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頗梨沙。
或沈水身雨沈水沙。
或栴檀身雨栴檀沙。
或多摩羅跋身。
雨多摩羅跋沙。
供養於佛。
供養已畢頭面敬禮卻坐一面爾時世尊告虛空聲童子,善男子,今日十方諸大菩薩。
其中或有得法忍者得無生忍一生後生。
悉為我證如是菩薩修集慈悲喜舍之心。
了了通達諸法之性。
亦能遠離身相業相。
其心不著有為無為。
亦不貪著眼乃至意色乃至法。
至心修集無緣梵行。
無諸覺觀不生憍慢。
無所貪著知真實性。
觀一切法皆悉平等。
所謂三世三界三戒。
亦得增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一切衆生。
遠離三界陰入界等。
離一切字聚名聚句聚有為之法。
作是觀時。
即得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修集同空三昧梵行六波羅蜜。
諸佛護念。
具善方便住第三忍。
過於聲聞辟支佛道。
遠離一切眼色因緣乃至一切意法因緣。
觀法界如随順不倒。
獲得大慈大悲等力。
於諸法中得大自在。
而於生死不生厭悔。
有大力勢調伏衆生。
於三乘中得智方便。
能雨法雨得無礙智。
解諸衆生異語方便。
善男子,是名聖目陀羅尼。
具無礙智修集梵行。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是梵行。
如是菩薩常得見佛。
能具佛法淨佛世界。
性淨衆淨。
行淨智淨。
意淨供養亦淨。
能具十地。
次第當坐如來法座。
如是名為清淨法行。
是名如來。
是名世尊,名過四潮。
名菩提道。
能得菩提轉大法輪。
雲何名為一切智耶。
若智能觀一切平等。
衆生平等三世平等不倒平等。
如是等一切法見虛空目。
見法虛空目。
見無行虛空目。
見性虛空目。
見如空虛空目。
見如内空虛空目。
見如外空虛空目。
見如内外空虛空目。
見如大空虛空目。
見如第一義空虛空目。
見如有為空虛空目。
見如無為空虛空目。
見如畢竟空虛空目。
見如無始空虛空目。
見如性空虛空目。
見如散空虛空目。
見如自性空虛空目。
見如一切法空虛空目。
見如無所覺空虛空目。
見如無法空虛空目。
見如無性空虛空目。
見如無法有法空虛空目。
見如實性空虛空目。
見如無相無願虛空目。
見如一切法無邊無處虛空目。
見如大慈大悲虛空目。
見一切知見虛空目。
見一切智。
如是見已轉正法輪。
是名不共衆生法界。
是名一切智。
名佛境界。
說是無緣梵行時九萬二千衆生成就是法。
恒河沙等衆生得如法忍。
恒沙衆生遠離垢穢得法眼淨。
一千比丘得阿羅漢果。
無量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虛空目分中護法品第九 爾時一切欲色界天。
以妙香華幢蓋伎樂供養於佛。
白佛言:世尊,如來先已於閻浮提。
轉正法輪。
今複於此大寶坊中。
轉大法輪。
為菩提行故。
一切大衆複作是言:如來境界不可思議。
何以故?如來在此大寶坊中。
轉法輪時。
十方無量佛世界中。
所有菩薩悉來集此。
為聽如是虛空目法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金剛山童子,無勝幢童子,無勝意童子,虛空聲童子,如是等童子,其數九萬二千億。
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以願力故。
令是虛空目法行久住於此娑婆世界及十方土無有滅沒。
何以故?如是法中說三梵行。
菩薩若行如是三行。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男子,南方世界金剛光明功德如來。
西方世界智幢如來。
北方世界發光功德如來。
東方世界寶蓋光明功德如來。
是四如來以先有願。
以是願故。
是經後當流布十方令諸菩薩悉得修行如是三行。
我今以此正法。
付囑四大天王,功德天女。
四大龍王。
誠實語天。
四阿須羅王。
具天。
大自在天。
八臂天地神女等。
何以故?善男子,或有衆生。
其性弊惡。
有大勢力。
多造重業不受是經。
是人死已受惡鬼身惡龍之身。
是惡鬼龍欲壞佛法。
降注惡雨惡風塵坌。
為諸修行三業比丘。
而作重玻以手探腹取其心肝。
吹吐惡氣置飲食中故。
令食者得大重玻良醫拱手不能療治。
如是修行三業比丘。
盡舍命已,是名法滅。
如是惡鬼。
複令如來所有弟子。
刹利婆羅門。
毗舍首陀。
大臣長者悉生惡心。
惡心既生互相殘賊。
當爾之時,閻浮提内國土城邑。
空荒無人。
人民既無。
誰當流布如是經典。
是故我今不以是經。
付囑菩薩。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及諸國主。
以付四王乃至地神。
如是天神至心護持。
若有國土。
刹利婆羅門。
毗舍首陀。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受持讀誦如是經者,是諸天神。
當至心護。
勸諸檀越令緻供養。
所謂衣服飲食。
卧具病藥房舍燈燭。
是諸檀越若有惡相諸惡病瘦。
諸天力故悉令消滅。
以是因緣法得增長無有滅沒。
爾時一切諸天神等。
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若佛滅後。
我等要當舍離自事守護是法。
若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有能受持如是等經勤行精進。
雖複受畜八不淨物。
畜養妻息金銀琉璃頗梨。
田宅奴婢仆使。
我為法故。
亦當守護遮諸惡鬼不令堯近。
随是經典所在之處。
令其土地日月五星不越常度。
怨雠
或沈水身雨沈水沙。
或栴檀身雨栴檀沙。
或多摩羅跋身。
雨多摩羅跋沙。
供養於佛。
供養已畢頭面敬禮卻坐一面爾時世尊告虛空聲童子,善男子,今日十方諸大菩薩。
其中或有得法忍者得無生忍一生後生。
悉為我證如是菩薩修集慈悲喜舍之心。
了了通達諸法之性。
亦能遠離身相業相。
其心不著有為無為。
亦不貪著眼乃至意色乃至法。
至心修集無緣梵行。
無諸覺觀不生憍慢。
無所貪著知真實性。
觀一切法皆悉平等。
所謂三世三界三戒。
亦得增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一切衆生。
遠離三界陰入界等。
離一切字聚名聚句聚有為之法。
作是觀時。
即得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修集同空三昧梵行六波羅蜜。
諸佛護念。
具善方便住第三忍。
過於聲聞辟支佛道。
遠離一切眼色因緣乃至一切意法因緣。
觀法界如随順不倒。
獲得大慈大悲等力。
於諸法中得大自在。
而於生死不生厭悔。
有大力勢調伏衆生。
於三乘中得智方便。
能雨法雨得無礙智。
解諸衆生異語方便。
善男子,是名聖目陀羅尼。
具無礙智修集梵行。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是梵行。
如是菩薩常得見佛。
能具佛法淨佛世界。
性淨衆淨。
行淨智淨。
意淨供養亦淨。
能具十地。
次第當坐如來法座。
如是名為清淨法行。
是名如來。
是名世尊,名過四潮。
名菩提道。
能得菩提轉大法輪。
雲何名為一切智耶。
若智能觀一切平等。
衆生平等三世平等不倒平等。
如是等一切法見虛空目。
見法虛空目。
見無行虛空目。
見性虛空目。
見如空虛空目。
見如内空虛空目。
見如外空虛空目。
見如内外空虛空目。
見如大空虛空目。
見如第一義空虛空目。
見如有為空虛空目。
見如無為空虛空目。
見如畢竟空虛空目。
見如無始空虛空目。
見如性空虛空目。
見如散空虛空目。
見如自性空虛空目。
見如一切法空虛空目。
見如無所覺空虛空目。
見如無法空虛空目。
見如無性空虛空目。
見如無法有法空虛空目。
見如實性空虛空目。
見如無相無願虛空目。
見如一切法無邊無處虛空目。
見如大慈大悲虛空目。
見一切知見虛空目。
見一切智。
如是見已轉正法輪。
是名不共衆生法界。
是名一切智。
名佛境界。
說是無緣梵行時九萬二千衆生成就是法。
恒河沙等衆生得如法忍。
恒沙衆生遠離垢穢得法眼淨。
一千比丘得阿羅漢果。
無量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虛空目分中護法品第九 爾時一切欲色界天。
以妙香華幢蓋伎樂供養於佛。
白佛言:世尊,如來先已於閻浮提。
轉正法輪。
今複於此大寶坊中。
轉大法輪。
為菩提行故。
一切大衆複作是言:如來境界不可思議。
何以故?如來在此大寶坊中。
轉法輪時。
十方無量佛世界中。
所有菩薩悉來集此。
為聽如是虛空目法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金剛山童子,無勝幢童子,無勝意童子,虛空聲童子,如是等童子,其數九萬二千億。
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以願力故。
令是虛空目法行久住於此娑婆世界及十方土無有滅沒。
何以故?如是法中說三梵行。
菩薩若行如是三行。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男子,南方世界金剛光明功德如來。
西方世界智幢如來。
北方世界發光功德如來。
東方世界寶蓋光明功德如來。
是四如來以先有願。
以是願故。
是經後當流布十方令諸菩薩悉得修行如是三行。
我今以此正法。
付囑四大天王,功德天女。
四大龍王。
誠實語天。
四阿須羅王。
具天。
大自在天。
八臂天地神女等。
何以故?善男子,或有衆生。
其性弊惡。
有大勢力。
多造重業不受是經。
是人死已受惡鬼身惡龍之身。
是惡鬼龍欲壞佛法。
降注惡雨惡風塵坌。
為諸修行三業比丘。
而作重玻以手探腹取其心肝。
吹吐惡氣置飲食中故。
令食者得大重玻良醫拱手不能療治。
如是修行三業比丘。
盡舍命已,是名法滅。
如是惡鬼。
複令如來所有弟子。
刹利婆羅門。
毗舍首陀。
大臣長者悉生惡心。
惡心既生互相殘賊。
當爾之時,閻浮提内國土城邑。
空荒無人。
人民既無。
誰當流布如是經典。
是故我今不以是經。
付囑菩薩。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及諸國主。
以付四王乃至地神。
如是天神至心護持。
若有國土。
刹利婆羅門。
毗舍首陀。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受持讀誦如是經者,是諸天神。
當至心護。
勸諸檀越令緻供養。
所謂衣服飲食。
卧具病藥房舍燈燭。
是諸檀越若有惡相諸惡病瘦。
諸天力故悉令消滅。
以是因緣法得增長無有滅沒。
爾時一切諸天神等。
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若佛滅後。
我等要當舍離自事守護是法。
若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有能受持如是等經勤行精進。
雖複受畜八不淨物。
畜養妻息金銀琉璃頗梨。
田宅奴婢仆使。
我為法故。
亦當守護遮諸惡鬼不令堯近。
随是經典所在之處。
令其土地日月五星不越常度。
怨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