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關燈
△虛空目分第十之一初聲聞品第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

    與無量比丘僧諸大菩薩。

    圍繞說法。

    時舍利弗目揵連等。

    出家未久。

    以舍利弗目連因緣。

    說聲聞法雜四真谛。

    爾時衆中有諸人輩。

    本是外道。

    諸根闇鈍自謂有智。

    起大憍慢。

    增長色慢欲慢無明慢勝慢非法慢。

    未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證。

    是故如來為如是等。

    宣說中道。

    為離如是惡煩惱故。

    如來說是中道義時。

    如是諸人各各論說斷見我見。

    爾時世尊即作是念。

    哀哉諸人本外道故。

    雖入佛法猶生大慢。

    於未得中而生得想。

    於未知中而生知想。

    於如來法中而不修行。

    雖順四谛而不能得四無礙智。

    乃至不得第四果證。

    爾時世尊二手舉捉瞻婆華鬘。

    發大誓願。

    以願力故。

    於華鬘中出生四寶。

    一帝釋寶。

    二天光寶。

    三金剛光寶。

    四勝諸光寶。

    一一寶中出大光明。

    遍照此間娑婆世界。

    光明出已擲之虛空。

    時華鬘中說是偈言: 雖除須發不去結,被服染衣不離染。

    示佛為師不随教,如是之人污大衆。

    如來宣說正法時,而複不能至心聽。

    是人不得真實義,亦不能離諸煩惱。

     若能睹見實法性,是能破壞無明慢。

    若有親近善知識,是人速得甘露味。

    若能呵責於生死,是則能得到彼岸。

    是人具足戒多聞,亦具禅定智慧聚。

     若人欲壞煩惱魔,遠離陰魔及死魔。

    摧伏天魔諸眷屬,常當親近無上尊。

     說是偈已,聲聞弟子有憍慢者,鹹作是念。

    如來知我并有污心。

    是故為我說如是偈。

    即時心中生大慚愧。

    及四天下佛諸弟子。

    亦複如是生慚愧心。

    於一念頃悉來集會。

    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聲聞大衆悉來聚集。

    於是佛知衆會已定。

    即為宣說雜四真谛。

    時此寶鬘直往南方。

    過九萬二千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金剛光藏。

    其土衆生具足五滓。

    有佛世尊,号金剛光明功德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為四衆宣說如是雜四真谛法。

    而彼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

    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祝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寶鬘從何處來。

    誰之所遣。

    彼佛答曰:善男子,北方去此。

    九萬二千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娑婆。

    有佛世尊号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為具足五滓衆生。

    宣說開示雜四谛法。

    如我今於此土無異。

    善男子,彼佛世界所有衆生甚大癡闇粗獷輕躁。

    生大憍慢多作惡業難調難解。

    是故釋迦牟尼如來。

    為此大集於大集中演說正法。

    為壞如是諸大惡事。

    彼世界中所有衆生。

    於未得中而作得想。

    於未證中而作證想。

    於未修中而作修想。

    是故彼佛為大衆說法。

    如法修行。

    為壞如是大憍慢故。

    為得盡智及無生智。

    将欲宣說虛空目法行。

    為得聲聞緣覺佛果。

    欲開如來無上法藏。

    是故彼佛遣此寶鬘。

    從我索欲我今與之,并欲以是法目陀羅尼贈彼為信。

    能作無量微妙大明能乾一切諸惡煩惱。

    能持一切所聞不忘能淨一切心之垢污。

    能護一切諸善禁戒。

    能入一切大智慧中。

    能護一切無上三昧。

    能護己心生他喜心。

    受持聖法遠離諸玻所求之法如願即得。

    增長一切資生所須。

    亦能長養一切善根。

    能調惡王及以四姓。

    諸惡鬼神鳥獸水蟲。

    護持一切諸善根本。

    能得如來一切諸法。

    乃至能得十八不共。

    是故我今。

    欲遣如是法目陀羅尼至彼世界與釋迦如來。

    即告金剛山童子言:善男子,汝可往彼娑婆世界稱我名字問訊彼佛。

    金剛光明功德如來。

    以此法目陀羅尼門遠贈世尊,金剛山童子言:世尊,善哉善哉!我亦欲往禮觐彼佛,并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

    爾時複有六萬億菩薩摩诃薩八十千億聲聞大衆。

    同聲而言:世尊,我等亦欲詣彼世界禮觐彼佛,并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

    唯願如來加我神力令得往返。

    彼佛答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宜知是時,是金剛山童子者,能調伏汝。

    即是汝等善知識也。

    爾時彼佛。

    即告金剛山童子言:善男子,谛聽谛聽。

    我當為汝宣說如是法目陀羅尼。

    即說咒曰: 阿?(一)阿?(二)阿?(三)若那蛇(五)三摩呿呿??(六)樹提(七)阿咃(八)那(九)佛阇羅哆(十)安豆賴哆(十一)阇邏迦哆(十二)阿那耨德叉(十三)凡浮婆(十四)那婆荼婆(十五)勒叉盧戰那(十六)莎緻呿婆(十七)陀邏尼叉阇(十八)波邏迦啅婆(十九)鞞那叉(二十)婆那鞞吼(二十一)阿那迦呿(二十二)戰荼咩修(二十三)波陀呿多(二十四)修盧遮那(二十五)盧戰那婆(二十六)盧遮蛇若婆婆斯(二十七)莎呵(二十八)善男子,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

    往彼世界問訊釋迦牟尼如來。

    如我辭曰:四部弟子樂受法不。

    四姓之人能供養不。

    衆生之心不濁亂不。

    常能親近於如來不。

    複能尊重贊歎佛不。

    增廣流布佛正法不。

    金剛光明功德如來。

    以此法目陀羅尼門遠贈世尊,能作大明。

    乾焦一切諸惡煩惱。

    乃至獲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

    時金剛山童子,受持讀誦書寫如是陀羅尼已,告諸大衆。

    若欲往彼娑婆世界觐見釋迦牟尼如來,并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者,應當遠離一切色想。

    亦莫念於分别之相。

    常當修集虛空之相。

    遠離一切取舍等相。

    放舍一切塵勞等相。

    解諸結縛專念虛空。

    爾時大衆鹹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即前禮佛禮已,系念觀虛空相。

    於一念頃即來至此娑婆世界。

    觐見釋迦牟尼如來。

    頭面禮足供養恭敬。

    尊重贊歎右繞三匝。

    卻在一面合掌而立。

    是時寶鬘複往西方。

    過八萬億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

    名曰慧闇。

    具足五滓。

    有佛世尊,号曰智幢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為四衆宣說如是雜四谛法。

    彼時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

    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祝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寶鬘從何處來。

    誰之所遣。

    彼佛答言:善男子,東方去此。

    八萬億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娑婆。

    具足五滓。

    有佛世尊,号釋迦牟尼十号具足。

    亦為四衆宣說開示雜四谛法。

    如我今於此土無異。

    乃至欲開如來法藏。

    是故彼佛遣此寶鬘。

    從我索欲我今與之,并欲贈彼淨目陀羅尼。

    能作大明乾焦煩惱。

    乃至能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

    是故我今。

    欲遣如是淨目陀羅尼至彼世界贈彼如來。

    彼佛即告勝幢童子,汝可往彼娑婆世界稱我名字問訊彼佛,并以如是淨目陀羅尼門。

    遠相贈遺。

    時彼衆中複有無量菩薩聲聞。

    同聲而言:善哉世尊,我等亦欲詣彼世界禮觐彼佛,并欲聽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

    乃至彼佛即說咒曰: 蜜呵(一)蜜呵(二)蜜呵(三)蜜呵(四)阿婆蜜呵(五)薩多蜜呵(六)修婆舍蜜呵(七)那婆蜜呵(八)修破婆(九)阿能伽提比叉(十)阇蛇私羅(十一)那羅烏難(十二)呿婆波啰(十三)那邏邏禅(十四)修叉(十五)翅奢私羅(十六)阿婆羅私摩(十七)摩诃廁提阇那(十八)阿那叉陀(十九)阿婆呿伽(二十)那由多文陀(二十一)娑婆邏(二十二)阿若伽伽(二十三)薩遮首留婆竭婆車那(二十四)莎呵(二十五)善男子,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

    往彼世界。

    乃至一面合掌而立。

    是時寶鬘複至北方。

    過九萬九億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為常具足五滓。

    有佛世尊,号發光功德。

    十号具足。

    亦為四衆宣說開示雜四谛法。

    而彼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

    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祝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寶鬘。

    從何處來。

    誰之所遣。

    彼佛答言: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