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日輪麼?何不向高山頂上去。

    ”山僧卻徵他道:“那裡是高山頂上?”他道:“紅塵不到處是。

    ” 諸仁者,好個端的消息,還會麼?長連床上佛陀耶。

    ”上堂: “昨夜黃面瞿昙,将三千大千世界來一口吞盡,如人飲湯水,蹤迹不留,應時消散。

     當爾時諸大菩薩、聲聞羅漢、及與一切衆生,盡皆不覺不知,唯有文殊普賢瞥然觑見。

    雖然得見,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海裡頭出頭沒。

    諸人且道是甚麼消息?若也檢點得破,許他頂門上具一隻眼。

    ”示寂阇維,煙氣所及,悉成設利。

    塔司空山,分窆疊石原。

     真如道會禅師台州真如道會禅師,上堂:“空劫中事,自肯承當。

    日用全彰,有何滲漏? 正好歸家穩坐,任他雪覆青山。

    不留元字挂懷,誰顧波翻水面?且道正不立玄、偏不附物一句,如何舉似? 機絲不挂梭頭事,文彩縱橫意自殊。

    ” 智通景深禅師興國軍智通大死翁景深禅師,台州王氏子。

    自幼不群。

     年十八,依廣度院德芝披剃,始谒淨慈象禅師。

    一日聞象曰:“思而知,慮而解,皆鬼家活計。

    ”興不自遏,遂往寶峰求入室。

    峰曰:“直須斷起滅念,向空劫已前掃除玄路,不涉正偏,盡卻今時,全身放下,放盡還放,方有自由分。

    ”師聞頓領厥旨。

     峰擊鼓告衆曰:“深得闡提大死之道,後學宜依之。

    ”因号大死翁。

    建炎改元,開法智通。

    上堂: “來不入門,去不出戶。

    來去無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羊絕迹,蒼梧月鎖,丹鳳不栖。

    所以道,藏身處沒蹤迹,沒蹤迹處莫藏身。

    若能如是,去住無依,了無向背,還委悉麼?而今分散如雲鶴,你我相忘觸處玄。

    ”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 “黑面老婆披白練。

    ”曰:“如何是偏中正?”師曰:“白頭翁子著皂衫。

    ” 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屎裡翻筋鬥。

    ”曰:“如何是兼中至?”師曰:“雪刃籠身不自傷。

    ”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昆侖夜裡行。

    ”曰:“向上還有事也無?”師曰:“捉得烏龜喚作鼈。

    ”曰:“乞師再垂方便。

    ” 師曰:“入山逢虎卧,出谷鬼來牽。

    ”曰:“何得幹戈相待?”師曰:“三兩線,一斤麻。

    ” 紹興初,歸住寶藏岩,以事民其服。

    壬申二月示微恙,乃曰:“世緣盡矣。

    ”三月十三,為衆小參,仍說偈曰: “不用剃頭,何須澡浴?一堆紅焰,千足萬足。

    雖然如是,且道向上還有事也無?”遂斂目而逝。

     華藥智朋禅師衡州華藥智朋禅師,四明黃氏子。

    依寶峰有年,無省,因為衆持缽。

    峰自題其像曰:“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

    白雲影裡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

     噫,你是何人?”至焦山,枯木成禅師見之,歎曰:“今日方知此老親見先師來。

    ”師遂請益其贊。

    成曰: “豈不見法眼拈夾山境話,曰我二十年祇作境會。

    ”師即契悟。

    ﹝蘿湖野錄雲:“成指以問師曰:“汝會麼?”師曰:“不會。

    ”成曰:“汝記得法燈拟寒山否?” 師遂誦,至“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

    ”于“憶”字處,成遽以手掩師口曰:“住!住!”師豁然有省。

    ”﹞乃曰:“元來恁麼地。

    ”成曰:“汝作麼生會?” 師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成曰:“直須保任。

    ”師應喏。

    紹興初,出住華藥、婺之天甯,後遷清涼。

    上堂:“海風吹夢,嶺猿啼月。

    敢問諸人,是何時節?恁麼會得,無影樹下任遨遊。

    其或未然,三條椽下,直須打徹。

    ”後退居明之瑞岩。

    建康再以清涼挽之,明守亦勉其行,師不從。

    作偈送使者曰: “相煩專使人煙霞,灰冷無湯不點茶。

    寄語甬東賢太守,難教枯木再生花。

    ” 未幾而終。

     石門易禅師法嗣青原齊禅師吉州青原齊禅師,福州陳氏子。

    二十八辭父兄,從雲蓋智禅師出家,執事首座。

     座一日秉拂罷,師問曰:“某聞首座所說,莫曉其義,伏望慈悲指示。

    ”座諄諄誘之,使究無著說這個法。

    踰兩日有省,以偈呈曰:“說法無如這個親,十方刹海一微塵。

    若能于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見一人。

    ” 座駭然,因語智,得度,遍扣諸方。

    後至石門,深蒙器可。

    出住青原僅一紀。

     示寂日,說偈遺衆曰: “昨夜三更過急灘,灘頭雲霧黑漫漫。

    一條拄杖為知己,擊碎千關與萬關。

    ” 天衣法聰禅師越州天衣法聰禅師,上堂:“幽室寒燈不假挑,虛空明月徹雲霄。

     要知日用常無間,烈焰光中發異苗。

    ”因裝普賢大士,開光明次,師登梯,秉筆顧大衆曰:“道得即為下筆。

    ”衆無對。

    師召侍者: “與老僧牢扶梯子。

    ”遂點之。

     尼佛通禅師遂甯府香山尼佛通禅師,因誦蓮經有省,往見石門,乃曰:“成都吃不得也,遂甯吃不得也。

    ” 門拈拄杖打出,通忽悟曰:“榮者自榮,謝者自謝。

    秋露春風,好不著便。

    ” 門拂袖歸方丈,師亦不顧而出。

    由此道俗景從,得法者衆。

     淨因覺禅師法嗣華嚴慧蘭禅師東京華嚴真懿慧蘭禅師,上堂:“達磨大師,九年面壁。

    未開口已前,不妨令人疑著。

     卻被神光座主一觑,腳手忙亂,便道:“吾本來慈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當時若有個漢,腦後有照破古今底眼目,手中有截斷虛空底鉗錘,才見恁麼道,便與蓦胸扭住,問他道:“一華五葉且拈放一邊,作麼生是你傳底法?”待伊開口,便與掀倒禅床,直饒達磨全機,也倒退三千裡。

     免見千古之下,負累兒孫。

    華嚴今日,豈可徒然?非唯重整頹綱,且要為諸人雪屈。

    ”遂拈拄杖橫按,召大衆曰: “達磨大師向甚處去也?”擲拄杖,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靈山會上,喚作拈花。

    少室峰前,名為得髓。

     從上古德,祇可傍觀。

    末代宗師,盡皆拱手。

    華嚴今日不可逐浪随波,拟向萬仞峰前點出普天春色。

    會麼? 髑髅無喜識,枯木有龍吟。

    ” 天甯誧禅師法嗣熊耳慈禅師西京熊耳慈禅師,上堂:“般若無知,應緣而照。

     山僧今日撒屎撒尿,這邊放,那邊屙。

     東山西嶺笑呵呵。

    幸然一片清涼地,剛被熊峰染污他。

    染污他,莫啾唧,泥牛木馬盡呵叱。

     過犯彌天且莫論,再得清明又何日?還會麼?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 大洪遂禅師法嗣大洪慶顯禅師随州大洪慶顯禅師,僧問:“須菩提岩中宴坐,帝釋雨華。

    和尚新據洪峰,有何祥瑞?”師曰: “鐵牛耕破扶桑國,迸出金烏照海門。

    ”曰:“未審是何宗旨?”師曰: “熨鬥煎茶铫不同。

    ” 大洪智禅師法嗣天章樞禅師越州天章樞禅師,上堂召大衆曰:“春将至,歲已暮。

    思量古往今來,祇是個般調度。

    凝眸昔日家風,下足舊時岐路。

    勸君休莫莽鹵,眨上眉毛須薦取。

    東村王老笑呵呵,此道今人棄如土。

    ” 青原下十四世長蘆了禅師法嗣天童宗珏禅師明州天童宗珏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十字街頭休斫額。

    ”上堂:“劫前運步,世外橫身。

     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證不可以言傳。

    直得虛靜斂氛,白雲向寒岩而斷。

    靈光破暗,明月随夜船而來。

     正恁麼時作麼生履踐?偏正不曾離本位,縱橫那涉語因緣。

    ” 長蘆妙覺禅師真州長蘆妙覺慧悟禅師,上堂:“盡大地是個解脫門,把手拽不肯入。

    雪峰老漢抑逼人作麼? 既到這裡,為甚麼鼻孔在别人手裡?”良久曰:“貪觀天上月,失卻手中桡。

    ”僧問:“雁過長空,影沉寒水。

     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

    還端的也無?”師曰:“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雁過長空!”僧拟議,師曰:“靈利衲子。

    ” 龜山義初禅師福州龜山義初禅師,上堂:“久默斯要,不務速說。

    釋迦老子寐語作麼?我今為汝保任,斯事終不虛也。

    大似壓良為賤。

    既不恁麼,畢竟如何?白雲籠嶽頂,翠色轉崔嵬。

    ” 保甯興譽禅師建康保甯興譽禅師,上堂:“步入道場,影涵宗鑒。

    粲粲星羅霁夜,英英花吐春時。

     木人密運化機,絲毫不爽。

    石女全提空印,文彩未彰。

    且道不一不異,無去無來,合作麼生體悉? 的的縱橫皆妙用,阿侬元不異中來。

    ” 北山法通禅師真州北山法通禅師,上堂:“吞盡三世底,為甚麼開口不得? 照破四天下底,為甚麼開眼不得? 作麼生得十成通暢去。

    金針雙鎖備,葉露隐全該。

    ”僧問:“斷言語,絕思惟處,乞師指示。

    ”師曰: “滴水不入石。

    ”天童覺禅師法嗣雪窦嗣宗禅師明州雪窦聞庵嗣宗禅師,徽州陳氏子。

    幼業經圓具,依妙湛慧禅師。

    诘問次,釋然契悟。

     慧以塵尾拂付之。

    後谒宏智,蒙印可,其道愈尊。

    出住普照、善權、翠岩、雪窦。

    上堂: “人人有個鼻孔,唯有善權無鼻孔。

    為甚麼無?二十年前被人掣落了也。

    人人有兩個眼睛,唯有善權無眼睛。

    為甚麼無? 被人木子換了也。

    人人有個髑髅,唯有善權無髑髅。

    為甚麼無?借人作屎杓了也。

    ”遂召大衆曰:“鼻孔又無,眼睛又無,髑髅又無。

    諸人還識善權麼?若也不識,是諸人埋沒善權。

    其或未然,更聽一頌: “澗底泥牛金貼面,山頭石女著真紅。

    系驢橛上生芝草,不是雲霭香爐峰。

    ””上堂:“翠岩不是不說,祇為無個時節。

    今朝快便難逢,一句為君剖決。

    露柱本是木頭,秤錘祇是生鐵。

    諸人若到諸方,莫道山僧饒舌。

    ”僧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 “沒卻你鼻孔。

    ”曰:“出水後如何?”師曰:“穿著你眼睛。

    ”曰: “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烏豆。

    ”問:“如何是君?”師曰:“磨砻三尺劍,待斬不平人。

    ”曰:“如何是臣?” 師曰:“白雲閑不徹,流水太忙生。

    ”曰:“如何是君臣道合?”師曰: “雲行雨施,月皎星輝。

    ”問: “如何是正中偏?”師曰:“菱花未照前。

    ”曰:“如何是偏中正”師曰: “團圞無少剩。

    ”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 “遍界絕纖埃。

    ”曰:“如何是兼中至?”師曰:“齧镞功前戲。

    ”曰: “如何是兼中到?”師曰:“十道不通耗。

    ”問: “如何是轉功就位?”師曰:“撒手無依全體現,扁舟漁父宿蘆花。

    ”曰: “如何是轉位就功?”師曰: “半夜嶺頭風月靜,一聲高樹老猿啼。

    ”曰:“如何是功位齊彰?”師曰: “出門不踏來時路,滿目飛塵絕點埃。

    ” 曰:“如何是功位俱隐?”師曰:“泥牛飲盡澄潭月,石馬加鞭不轉頭。

    ”師終于本山,塔全身寺之西南隅。

    善權法智禅師常州善權法智禅師,陝府柏氏子。

    壯于西京聖果寺祝發。

     習華嚴,棄谒南陽謹,次參大洪智,踰十年無所證。

    後于宏智言下豁然。

    出居善權,次遷金粟。

    上堂:“明月高懸未照前,雪眉人憑玉欄幹。

    夜深雨過風雷息,客散雲樓酒碗乾。

    ”上堂:“三界無法,何處求心?驚蛇入草,飛鳥出林。

     雨過山堂秋夜靜,市聲終不到孤岑。

    ” 淨慈慧晖禅師杭州淨慈自得慧晖禅師,會稽張氏子。

    幼依澄照道凝,染削進具。

     甫二十,扣真歇于長蘆,微有所證。

    旋裡谒宏智,智舉“當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問之,語不契。

     初夜定,回往聖僧前燒香,而宏智适至。

    師見之,頓明前話。

    次日入室,智舉“堪嗟去日顔如玉,卻歎回時鬓似霜”诘之。

    師曰:“其入離,其出微。

    ”自爾問答無滞,智許為室中真子。

     紹興丁巳開法補陀,徙萬壽及吉祥、雪窦。

    淳熙三年,補淨慈。

    上堂:“朔風凜凜掃寒林,葉落歸根露赤心。

     萬派朝宗船到岸,六窗虛映芥投針。

    本成現,莫他尋,性地閑閑耀古今。

    戶外凍消春色動,四山渾作木龍吟。

    ”上堂:“釋迦老子,窮理盡性,金口敷宣,一代時教。

    珠回玉轉,被人喚作拭不淨故紙。

    達磨祖師,以一乘法直指單傳,面壁九年,不立文字,被人喚作壁觀婆羅門。

     且道作麼生行履,免被傍人指注去?衲帔蒙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

    ”上堂:“巢知風,穴知雨。

    甜者甜兮苦者苦。

    不須計較作思量,五五從來二十五。

     萬般施設到平常,此是叢林飽參句。

    諸人還委悉麼?野老不知堯舜力,冬冬打鼓祭江神。

    ”上堂: “谷之神,樞之要。

    裡許旁參,回途得妙。

    雲雖動而常閑,月雖晦而彌照。

     賓主交參,正偏兼到。

     十洲春盡花凋殘,珊瑚樹林日杲杲。

    ”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昨夜三更星滿天。

    ”曰:“如何是偏中正?”師曰:“白雲籠嶽頂,終不露崔嵬。

    ”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莫謂鲲鲸無羽翼,今日親從鳥道來。

    ”曰:“如何是兼中至?”師曰:“應無迹,用無痕。

    ”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石人衫子破,大地沒人縫。

    ”上堂: “皮膚脫落絕方隅,明了身心一物無。

    妙入道寰深靜處,玉人端馭白牛車。

     妙明田地,達者還稀。

     識情不到,唯證方知。

    白雲兒靈靈自照,青山父卓卓常存。

    機分頂後光,智契劫前眼。

     所以道新豐路兮峻仍皾,新豐洞兮湛然沃。

    登者登兮不動搖,遊者遊兮莫速。

     亭堂雖有到人稀,林泉不長尋常木。

     諸禅德,向上一著尊貴難明。

    琉璃殿上不稱尊,翡翠簾前還合伴。

    正與麼時,針線貫通,真宗不墜。

     合作麼生施設?開頭白發離岩谷,半夜穿雲入市廛。

    ”上堂,舉傅大士法身頌雲:“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雲門大師道,諸人東來西來,南來北來,各各騎一頭水牯牛來。

    然雖如是,千頭萬頭,秪要識取這一頭。

    ”師曰:“雲門尋常乾爆爆地,錐劄不入。

    到這裡,也解拖泥帶水。

     諸人祇今要見這一頭麼?天色稍寒,各自歸堂。

    ”上堂,舉風幡話。

    師曰: “風幡動處著得個眼,即是上座。

     風幡動處失卻個眼,即是風幡。

    其或未然。

     不是風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強錐針,岩房雨過昏煙淨,卧聽涼風生竹林。

    ” 七年秋,退歸雪窦。

    十年仲冬二十九日中夜,沐浴而逝。

    窆全身于明覺塔右。

     瑞岩法恭禅師明州瑞岩石窗法恭禅師,郡之奉化林氏子。

    于栖真院下發受具,往延慶講下。

     一夕,誦法華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時,聞風剌榈葉聲,忽然有省,棄依天童,始明大旨。

     凡當世弘法者,悉往咨決。

    出住能仁光孝瑞岩。

    上堂:“春風楊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師心,兩處俱漏洩。

     不動步還家,習漏頓消滅。

    暗投玉線芒,曉貫金針穴。

    深固實幽遠,無人孰辨别。

    慚愧可憐生,頭頭皆合轍。

     不念阿彌陀,南無乾屎橛。

    無智癡人前,第一不得說。

    ”上堂:“見得徹,用時親,相逢盡是個中人。

     望空雨寶休誇富,無地容錐未是貧。

    踏著秤錘硬似鐵,八兩元來是半斤。

    ”上堂,舉“世尊生下,指天指地”公案,頌曰:“五天一隻蓬蒿箭,攪動支那百萬兵。

    不得雲門行正令,幾乎錯認定盤星。

    ” 石門法真禅師襄州石門清涼法真禅師,劍門人也。

    上堂:“柳色含煙,春光迥秀。

    一峰孤峻,萬卉争芳。

     白雲淡濘已無心,滿目青山元不動。

    漁翁垂釣,一溪寒雪未曾消。

    野渡無人,萬古碧潭清似鏡。

     賓中有主,拄杖橫挑日月輪。

    主中有賓,踏破草鞋赤腳走。

    直得賓主互顯,殺活自由。

    理事混融,正偏不滞。

     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

    且道如何委悉?塵中雖有隐身術,争似全身入帝鄉。

    ” 光孝思徹禅師明州光孝了堂思徹禅師,上堂:“羊頭車子推明月,沒底船兒載曉風。

     一句頓超情量外,道無南北與西東。

    所以劫前消息,非口耳之所傳;格外真規,豈思量之能解?須知佛佛祖祖,了無一法為人。

     子子孫孫,直下全身荷負。

    既已萬機寝削,自然一糁不留。

    湛湛之波,碧水冷涵于秋色。

     靈靈之照,霁天淨洗于冰輪。

    宛轉旁參,葉通兼帶。

    夢手推開玉戶,翻身撥動機輪。

    正令才行,又見一陽萌動。

     化工密運,俄驚三世變遷。

    雖則默爾無言,争柰熾然常說。

    無遷無變,今朝拈置一邊。

     有故有新,且道如何話會。

    諸人還委悉麼?群陰消剝盡,來日是書雲。

    ”大洪法為禅師随州大洪法為禅師,天台鮑氏子。

    上堂:“法身無相,不可以音聲求。

    妙道亡言,豈可以文字會? 縱使超佛越祖,猶落階梯。

    直饒說妙談玄,終挂唇齒。

    須是功勳不犯,影迹不留,枯木寒岩,更無津潤,幻人木馬,情識皆空,方能垂手入廛,轉身異類。

     不見道,無漏國中留不住,卻來煙塢卧寒沙。

    ” 長蘆琳禅師真州長蘆琳禅師,上堂拈拄杖曰:“其宗也離心意識,其旨也超去來今。

     離心意識,故品萬類不見差殊。

    超去來今,故盡十方更無滲漏。

    當頭不犯,徹底無依。

    悟向眹兆未生已前,用在功勳不犯之處。

     平常活計,不用躊蹰。

    拟議之間,即沒交涉。

    ” 大洪預禅師法嗣惠力悟禅師臨江軍慧力悟禅師,上堂:“一切聲,是佛聲,檐前雨滴響泠泠。

    一切色,是佛色,觌面相呈諱不得。

     便恁麼,若為明,碧天雲外月華清。

    ” 雪峰慧深首座福州雪峰慧深首座,示衆:“未得入頭應切切,入頭已得須教徹。

     雖然得入本無無,莫守無無無間歇。

    ”大洪聞之,乃曰:“深兄說禅若此,惜福緣不勝耳。

    ”一日普說罷,揮偈辭衆,以筆一拍而化。

     天封歸禅師法嗣東林通理禅師江州東林通理禅師,上堂:“峰頭駕鐵船,三更日輪杲。

    心閑不自明,落葉知誰掃? 等閑摘個鄭州梨,放手元是青州棗。

    ”天衣聰禅師法嗣慧日法安禅師蘇州慧日法安禅師,本郡人。

    僧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狗走抖擻口。

    ”曰: “意旨如何?”師曰:“猴愁摟頭。

    ” 護國欽禅師溫州護國欽禅師,上堂:“有句無句,明來暗去。

    活捉生擒,捷書露布。

    如藤倚樹,物以類聚。

     海外人參,蜀中綿附。

    樹倒藤枯,切忌名模。

    句歸何處,蘇嚧蘇嚧。

    呵呵大笑,破鏡不照。

     大地茫茫,一任跳。

    ” 吉祥元實禅師無為軍吉祥元實禅師,高郵人。

    自到天衣,蚤夜精勤,脅不至席。

    一日,偶失笑喧衆,衣擯之。

     中夜宿田裡,睹星月粲然,有省。

    曉歸趨方丈,衣見乃問:“洞山五位君臣,如何話會?”師曰: “我這裡一位也無。

    ”衣令參堂,謂侍僧曰:“這漢卻有個見處,柰不識宗旨何?”入室次,衣預令行者五人,分序而立。

     師至俱召,實上座。

    師于是密契奧旨。

    述偈曰:“一位才彰五位分,君臣葉處紫雲屯。

     夜明簾卷無私照,金殿重重顯至尊。

    ”衣稱善,後住吉祥。

     投子道宣禅師舒州投子道宣禅師,久侍天衣,無所契。

    衣叱之,師忘寝食者月餘。

    一夕,聞巡更鈴聲,忽猛省曰:“住!住!一聲直透青霄路,寒潭月皎有誰知,泥牛觸折珊瑚樹。

    ”衣聞,命職藏司。

     住後,凡有所問,以拂子作搖鈴勢。

    青原下十五世天童珏禅師法嗣雪窦智鑒禅師明州雪窦智鑒禅師,滁州吳氏子。

     兒時母與洗手瘍,因曰:“是甚麼?”對曰:“我手似佛手。

    ” 長失恃怙,依真歇于長蘆。

    大休首衆即器之。

    後遯象山,百怪不能惑。

    深夜開悟,求證于延壽,然後見大休。

     住後,上堂:“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

    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 善權智禅師法嗣超化藻禅師越州超化藻禅師,開爐上堂:“雪滿寒,燒盡丹霞木佛。

    冰交野渡,凍殺陝府鐵牛。

     直得寒灰發焰,片雪不留。

    任運縱橫,現成受用。

    諸禅德要會麼?衲帔蒙頭坐,冷暖了無知。

    ” 雪窦宗禅師法嗣廣福道勤禅師泰州廣福微庵道勤禅師,本郡俞氏子。

    上堂,舉:“僧問同安:“如何是和尚家風?”同安曰: “金雞抱子歸霄漢,玉兔懷胎入紫微。

    ”曰:“忽遇客來,将何祇待?”同安曰: “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華晚後鳳銜來。

    ””師曰:“廣福即不然。

    有問“如何是和尚家風?”祇向他道,翠竹叢邊歌欸乃,碧岩深處卧煙蘿。

     “忽遇客來,将何祇待?”沒底籃兒盛皓月,無心碗子貯清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