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如來則無法律。
菩薩無由得成大智之海。
亦不能利益一切衆生。
以如來出世故則有法律。
諸菩薩得成大智之海。
亦能度化一切衆生。
善男子,是故當知一切菩薩所得辯說。
能以利益衆生。
皆是如來神力。
寶德複問。
善男子,諸如來辯。
可得轉至菩薩心不。
虛空藏答言:不也。
寶德言:雲何由如來力故得辯說也。
虛空藏答言:善男子,喻如巧種果樹。
因緣和合便得果實。
然樹非即果。
果不離樹。
善男子,如來所說法。
菩薩於此法中善順行故。
便生大智明辯。
因佛說得亦無有轉。
寶德言:希有善男子,因緣生法如是甚深難測。
虛空藏言:善男子,一切諸法究竟無生。
寶德言:善男子,諸法謂從緣生。
虛空藏言:善男子,生已生也。
未生生也。
寶德言:善男子,生已不生。
未生亦不生。
虛空藏言:善男子,是故無生。
寶德言:善男子,緣中有因耶。
虛空藏答言:無也。
寶德言:因中有緣耶。
虛空藏答言:無也。
寶德言:於汝意雲何。
若因若緣自實有性耶。
虛空藏言:無也。
寶德言:善男子,於汝意雲何。
諸法無因緣生耶。
虛空藏答言:不也。
善男子,是故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起無出。
是以緣不生因。
因不生緣。
自性不生自性。
他性亦不生他性。
自性不生他性。
他性不生自性。
是故說一切法自性無生。
所以者何。
以如無生無滅。
法性實際亦無生無滅。
如如法性實際。
如來所覺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生無滅。
寶德言:善男子,如來亦不出世也。
虛空藏答言:此不應說也。
所以者何。
如來於一切法。
盡不可說不可言出。
不得言不出。
若有人問言:如來出世耶。
不出世耶。
智者為不謗如來故應置不答。
寶德問言:雲何應置。
虛空藏言:如法性祝應如是置。
寶德言:雲何法性祝虛空藏答言:如虛空性祝住無所祝法性亦如是祝如法性衆生性亦爾如衆生性一切法亦爾。
如一切法如來亦如是祝住無所祝無住處故無住無不祝是故不得言生。
不得言滅。
寶德言:善男子,如來出世事。
甚深甚深。
虛空藏答言:善男子,若能如實解了緣生法者,名為佛出世。
寶德言:善男子,誰當解此說也。
虛空藏答言:若於一切法中不得增減者,寶德問言:何謂為增。
虛空藏答言:增者所謂增上句。
謂於無中妄生增上。
無增上句者是平等句。
無等句無文字句。
無句無教句。
無教之中。
無句無增上。
亦無心意識。
以是故非句。
喻如空中鳥迹究竟已無。
當無而言鳥迹。
於一切法中無有字句亦複如是,無句而假名為句。
如無迹假名為迹。
如來出世亦無有出。
假名為出亦複如是,是故智者不應取著。
以無取著故假名為出。
而常依無出。
所以者何。
以無生是一切諸法實性故。
無生者則無所有。
是故名一切法無所有性。
無所有性無有住處。
無住處故是無住際。
一切諸法及無住際。
即是實際實際即是一切法際。
是故言一切法與實際等。
言實際者是三場分斷際。
不可壞際。
不斷不常際如實際。
三世等際。
以如是等際等一切法際。
所以者何。
實際及我際無二無别。
實際及衆生壽命養育人際。
無二無别。
實際及我見際無二無别。
於我見中無有實際。
能如是如實知者則無有二十種我見。
所以者何。
以實際中無一無多故。
實際與平等等。
無來無去無盡無減。
實際究竟空故。
是故言一切法是無盡門無盡際。
涅槃者無荊所謂空故無性故。
如涅槃無盡無不荊一切法亦複如是,以是故言一切法與涅槃等。
諸法無等無不等無俦匹故。
喻如虛空無有俦匹。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若見有詶匹。
言有涅槃者,已言有涅槃。
便求涅槃則與賢聖相違。
已言有涅槃故。
便言此應知此應斷此應證此應修此應生此應滅。
如是行不具者,不能如實知。
不能如實見,則不識不解。
不知不見。
不識不解一切法故,則著於文字。
於諸法中妄生诤競。
生诤競者於佛法中則為可愍。
所以然者,如來說言:沙門之法不應诤競。
爾時大德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賢士才辯乃能如是甚深明了難解難測也。
於一切法不從他受。
如身自證能如是說。
虛空藏菩薩即謂阿難言:大德。
我已自身證知。
是故如所證知能如是說。
何以故?我身即是虛空。
以虛空證知一切法。
為虛空印所櫻大德阿難。
凡諸菩薩修身善解身相者,能以此身作諸佛事。
現種種色像。
而亦不退於真法身。
亦複不離結業生身。
又複不過於平等性。
現變化身悉得自在。
於一切佛國普能示現。
終已不隐應化之身。
如是行者皆可名之為身證行。
阿難問言:善男子,汝於法頗有證耶。
虛空藏答言:大德阿難。
我不見法離於身身離於法。
阿難言:善男子,汝若身證者汝得阿羅漢果耶。
虛空藏言:大德。
無得不得無所得故。
於一切法無惱行故。
離貪欲瞋恚愚癡故。
是謂阿羅漢。
阿難言:善男子,汝何時當般涅槃耶。
虛空藏言:大德。
阿羅漢者無般涅槃。
知一切法究竟是涅槃亦無涅槃相。
凡愚之人有如是分别戲論行。
言此是生死此是涅槃。
阿羅漢者無是戲論也。
大德阿難言:善男子,如我解汝所說義。
夫菩薩者,不應言是凡夫。
亦不應言是學。
不應言是無學。
去離二相故。
虛空藏言:大德阿難。
善哉善哉!以非凡夫非學非無學故。
在在處處皆能示現。
於一切處亦不取著。
爾時五百大聲聞。
各以己身所著憂多羅缯奉上虛空藏。
奉上衣已,一時同聲說如是言:其有衆生深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快得善利。
於如是大智法藏中不堕其外。
所上之衣即便不現。
彼諸聲聞問虛空藏言:衣何所至也。
虛空藏答言:入我藏中。
又言:如來知之汝等可問。
爾時諸聲聞即白佛言:世尊,衣何所至也。
佛告諸比丘,東方去此過無量阿僧祇諸佛刹土。
有世界名曰袈裟幢。
其界有佛号曰山王如來。
虛空藏已遣此衣至彼世界。
諸聲聞即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遣衣至彼耶。
佛言:欲以此衣於彼世界施作佛事。
虛空藏菩薩於此所說,如虛空藏等三昧印法門。
此三昧於彼衣中當演其義音。
彼世界無量阿僧祇諸菩薩。
聞此法故當得無生法忍。
諸比丘當知。
菩薩作如是種種方便利益衆生。
說此法時於上虛空中雨無量金色華。
以此諸花遍覆妙寶莊嚴堂。
於諸花中出如是法音。
其有衆生信此虛空藏所說法。
善順思惟分别其義者,皆當為不退轉印所櫻畢定得至無上道常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是何瑞應乃雨此花。
出如是妙音安慰衆生。
佛告阿難。
有梵天名曰光明莊嚴。
從梵天上與六十八百千梵衆俱欲來詣此。
如來說此語已,時諸梵衆忽然來至妙寶莊嚴堂上。
頂禮佛足右繞七匝。
繞七匝已在一面立。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虛空藏菩薩不可思議。
戒衆。
清淨善修諸定。
善分别大智慧。
善能遊戲諸大神通。
善能滿足大弘誓願。
善能成就大權
菩薩無由得成大智之海。
亦不能利益一切衆生。
以如來出世故則有法律。
諸菩薩得成大智之海。
亦能度化一切衆生。
善男子,是故當知一切菩薩所得辯說。
能以利益衆生。
皆是如來神力。
寶德複問。
善男子,諸如來辯。
可得轉至菩薩心不。
虛空藏答言:不也。
寶德言:雲何由如來力故得辯說也。
虛空藏答言:善男子,喻如巧種果樹。
因緣和合便得果實。
然樹非即果。
果不離樹。
善男子,如來所說法。
菩薩於此法中善順行故。
便生大智明辯。
因佛說得亦無有轉。
寶德言:希有善男子,因緣生法如是甚深難測。
虛空藏言:善男子,一切諸法究竟無生。
寶德言:善男子,諸法謂從緣生。
虛空藏言:善男子,生已生也。
未生生也。
寶德言:善男子,生已不生。
未生亦不生。
虛空藏言:善男子,是故無生。
寶德言:善男子,緣中有因耶。
虛空藏答言:無也。
寶德言:因中有緣耶。
虛空藏答言:無也。
寶德言:於汝意雲何。
若因若緣自實有性耶。
虛空藏言:無也。
寶德言:善男子,於汝意雲何。
諸法無因緣生耶。
虛空藏答言:不也。
善男子,是故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起無出。
是以緣不生因。
因不生緣。
自性不生自性。
他性亦不生他性。
自性不生他性。
他性不生自性。
是故說一切法自性無生。
所以者何。
以如無生無滅。
法性實際亦無生無滅。
如如法性實際。
如來所覺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生無滅。
寶德言:善男子,如來亦不出世也。
虛空藏答言:此不應說也。
所以者何。
如來於一切法。
盡不可說不可言出。
不得言不出。
若有人問言:如來出世耶。
不出世耶。
智者為不謗如來故應置不答。
寶德問言:雲何應置。
虛空藏言:如法性祝應如是置。
寶德言:雲何法性祝虛空藏答言:如虛空性祝住無所祝法性亦如是祝如法性衆生性亦爾如衆生性一切法亦爾。
如一切法如來亦如是祝住無所祝無住處故無住無不祝是故不得言生。
不得言滅。
寶德言:善男子,如來出世事。
甚深甚深。
虛空藏答言:善男子,若能如實解了緣生法者,名為佛出世。
寶德言:善男子,誰當解此說也。
虛空藏答言:若於一切法中不得增減者,寶德問言:何謂為增。
虛空藏答言:增者所謂增上句。
謂於無中妄生增上。
無增上句者是平等句。
無等句無文字句。
無句無教句。
無教之中。
無句無增上。
亦無心意識。
以是故非句。
喻如空中鳥迹究竟已無。
當無而言鳥迹。
於一切法中無有字句亦複如是,無句而假名為句。
如無迹假名為迹。
如來出世亦無有出。
假名為出亦複如是,是故智者不應取著。
以無取著故假名為出。
而常依無出。
所以者何。
以無生是一切諸法實性故。
無生者則無所有。
是故名一切法無所有性。
無所有性無有住處。
無住處故是無住際。
一切諸法及無住際。
即是實際實際即是一切法際。
是故言一切法與實際等。
言實際者是三場分斷際。
不可壞際。
不斷不常際如實際。
三世等際。
以如是等際等一切法際。
所以者何。
實際及我際無二無别。
實際及衆生壽命養育人際。
無二無别。
實際及我見際無二無别。
於我見中無有實際。
能如是如實知者則無有二十種我見。
所以者何。
以實際中無一無多故。
實際與平等等。
無來無去無盡無減。
實際究竟空故。
是故言一切法是無盡門無盡際。
涅槃者無荊所謂空故無性故。
如涅槃無盡無不荊一切法亦複如是,以是故言一切法與涅槃等。
諸法無等無不等無俦匹故。
喻如虛空無有俦匹。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若見有詶匹。
言有涅槃者,已言有涅槃。
便求涅槃則與賢聖相違。
已言有涅槃故。
便言此應知此應斷此應證此應修此應生此應滅。
如是行不具者,不能如實知。
不能如實見,則不識不解。
不知不見。
不識不解一切法故,則著於文字。
於諸法中妄生诤競。
生诤競者於佛法中則為可愍。
所以然者,如來說言:沙門之法不應诤競。
爾時大德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賢士才辯乃能如是甚深明了難解難測也。
於一切法不從他受。
如身自證能如是說。
虛空藏菩薩即謂阿難言:大德。
我已自身證知。
是故如所證知能如是說。
何以故?我身即是虛空。
以虛空證知一切法。
為虛空印所櫻大德阿難。
凡諸菩薩修身善解身相者,能以此身作諸佛事。
現種種色像。
而亦不退於真法身。
亦複不離結業生身。
又複不過於平等性。
現變化身悉得自在。
於一切佛國普能示現。
終已不隐應化之身。
如是行者皆可名之為身證行。
阿難問言:善男子,汝於法頗有證耶。
虛空藏答言:大德阿難。
我不見法離於身身離於法。
阿難言:善男子,汝若身證者汝得阿羅漢果耶。
虛空藏言:大德。
無得不得無所得故。
於一切法無惱行故。
離貪欲瞋恚愚癡故。
是謂阿羅漢。
阿難言:善男子,汝何時當般涅槃耶。
虛空藏言:大德。
阿羅漢者無般涅槃。
知一切法究竟是涅槃亦無涅槃相。
凡愚之人有如是分别戲論行。
言此是生死此是涅槃。
阿羅漢者無是戲論也。
大德阿難言:善男子,如我解汝所說義。
夫菩薩者,不應言是凡夫。
亦不應言是學。
不應言是無學。
去離二相故。
虛空藏言:大德阿難。
善哉善哉!以非凡夫非學非無學故。
在在處處皆能示現。
於一切處亦不取著。
爾時五百大聲聞。
各以己身所著憂多羅缯奉上虛空藏。
奉上衣已,一時同聲說如是言:其有衆生深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快得善利。
於如是大智法藏中不堕其外。
所上之衣即便不現。
彼諸聲聞問虛空藏言:衣何所至也。
虛空藏答言:入我藏中。
又言:如來知之汝等可問。
爾時諸聲聞即白佛言:世尊,衣何所至也。
佛告諸比丘,東方去此過無量阿僧祇諸佛刹土。
有世界名曰袈裟幢。
其界有佛号曰山王如來。
虛空藏已遣此衣至彼世界。
諸聲聞即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遣衣至彼耶。
佛言:欲以此衣於彼世界施作佛事。
虛空藏菩薩於此所說,如虛空藏等三昧印法門。
此三昧於彼衣中當演其義音。
彼世界無量阿僧祇諸菩薩。
聞此法故當得無生法忍。
諸比丘當知。
菩薩作如是種種方便利益衆生。
說此法時於上虛空中雨無量金色華。
以此諸花遍覆妙寶莊嚴堂。
於諸花中出如是法音。
其有衆生信此虛空藏所說法。
善順思惟分别其義者,皆當為不退轉印所櫻畢定得至無上道常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是何瑞應乃雨此花。
出如是妙音安慰衆生。
佛告阿難。
有梵天名曰光明莊嚴。
從梵天上與六十八百千梵衆俱欲來詣此。
如來說此語已,時諸梵衆忽然來至妙寶莊嚴堂上。
頂禮佛足右繞七匝。
繞七匝已在一面立。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虛空藏菩薩不可思議。
戒衆。
清淨善修諸定。
善分别大智慧。
善能遊戲諸大神通。
善能滿足大弘誓願。
善能成就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