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耶山頂經(元魏菩提流支譯)

關燈
是處非處。

    善男子。

    以是義故。

    智名相應非不相應。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有十種智。

    何等為十。

    一者因智。

    二者果智。

    三者義智。

    四者方便智。

    五者慧智。

    六者攝智。

    七者波羅蜜智。

    八者大悲智。

    九者教化衆生智。

    十者不著一切法智。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十種智。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有十種發。

    何等為十。

    一者身發。

    欲令一切衆生身業清淨故。

    二者口發。

    欲令一切衆生口業清淨故。

    三者意發。

    欲令一切衆生意業清淨故。

    四者内發。

    以不虛妄分别一切諸衆生故。

    五者外發。

    以于一切衆生平等行故。

    六者智發。

    以具足佛智清淨故。

    七者清淨國土發。

    以示一切諸佛國土功德莊嚴故。

    八者教化衆生發。

    以知一切煩惱病藥故。

    九者實發。

    以成就定聚故。

    十者無為智滿足心發。

    以不著一切三界故。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十種發。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行。

    何等為十。

    一者波羅蜜行。

    二者攝事行。

    三者慧行。

    四者方便行。

    五者大悲行。

    六者求助慧法行。

    七者求助智法行。

    八者心清淨行。

    九者觀諸谛行。

    十者于一切愛不愛事不貪著行。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十種行。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有十一種無盡觀。

    何等為十一。

    一者身無盡觀。

    二者事無盡觀。

    三者煩惱無盡觀。

    四者法無盡觀。

    五者愛無盡觀。

    六者見無盡觀。

    七者助道無盡觀。

    八者取無盡觀。

    九者不著無盡觀。

    十者相應無盡觀。

    十一者道場智性無盡觀。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十一種無盡觀。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對治法。

    何等為十。

    一者對治悭貪心。

    雨布施雨故。

    二者對治破戒心。

    身口意業三法清淨故。

    三者對治嗔恚心。

    修行清淨大慈悲故。

    四者對治懈怠心。

    求諸佛法無疲倦故。

    五者對治不善覺觀心。

    得禅定解脫奮迅自在故。

    六者對治愚癡心。

    生助決定慧方便法故。

    七者對治諸煩惱心。

    生助道法故。

    八者對治颠倒道集實谛助道生不颠倒道故。

    九者對治不自在心。

    法時非時得自在故。

    十者對治有我相。

    觀諸法無我故。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十種對治法。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寂靜地。

    何等為十。

    一者身寂靜。

    以離三種身不善業故。

    二者口寂靜。

    以清淨四種口業故。

    三者心寂靜。

    以離三種意惡行故。

    四者内寂靜。

    以不著自身故。

    五者外境界寂靜。

    以不著一切法故。

    六者智功德寂靜。

    以不著道故。

    七者勝寂靜。

    以如實觀聖地故。

    八者未來際寂靜。

    以彼岸慧助行故。

    九者所行世事寂靜。

    以不诳一切衆生故。

    十者不惜身心寂靜。

    以大慈悲心教化一切衆生故。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十種寂靜地。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如實修行得菩提。

    非不如實修行得菩提。

    善男子。

    雲何名為諸菩薩摩诃薩如實修行。

    善男子。

    如實修行者如說能行故。

    不如實修行者但有言說。

    不能如實修行故。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修行。

    何等為二。

    一者智。

    如實修行道。

    二者斷。

    如實修行道。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二種如實修行。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

    複有二種如實修行。

    何等為二。

    一者調伏自身如實修行。

    二者教化衆生如實修行。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二種如實修行。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

    複有二種如實修行。

    何等為二。

    一者功用智如實修行。

    二者無功用智如實修行。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二種如實修行。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

    複有二種如實修行。

    何等為二。

    一者善知分别諸地如實修行。

    二者善知諸地無差别方便如實修行。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二種如實修行。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

    複有二種如實修行。

    何等為二。

    一者離諸地過如實修行。

    二者善知地地轉方便如實修行。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二種如實修行。

    複次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

    複有二種如實修行。

    何等為二。

    一者能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修行。

    二者善知佛菩提不退轉方便如實修行。

    善男子。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二種如實修行。

    善男子。

    諸菩薩摩诃薩。

    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修行。

    諸菩薩摩诃薩。

    應如是學如實修行。

    諸菩薩摩诃薩。

    若能如是如實修行者。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以為難。

    爾時佛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善哉善哉。

    文殊師利。

    汝今善能。

    為諸菩薩摩诃薩說本業道。

    誠如汝所說。

    說是法時。

    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文殊師利法王子等。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伽耶山頂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