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耶山頂經(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關燈
小
中
大
摩诃薩十種智。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發起。
何等為十。
一者身發起。
為一切衆生淨治身業故。
二者口發起。
為一切衆生淨治口業故。
三者心發起。
為一切衆生淨治意業故。
四者内發起。
於一切衆生無所取著故。
五者外發起。
於一切衆生行平等行故。
六者智發起。
修習一切佛智故。
七者國土發起。
示現一切佛刹功德莊嚴故。
八者教化衆生發起。
知諸煩惱病藥故。
九者真實發起。
能成就決定聚故。
十者無為智滿足發起。
於一切三界心無所著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發起。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行。
何等為十。
一者波羅蜜行。
二者攝物行。
三者般若行。
四者方便行。
五者大悲行。
六者求慧資糧行。
七者求智資糧行。
八者清淨信心行。
九者入諸谛行。
十者不分别愛憎境行。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無盡觀。
何等為十。
一者身無盡觀。
二者事無盡觀。
三者法無盡觀。
四者愛無盡觀。
五者見無盡觀。
六者資糧無盡觀。
七者取無盡觀。
八者無所執著無盡觀。
九者相應無盡觀。
十者道場識自性無盡觀。
善男子,如是名菩薩摩诃薩十種無盡觀。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調伏行。
何等為十。
一者調伏慳嫉行。
舍施如雨故。
二者調伏破戒行。
三業清淨故。
三者調伏瞋恚行。
修習慈心故。
四者調伏懈怠行。
求法無倦故。
五者調伏不善行。
得禅解脫神通故。
六者調伏無明行。
生決定善巧慧資糧故。
七者調伏諸煩惱行。
圓滿一切智資糧故。
八者調伏颠倒行。
出生真實不颠倒資糧道故。
九者調伏不自在行。
於時非時自在故。
十者調伏著我行。
觀察諸法無我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調伏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寂靜地。
何等為十。
一者身寂靜地。
遠離三種身不善業故。
二者口寂靜地。
淨治四種口業故。
三者心寂靜地。
永舍三種意惡行故。
四者内寂靜地。
不執著自身故。
五者外寂靜地。
不執著一切諸法故。
六者智資糧寂靜地。
不執著所行道故。
七者不自高寂靜地。
觀察聖智自性故。
八者究竟邊際神通寂靜地。
出生般若波羅蜜故。
九者滅戲論寂靜地。
不欺诳一切衆生故。
十者不顧戀身心寂靜地。
大悲教化衆生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寂靜地複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诃薩如實行者能得菩提。
不如實行則不能得。
如實行者如其所說則如是行。
不如實行者但有言說。
不能信受不能修習。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道如實行。
二者斷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自調伏如實行。
二者教化衆生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有功用智如實行。
二者無功用智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善建立諸地如實行。
二者善觀察諸地無差别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善遠離諸地過失如實行。
二者善圓滿諸地功德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一者善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行。
二者善說諸佛菩提不退轉法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行法。
若能如是如實行者,當知是人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菩薩摩诃薩應勤修學。
爾時世尊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
快說此語。
佛說此經已,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
勇修智信菩薩摩诃薩。
淨月威光天子。
決定光明天子。
及馀衆會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發起。
何等為十。
一者身發起。
為一切衆生淨治身業故。
二者口發起。
為一切衆生淨治口業故。
三者心發起。
為一切衆生淨治意業故。
四者内發起。
於一切衆生無所取著故。
五者外發起。
於一切衆生行平等行故。
六者智發起。
修習一切佛智故。
七者國土發起。
示現一切佛刹功德莊嚴故。
八者教化衆生發起。
知諸煩惱病藥故。
九者真實發起。
能成就決定聚故。
十者無為智滿足發起。
於一切三界心無所著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發起。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行。
何等為十。
一者波羅蜜行。
二者攝物行。
三者般若行。
四者方便行。
五者大悲行。
六者求慧資糧行。
七者求智資糧行。
八者清淨信心行。
九者入諸谛行。
十者不分别愛憎境行。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無盡觀。
何等為十。
一者身無盡觀。
二者事無盡觀。
三者法無盡觀。
四者愛無盡觀。
五者見無盡觀。
六者資糧無盡觀。
七者取無盡觀。
八者無所執著無盡觀。
九者相應無盡觀。
十者道場識自性無盡觀。
善男子,如是名菩薩摩诃薩十種無盡觀。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調伏行。
何等為十。
一者調伏慳嫉行。
舍施如雨故。
二者調伏破戒行。
三業清淨故。
三者調伏瞋恚行。
修習慈心故。
四者調伏懈怠行。
求法無倦故。
五者調伏不善行。
得禅解脫神通故。
六者調伏無明行。
生決定善巧慧資糧故。
七者調伏諸煩惱行。
圓滿一切智資糧故。
八者調伏颠倒行。
出生真實不颠倒資糧道故。
九者調伏不自在行。
於時非時自在故。
十者調伏著我行。
觀察諸法無我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調伏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寂靜地。
何等為十。
一者身寂靜地。
遠離三種身不善業故。
二者口寂靜地。
淨治四種口業故。
三者心寂靜地。
永舍三種意惡行故。
四者内寂靜地。
不執著自身故。
五者外寂靜地。
不執著一切諸法故。
六者智資糧寂靜地。
不執著所行道故。
七者不自高寂靜地。
觀察聖智自性故。
八者究竟邊際神通寂靜地。
出生般若波羅蜜故。
九者滅戲論寂靜地。
不欺诳一切衆生故。
十者不顧戀身心寂靜地。
大悲教化衆生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寂靜地複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诃薩如實行者能得菩提。
不如實行則不能得。
如實行者如其所說則如是行。
不如實行者但有言說。
不能信受不能修習。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道如實行。
二者斷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自調伏如實行。
二者教化衆生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有功用智如實行。
二者無功用智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善建立諸地如實行。
二者善觀察諸地無差别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
一者善遠離諸地過失如實行。
二者善圓滿諸地功德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二種如實行。
何等為二一者善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行。
二者善說諸佛菩提不退轉法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行法。
若能如是如實行者,當知是人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菩薩摩诃薩應勤修學。
爾時世尊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
快說此語。
佛說此經已,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
勇修智信菩薩摩诃薩。
淨月威光天子。
決定光明天子。
及馀衆會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