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言:不也世尊,迦葉。

    是語相應不。

    不也世尊,迦葉。

    若有衆生著我想衆生想命想人想。

    乃至涅槃想。

    稱我為師倍不相應。

    迦葉。

    若有人來作如是言:金翅鳥王從烏而生。

    迦葉汝意雲何。

    如是之言為可信不。

    不也世尊,迦葉如是言語為是相應為不相應。

    迦葉白言:是不相應。

    迦葉。

    若有著我乃至有著於涅槃者,名我為師倍不相應。

    迦葉。

    若使有人作如是言:有熒火蟲負須彌去。

    迦葉。

    汝意雲何。

    如是之語為可信不。

    不也世尊,迦葉。

    是相應不。

    不也世尊,迦葉。

    諸惡人等。

    著於我見衆生見。

    至涅槃見。

    名我為師倍不相應。

    迦葉,猶如大王有給使人。

    更有馀人人不識者,假依此使虛傳王令至大富家。

    王作是令王語某甲作如是事。

    時諸大臣及諸富人。

    見是異人乘自在處。

    答是人言:我當作是。

    時諸富人往至王所為活命故。

    如是迦葉。

    如來福力具足自在。

    如王安樂無有怨敵。

    王居大地飲食具足。

    如來僧衆亦複如是無有怨敵。

    住佛國界法食豐足。

    有一異人無有請者來入衆中。

    自說我見至涅槃見。

    作如是言如來說是如來說是。

    此應作此不應作。

    諸如來所有信心者不違佛教。

    聞是說已,自割衣食及妻子。

    分上妙好者而給與之。

    信恭敬與信敬而與至未識時。

    如是之人如彼異人。

    是食供已樂喜衆鬧。

    論說王事賊事。

    論說飲食論說淫女。

    論說醫事作如是言:月蝕日蝕諸王來去論說王家。

    複作是言:是處得食是處不得。

    作如是等種種論說。

    以是盡日夜還住處。

    二宿三宿乃至六宿。

    随所宿處論說諸事。

    種種嫉慢種種戲笑。

    言語雜合唌唾流出亂想睡眠。

    随所想處卧則夢見。

    夢見自身往至彼處承迎恭敬。

    既睡寤已互相說夢。

    大德。

    我夜夢汝往於是處得如是物。

    彼作是言:此夢吉祥宜應速往。

    是便往詣城邑人間。

    眼目視瞻搖動眉目。

    心多所期逼惱生熱。

    心不專一威儀輕躁。

    諸根不谛心亂調動。

    至他家已毀犯禁戒。

    與一女人共獨說法。

    因緣戲笑漸現欲相。

    以其利養。

    得利養已愛樂貪染。

    耽重或著常居止祝若違本意啼泣而去。

    趣於二處濃厚之處及贊歎處。

    若不濃厚罵是施主。

    複相聚集互相問言:誰施於衆衆何所得。

    為得幾許汝食幾許。

    迦葉。

    有如是等不相應行乃至於死。

    迦葉。

    是等複有不相應行。

    謂謗正法。

    迦葉當知。

    應當於是惡比丘所生於悲心。

    何以故?是等當獲大苦報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凡夫王給使,為欲活命故。

    遊曆於諸家,王作如是令。

    彼聞敕令已,莫瞋谪罰我。

    愚凡以此勢,常用自活命。

     何況佛最勝,於百千億劫。

    布施於手足,多造衆苦行。

    此非我法王,令住是谪罰。

    亦無有問者,為當作不作。

     在家施比丘,上妙美飲食。

    衣服中妙者,一切恭敬與。

    自己不服食,又不與子息。

    聚集上妙色,以施持戒者, 不相應行者,食已速舍去。

    共集於一處,相問樂食不。

    說王及賊事,又說關邏事。

    亦說飲食事,雲何佛聚集。

     或說日月蝕,問王去來事。

    彼當得於勝,亦說當盡滅。

    是不相應語,數數恒演說。

    此是羊應缺(諸藏皆少一句)。

     速往於彼家,是多富有處。

    是家極慳吝,不得上美食。

    生如是覺想,百種思慮已,惡行不知者,猶驢負重擔。

     於是夜夢中,見本所憶事。

    寤已相向說,種種而解釋。

    無憂大喜笑,汝當得安樂。

    速往成此事,勿遲後緻悔。

     往詣村城邑,如是不正行。

    邪視動眉目,猶若如猕猴。

    是入城邑已,為女人說法。

    棄舍於佛經,及與解脫戒。

     既至是處已,雲何設粗惡。

    毀罵是施主,及所知識者,複共相聚集,更互共相問。

    汝得何等食,所得食妙不。

     比說如是事,經於百千歲。

    如是所思覺,以是為自活。

    是起於诤訟,聚酒及香花。

    當以此為藥,則便少病痛。

     佛當奈是何,縱令有百佛。

    是舍所修行,習近在家法。

    我見及常見,起見已愛著。

    彼當修是行,以緻至惡道。

     斯當受皆苦,諸謗正法者,凡夫少覺知,修集在家行。

    諸是釋師子,實行諸聲聞。

    不以活命故,而毀犯禁戒。

     智者不貪食,起於動搖想。

    於食修不淨,定坐報施恩。

    斷諸欲漏結,修集於諸想。

    彼修行方便,從佛法出家。

     知於無诤法,諸所說空法。

    數數而修集,中不得賢實。

    勇健智慧人,知於空道者,魔及衆怖畏,是報信施恩。

     此終無有愛,亦不毀敗空。

    是勇健佛子,二足中福田。

    正法不久住,多有惡人故。

    柔軟比丘少,不放逸利者, 智者作是慮,不久速至死。

    我夜當雲何,晝亦如是荊世更無救護,唯除二足尊。

    諸學及無學,皆悉當滅度。

     此不知如是,随宜所說法。

    欺不恭敬佛,及無上正法。

    正法欲毀滅,應當勤精進。

     未久當得聞,乃至於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