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師曰:“長安天子,塞外将軍。
”曰: “恁麼則權握在手。
”師曰:“不斬無罪人。
”問:“如何是不遷底法?” 師曰:“死人不坐禅。
”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 師曰:“那伽常在定。
”問:“離卻咽喉唇吻,請師速道。
”師曰:“福昌口門窄。
”曰:“和尚為甚麼口門窄?” 師曰:“還我話來。
”問:“如何是離筌蹄底句?”師曰:“頭大帽子小。
” 曰:“意旨如何?”師曰:“側腳反穿靴。
” 問:“金烏東湧,玉兔西沈時如何?”師曰:“措大不騎驢。
”曰:“恁麼則謝師指南。
”師曰:“更須子細。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子數珠。
”曰:“見後如何?”師曰: “鐵磬行者。
”問: “未施武藝,便入戰場時如何?”師曰:“老僧打退鼓。
”曰:“恁麼則展陣開旗去也。
”師曰:“伏惟尚飨。
”上堂:“盡乾坤大地,微塵諸佛,總在福昌這裡。
”拈拄杖畫一畫,曰:“說佛說法,諸禅德若也會得,出來與汝證據。
若也不會,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便下座。
四祖志諲禅師蕲州四祖志諲禅師,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多年松樹老粼皴。
”問:“葉落歸根時如何?” 師曰:“一歲一枯榮。
”興化奉能禅師襄州興化奉能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發長僧貌醜。
” 天睦慧滿禅師唐州天睦山慧滿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多年桃核。
”曰:“意旨如何?”師曰: “打破裡頭人。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三年逢一閏。
”曰: “合談何事?”師曰:“九日是重陽。
”建福智同禅師鄂州建福智同禅師,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鹦鹉慕西秦。
”僧禮拜,師曰:“聽取一頌:雲門透法身,法身何許人?雁回沙塞北,鹦鹉慕西秦。
” 延慶宗本禅師襄州延慶宗本禅師,僧問:“魚未跳龍門時如何?”師曰: “擺手入長安。
”曰:“跳過後如何?”師曰: “長安雖樂。
” 大龍炳賢禅師鼎州大龍山炳賢禅師,僧問:“昔日先師語,如何透法身?” 師曰:“萬仞峰前句,不與白雲齊。
”問: “如何是動乾坤句?”師曰:“透出龍宮還大海,掌開日月倒須彌。
”問: “如何是出家人?”師曰:“深。
”曰: “如何是出家法?”師曰:“苦。
” 自岩上座自岩上座,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磚瓦泥土。
”曰: “如何是塔中人?”師曰:“含齒戴發。
”問: “如何是大人相?”師曰:“不曾作模樣。
”曰:“如何是老人相?”師曰:“無力把拄杖。
”問:“洞山麻三斤,意旨如何?”師曰:“八十婆婆不妝梳。
” 香林遠禅師法嗣智門光祚禅師随州智門光祚禅師,﹝先住北塔。
﹞僧問: “如何是佛?”師曰:“踏破草鞋赤腳走。
”曰:“如何是佛向上事?” 師曰:“拄杖頭上挑日月。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眼不見鼻。
”曰:“便恁麼領會時如何?”師曰:“鼻孔裡呷羹。
”問:“曹溪路上還有俗談也無?”師曰:“六祖是盧行者。
”問: “一切智智清淨,還有地獄也無?”師曰:“閻羅王是鬼做。
”上堂:“一法若有,毗盧堕在凡夫。
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
正當恁麼時,文殊向甚麼處出頭?若也出頭不得,金毛師子腰折。
幸好一盤飯,莫待糁椒姜。
”上堂: “山僧記得,在母胎中有一則語,今日舉似大衆。
諸人不得作道理商量,還有人商量得麼?若商量不得,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滿眼是埃塵。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 “也祇是個銅片。
”曰:“磨後如何?”師曰:“且收取。
”問:“如何是般若體?”師曰:“蚌含明月。
”曰:“如何是般若用?” 師曰:“兔子懷胎。
”問:“金剛眼中著得個甚麼?”師曰:“一把沙。
”曰:“為甚麼如此?”師曰:“非公境界。
”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四棱著地。
”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鼻孔三斤秤不起。
”問: “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蓮花。
”曰:“出水後如何?”師曰: “荷葉。
”上堂: “汝等諸人橫擔拄杖,出一叢林,入一叢林。
你道叢林有幾種? 或有旃檀叢林,旃檀圍繞;或有荊棘叢林,荊棘圍繞;或有荊棘叢林,旃檀圍繞;或有旃檀叢林,荊棘圍繞。
祇如四種叢林,是汝諸人在阿那個叢林裡安身立命? 若無安身立命處,虛踏破草鞋,閻羅王徵你草鞋錢有日在。
”上堂: “雪峰輥毬,羅漢書字,歸宗斬蛇,大随燒畬,且道明甚麼邊事?還有人明得麼,試道看。
若明不得,所以道: 斬蛇須是斬蛇手,燒畬須是燒畬人,瞥起情塵生妄見,眼裡無筋一世貧。
” 上堂:“赫日裡我人,雲霧裡慈悲,霜雪裡假褐,雹子裡藏身。
還藏得身麼? 若藏不得,卻被雹子打破髑髅。
”上堂:“東家李四婆,西家來乞火。
門外立少時,嗔他停滞我。
惡發走歸家,虛心屋裡坐。
可憐群小兒,終日受饑餓。
有眼不點睛,空鎖髑髅破。
” 灌州羅漢和尚灌州羅漢和尚,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牛頭阿旁。
” 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山。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井中紅焰,日裡浮漚。
”曰:“如何領會?” 師曰:“遙指扶桑日那邊。
”問: “如何是本來心?”師曰:“蹉過了也。
” 香林信禅師灌州青城香林信禅師,僧問:“觌面相呈時如何?”師曰:“築著鼻孔。
” 洞山初禅師法嗣福嚴良雅禅師潭州福嚴良雅禅師,居洞山第一座,山參次,僧出問:“如何是佛?”山答曰:“麻三斤。
” 參罷,山至寮謂師曰:“我今日答這僧話,得麼?”曰:“恰值某淨發。
” 山曰:“你元來作這去就。
”拂袖便出。
師曰: “這老漢将謂我明他這話頭不得?”因作偈呈曰:“五彩畫牛頭,黃金為點額。
春晴二月初,農人皆取則。
寒食賀新正,鐵錢三五百。
”山見,深肯之。
住福嚴日,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入門便見。
” 開福德賢禅師荊南府開福德賢禅師,僧問:“去離不得時如何?”師曰: “子承父業。
”問:“如何是衲僧活計?”師曰: “耳裡種田。
”上堂:“不用思而知,不用慮而解。
知解俱泯,合談何事?”良久曰:“一葉落,天下秋。
”問: “承和尚有言,隔江招手,意旨如何?”師曰:“被裡張帆。
”曰:“恁麼則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去也。
”師曰: “踏不著。
” 報慈嵩禅師潭州報慈嵩禅師,僧問:“北鬥藏身,意旨如何?”師曰:“百歲老人入漆甕。
”乾明睦禅師嶽州乾明睦禅師,問洞山:“停機罷賞時如何?”山曰:“水底弄傀儡。
”師曰:“誰是看玩者?”山曰: “停機罷賞者。
”師曰:“恁麼則知音不和也。
”山曰:“知音底事作麼生?”師曰:“大盡三十日。
”山曰: “未在更道。
”師曰:“某甲合吃和尚手中痛棒。
”山休去。
問:“昔日靈山記,今朝嗣阿誰?”師曰:“楚山突兀,漢水東流。
”曰:“恁麼則洞山的嗣也。
”師曰:“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 廣濟同禅師鄧州廣濟院同禅師,僧問:“萬緣息盡時如何?”師曰:“三腳蝦蟆飛上天。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 師曰:“華嶽三峰小。
”曰:“此意如何?”師曰:“黃河輥底流。
”東平洪教禅師韶州東平山洪教禅師,僧問:“如何是向上關?”師豎起拂子。
僧曰:“學人未曉,乞師再指。
”師曰:“非公境界。
”曰:“和尚豈無方便?”師曰:“再犯不容。
” 泐潭謙禅師法嗣丫山宗盛禅師虔州丫山宗盛禅師,上堂:“鐘聲清,鼓聲響,早晚相聞休妄想。
薦得徒勞别問津,莫道山僧無伎倆。
咄!” 奉先深禅師法嗣蓮華峰祥庵主天台蓮華峰祥庵主,僧問:“如何是雪嶺泥牛吼?”師曰:“聽。
”曰:“如何是雲門木馬嘶?”師曰: “響。
”示寂日,拈拄杖示衆曰:“古人到這裡,為甚麼不肯住?”衆無對。
師乃曰:“為他途路不得力。
” 複曰:“畢竟如何?”以杖橫肩曰:“榔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 言畢而逝。
崇勝禦禅師江州崇勝禦禅師,僧問:“如何是學人受用三昧?”師曰:“橫擔拄杖。
”曰:“意旨如何?”師曰: “步步踏實。
”雙泉郁禅師法嗣德山慧遠禅師鼎州德山慧遠禅師,開堂示衆曰:“無量法門悉已具足。
然雖如是,且須委悉,始得其餘方便。
昔時聖人互出,乃曰:傳燈。
爾後賢者差肩,故雲繼祖。
是以心心相傳,法法相印。
且作麼生傳? 作麼生印?”舉起拂子曰:“此乃人天同證,若如是也遞相證明,其或未曉之徒,請垂下問。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鐵門路險。
”解夏上堂,僧問:“九旬禁足今已滿,自恣之儀事若何?”師曰: “猢狲趁蛱蝶,九步作一歇。
”曰:“意旨如何?”師示頌曰:“兩個童兒舁木鼓,左邊打了右邊舞。
刹那變現百千般,分明示君君記取。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烏龜鑽破壁。
”上堂:“枕石漱流,任運天真。
不見古者道,撥霞掃雪和雲母,掘石移松得茯苓。
當恁麼時複何言哉?諸禅德要會麼?聽取一頌: 雪霁長空,迥野飛鴻。
段雲片片,向西向東。
”” 含珠山彬禅師襄州含珠山彬禅師,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瞎。
” 問:“如何是和尚關捩子?”師豎起拂子。
僧便喝,師便打。
問:“如何是三乘教?”師曰:“上大人。
”曰:“意旨如何?”師曰:“化三千。
” 披雲寂禅師法嗣開先照禅師廬山開先照禅師,僧問:“向上宗乘,乞師垂示?”師曰:“白雲斷處見明月。
”曰:“猶是學人疑處。
” 師曰:“黃葉落時聞搗衣。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一條寒澗木,得力勝兒孫。
”曰:“用者如何?” 師曰:“百雜碎。
”上堂:“叢林規矩,古佛家風。
一參一請,一粥一飯。
且道明得個甚麼? 祇如諸人心心不停,念念不住,若能不停處停,念處無念,自合無生之理。
與麼說話,笑破他人口。
參!” 金陵天寶和尚金陵天寶和尚,僧問:“白雲抱幽石時如何?”師曰:“非公境界。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裂半作三。
”曰:“學人未曉。
”師曰:“鼻孔針筒。
” 舜峰诏禅師法嗣桃園朗禅師磁州桃園山朗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西來若有意,斬下老僧頭。
”曰: “為甚卻如此?”師曰:“不見道:為法喪軀。
” 法雲智善禅師安州法雲智善禅師,僧問:“如何是古佛道場?”師曰:“山青水綠。
” 般若柔禅師法嗣藍田縣真禅師藍田縣真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定門?”師曰:“拈柴擇菜。
”上堂: “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
上座适來從地爐邊來,還與初步同别?若言同,即不會不遷。
若言别,亦不會不遷。
上座作麼生會?還會麼?這裡不是那裡,那裡不是這裡。
且道是一處兩處? 是遷不遷?是來去不是來去? 若于此顯明得,便乃古今一如初終。
自爾念念無常,心心永滅。
所以道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上座适來恁麼來,卻請恁麼去。
參!” 妙勝臻禅師法嗣雪峰欽山主西川雪峰欽山主,上堂:“昨日一,今日二,不用思量,快須瞥地。
不瞥地,蹉過平生沒巴鼻。
咄!” 薦福古禅師法嗣淨戒守密禅師和州淨戒守密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稽首,稽首。
”曰:“學人有分也無?”師曰: “頓首,頓首。
”僧作舞而出。
師曰:“似則恰似,是即未是。
” 清涼明禅師法嗣祥符雲豁禅師吉州西峰雲豁禅師,郡之曾氏子,早扣諸方,晚見清涼。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涼曰: “雲遮海門樹。
”曰:“出世後如何?”涼曰:“擘破鐵圍山。
”師于言下大悟,涼印可之。
歸住寶龍,雲侶骈集。
真宗皇帝遺使召至,訪問宗要。
留上苑,經時冥坐不食,上嘉異,賜号圓淨。
辭歸,珍錫甚隆,皆不受。
以詩寵其行,改寶龍曰祥符,旌師之居也。
嘗有問易中要旨者,師曰:“夫神生于無形,而成于有形。
從有以至于無,然後能合乎妙圓正覺之道。
故自四十九衍,以至于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窮天下之理,以盡天下之性,不異吾聖人之教也。
”示寂日,為衆曰:“天不高,地不厚,自是時人觑不透。
但看臘月二十五,依舊而南看北鬥。
”瞑然而逝,茶毗獲舍利建塔。
青原下九世文殊真禅師法嗣洞山曉聰禅師瑞州洞山曉聰禅師,遊方時在雲居作燈頭,見僧說泗州大聖近在揚州出現。
有設問曰: “既是泗州大聖,為甚麼卻向揚州出現?”師曰:“君子愛财,取之以道。
” 後僧舉似蓮華峰祥庵主,主大驚曰: “雲門兒孫猶在。
”中夜望雲居拜之。
住後,僧問:“達磨未傳心地印,釋迦未解髻中珠。
此時若問西來意,還有西來意也無?”師曰:“六月雨淋淋,寬其萬姓心。
” 曰:“恁麼則雲散家家月,春來處處花。
”師曰: “腳跟下到金剛水際是多少?”僧無語。
師曰:“祖師西來,特唱此事。
自是上座不薦。
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認影迷頭,豈非大錯?既是祖師西來特唱此事,又何必更對忉忉?珍重!”問: “無根樹子向甚麼處栽?”師曰:“千年常住一朝。
”僧問:“如何是離聲色句?”師曰:“南贍部洲,北郁單越。
”曰: “恁麼則學人知恩不昧也。
”師曰:“四大海深多少?”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此去漢陽不遠。
”曰:“磨後如何?”師曰:“黃鹳樓前鹦鹉洲。
”問:“如何是佛?”師曰:“理長即就。
”上堂:“教山僧道甚麼即得? 古即是今,今即是古。
所以楞嚴經道,松直棘曲,鹄白烏玄。
還知得麼?雖然如是,未必是松一向直,棘一向曲,鹄便白,烏便玄。
洞山道:這裡也有曲底松,也有直底棘,也有玄底鹄,也有白底烏。
久立。
”上堂。
僧問:“學人進又不得,退又不得時如何?”師曰:“抱首哭蒼天。
”僧無語,師曰:“汝還知缽盂鐼子落處麼?汝若知得落處,也從汝問。
三十年後,蓦然問著也不定。
” 上堂,舉寒山雲:“井底生紅塵,高峰起白浪。
石女生石兒,龜毛寸寸長。
若要學菩提,但看此模樣。
”良久曰:“還知落處也無?若也不知落處,看看菩提入僧堂裡去也。
久立。
”上堂: “春寒凝冱,夜來好雪,還見麼?大地雪漫漫,春風依舊寒。
說禅說道易,成佛成祖難。
珍重!”上堂: “晨雞報曉靈,粥後便天明。
燈籠猶瞌睡,露柱卻惺惺。
”複曰:“惺惺直言惺惺,曆曆直言曆曆。
明朝後日,莫認奴作郎。
珍重!”因事示衆:“天晴蓋卻屋,乘乾刈卻禾。
早輸王稅了,鼓腹唱巴歌。
”問: “德山入門便棒,猶是起模畫樣。
臨濟入門便喝,未免捏目生花。
離此二途,未審洞山如何為人?”師曰: “天晴久無雨,近日有雲騰。
”曰:“他日若有人問洞山宗旨,教學人如何舉似?”師曰:“園疏枯槁甚,擔水潑菠棱。
”師一日不安,上堂辭衆,述法身頌曰:“參禅學道莫茫茫,問透法身北鬥藏。
餘今老倒赢甚,見人無力得商量。
唯有钁頭知我意,栽松時複上金剛。
”言訖而寂,塔于金剛嶺。
南台勤禅師法嗣高陽法廣禅師汝州高陽法廣禅師,僧問:“如何是大悲千手眼?”師曰:“堕坑落塹。
”石霜節誠禅師潭州石霜節誠禅師,僧問:“古者道,卷簾當白晝,移榻對青山。
如何是卷簾當白晝?”師曰: “過淨瓶來。
”曰:“如何是移榻對青山?”師曰:“卻安舊處著。
”上堂: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随緣蕩蕩,更莫沉吟。
你等諸人,才上階道,便好回去。
更要待第二杓惡水潑,作甚麼?”德山晏禅師法嗣德山志先禅師鼎州山德山志先禅師,僧問:“見色便見心時如何?”師曰:“角弓彎似月,寶劍利如霜。
”曰:“如何領會?”師曰:“金甲似魚鱗,朱旗如火焰。
”問:“遠遠投師,乞師一接。
”師曰:“不接。
”曰: “恁麼則虛伸一問。
”師曰:“少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
”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
為甚麼不得成佛道?”師曰: “貪觀天上月,失卻掌中珠。
”問:“軍期急速時如何?”師曰:“十字街頭滿面塵。
”曰:“為甚麼如此?”師曰: “知而故犯。
”問:“如何是無為之談?”師曰:“石羊石虎喃喃語。
”曰:“是何言教?”師曰:“長行書不盡,短偈絕人聞。
”問:“如何是一稱南無佛?”師曰:“皆以成佛道。
” 黑水璟禅師法嗣黑戈義欽禅師峨嵋黑水義欽禅師,上堂,僧出禮拜。
師曰: “大地百雜碎。
”便下座。
五祖戒禅師法嗣泐潭懷澄禅師洪州泐潭懷澄禅師,僧問:“見者是色,聞者是聲。
離此二途,請師别道。
”師曰:“古寺新牌額。
”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師曰:“觀世音菩薩。
”師一日見僧披衲,師曰:“得恁麼好針線?”曰: “祇要牢固。
”師曰:“打草驚蛇作甚麼?”曰:“客來須看。
”師曰: “祇有這個更别有?”曰:“雲生嶺上。
”師曰: “未在更道。
”曰:“水滴岩問。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 洞山自寶禅師瑞山洞山自寶禅師,上堂:“總恁麼風恬浪靜,那裡得來?忽遇洪浩渺,白浪滔天。
當恁麼時,覓個水手也難得。
衆中莫有把柂者麼?”衆無對。
師曰:“賺殺一船人。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 “腰長腳短。
”北塔恩廣禅師複州北塔恩廣禅師,僧問:“如何是衲僧變通之事?”師曰:“東湧西沒。
”曰:“變通後如何?”師曰: “地肥茄子嫩。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左手書右字。
”曰: “學人不會。
”師曰:“歐頭柳腳。
”四海端禅師蕲州四祖端禅師,法身頌曰:“燈心刺著石人腳,火急去請周醫博。
路逢龐公相借問,六月日頭乾曬卻。
” 雲蓋志颙禅師潭州雲蓋志颙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古寺碑難讀。
”曰:“意旨如何?”師曰: “讀者盡攢眉。
”海會通禅師舒州海會通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柿桶蓋笠。
”曰:“學人不曉。
”師曰: “行時頭頂戴,坐則挂高壁。
”洞山妙圓禅師瑞州洞山妙圓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頭腦相似。
” 義台子祥禅師蕲州義台子祥禅師,僧問:“如何是義台境?”師曰:“路不拾遺。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 “桀犬吠堯。
” 天童懷清禅師明州天童懷清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眼裡不著沙。
”曰:“如何領會?”師曰: “耳裡不著水。
”曰:“恁麼則禮拜也。
”師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
” 寶嚴叔芝禅師越州寶嚴叔芝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土身木骨。
”曰:“意旨如何?”師曰:“五彩金裝。
”曰:“恁麼則頂禮去也。
”師曰:“天台榔栗。
” 五祖秀禅師蕲州五祖山秀禅師,僧問:“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既是無法可說,又将何說?”師曰:“霜寒地凍。
” 曰:“空生不解岩中坐,惹得天花動地來。
”師曰:“日出冰消。
”僧拟議,師曰:“何不進語?”僧又無語。
師曰:“車不橫推,理無曲斷。
” 白馬辯禅師襄州白馬辯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水來河漲。
”曰:“如何是法?”師曰:“風來樹動。
”水南智昱禅師随州水南智昱禅師,上堂:“欲識解脫道,雞鳴天已曉。
趙州庭前柏,打落青州棗。
咄!” 福昌善禅師法嗣上方齊嶽禅師安吉州上方齊嶽禅師,僧問:“如何是菩提?” 師曰:“磚頭瓦子。
”曰:“意旨如何?”師曰:“苦。
”上堂: “旋收黃葉燒青煙,竹榻和衣半夜眠。
粥後放參三下鼓。
孰能更話祖師禅。
” 便下座。
育王常坦禅師明州育王常坦禅師,僧問:“如何是有中有?”師曰:“金河峰上。
”曰:“如何是無中無?”師曰: “般若堂前。
”上堂:“千花競發,百鳥啼春,是向上句。
諸佛出世,知識興慈,是向下句。
作麼生是不涉二途句?若識得,頂門上出氣。
若識不得,土牛耕石田。
”擊禅床,下座。
金山瑞新禅師潤州金山瑞新禅師,僧問:“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父母未生,未審此身在甚麼處?”師曰: “曠大劫來無處所,若論生滅盡成非。
”曰:“恁麼則周遍大方心,不在一切處。
”師曰:“泥裡撼。
”上堂: “世間所貴者,和氏之璧、隋侯之珠,金山喚作驢屎馬糞。
出世間所貴者,真如解脫、菩薩槃,金山喚作沸碗鳴。
且道恁麼說話,落在甚麼處?故不是取舍心重,信邪倒見。
諸人要知麼?猛虎不顧幾上肉,洪爐豈鑄囊中錐?” 乾明信禅師法嗣藥山彜肅禅師澧州藥山彜肅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大樹大皮裹。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 “小樹小皮纏。
”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四王擡不起。
” 智門祚禅師法嗣雪窦重顯禅師明州雪窦重顯禅師,遂甯府李氏子。
依普安院仁銑上人出家。
受具之後,橫經講席,究理窮玄。
诘問鋒馳,機辯無敵。
鹹知法器,佥指南遊。
首造智門,即伸問曰:“不起一念,雲何有過?” 門召師近前,師才近前,門以拂子蓦口打。
師拟開口,門又打,師豁然開悟。
出住翠峰,後遷雪窦。
開堂日,于法座前顧視大衆曰:“若論本分相見,不必高升法座。
”遂以手畫一畫曰:“諸人随山僧手看,無量諸佛國土一時現前。
各各子細觀瞻,其或涯際未知,不免拖泥帶水。
”便升座。
上首白椎罷,有僧方出,師約住曰:“如來正法眼藏,委在今日。
放行則瓦礫生光,把住則真金失色。
權柄在手,殺活臨時。
其有作者,共相證據。
”僧出問:“遠離翠峰祖席,已臨雪窦道場,未審是一是二?”師曰:“馬無千裡謾追風。
”曰: “恁麼則雲散家家月。
”師曰:“龍頭蛇尾漢。
”問:“德山臨濟棒喝已彰,和尚如何為人?”師曰: “放過一著。
”僧拟議,師便喝。
僧曰:“未審祇恁麼,别有在?”師曰:“射虎不真,徒勞沒羽。
”問: “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朝宰臨筵,如何即是?”師曰:“清風來未休。
”曰:“恁麼則得遇于師也。
”師曰: “一言已出,驷馬難追。
”僧禮拜,師曰:“放過一著。
”乃普觀大衆曰: “人天普集,合發明個甚麼事? 焉可互分賓主,馳騁問答,便當宗乘去。
廣大門風,威德自在,輝騰今古,把定乾坤。
千聖祇言自知,五乘莫能建立。
所以聲前悟旨,猶迷顧鑒之端。
言下知宗,尚昧識情之表。
諸人要知真實相為麼?但以上無攀仰,下絕己躬,自然常光現前,個個壁立千仞。
還辨明得也無? 未辨辨取,未明明取。
既辨明得,能截生死流,同據佛祖位,妙圓超悟,正在此時。
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為之花。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祥雲五色。
”曰:“學人不會。
”師曰:“頭上漫漫。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猿啼古木。
”曰:“來後如何?” 師曰:“鶴唳青霄。
”曰:“即今事作麼生?”師曰:“一不成,二不是。
” 問:“和尚未見智門時如何?”師曰: “爾鼻孔在我手裡。
”曰:“見後如何?”師曰:“穿過髑髅。
” 有僧出,禮拜起曰:“請師答話。
”師便棒。
僧曰:“豈無方便?”師曰: “罪不重科。
” 複有一僧出,禮拜起曰:“請師答話。
”師曰:“兩重公案。
”曰:“請師不答話。
”師亦棒。
問: “古人道,北鬥裡藏身,意旨如何?”師曰:“千聞不如一見。
”曰:“此話大行。
”師曰:“老鼠銜鐵。
”問: “古人道,皎皎地絕一絲頭,祇如山河大地,又且如何?”師曰:“面赤不如語直。
”曰:“學人未曉。
”師曰:“遍問諸方。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乘槎斫額。
”曰:“莫祇這便是。
”師曰: “浪死虛生。
”問:“如何是緣生義?”師曰: “金剛鑄鐵券。
”曰:“學人不會。
”師曰:“鬧市裡牌。
”曰:“恁麼則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師曰:“列下。
”問:“四十九年說不盡底,請師說?”師曰:“争之不足。
”曰:“謝師答話。
”師曰:“鐵棒自看。
”問: “如何是把定乾坤眼?”師曰:“拈卻鼻孔。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一喜一悲。
”僧拟議,師曰:“苦。
”問: “如何是脫珍禦服,著弊垢衣?”師曰:“垂手不垂手。
”曰:“乞師方便。
”師曰:“左眼挑筋,右眼抉肉。
”問: “龍門争進舉,那個是登科?”師曰:“重遭點額。
”曰:“學人不會。
” 師曰:“退水藏鱗。
”問:“寂寂忘言,誰是得者?”師曰:“卸帽穿雲去。
”曰:“如何領會?”師曰:“披蓑帶雨歸。
”曰:“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師曰:“一場酸澀。
” 問:“坐斷毗盧底人,師還接否?”師曰:“殷勤送别潇相岸。
”曰:“恁麼則學人罪過也。
”師曰: “天寬地窄太愁人。
”僧禮拜,師曰:“苦屈之詞,不妨難吐。
”問:“生死到來,如何回避?”師曰:“定花闆上。
”曰:“莫便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曰:“符到奉行。
” 上堂,僧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苦。
”曰:“還許學人用也無?” 師噓一噓,乃曰: “大衆前共相酬唱,也須是個漢始得。
若也未有奔流度刃底眼,不勞拈出。
所以道,如大火聚,近著即燎卻面門。
亦如按太阿寶劍,沖前即喪身失命。
”乃曰:“太阿橫按祖堂寒,千裡應須息萬端。
莫待冷光輕閃爍。
”複雲: “看看!”便下座。
上堂,僧問:“如何是維摩一默?”師曰:“寒山訪拾得。
”曰:“恁麼
”曰: “恁麼則權握在手。
”師曰:“不斬無罪人。
”問:“如何是不遷底法?” 師曰:“死人不坐禅。
”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 師曰:“那伽常在定。
”問:“離卻咽喉唇吻,請師速道。
”師曰:“福昌口門窄。
”曰:“和尚為甚麼口門窄?” 師曰:“還我話來。
”問:“如何是離筌蹄底句?”師曰:“頭大帽子小。
” 曰:“意旨如何?”師曰:“側腳反穿靴。
” 問:“金烏東湧,玉兔西沈時如何?”師曰:“措大不騎驢。
”曰:“恁麼則謝師指南。
”師曰:“更須子細。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子數珠。
”曰:“見後如何?”師曰: “鐵磬行者。
”問: “未施武藝,便入戰場時如何?”師曰:“老僧打退鼓。
”曰:“恁麼則展陣開旗去也。
”師曰:“伏惟尚飨。
”上堂:“盡乾坤大地,微塵諸佛,總在福昌這裡。
”拈拄杖畫一畫,曰:“說佛說法,諸禅德若也會得,出來與汝證據。
若也不會,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便下座。
四祖志諲禅師蕲州四祖志諲禅師,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多年松樹老粼皴。
”問:“葉落歸根時如何?” 師曰:“一歲一枯榮。
”興化奉能禅師襄州興化奉能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發長僧貌醜。
” 天睦慧滿禅師唐州天睦山慧滿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多年桃核。
”曰:“意旨如何?”師曰: “打破裡頭人。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三年逢一閏。
”曰: “合談何事?”師曰:“九日是重陽。
”建福智同禅師鄂州建福智同禅師,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鹦鹉慕西秦。
”僧禮拜,師曰:“聽取一頌:雲門透法身,法身何許人?雁回沙塞北,鹦鹉慕西秦。
” 延慶宗本禅師襄州延慶宗本禅師,僧問:“魚未跳龍門時如何?”師曰: “擺手入長安。
”曰:“跳過後如何?”師曰: “長安雖樂。
” 大龍炳賢禅師鼎州大龍山炳賢禅師,僧問:“昔日先師語,如何透法身?” 師曰:“萬仞峰前句,不與白雲齊。
”問: “如何是動乾坤句?”師曰:“透出龍宮還大海,掌開日月倒須彌。
”問: “如何是出家人?”師曰:“深。
”曰: “如何是出家法?”師曰:“苦。
” 自岩上座自岩上座,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磚瓦泥土。
”曰: “如何是塔中人?”師曰:“含齒戴發。
”問: “如何是大人相?”師曰:“不曾作模樣。
”曰:“如何是老人相?”師曰:“無力把拄杖。
”問:“洞山麻三斤,意旨如何?”師曰:“八十婆婆不妝梳。
” 香林遠禅師法嗣智門光祚禅師随州智門光祚禅師,﹝先住北塔。
﹞僧問: “如何是佛?”師曰:“踏破草鞋赤腳走。
”曰:“如何是佛向上事?” 師曰:“拄杖頭上挑日月。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眼不見鼻。
”曰:“便恁麼領會時如何?”師曰:“鼻孔裡呷羹。
”問:“曹溪路上還有俗談也無?”師曰:“六祖是盧行者。
”問: “一切智智清淨,還有地獄也無?”師曰:“閻羅王是鬼做。
”上堂:“一法若有,毗盧堕在凡夫。
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
正當恁麼時,文殊向甚麼處出頭?若也出頭不得,金毛師子腰折。
幸好一盤飯,莫待糁椒姜。
”上堂: “山僧記得,在母胎中有一則語,今日舉似大衆。
諸人不得作道理商量,還有人商量得麼?若商量不得,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滿眼是埃塵。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 “也祇是個銅片。
”曰:“磨後如何?”師曰:“且收取。
”問:“如何是般若體?”師曰:“蚌含明月。
”曰:“如何是般若用?” 師曰:“兔子懷胎。
”問:“金剛眼中著得個甚麼?”師曰:“一把沙。
”曰:“為甚麼如此?”師曰:“非公境界。
”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四棱著地。
”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鼻孔三斤秤不起。
”問: “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蓮花。
”曰:“出水後如何?”師曰: “荷葉。
”上堂: “汝等諸人橫擔拄杖,出一叢林,入一叢林。
你道叢林有幾種? 或有旃檀叢林,旃檀圍繞;或有荊棘叢林,荊棘圍繞;或有荊棘叢林,旃檀圍繞;或有旃檀叢林,荊棘圍繞。
祇如四種叢林,是汝諸人在阿那個叢林裡安身立命? 若無安身立命處,虛踏破草鞋,閻羅王徵你草鞋錢有日在。
”上堂: “雪峰輥毬,羅漢書字,歸宗斬蛇,大随燒畬,且道明甚麼邊事?還有人明得麼,試道看。
若明不得,所以道: 斬蛇須是斬蛇手,燒畬須是燒畬人,瞥起情塵生妄見,眼裡無筋一世貧。
” 上堂:“赫日裡我人,雲霧裡慈悲,霜雪裡假褐,雹子裡藏身。
還藏得身麼? 若藏不得,卻被雹子打破髑髅。
”上堂:“東家李四婆,西家來乞火。
門外立少時,嗔他停滞我。
惡發走歸家,虛心屋裡坐。
可憐群小兒,終日受饑餓。
有眼不點睛,空鎖髑髅破。
” 灌州羅漢和尚灌州羅漢和尚,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牛頭阿旁。
” 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山。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井中紅焰,日裡浮漚。
”曰:“如何領會?” 師曰:“遙指扶桑日那邊。
”問: “如何是本來心?”師曰:“蹉過了也。
” 香林信禅師灌州青城香林信禅師,僧問:“觌面相呈時如何?”師曰:“築著鼻孔。
” 洞山初禅師法嗣福嚴良雅禅師潭州福嚴良雅禅師,居洞山第一座,山參次,僧出問:“如何是佛?”山答曰:“麻三斤。
” 參罷,山至寮謂師曰:“我今日答這僧話,得麼?”曰:“恰值某淨發。
” 山曰:“你元來作這去就。
”拂袖便出。
師曰: “這老漢将謂我明他這話頭不得?”因作偈呈曰:“五彩畫牛頭,黃金為點額。
春晴二月初,農人皆取則。
寒食賀新正,鐵錢三五百。
”山見,深肯之。
住福嚴日,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入門便見。
” 開福德賢禅師荊南府開福德賢禅師,僧問:“去離不得時如何?”師曰: “子承父業。
”問:“如何是衲僧活計?”師曰: “耳裡種田。
”上堂:“不用思而知,不用慮而解。
知解俱泯,合談何事?”良久曰:“一葉落,天下秋。
”問: “承和尚有言,隔江招手,意旨如何?”師曰:“被裡張帆。
”曰:“恁麼則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去也。
”師曰: “踏不著。
” 報慈嵩禅師潭州報慈嵩禅師,僧問:“北鬥藏身,意旨如何?”師曰:“百歲老人入漆甕。
”乾明睦禅師嶽州乾明睦禅師,問洞山:“停機罷賞時如何?”山曰:“水底弄傀儡。
”師曰:“誰是看玩者?”山曰: “停機罷賞者。
”師曰:“恁麼則知音不和也。
”山曰:“知音底事作麼生?”師曰:“大盡三十日。
”山曰: “未在更道。
”師曰:“某甲合吃和尚手中痛棒。
”山休去。
問:“昔日靈山記,今朝嗣阿誰?”師曰:“楚山突兀,漢水東流。
”曰:“恁麼則洞山的嗣也。
”師曰:“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 廣濟同禅師鄧州廣濟院同禅師,僧問:“萬緣息盡時如何?”師曰:“三腳蝦蟆飛上天。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 師曰:“華嶽三峰小。
”曰:“此意如何?”師曰:“黃河輥底流。
”東平洪教禅師韶州東平山洪教禅師,僧問:“如何是向上關?”師豎起拂子。
僧曰:“學人未曉,乞師再指。
”師曰:“非公境界。
”曰:“和尚豈無方便?”師曰:“再犯不容。
” 泐潭謙禅師法嗣丫山宗盛禅師虔州丫山宗盛禅師,上堂:“鐘聲清,鼓聲響,早晚相聞休妄想。
薦得徒勞别問津,莫道山僧無伎倆。
咄!” 奉先深禅師法嗣蓮華峰祥庵主天台蓮華峰祥庵主,僧問:“如何是雪嶺泥牛吼?”師曰:“聽。
”曰:“如何是雲門木馬嘶?”師曰: “響。
”示寂日,拈拄杖示衆曰:“古人到這裡,為甚麼不肯住?”衆無對。
師乃曰:“為他途路不得力。
” 複曰:“畢竟如何?”以杖橫肩曰:“榔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 言畢而逝。
崇勝禦禅師江州崇勝禦禅師,僧問:“如何是學人受用三昧?”師曰:“橫擔拄杖。
”曰:“意旨如何?”師曰: “步步踏實。
”雙泉郁禅師法嗣德山慧遠禅師鼎州德山慧遠禅師,開堂示衆曰:“無量法門悉已具足。
然雖如是,且須委悉,始得其餘方便。
昔時聖人互出,乃曰:傳燈。
爾後賢者差肩,故雲繼祖。
是以心心相傳,法法相印。
且作麼生傳? 作麼生印?”舉起拂子曰:“此乃人天同證,若如是也遞相證明,其或未曉之徒,請垂下問。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鐵門路險。
”解夏上堂,僧問:“九旬禁足今已滿,自恣之儀事若何?”師曰: “猢狲趁蛱蝶,九步作一歇。
”曰:“意旨如何?”師示頌曰:“兩個童兒舁木鼓,左邊打了右邊舞。
刹那變現百千般,分明示君君記取。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烏龜鑽破壁。
”上堂:“枕石漱流,任運天真。
不見古者道,撥霞掃雪和雲母,掘石移松得茯苓。
當恁麼時複何言哉?諸禅德要會麼?聽取一頌: 雪霁長空,迥野飛鴻。
段雲片片,向西向東。
”” 含珠山彬禅師襄州含珠山彬禅師,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瞎。
” 問:“如何是和尚關捩子?”師豎起拂子。
僧便喝,師便打。
問:“如何是三乘教?”師曰:“上大人。
”曰:“意旨如何?”師曰:“化三千。
” 披雲寂禅師法嗣開先照禅師廬山開先照禅師,僧問:“向上宗乘,乞師垂示?”師曰:“白雲斷處見明月。
”曰:“猶是學人疑處。
” 師曰:“黃葉落時聞搗衣。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一條寒澗木,得力勝兒孫。
”曰:“用者如何?” 師曰:“百雜碎。
”上堂:“叢林規矩,古佛家風。
一參一請,一粥一飯。
且道明得個甚麼? 祇如諸人心心不停,念念不住,若能不停處停,念處無念,自合無生之理。
與麼說話,笑破他人口。
參!” 金陵天寶和尚金陵天寶和尚,僧問:“白雲抱幽石時如何?”師曰:“非公境界。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裂半作三。
”曰:“學人未曉。
”師曰:“鼻孔針筒。
” 舜峰诏禅師法嗣桃園朗禅師磁州桃園山朗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西來若有意,斬下老僧頭。
”曰: “為甚卻如此?”師曰:“不見道:為法喪軀。
” 法雲智善禅師安州法雲智善禅師,僧問:“如何是古佛道場?”師曰:“山青水綠。
” 般若柔禅師法嗣藍田縣真禅師藍田縣真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定門?”師曰:“拈柴擇菜。
”上堂: “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
上座适來從地爐邊來,還與初步同别?若言同,即不會不遷。
若言别,亦不會不遷。
上座作麼生會?還會麼?這裡不是那裡,那裡不是這裡。
且道是一處兩處? 是遷不遷?是來去不是來去? 若于此顯明得,便乃古今一如初終。
自爾念念無常,心心永滅。
所以道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上座适來恁麼來,卻請恁麼去。
參!” 妙勝臻禅師法嗣雪峰欽山主西川雪峰欽山主,上堂:“昨日一,今日二,不用思量,快須瞥地。
不瞥地,蹉過平生沒巴鼻。
咄!” 薦福古禅師法嗣淨戒守密禅師和州淨戒守密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稽首,稽首。
”曰:“學人有分也無?”師曰: “頓首,頓首。
”僧作舞而出。
師曰:“似則恰似,是即未是。
” 清涼明禅師法嗣祥符雲豁禅師吉州西峰雲豁禅師,郡之曾氏子,早扣諸方,晚見清涼。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涼曰: “雲遮海門樹。
”曰:“出世後如何?”涼曰:“擘破鐵圍山。
”師于言下大悟,涼印可之。
歸住寶龍,雲侶骈集。
真宗皇帝遺使召至,訪問宗要。
留上苑,經時冥坐不食,上嘉異,賜号圓淨。
辭歸,珍錫甚隆,皆不受。
以詩寵其行,改寶龍曰祥符,旌師之居也。
嘗有問易中要旨者,師曰:“夫神生于無形,而成于有形。
從有以至于無,然後能合乎妙圓正覺之道。
故自四十九衍,以至于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窮天下之理,以盡天下之性,不異吾聖人之教也。
”示寂日,為衆曰:“天不高,地不厚,自是時人觑不透。
但看臘月二十五,依舊而南看北鬥。
”瞑然而逝,茶毗獲舍利建塔。
青原下九世文殊真禅師法嗣洞山曉聰禅師瑞州洞山曉聰禅師,遊方時在雲居作燈頭,見僧說泗州大聖近在揚州出現。
有設問曰: “既是泗州大聖,為甚麼卻向揚州出現?”師曰:“君子愛财,取之以道。
” 後僧舉似蓮華峰祥庵主,主大驚曰: “雲門兒孫猶在。
”中夜望雲居拜之。
住後,僧問:“達磨未傳心地印,釋迦未解髻中珠。
此時若問西來意,還有西來意也無?”師曰:“六月雨淋淋,寬其萬姓心。
” 曰:“恁麼則雲散家家月,春來處處花。
”師曰: “腳跟下到金剛水際是多少?”僧無語。
師曰:“祖師西來,特唱此事。
自是上座不薦。
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認影迷頭,豈非大錯?既是祖師西來特唱此事,又何必更對忉忉?珍重!”問: “無根樹子向甚麼處栽?”師曰:“千年常住一朝。
”僧問:“如何是離聲色句?”師曰:“南贍部洲,北郁單越。
”曰: “恁麼則學人知恩不昧也。
”師曰:“四大海深多少?”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此去漢陽不遠。
”曰:“磨後如何?”師曰:“黃鹳樓前鹦鹉洲。
”問:“如何是佛?”師曰:“理長即就。
”上堂:“教山僧道甚麼即得? 古即是今,今即是古。
所以楞嚴經道,松直棘曲,鹄白烏玄。
還知得麼?雖然如是,未必是松一向直,棘一向曲,鹄便白,烏便玄。
洞山道:這裡也有曲底松,也有直底棘,也有玄底鹄,也有白底烏。
久立。
”上堂。
僧問:“學人進又不得,退又不得時如何?”師曰:“抱首哭蒼天。
”僧無語,師曰:“汝還知缽盂鐼子落處麼?汝若知得落處,也從汝問。
三十年後,蓦然問著也不定。
” 上堂,舉寒山雲:“井底生紅塵,高峰起白浪。
石女生石兒,龜毛寸寸長。
若要學菩提,但看此模樣。
”良久曰:“還知落處也無?若也不知落處,看看菩提入僧堂裡去也。
久立。
”上堂: “春寒凝冱,夜來好雪,還見麼?大地雪漫漫,春風依舊寒。
說禅說道易,成佛成祖難。
珍重!”上堂: “晨雞報曉靈,粥後便天明。
燈籠猶瞌睡,露柱卻惺惺。
”複曰:“惺惺直言惺惺,曆曆直言曆曆。
明朝後日,莫認奴作郎。
珍重!”因事示衆:“天晴蓋卻屋,乘乾刈卻禾。
早輸王稅了,鼓腹唱巴歌。
”問: “德山入門便棒,猶是起模畫樣。
臨濟入門便喝,未免捏目生花。
離此二途,未審洞山如何為人?”師曰: “天晴久無雨,近日有雲騰。
”曰:“他日若有人問洞山宗旨,教學人如何舉似?”師曰:“園疏枯槁甚,擔水潑菠棱。
”師一日不安,上堂辭衆,述法身頌曰:“參禅學道莫茫茫,問透法身北鬥藏。
餘今老倒赢甚,見人無力得商量。
唯有钁頭知我意,栽松時複上金剛。
”言訖而寂,塔于金剛嶺。
南台勤禅師法嗣高陽法廣禅師汝州高陽法廣禅師,僧問:“如何是大悲千手眼?”師曰:“堕坑落塹。
”石霜節誠禅師潭州石霜節誠禅師,僧問:“古者道,卷簾當白晝,移榻對青山。
如何是卷簾當白晝?”師曰: “過淨瓶來。
”曰:“如何是移榻對青山?”師曰:“卻安舊處著。
”上堂: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随緣蕩蕩,更莫沉吟。
你等諸人,才上階道,便好回去。
更要待第二杓惡水潑,作甚麼?”德山晏禅師法嗣德山志先禅師鼎州山德山志先禅師,僧問:“見色便見心時如何?”師曰:“角弓彎似月,寶劍利如霜。
”曰:“如何領會?”師曰:“金甲似魚鱗,朱旗如火焰。
”問:“遠遠投師,乞師一接。
”師曰:“不接。
”曰: “恁麼則虛伸一問。
”師曰:“少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
”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
為甚麼不得成佛道?”師曰: “貪觀天上月,失卻掌中珠。
”問:“軍期急速時如何?”師曰:“十字街頭滿面塵。
”曰:“為甚麼如此?”師曰: “知而故犯。
”問:“如何是無為之談?”師曰:“石羊石虎喃喃語。
”曰:“是何言教?”師曰:“長行書不盡,短偈絕人聞。
”問:“如何是一稱南無佛?”師曰:“皆以成佛道。
” 黑水璟禅師法嗣黑戈義欽禅師峨嵋黑水義欽禅師,上堂,僧出禮拜。
師曰: “大地百雜碎。
”便下座。
五祖戒禅師法嗣泐潭懷澄禅師洪州泐潭懷澄禅師,僧問:“見者是色,聞者是聲。
離此二途,請師别道。
”師曰:“古寺新牌額。
”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師曰:“觀世音菩薩。
”師一日見僧披衲,師曰:“得恁麼好針線?”曰: “祇要牢固。
”師曰:“打草驚蛇作甚麼?”曰:“客來須看。
”師曰: “祇有這個更别有?”曰:“雲生嶺上。
”師曰: “未在更道。
”曰:“水滴岩問。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 洞山自寶禅師瑞山洞山自寶禅師,上堂:“總恁麼風恬浪靜,那裡得來?忽遇洪浩渺,白浪滔天。
當恁麼時,覓個水手也難得。
衆中莫有把柂者麼?”衆無對。
師曰:“賺殺一船人。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 “腰長腳短。
”北塔恩廣禅師複州北塔恩廣禅師,僧問:“如何是衲僧變通之事?”師曰:“東湧西沒。
”曰:“變通後如何?”師曰: “地肥茄子嫩。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左手書右字。
”曰: “學人不會。
”師曰:“歐頭柳腳。
”四海端禅師蕲州四祖端禅師,法身頌曰:“燈心刺著石人腳,火急去請周醫博。
路逢龐公相借問,六月日頭乾曬卻。
” 雲蓋志颙禅師潭州雲蓋志颙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古寺碑難讀。
”曰:“意旨如何?”師曰: “讀者盡攢眉。
”海會通禅師舒州海會通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柿桶蓋笠。
”曰:“學人不曉。
”師曰: “行時頭頂戴,坐則挂高壁。
”洞山妙圓禅師瑞州洞山妙圓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頭腦相似。
” 義台子祥禅師蕲州義台子祥禅師,僧問:“如何是義台境?”師曰:“路不拾遺。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 “桀犬吠堯。
” 天童懷清禅師明州天童懷清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眼裡不著沙。
”曰:“如何領會?”師曰: “耳裡不著水。
”曰:“恁麼則禮拜也。
”師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
” 寶嚴叔芝禅師越州寶嚴叔芝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土身木骨。
”曰:“意旨如何?”師曰:“五彩金裝。
”曰:“恁麼則頂禮去也。
”師曰:“天台榔栗。
” 五祖秀禅師蕲州五祖山秀禅師,僧問:“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既是無法可說,又将何說?”師曰:“霜寒地凍。
” 曰:“空生不解岩中坐,惹得天花動地來。
”師曰:“日出冰消。
”僧拟議,師曰:“何不進語?”僧又無語。
師曰:“車不橫推,理無曲斷。
” 白馬辯禅師襄州白馬辯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水來河漲。
”曰:“如何是法?”師曰:“風來樹動。
”水南智昱禅師随州水南智昱禅師,上堂:“欲識解脫道,雞鳴天已曉。
趙州庭前柏,打落青州棗。
咄!” 福昌善禅師法嗣上方齊嶽禅師安吉州上方齊嶽禅師,僧問:“如何是菩提?” 師曰:“磚頭瓦子。
”曰:“意旨如何?”師曰:“苦。
”上堂: “旋收黃葉燒青煙,竹榻和衣半夜眠。
粥後放參三下鼓。
孰能更話祖師禅。
” 便下座。
育王常坦禅師明州育王常坦禅師,僧問:“如何是有中有?”師曰:“金河峰上。
”曰:“如何是無中無?”師曰: “般若堂前。
”上堂:“千花競發,百鳥啼春,是向上句。
諸佛出世,知識興慈,是向下句。
作麼生是不涉二途句?若識得,頂門上出氣。
若識不得,土牛耕石田。
”擊禅床,下座。
金山瑞新禅師潤州金山瑞新禅師,僧問:“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父母未生,未審此身在甚麼處?”師曰: “曠大劫來無處所,若論生滅盡成非。
”曰:“恁麼則周遍大方心,不在一切處。
”師曰:“泥裡撼。
”上堂: “世間所貴者,和氏之璧、隋侯之珠,金山喚作驢屎馬糞。
出世間所貴者,真如解脫、菩薩槃,金山喚作沸碗鳴。
且道恁麼說話,落在甚麼處?故不是取舍心重,信邪倒見。
諸人要知麼?猛虎不顧幾上肉,洪爐豈鑄囊中錐?” 乾明信禅師法嗣藥山彜肅禅師澧州藥山彜肅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大樹大皮裹。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 “小樹小皮纏。
”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四王擡不起。
” 智門祚禅師法嗣雪窦重顯禅師明州雪窦重顯禅師,遂甯府李氏子。
依普安院仁銑上人出家。
受具之後,橫經講席,究理窮玄。
诘問鋒馳,機辯無敵。
鹹知法器,佥指南遊。
首造智門,即伸問曰:“不起一念,雲何有過?” 門召師近前,師才近前,門以拂子蓦口打。
師拟開口,門又打,師豁然開悟。
出住翠峰,後遷雪窦。
開堂日,于法座前顧視大衆曰:“若論本分相見,不必高升法座。
”遂以手畫一畫曰:“諸人随山僧手看,無量諸佛國土一時現前。
各各子細觀瞻,其或涯際未知,不免拖泥帶水。
”便升座。
上首白椎罷,有僧方出,師約住曰:“如來正法眼藏,委在今日。
放行則瓦礫生光,把住則真金失色。
權柄在手,殺活臨時。
其有作者,共相證據。
”僧出問:“遠離翠峰祖席,已臨雪窦道場,未審是一是二?”師曰:“馬無千裡謾追風。
”曰: “恁麼則雲散家家月。
”師曰:“龍頭蛇尾漢。
”問:“德山臨濟棒喝已彰,和尚如何為人?”師曰: “放過一著。
”僧拟議,師便喝。
僧曰:“未審祇恁麼,别有在?”師曰:“射虎不真,徒勞沒羽。
”問: “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朝宰臨筵,如何即是?”師曰:“清風來未休。
”曰:“恁麼則得遇于師也。
”師曰: “一言已出,驷馬難追。
”僧禮拜,師曰:“放過一著。
”乃普觀大衆曰: “人天普集,合發明個甚麼事? 焉可互分賓主,馳騁問答,便當宗乘去。
廣大門風,威德自在,輝騰今古,把定乾坤。
千聖祇言自知,五乘莫能建立。
所以聲前悟旨,猶迷顧鑒之端。
言下知宗,尚昧識情之表。
諸人要知真實相為麼?但以上無攀仰,下絕己躬,自然常光現前,個個壁立千仞。
還辨明得也無? 未辨辨取,未明明取。
既辨明得,能截生死流,同據佛祖位,妙圓超悟,正在此時。
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為之花。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祥雲五色。
”曰:“學人不會。
”師曰:“頭上漫漫。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猿啼古木。
”曰:“來後如何?” 師曰:“鶴唳青霄。
”曰:“即今事作麼生?”師曰:“一不成,二不是。
” 問:“和尚未見智門時如何?”師曰: “爾鼻孔在我手裡。
”曰:“見後如何?”師曰:“穿過髑髅。
” 有僧出,禮拜起曰:“請師答話。
”師便棒。
僧曰:“豈無方便?”師曰: “罪不重科。
” 複有一僧出,禮拜起曰:“請師答話。
”師曰:“兩重公案。
”曰:“請師不答話。
”師亦棒。
問: “古人道,北鬥裡藏身,意旨如何?”師曰:“千聞不如一見。
”曰:“此話大行。
”師曰:“老鼠銜鐵。
”問: “古人道,皎皎地絕一絲頭,祇如山河大地,又且如何?”師曰:“面赤不如語直。
”曰:“學人未曉。
”師曰:“遍問諸方。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乘槎斫額。
”曰:“莫祇這便是。
”師曰: “浪死虛生。
”問:“如何是緣生義?”師曰: “金剛鑄鐵券。
”曰:“學人不會。
”師曰:“鬧市裡牌。
”曰:“恁麼則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師曰:“列下。
”問:“四十九年說不盡底,請師說?”師曰:“争之不足。
”曰:“謝師答話。
”師曰:“鐵棒自看。
”問: “如何是把定乾坤眼?”師曰:“拈卻鼻孔。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一喜一悲。
”僧拟議,師曰:“苦。
”問: “如何是脫珍禦服,著弊垢衣?”師曰:“垂手不垂手。
”曰:“乞師方便。
”師曰:“左眼挑筋,右眼抉肉。
”問: “龍門争進舉,那個是登科?”師曰:“重遭點額。
”曰:“學人不會。
” 師曰:“退水藏鱗。
”問:“寂寂忘言,誰是得者?”師曰:“卸帽穿雲去。
”曰:“如何領會?”師曰:“披蓑帶雨歸。
”曰:“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師曰:“一場酸澀。
” 問:“坐斷毗盧底人,師還接否?”師曰:“殷勤送别潇相岸。
”曰:“恁麼則學人罪過也。
”師曰: “天寬地窄太愁人。
”僧禮拜,師曰:“苦屈之詞,不妨難吐。
”問:“生死到來,如何回避?”師曰:“定花闆上。
”曰:“莫便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曰:“符到奉行。
” 上堂,僧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苦。
”曰:“還許學人用也無?” 師噓一噓,乃曰: “大衆前共相酬唱,也須是個漢始得。
若也未有奔流度刃底眼,不勞拈出。
所以道,如大火聚,近著即燎卻面門。
亦如按太阿寶劍,沖前即喪身失命。
”乃曰:“太阿橫按祖堂寒,千裡應須息萬端。
莫待冷光輕閃爍。
”複雲: “看看!”便下座。
上堂,僧問:“如何是維摩一默?”師曰:“寒山訪拾得。
”曰:“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