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關燈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雲何菩薩淨五根行。

    菩薩信心不可動轉。

    名為信根。

    不由他教而行精進。

    名精進根。

    常念菩提名為念根。

    常修大悲名為定根。

    攝取善法名為慧根。

    複次信諸佛法名為信根。

    求諸佛法名精進根。

    念諸佛法名為念根。

    得佛三昧名為定根。

    斷諸疑網名為慧根。

    複次心向菩提無有疑網。

    名為信根。

    增長善法名精進根。

    求善方便名為念根。

    視諸衆生其心平等。

    名為定根。

    觀諸衆生上中下根。

    名為慧根。

    複次心淨無濁名為信根。

    壞衆濁心名精進根。

    念清淨法名為念根。

    觀心性淨名為定根。

    能令衆生住清淨法。

    名為慧根。

    複次遠離一切弊惡之法。

    名為信根。

    求諸善法名精進根。

    得已不失名為念根。

    既得善法如法而祝名為定根。

    思惟善法不善無記。

    名為慧根。

    複次信根者即是施心。

    精進根者即是樂施無有休息。

    念根者既施之後不求果報。

    定根者即平等施心無分别。

    慧根者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複有信根。

    即是初入善法之心。

    精進根者能壞憍慢。

    念根者離我我所。

    定根者遠離一切六十二見。

    慧根者遠離一切諸惡煩惱。

    是名菩薩淨五根行。

     雲何菩薩淨五力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五根。

    不為諸魔之所破壞。

    故名為力。

    一切聲聞辟支佛乘所不能及。

    一切衆生不能令其退大乘心。

    一切煩惱不能破壞。

    能令其心知足少欲。

    身得大力善覆諸根得金剛身。

    是名為力。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信力時。

    終不造作一切諸惡。

    住進力時造一切善。

    住念力時不失善法。

    住定力時不為五欲樂之所壞。

    住慧力時遠離一切諸結煩惱。

    複次住信力時不随他語。

    住進力時求善不息。

    住念力時得陀羅尼。

    住定力時說法平等。

    住慧力時能壞一切衆生疑心。

    複次住信力時具得解力。

    住進力時具精進力。

    住念力時具解脫力。

    住定力時具足願力。

    住慧力時具諸行力。

    複次住信力時見慳罪過。

    住進力時遠離慳貪。

    住念力時以所修善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其心平等。

    住慧力時心終不求施戒定報。

    複次住信力時能離一切破戒之垢。

    住進力時至心具戒。

    住念力時以所持戒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具清淨地。

    住慧力時遠離作戒。

    複次住信力時遠離瞋心。

    住精進力修習忍辱。

    住念力時以所修忍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護諸衆生。

    住慧力時不觀衆生士夫壽命。

    複次住信力時遠離懈擔住進力時所修諸行到畢竟岸。

    住念力時所修精進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身心寂靜。

    住慧力時不住善惡。

    複次住信力時遠離一切匆務之事。

    住進力時勤求禅支。

    住念力時以所修定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其心常定。

    住慧力時不著諸定。

    複次住信力時遠離無明。

    住進力時勤求諸善。

    住念力時以所修智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修善思惟。

    住慧力時如法而祝複次住信力時具足七力。

    住進力時得住七覺。

    住念力時得八念處。

    住定力時離七識處。

    住慧力時離八邪支。

    複次心於菩提無有退轉。

    是名信力淨信力行。

    不取不舍是名進力淨進力行。

    修四念處是名念力淨念力行。

    調伏於心是名定力淨定力行。

    遠離諸見知善方便。

    是名慧力淨慧力行。

    善男子,雲何菩薩淨七覺行。

    終不失於助菩提法。

    名念覺分。

    不取不舍奢摩他。

    名擇覺分。

    離一切惡名進覺分。

    離諸愁惱名喜覺分。

    身心寂靜名除覺分。

    得解脫味名定覺分。

    所作已辦名舍覺分。

    複次不舍菩提心名念覺分。

    至心護法名擇覺分。

    調諸衆生無有休息名進覺分。

    具足善法名喜覺分。

    離諸煩惱名除覺分。

    能令衆生住三昧中名定覺分。

    令諸衆生悉知法界名舍覺分。

    複次不念聲聞辟支佛乘。

    名念覺分。

    分别一切法字句義。

    名擇覺分。

    求善法時三業不息。

    名精進覺分。

    離怨親心名喜覺分。

    如法而住名除覺分。

    随諸世間而能調伏。

    名定覺分。

    不觀二法名舍覺分。

    善男子,助菩提者,覺一切法知一切法。

    分别諸法籌量諸法。

    知諸衆生心性心行。

    是名菩提分。

    亦名聖行。

    如是聖行。

    非是一切凡夫魔衆邪見所行。

    非是色聲香味觸行。

    非一切相一切受。

    諸心意識見聞覺知。

    有想無想一切法行。

    故名聖行。

    夫聖行者,非覺非非覺亦非大覺。

    而能對治一切諸法。

    然複不與諸法诤訟。

    是名聖行。

    聖行者即是佐助菩提之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淨八道行。

    八道者,所謂正見。

    雲何正見。

    正見者,見一切法皆悉平等。

    如是正見不名空見。

    何以故?自有正見非是空見。

    如是二見亦名同見。

    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