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璃珠於彼天人世間終無利用。
若真琉璃珠摩尼寶於其世間有大利迦葉如是,若彼聲聞具足戒學。
具一切頭陀行三摩地門。
終不能得坐菩提道場成阿耨多羅藐三菩提。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假琉璃,見彼體清淨。
於天人世間,為事無利用。
若彼真琉璃及彼摩尼寶。
體性有其殊,為事具大用。
如是彼聲聞,雖具頭陀行。
持戒及多聞,一切三摩地。
不能降四魔,而坐菩提座。
得成於善逝,非如菩薩故。
佛告迦葉。
譬如真琉璃摩尼寶作事用時價直百千迦哩沙波。
迦葉。
如是若彼菩薩所衆德。
作事用時多彼聲聞辟支佛百千迦哩沙波之數。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真琉璃,及彼摩尼寶。
作彼事用時,價直百千數。
迦哩沙波,佛子亦如是,植衆德本行,事用利衆生。
多彼聲聞人,及彼辟支佛。
迦哩沙波,其數亦如是, 爾時世尊,複次說言:尊者大迦葉。
所有國土孛星現時頭黑偃寐。
令彼國土災難競起於苦惱。
迦葉。
若彼國土如有菩薩。
是諸災難速得消除無複苦惱。
是故迦葉。
菩薩之行。
集一切善根。
為利衆生故。
又彼菩薩。
所有智藥流通四方。
醫彼一切衆生煩惱等玻真實虛。
迦葉白言:以何等藥醫何等玻迦葉。
衆生所有貪瞋癡病皆自緣生。
以無緣慈觀彼一惑業相。
有理無本自無生今亦無相。
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寂滅亦然。
又滅一切颠倒。
何等颠即四颠倒。
一者為彼有情於彼無常而計常故。
令想一切皆是無常。
二者於其苦處而計為樂令想一切皆是其苦。
三者無我計我。
令想一切法皆無我故。
四者不淨計淨。
令想一切皆非故。
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又複施設四念處。
令彼有情觀身無其所有。
能破我見。
觀受無受得。
破彼我見。
觀心無心可得。
亦除我見執故。
觀法無法可得。
破彼法我執故。
以四正斷修斷事。
修善勤修。
斷惡勤斷以四神足成就通力。
以五根五力。
治彼不信懈怠失念散亂癡以七覺支治一切愚癡。
以八聖道。
治彼一切無知八邪等過。
迦葉。
此說名為真實醫法。
迦觀此菩薩。
於閻浮提内。
醫病人中最為第一。
迦葉。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
為護自命。
彼菩薩如見醫王。
迦葉白言:如是住邪見者以何藥療。
唯願解說令彼了知。
迦葉。
彼菩薩療衆生。
非用世間之藥。
以出世間一切善根無漏智藥傳流四方。
醫彼一切衆生妄想之玻實不虛。
迦葉白言:雲何名為出世間智。
迦葉。
彼智從因緣種生離諸分别。
無我無人無衆無壽命。
如是智法於空無著。
迦葉。
汝等正求心莫驚怖發精進心。
彼如是求如是住心。
雲住心。
雲何不住心。
有過去未來現在於何而祝迦葉。
過去已滅。
未來未至。
現在無祝葉。
又此心法非在内。
非在外。
亦非中間。
迦葉又此心法離衆色相。
無住無著而不可見。
葉。
過去一切佛不見。
未來一切佛不見。
現在一切佛不見。
迦葉白言:若過去未來現在一佛不見者,雲何彼心有種種行相。
迦葉。
彼心無實從妄想生。
譬如幻化。
種種得生為虛妄迦葉白言:虛妄不實。
其喻雲何。
佛言迦葉。
心如浮泡生滅不祝心如風行而不可收。
心燈光因緣和合。
心如虛空得虛妄煩惱。
心如掣電刹那不祝心如猿猴攀緣境界。
心如畫師種種像。
心念念不住生一切煩惱。
心行體一。
無二心用故。
心如其王。
自在緣一切法故。
如惡友。
發生一切苦故。
心如大海。
漂溺一切善根故。
心如釣魚之人。
於苦生樂想故。
心夢幻。
妄計我故。
心如青蠅。
於其不淨生淨想故。
心如鬼魅。
作種種不善事故。
心如藥叉貪著境界飲人精氣故。
心如冤家。
恒求過失故。
心不靜祝或高或下進退不定故。
心如狂壞一切功德善财故。
心如蛾眼。
恒貪燈焰色故。
心著於聲。
如貪戰鼓聲故。
心如豬犬。
於不淨貪香美故。
心如賤婢。
貪食殘味故。
心能貪觸。
如蠅著膻器故。
迦葉。
心不可求求不得。
過去非有。
未來亦無。
現在不得。
若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者,三世斷故。
若三世斷故即無有。
若彼無有彼即不生。
若彼不生是即無性。
若彼無性無生無滅。
若無生滅亦無往來若無往來而無主宰。
若無主宰無假無實。
是即聖性。
迦葉。
若彼聖性。
無得戒非無戒。
無行無穢行。
無因行無果行。
亦無心意之法。
若無心意之法彼無業亦無業報。
若無業報亦無樂。
若無苦樂彼聖者性。
若彼聖性無其上下中間。
身口意等不可住著。
何以故?性遍虛空平等無分别故無分别故下此處元少一葉梵文。
若真琉璃珠摩尼寶於其世間有大利迦葉如是,若彼聲聞具足戒學。
具一切頭陀行三摩地門。
終不能得坐菩提道場成阿耨多羅藐三菩提。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假琉璃,見彼體清淨。
於天人世間,為事無利用。
若彼真琉璃及彼摩尼寶。
體性有其殊,為事具大用。
如是彼聲聞,雖具頭陀行。
持戒及多聞,一切三摩地。
不能降四魔,而坐菩提座。
得成於善逝,非如菩薩故。
佛告迦葉。
譬如真琉璃摩尼寶作事用時價直百千迦哩沙波。
迦葉。
如是若彼菩薩所衆德。
作事用時多彼聲聞辟支佛百千迦哩沙波之數。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真琉璃,及彼摩尼寶。
作彼事用時,價直百千數。
迦哩沙波,佛子亦如是,植衆德本行,事用利衆生。
多彼聲聞人,及彼辟支佛。
迦哩沙波,其數亦如是, 爾時世尊,複次說言:尊者大迦葉。
所有國土孛星現時頭黑偃寐。
令彼國土災難競起於苦惱。
迦葉。
若彼國土如有菩薩。
是諸災難速得消除無複苦惱。
是故迦葉。
菩薩之行。
集一切善根。
為利衆生故。
又彼菩薩。
所有智藥流通四方。
醫彼一切衆生煩惱等玻真實虛。
迦葉白言:以何等藥醫何等玻迦葉。
衆生所有貪瞋癡病皆自緣生。
以無緣慈觀彼一惑業相。
有理無本自無生今亦無相。
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寂滅亦然。
又滅一切颠倒。
何等颠即四颠倒。
一者為彼有情於彼無常而計常故。
令想一切皆是無常。
二者於其苦處而計為樂令想一切皆是其苦。
三者無我計我。
令想一切法皆無我故。
四者不淨計淨。
令想一切皆非故。
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又複施設四念處。
令彼有情觀身無其所有。
能破我見。
觀受無受得。
破彼我見。
觀心無心可得。
亦除我見執故。
觀法無法可得。
破彼法我執故。
以四正斷修斷事。
修善勤修。
斷惡勤斷以四神足成就通力。
以五根五力。
治彼不信懈怠失念散亂癡以七覺支治一切愚癡。
以八聖道。
治彼一切無知八邪等過。
迦葉。
此說名為真實醫法。
迦觀此菩薩。
於閻浮提内。
醫病人中最為第一。
迦葉。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
為護自命。
彼菩薩如見醫王。
迦葉白言:如是住邪見者以何藥療。
唯願解說令彼了知。
迦葉。
彼菩薩療衆生。
非用世間之藥。
以出世間一切善根無漏智藥傳流四方。
醫彼一切衆生妄想之玻實不虛。
迦葉白言:雲何名為出世間智。
迦葉。
彼智從因緣種生離諸分别。
無我無人無衆無壽命。
如是智法於空無著。
迦葉。
汝等正求心莫驚怖發精進心。
彼如是求如是住心。
雲住心。
雲何不住心。
有過去未來現在於何而祝迦葉。
過去已滅。
未來未至。
現在無祝葉。
又此心法非在内。
非在外。
亦非中間。
迦葉又此心法離衆色相。
無住無著而不可見。
葉。
過去一切佛不見。
未來一切佛不見。
現在一切佛不見。
迦葉白言:若過去未來現在一佛不見者,雲何彼心有種種行相。
迦葉。
彼心無實從妄想生。
譬如幻化。
種種得生為虛妄迦葉白言:虛妄不實。
其喻雲何。
佛言迦葉。
心如浮泡生滅不祝心如風行而不可收。
心燈光因緣和合。
心如虛空得虛妄煩惱。
心如掣電刹那不祝心如猿猴攀緣境界。
心如畫師種種像。
心念念不住生一切煩惱。
心行體一。
無二心用故。
心如其王。
自在緣一切法故。
如惡友。
發生一切苦故。
心如大海。
漂溺一切善根故。
心如釣魚之人。
於苦生樂想故。
心夢幻。
妄計我故。
心如青蠅。
於其不淨生淨想故。
心如鬼魅。
作種種不善事故。
心如藥叉貪著境界飲人精氣故。
心如冤家。
恒求過失故。
心不靜祝或高或下進退不定故。
心如狂壞一切功德善财故。
心如蛾眼。
恒貪燈焰色故。
心著於聲。
如貪戰鼓聲故。
心如豬犬。
於不淨貪香美故。
心如賤婢。
貪食殘味故。
心能貪觸。
如蠅著膻器故。
迦葉。
心不可求求不得。
過去非有。
未來亦無。
現在不得。
若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者,三世斷故。
若三世斷故即無有。
若彼無有彼即不生。
若彼不生是即無性。
若彼無性無生無滅。
若無生滅亦無往來若無往來而無主宰。
若無主宰無假無實。
是即聖性。
迦葉。
若彼聖性。
無得戒非無戒。
無行無穢行。
無因行無果行。
亦無心意之法。
若無心意之法彼無業亦無業報。
若無業報亦無樂。
若無苦樂彼聖者性。
若彼聖性無其上下中間。
身口意等不可住著。
何以故?性遍虛空平等無分别故無分别故下此處元少一葉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