,何者世間智。

    其世俗書典。

    口所言說結集解釋。

    言語之道音聲演說。

    文字顯示聞諸論說。

    若書字句義。

    若算若數若櫻若種種苦行法。

    若學工巧事。

    如是所說種種作業。

    随其所求皆得成就。

    諸馀三世俗念作事。

    若觸若受若想若思若念。

    如是一切非涅槃器。

    是名世間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智器平等。

    諸仁者,世間智器平等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聞慧智器平等何者世間布施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有人乃至盡形休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諸放逸處。

    於一切衆生安住慈心憐愍心救濟心是涅槃器。

    諸仁者,是名世間布施智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戒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於一切衆生具哀愍心觀後世畏。

    常住慈心柔軟心利益心無怨雠心無嫉妒心無粗穬心無兩舌心無憍逸心安住慈心。

    諸仁者,是名世間戒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忍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聞衆生種種惡口純粗穬言:聞已不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