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汝當系念,谛觀彼國淨業成者。
我今為汝廣說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衆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衆宣說佛語。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
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若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衆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于西方。
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觀于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
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
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
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内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
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
于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
閉目開目,不令散失。
唯除睡時,恒憶此事。
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衆,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舍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
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瓈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綠真珠光。
珊瑚琥珀,一切衆寶,以為映飾。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璎珞。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
衆寶間錯,色中上者。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
于衆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璎珞。
有衆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
湧生諸果,如帝釋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
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于中現。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
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
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寶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複有贊歎諸佛相好者。
從如意珠王踴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此衆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别解說除苦惱法。
汝等憶持,廣為大衆分别解說。
”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未來
汝當系念,谛觀彼國淨業成者。
我今為汝廣說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衆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衆宣說佛語。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
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若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衆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于西方。
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觀于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
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
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
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内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
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
于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
閉目開目,不令散失。
唯除睡時,恒憶此事。
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衆,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舍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
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瓈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綠真珠光。
珊瑚琥珀,一切衆寶,以為映飾。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璎珞。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
衆寶間錯,色中上者。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
于衆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璎珞。
有衆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
湧生諸果,如帝釋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
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于中現。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
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
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寶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複有贊歎諸佛相好者。
從如意珠王踴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此衆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别解說除苦惱法。
汝等憶持,廣為大衆分别解說。
”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