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金針度與人。
”上堂:“太陽門下,妙唱彌高。
明月堂前,知音蓋寡。
不免舟橫江渚,棹舉清波。
唱慶堯年,和清平樂。
如斯告報,普請承當。
拟議之間,白雲萬裡。
”上堂:“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是死不得底樣子。
當處出生,随處滅盡,是活生受底規模。
大丈夫漢,直須處生死流,卧荊棘林,俯仰屈伸,随機施設。
能如是也,無量方便,莊嚴三昧,大解脫門,蕩然頓開。
其或未然,無量煩惱,一切塵勞,嶽立面前,塞卻古路。
”上堂: “古人道,堕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道。
正當恁麼時,且道是甚麼人删詩書,定禮樂?還委悉麼? 禮雲禮雲,至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問:“承師有言,雲黯黯處獨秀峰挺山,月朦朦裡泐潭水光生。
豈不是寶峰境?”師曰:“若是寶峰境,憑君子細看。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看取令行時。
”曰: “祇如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
如何是和尚宗?”師曰:“須知雲外千峰上,别有靈松帶露寒。
”雪下,僧問: “祖師西來即不問,時節因緣事若何?”師曰:“一片兩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猶不薦。
”建炎二年正月七日,示寂。
阇維得舍利如珠琲,舌齒不壞。
塔于寺之西峰。
石門元易禅師襄州石門元易禅師,潼川稅氏子。
上堂:“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大衆祇如聞見覺知未嘗有間,作麼生說個心空底道理?莫是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為之心空邪?錯!莫是忘機息慮,萬法俱捐,銷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為之心空邪? 錯! 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未審畢竟作麼生?還會麼?”良久曰:“若實無為無不為,天堂地獄長相随。
三尺杖子攪黃河,八臂那吒冷眼窺,無限魚龍盡奔走,捉得循河三腳龜。
脫取殼,鐵錐錐,吉兇之兆便分輝。
借問東村白頭老,吉兇未兆若何為?休休休,古往今來春複秋。
白日騰騰随分過,更嫌何處不風流。
咄!”上堂:“皓月當空,澄潭無影。
紫微轉處夕陽輝,彩鳳歸時天欲曉。
碧霄雲外,石筍橫空。
綠水波中,泥牛駕浪。
懷胎玉兔,曉過西岑。
抱子金雞,夜栖東嶺。
于斯明得,始知夜明簾外,别是家風,空王殿中,聖凡絕迹。
且道作麼生是夜明簾外事,還委悉麼?正值秋風來入戶,一聲砧杵落誰家?”僧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精靈皺眉。
”曰:“磨後如何?”師曰:“波斯彈指。
”曰:“為甚麼如此?” 師曰:“好事不出門。
”紹興丁醜七月二十五日,坐寂。
火後收設利,塔于學射山。
淨因自覺禅師東京淨因自覺禅師,青州王氏子。
幼以儒業見知于司馬溫公。
然事高尚,而無意功名。
一旦落發,從芙蓉遊。
履踐精密,契悟超絕。
出世住大乘。
崇甯間诏居淨因。
上堂:“祖師西來,特唱此事。
自是諸人不肯委悉,向外馳求,投赤水以尋珠,詣荊山而覓玉。
殊不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認影迷頭,豈非大錯?直得宗門提唱,體寂無依,念異不生,古今無間。
森羅萬象,觸目家風。
鳥道遼空,不妨舉步。
金雞報曉,丹鳳翺翔。
玉樹花開,枯枝結子。
祇有太陽門下,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
要會麼?無影樹垂寒澗月,海潮東注鬥移西。
” 天甯禧誧禅師西京天甯禧誧禅師,蔡州宋氏子。
初住韶山,次過天甯、丹霞。
上堂:“韶山近日沒巴鼻,眼裡聞聲鼻嘗味。
有時一覺到天明,不在床上不落地。
大衆且道在甚麼處? 諸人于斯下得一轉語,非唯救得韶山,亦乃不孤行腳。
其或未然,三級浪高魚化龍,癡人猶戽夜塘水。
”問:“如何是君?”師曰:“宇宙無雙日,乾坤祇一人。
”曰:“如何是臣?”師曰:“德分明主化,道契物情機。
”曰:“如何是臣向君?”師曰: “赤心歸舜日,盡節報堯天。
”曰:“如何是君視臣?”師曰:“玄眸凝不瞬,妙體鑒旁來。
”曰: “如何是君臣道合?”師曰:“帳符尊賤隔,潛信往來通。
” 政和五年九月四日,忽召主事,令以楮囊分而為四,衆僧、童行、常住、津送各一。
既而複曰:“丹霞有個公案,從來推倒扶起。
今朝普示諸人,且道是個甚底?” 顧視左右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偉哉大丈夫,不會末後句。
”遂就寝,右脅而化。
天甯齊琏禅師長安天甯大用齊琏禅師,上堂:“清虛之理,佛祖同歸。
畢竟無身,聖凡一體。
理則如是,滿目森羅事作麼生?纖塵絕際,渠侬有眼,豈在旁窺。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若到恁麼田地,始可随機受用。
信手拈來,妙應無方。
當風玄路,直得金針錦縫,線腳不彰。
玉殿寶階,珠簾未卷。
正當此時,且道是甚麼人境界?古渡秋風寒飒飒,蘆花紅蓼滿江灣。
”梅山己禅師潼川府梅山己禅師,僧問:“如何是法身邊事?”師曰:“枯木糁花不犯春。
”曰: “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石女不妝眉。
”普賢善秀禅師福州普賢善秀禅師,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龍吟初夜後,虎嘯五更前。
”曰: “如何是偏中正?”師曰:“輕煙籠皓月,薄霧鎖寒岩。
”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松瘁何曾老,花開滿未萌。
”曰: “如何是兼中至?”師曰:“猿啼音莫辨,鶴唳響難明。
”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 “撥開雲外路,脫去月明前。
” 鹿門法燈禅師襄州鹿門法燈禅師,成都劉氏子,依大慈寶範為僧,俾聽華嚴,得其要。
棄谒芙蓉,蓉問曰: “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于言下,心迹泯然。
從容進曰:“靈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 蓉撫而印之。
開法鹿門,僧問:“虛玄不犯,寶鑒光寒時如何?”師曰: “掘地深埋。
”問:“如何是逍遙物外底人?” 師曰:“遍身紅爛,不可扶持。
”資聖南禅師建昌軍資聖南禅師,聖節上堂,顧視左右曰:“諸人還知麼?夜明簾外之主,萬化不渝。
琉璃殿上之尊,四臣不昧。
端拱而治,不令而行,壽逾百億須彌,化洽大千沙界。
且道正恁麼時,如何行履? 野老不知黃屋貴,六街慵聽靜鞭聲。
” 洞山微禅師瑞州洞山微禅師,上堂:“日暖風和柳眼青,冰消魚躍浪花生。
當鋒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侖戴雪行。
”僧問:“如何是默默相應底事?”師曰:“啞子吃苦瓜。
” 太傅高世則居士太傅高世則居士字仲贻,号無功。
初參芙蓉,求指心要。
蓉令去其所重,扣己而參。
一日忽造微密,呈偈曰:“懸崖撒手任縱橫,大地虛空自坦平。
照壑輝岩不借月,庵頭别有一簾明。
”大洪恩禅師法嗣大洪守遂禅師随州大洪守遂禅師,遂甯章氏子。
上堂召大衆: “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踏踏翻鹦鹉洲。
慣向高樓驟玉馬,曾于急水打金毬。
然雖恁麼,争柰有五色絲縧系手腳,三鑐金鎖鎖咽喉,直饒錘碎金鎖,割斷絲縧,須知更有一重礙汝在。
且道如何是那一重,還會麼?善吉維摩談不到,目連鹙子看如盲。
” 上堂,舉:“李刺史問藥山:“何姓?”山曰:“正是時。
”李罔測。
乃問院主: “某甲适來問長老何姓,答道正是時,的當是姓甚麼?”主曰:“祇是姓韓。
”山聞曰:“若六月對他,便道姓熱也。
”又,岩頭問講僧:“見說大德會教,是否?”曰:“不敢。
”岩頭舉拳曰:“是甚麼教?”曰: “是權教。
”頭曰:“苦哉! 我若展腳問你,不可道是腳教也。
””師曰:“奇怪二老宿有殺人刀,有活人劍。
一轉語似石上栽花,一轉語似空中挂劍。
當時若無後語,達磨一宗掃土而盡。
諸人要見二老宿麼?甯可截舌,不犯國諱。
” 青原下十三世丹霞淳禅師法嗣長蘆清了禅師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禅師,左綿雍氏子。
襁褓入寺見佛,喜動眉睫,鹹異之。
年十八,試法華得度。
往成都大慈習經論,領大意。
出蜀至沔漢,扣丹霞之室。
霞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拟對,霞曰: “你鬧在,且去。
”一日登缽盂峰,豁然契悟,徑歸侍立。
霞掌曰:“将謂你知有”,師欣然拜之。
翌日,霞上堂曰:“日照孤峰翠,月臨溪水寒。
祖師玄妙訣,莫向寸心安。
” 便下座。
師直前曰: “今日升座,更瞞某不得也。
”霞曰:“你試舉我今日升座看。
”師良久。
霞曰:“将謂你瞥地。
”師便出。
後遊五台,之京師,浮汴直抵長蘆,谒祖照,一語契投,命為侍者。
踰年分座,未幾照稱疾退閑,命師繼席,學者如歸。
建炎末,遊四明主補陀。
台之天封,閩之雪峰,诏住育王,徙溫州龍翔,杭之徑山。
慈甯皇太後命開山臯甯崇先。
上堂:“我于先師一掌下,伎倆俱盡,覓個開口處不可得。
如今還有恁麼快活不徹底漢麼? 若無,銜鐵負鞍,各自著便。
”上堂:“久默斯要,不務速說。
釋迦老子待要款曲賣弄,争柰未出母胎,已被人觑破。
且道觑破個甚麼?瞞雪峰不得。
”上堂:“上孤峰頂,過獨木橋,蓦直恁麼行,猶是時人腳高腳低處。
若見得徹,不出戶身遍十方,未入門常在屋裡。
其或未然,趁涼般取一轉柴。
”上堂: “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瞞。
識得拄杖子,猶是途路中事。
作麼生是到地頭一句?”上堂:“處處覓不得,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良久曰:“賊身已露。
”上堂:“口邊白醭去,始得入門。
通身紅爛去,方知有門裡事。
更須知有不出門底。
”乃曰:“喚甚麼作門?”僧問: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還端的也無?”師大笑曰:“我卻疑著。
”曰:“和尚為甚麼卻疑著?”師曰:“野花香滿路,幽鳥不知春。
”問: “不落風彩,還許轉身也無?”師曰:“石人行處不同功。
”曰:“向上事作麼生?”師曰: “妙在一漚前,豈容千聖眼。
”僧禮拜,師曰:“祇恐不恁麼。
”師一日入廚看煮面次,忽桶底脫,衆皆失聲,曰:“可惜許!”師曰: “桶底脫自合歡喜,因甚麼卻煩惱?”僧曰:“和尚即得。
”師曰:“灼然! 可惜許一桶面。
”問僧: “你死後燒作灰,撒卻了向甚麼處去?”僧便喝。
師曰:“好一喝。
祇是不得翻款。
”僧又喝,師曰: “公案未圓,更喝始得。
”僧無語。
師打曰:“這死漢。
”上堂:“苔封古徑,不堕虛凝。
霧鎖寒林,肯彰風要。
鈎針穩密,孰雲漁父栖巢。
祇麼承當,自是平常快活。
還有具透關眼底麼?” 良久曰: “直饒聞早便歸去,争似從來不出門。
”上堂:“乍雨乍晴,乍寒乍熱,山僧底個,山僧自知。
諸人底個,諸人自說。
且道雪峰口除吃飯外,要作甚麼?”問僧:“琉璃殿上玉女撺梭,明甚麼邊事?”曰:“回互不當機。
”師曰:“還有斷續也無?”曰: “古今不曾間。
”師曰:“正當不曾間時如何?”僧珍重,便出。
上堂,撼拄杖曰:“看!看! 三千大千世界,一時搖動。
雲門大師即得,雪峰則不然。
”卓拄杖曰:“三千大千世界,向甚麼處去?還會麼?不得重梅雨,秋苗争見青?”上堂:“幻化空身即法身。
”遂作舞雲:“見麼見麼?恁麼見得?過橋村酒美。
” 又作舞雲:“見麼見麼,恁麼不見?隔岸野花香。
”上堂:“還有不被玄妙污染底麼?”良久曰: “這一點傾四海水,已是洗脫不下。
”僧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曰:“白馬入蘆花。
”上堂:“窮微喪本,體妙失宗。
一句截流,淵玄及盡。
是以金針密處,不露央。
玉線通時,潛舒異彩。
雖然如是,猶是交互雙明。
且道巧拙不到,作麼生相委?”良久曰:“雲蘿秀處青陰合,岩樹高低翠鎖深。
”上堂: “轉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韫荊山貴。
轉位就功是卻來底人,紅爐片雪春。
功位俱轉,通身不滞,撒手亡依。
石女夜登機,密室無人掃。
正恁麼時,絕氣息一句作麼生相委?”良久曰: “歸根風堕葉,照盡月潭空。
” 師終于臯甯崇先,塔于寺西華桐島,谥悟空禅師。
天童正覺禅師明州天童宏智正覺禅師,隰州李氏子。
母夢五台一僧解環與,環其右臂,乃孕。
遂齋戒。
及生,右臂特起若環狀。
七歲,日誦數千言。
祖寂,父宗道。
久參佛陀遜禅師,嘗指師謂其父曰: “此子道韻勝甚,非塵埃中人。
苟出家,必為法器。
”十一得度于淨明本宗。
十四具戒,十八遊方,訣其祖曰: “若不發明大事,誓不歸矣。
”及至汝州香山,成枯木一見,深所器重。
一日,聞僧誦蓮經,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瞥然有省。
即詣丈室陳所悟。
山指台上香合曰:“裡面是甚麼物?”師曰:“是甚麼心行?”山曰: “汝悟處又作麼生?”師以手畫一圓相呈之,複抛向後。
山曰:“弄泥團漢有甚麼限?”師曰:“錯。
”山曰:“别見人始得。
”師應“喏喏。
”即造丹霞,霞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曰:“井底蝦蟆吞卻月,三更不借夜明簾。
”霞曰:“未在更道。
”師拟議,霞打一拂子曰:“又道不借。
”師言下釋然,遂作禮。
霞曰: “何不道取一句?”師曰:“某甲今日失錢遭罪。
”霞曰:“未暇打得你,且去。
”霞領大洪,師掌箋記。
後命首衆,得法者已數人。
四年過圓通,時真歇初住長蘆,遣僧邀至,衆出迎,見其衣舄穿弊,且易之。
真歇俾侍者易以新履,師卻曰:“吾為鞋來邪?”衆聞心服,懇求說法,居第一座。
六年出住泗州普照,次補太平圓通能仁及長蘆。
天童屋廬湫隘,師至創辟一新,衲子争集。
上堂:“黃閤簾垂,誰傳家信? 紫羅帳合,暗撒真珠。
正恁麼時視聽有所不到,言诠有所不及,如何通得個消息去? 夢回夜色依俙曉,笑指家風爛熳春。
”上堂:“心不能緣,口不能議。
直饒退步荷擔,切忌當頭觸諱。
風月寒清古渡頭,夜船撥轉琉璃地。
”上堂:“空劫有真宗,聲前問已躬。
赤窮新活計,清白舊家風。
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
卻來行異類,萬派自朝東。
”上堂:“今日是釋迦老子降誕之辰,長蘆不解說禅,與諸人畫個樣子。
祇如在摩耶胎時作麼生?以拂子畫此☉相,曰:“祇如以清淨水,浴金色身時又作麼生?”複畫此相,曰: “祇如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指天指地,成道說法,神通變化,智慧辯才,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說青道黃,指東畫西,入般涅槃時,又作麼生?”乃畫此相,複曰:“若是具眼衲僧,必也相許。
其或未然,一一曆過始得。
” 上堂,僧問:“如何是向去底人?”師曰:“白雲投壑盡,青嶂倚空高。
” 曰:“如何是卻來底人?”師曰: “滿頭白發離岩谷,半夜穿雲入市廛。
”曰:“如何是不來不去底人?”師曰: “石女喚回三界夢,木人坐斷六門機。
”乃曰:“句裡明宗則易,宗中辨的則難。
”良久曰:“還會麼?凍雞未報家林曉,隐隐行人過雪山。
” 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曰:“合同船子并頭行。
”曰:“其中事作麼生?”師曰:“快刀快斧斫不入。
” 問:“布袋頭開時如何?”師曰:“一任填溝塞壑。
”問:“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時如何?”師曰:“文彩未痕初,消息難傳際。
”曰:“一步密移玄路轉,通身放下劫壺空。
”師曰:“誕生就父時,合體無遺照。
”曰: “理既如是,事作麼生?”師曰:“曆曆才回分化事,十方機應又何妨。
” 曰:“恁麼則塵塵皆現本來身去也。
”師曰:“透一切色,超一切心。
”曰:“如理如事又作麼生?”師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将歸。
”曰: “入市能長嘯,歸家著短衫。
”師曰:“木人嶺上歌,石女溪邊舞。
”上堂: “諸禅德,吞盡三世佛底人,為甚麼開口不得?照破四天下底人,為甚麼合眼不得?許多病痛,與你一時拈卻了也。
且作麼生得十成通暢去。
還會麼?擘開華嶽連天色,放出黃河到海聲。
”師住持以來,受無貪而施無厭。
歲艱食,竭己有及贍衆之餘,賴全活者數萬。
日常過午不食。
紹興丁醜九月,谒郡僚及檀度,次谒越帥趙公令,與之言别。
十月七日還山,翌日辰巳間,沐浴更衣,端坐告衆。
顧侍僧索筆作書遺育王大慧禅師,請主後事。
仍書偈曰:“夢幻空花,六十七年。
白鳥煙沒,秋水連天。
”擲筆而逝。
龛留七日,顔貌如生。
奉全軀塔于東谷,谥宏智,塔名妙光。
大洪慶預禅師随州大洪慧照慶預禅師,上堂:“進一步踐他國王水草,退一步踏他祖父田園。
不進不退,正在死水中。
還有出身之路也無?蕭騷晚籁松钗短,遊漾春風柳線長。
”上堂,舉船子囑夾山曰: “直須藏身處無蹤迹,無蹤迹處莫藏身。
吾在藥山三十年,祇明此事,今時人為甚麼卻造次? 丹山無彩鳳,寶殿不留冠。
有時憨,有時癡,非我途中争得知。
” 治平湡禅師處州治平湡禅師,上堂:“優遊實際妙明家,轉步移身指落霞。
無限白雲猶不見,夜乘明月出蘆花。
” 淨因成禅師法嗣天封子歸禅師台州天封子歸禅師,上堂,卓拄杖一下,召大衆曰:“八萬四千法門,八字打開了也。
見得麼? 金鳳夜栖無影樹,峰巒才露海雲遮。
” 吉祥法宣禅師太平州吉祥法宣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久旱無甘雨,田中稻穗枯。
”曰: “意旨如何?”師曰:“今年米價貴,容易莫嫌忿。
” 護國守昌禅師台州護國守昌禅師,上堂,拈拄杖卓曰:“三十六旬之開始,七十二候之起元。
萬邦迎和氣之時,東帝布生成之令。
直得天垂瑞彩,地擁貞祥。
微微細雨洗寒空,淡淡春光籠野色。
可謂應時納祜,慶無不宜。
盡大地人,皆添一歲。
敢問諸人,且道那一人年多少?”良久曰: “千歲老兒顔似玉,萬年童子鬓如絲。
” 丹霞普月禅師鄧州丹霞普月禅師,上堂:“威音已前,誰當辨的?然燈已後,孰是知音? 直饒那畔承當,未免打作兩橛。
縱向這邊行履,也應未得十全。
良由杜口毗耶,已是天機漏洩。
任使掩室摩竭,終須縫罅離披。
休雲體露真常,直是純清絕點。
說甚皮膚脫落,自然獨運孤明。
雖然似此新鮮,未稱衲僧意氣。
直得五眼齊開,三光洞啟,從此竿頭絲線,自然不犯波瀾。
須明轉位回機,方解入廛垂手。
所以道,任使闆齒生毛,莫教眼睛顧著。
認著則空花缭亂,言之則語路參差。
既然如是,敢問諸人,不犯鋒铓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半夜烏龜眼豁開,萬象曉來都一色。
” 尼慧光禅師東京妙慧尼慧光淨智禅師,上堂,舉趙州勘婆話,乃曰: “趙州舌頭連天,老婆眉光覆地,分明勘破歸來,無限平人瞌睡。
” 寶峰照禅師法嗣圓通德止禅師江州圓通青谷真際德止禅師,金紫徐闳中之季子也。
世居曆陽。
師雙瞳绀碧,神光射人。
十歲未知書,多喜睡。
其父目為懵然子。
暨成童,強記過人,學文有奇語。
弱冠夢異僧授四句偈,已而有以南安岩主像遺之者,即傍所載聰明偈,自是持念不忘。
後五年,随金紫将漕西洛,一夕忽大悟,連作數偈。
一曰:“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聲。
夜半吹燈方就枕,忽然這裡已天明。
”每嘯歌自若,衆莫測之。
乃力求出家,父弗許,欲以官授之。
師曰:“某方将脫世網,不著三界,豈複剌頭于利名中邪?”請移授從兄珏,遂祝發受具。
未數載名振京師。
宣和三年春,徽宗皇帝賜号真際,俾居圓通。
上堂: “山僧二十年前兩目皆盲,了無所睹。
唯是聞人說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輪,照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不遍之處。
籌策萬端,終不能見。
二十年後,眼光漸開。
又值天色連陰,濃雲亂湧,四方觀察,上下推窮,見雲行時,便于行處作計較;見雲住時,便于住處立個窠臼。
正如是間,忽遇著個多知漢,問道: “莫是要見
”上堂:“太陽門下,妙唱彌高。
明月堂前,知音蓋寡。
不免舟橫江渚,棹舉清波。
唱慶堯年,和清平樂。
如斯告報,普請承當。
拟議之間,白雲萬裡。
”上堂:“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是死不得底樣子。
當處出生,随處滅盡,是活生受底規模。
大丈夫漢,直須處生死流,卧荊棘林,俯仰屈伸,随機施設。
能如是也,無量方便,莊嚴三昧,大解脫門,蕩然頓開。
其或未然,無量煩惱,一切塵勞,嶽立面前,塞卻古路。
”上堂: “古人道,堕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道。
正當恁麼時,且道是甚麼人删詩書,定禮樂?還委悉麼? 禮雲禮雲,至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問:“承師有言,雲黯黯處獨秀峰挺山,月朦朦裡泐潭水光生。
豈不是寶峰境?”師曰:“若是寶峰境,憑君子細看。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看取令行時。
”曰: “祇如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
如何是和尚宗?”師曰:“須知雲外千峰上,别有靈松帶露寒。
”雪下,僧問: “祖師西來即不問,時節因緣事若何?”師曰:“一片兩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猶不薦。
”建炎二年正月七日,示寂。
阇維得舍利如珠琲,舌齒不壞。
塔于寺之西峰。
石門元易禅師襄州石門元易禅師,潼川稅氏子。
上堂:“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大衆祇如聞見覺知未嘗有間,作麼生說個心空底道理?莫是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為之心空邪?錯!莫是忘機息慮,萬法俱捐,銷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為之心空邪? 錯! 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未審畢竟作麼生?還會麼?”良久曰:“若實無為無不為,天堂地獄長相随。
三尺杖子攪黃河,八臂那吒冷眼窺,無限魚龍盡奔走,捉得循河三腳龜。
脫取殼,鐵錐錐,吉兇之兆便分輝。
借問東村白頭老,吉兇未兆若何為?休休休,古往今來春複秋。
白日騰騰随分過,更嫌何處不風流。
咄!”上堂:“皓月當空,澄潭無影。
紫微轉處夕陽輝,彩鳳歸時天欲曉。
碧霄雲外,石筍橫空。
綠水波中,泥牛駕浪。
懷胎玉兔,曉過西岑。
抱子金雞,夜栖東嶺。
于斯明得,始知夜明簾外,别是家風,空王殿中,聖凡絕迹。
且道作麼生是夜明簾外事,還委悉麼?正值秋風來入戶,一聲砧杵落誰家?”僧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精靈皺眉。
”曰:“磨後如何?”師曰:“波斯彈指。
”曰:“為甚麼如此?” 師曰:“好事不出門。
”紹興丁醜七月二十五日,坐寂。
火後收設利,塔于學射山。
淨因自覺禅師東京淨因自覺禅師,青州王氏子。
幼以儒業見知于司馬溫公。
然事高尚,而無意功名。
一旦落發,從芙蓉遊。
履踐精密,契悟超絕。
出世住大乘。
崇甯間诏居淨因。
上堂:“祖師西來,特唱此事。
自是諸人不肯委悉,向外馳求,投赤水以尋珠,詣荊山而覓玉。
殊不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認影迷頭,豈非大錯?直得宗門提唱,體寂無依,念異不生,古今無間。
森羅萬象,觸目家風。
鳥道遼空,不妨舉步。
金雞報曉,丹鳳翺翔。
玉樹花開,枯枝結子。
祇有太陽門下,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
要會麼?無影樹垂寒澗月,海潮東注鬥移西。
” 天甯禧誧禅師西京天甯禧誧禅師,蔡州宋氏子。
初住韶山,次過天甯、丹霞。
上堂:“韶山近日沒巴鼻,眼裡聞聲鼻嘗味。
有時一覺到天明,不在床上不落地。
大衆且道在甚麼處? 諸人于斯下得一轉語,非唯救得韶山,亦乃不孤行腳。
其或未然,三級浪高魚化龍,癡人猶戽夜塘水。
”問:“如何是君?”師曰:“宇宙無雙日,乾坤祇一人。
”曰:“如何是臣?”師曰:“德分明主化,道契物情機。
”曰:“如何是臣向君?”師曰: “赤心歸舜日,盡節報堯天。
”曰:“如何是君視臣?”師曰:“玄眸凝不瞬,妙體鑒旁來。
”曰: “如何是君臣道合?”師曰:“帳符尊賤隔,潛信往來通。
” 政和五年九月四日,忽召主事,令以楮囊分而為四,衆僧、童行、常住、津送各一。
既而複曰:“丹霞有個公案,從來推倒扶起。
今朝普示諸人,且道是個甚底?” 顧視左右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偉哉大丈夫,不會末後句。
”遂就寝,右脅而化。
天甯齊琏禅師長安天甯大用齊琏禅師,上堂:“清虛之理,佛祖同歸。
畢竟無身,聖凡一體。
理則如是,滿目森羅事作麼生?纖塵絕際,渠侬有眼,豈在旁窺。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若到恁麼田地,始可随機受用。
信手拈來,妙應無方。
當風玄路,直得金針錦縫,線腳不彰。
玉殿寶階,珠簾未卷。
正當此時,且道是甚麼人境界?古渡秋風寒飒飒,蘆花紅蓼滿江灣。
”梅山己禅師潼川府梅山己禅師,僧問:“如何是法身邊事?”師曰:“枯木糁花不犯春。
”曰: “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石女不妝眉。
”普賢善秀禅師福州普賢善秀禅師,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龍吟初夜後,虎嘯五更前。
”曰: “如何是偏中正?”師曰:“輕煙籠皓月,薄霧鎖寒岩。
”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松瘁何曾老,花開滿未萌。
”曰: “如何是兼中至?”師曰:“猿啼音莫辨,鶴唳響難明。
”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 “撥開雲外路,脫去月明前。
” 鹿門法燈禅師襄州鹿門法燈禅師,成都劉氏子,依大慈寶範為僧,俾聽華嚴,得其要。
棄谒芙蓉,蓉問曰: “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于言下,心迹泯然。
從容進曰:“靈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 蓉撫而印之。
開法鹿門,僧問:“虛玄不犯,寶鑒光寒時如何?”師曰: “掘地深埋。
”問:“如何是逍遙物外底人?” 師曰:“遍身紅爛,不可扶持。
”資聖南禅師建昌軍資聖南禅師,聖節上堂,顧視左右曰:“諸人還知麼?夜明簾外之主,萬化不渝。
琉璃殿上之尊,四臣不昧。
端拱而治,不令而行,壽逾百億須彌,化洽大千沙界。
且道正恁麼時,如何行履? 野老不知黃屋貴,六街慵聽靜鞭聲。
” 洞山微禅師瑞州洞山微禅師,上堂:“日暖風和柳眼青,冰消魚躍浪花生。
當鋒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侖戴雪行。
”僧問:“如何是默默相應底事?”師曰:“啞子吃苦瓜。
” 太傅高世則居士太傅高世則居士字仲贻,号無功。
初參芙蓉,求指心要。
蓉令去其所重,扣己而參。
一日忽造微密,呈偈曰:“懸崖撒手任縱橫,大地虛空自坦平。
照壑輝岩不借月,庵頭别有一簾明。
”大洪恩禅師法嗣大洪守遂禅師随州大洪守遂禅師,遂甯章氏子。
上堂召大衆: “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踏踏翻鹦鹉洲。
慣向高樓驟玉馬,曾于急水打金毬。
然雖恁麼,争柰有五色絲縧系手腳,三鑐金鎖鎖咽喉,直饒錘碎金鎖,割斷絲縧,須知更有一重礙汝在。
且道如何是那一重,還會麼?善吉維摩談不到,目連鹙子看如盲。
” 上堂,舉:“李刺史問藥山:“何姓?”山曰:“正是時。
”李罔測。
乃問院主: “某甲适來問長老何姓,答道正是時,的當是姓甚麼?”主曰:“祇是姓韓。
”山聞曰:“若六月對他,便道姓熱也。
”又,岩頭問講僧:“見說大德會教,是否?”曰:“不敢。
”岩頭舉拳曰:“是甚麼教?”曰: “是權教。
”頭曰:“苦哉! 我若展腳問你,不可道是腳教也。
””師曰:“奇怪二老宿有殺人刀,有活人劍。
一轉語似石上栽花,一轉語似空中挂劍。
當時若無後語,達磨一宗掃土而盡。
諸人要見二老宿麼?甯可截舌,不犯國諱。
” 青原下十三世丹霞淳禅師法嗣長蘆清了禅師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禅師,左綿雍氏子。
襁褓入寺見佛,喜動眉睫,鹹異之。
年十八,試法華得度。
往成都大慈習經論,領大意。
出蜀至沔漢,扣丹霞之室。
霞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拟對,霞曰: “你鬧在,且去。
”一日登缽盂峰,豁然契悟,徑歸侍立。
霞掌曰:“将謂你知有”,師欣然拜之。
翌日,霞上堂曰:“日照孤峰翠,月臨溪水寒。
祖師玄妙訣,莫向寸心安。
” 便下座。
師直前曰: “今日升座,更瞞某不得也。
”霞曰:“你試舉我今日升座看。
”師良久。
霞曰:“将謂你瞥地。
”師便出。
後遊五台,之京師,浮汴直抵長蘆,谒祖照,一語契投,命為侍者。
踰年分座,未幾照稱疾退閑,命師繼席,學者如歸。
建炎末,遊四明主補陀。
台之天封,閩之雪峰,诏住育王,徙溫州龍翔,杭之徑山。
慈甯皇太後命開山臯甯崇先。
上堂:“我于先師一掌下,伎倆俱盡,覓個開口處不可得。
如今還有恁麼快活不徹底漢麼? 若無,銜鐵負鞍,各自著便。
”上堂:“久默斯要,不務速說。
釋迦老子待要款曲賣弄,争柰未出母胎,已被人觑破。
且道觑破個甚麼?瞞雪峰不得。
”上堂:“上孤峰頂,過獨木橋,蓦直恁麼行,猶是時人腳高腳低處。
若見得徹,不出戶身遍十方,未入門常在屋裡。
其或未然,趁涼般取一轉柴。
”上堂: “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瞞。
識得拄杖子,猶是途路中事。
作麼生是到地頭一句?”上堂:“處處覓不得,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良久曰:“賊身已露。
”上堂:“口邊白醭去,始得入門。
通身紅爛去,方知有門裡事。
更須知有不出門底。
”乃曰:“喚甚麼作門?”僧問: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還端的也無?”師大笑曰:“我卻疑著。
”曰:“和尚為甚麼卻疑著?”師曰:“野花香滿路,幽鳥不知春。
”問: “不落風彩,還許轉身也無?”師曰:“石人行處不同功。
”曰:“向上事作麼生?”師曰: “妙在一漚前,豈容千聖眼。
”僧禮拜,師曰:“祇恐不恁麼。
”師一日入廚看煮面次,忽桶底脫,衆皆失聲,曰:“可惜許!”師曰: “桶底脫自合歡喜,因甚麼卻煩惱?”僧曰:“和尚即得。
”師曰:“灼然! 可惜許一桶面。
”問僧: “你死後燒作灰,撒卻了向甚麼處去?”僧便喝。
師曰:“好一喝。
祇是不得翻款。
”僧又喝,師曰: “公案未圓,更喝始得。
”僧無語。
師打曰:“這死漢。
”上堂:“苔封古徑,不堕虛凝。
霧鎖寒林,肯彰風要。
鈎針穩密,孰雲漁父栖巢。
祇麼承當,自是平常快活。
還有具透關眼底麼?” 良久曰: “直饒聞早便歸去,争似從來不出門。
”上堂:“乍雨乍晴,乍寒乍熱,山僧底個,山僧自知。
諸人底個,諸人自說。
且道雪峰口除吃飯外,要作甚麼?”問僧:“琉璃殿上玉女撺梭,明甚麼邊事?”曰:“回互不當機。
”師曰:“還有斷續也無?”曰: “古今不曾間。
”師曰:“正當不曾間時如何?”僧珍重,便出。
上堂,撼拄杖曰:“看!看! 三千大千世界,一時搖動。
雲門大師即得,雪峰則不然。
”卓拄杖曰:“三千大千世界,向甚麼處去?還會麼?不得重梅雨,秋苗争見青?”上堂:“幻化空身即法身。
”遂作舞雲:“見麼見麼?恁麼見得?過橋村酒美。
” 又作舞雲:“見麼見麼,恁麼不見?隔岸野花香。
”上堂:“還有不被玄妙污染底麼?”良久曰: “這一點傾四海水,已是洗脫不下。
”僧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曰:“白馬入蘆花。
”上堂:“窮微喪本,體妙失宗。
一句截流,淵玄及盡。
是以金針密處,不露央。
玉線通時,潛舒異彩。
雖然如是,猶是交互雙明。
且道巧拙不到,作麼生相委?”良久曰:“雲蘿秀處青陰合,岩樹高低翠鎖深。
”上堂: “轉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韫荊山貴。
轉位就功是卻來底人,紅爐片雪春。
功位俱轉,通身不滞,撒手亡依。
石女夜登機,密室無人掃。
正恁麼時,絕氣息一句作麼生相委?”良久曰: “歸根風堕葉,照盡月潭空。
” 師終于臯甯崇先,塔于寺西華桐島,谥悟空禅師。
天童正覺禅師明州天童宏智正覺禅師,隰州李氏子。
母夢五台一僧解環與,環其右臂,乃孕。
遂齋戒。
及生,右臂特起若環狀。
七歲,日誦數千言。
祖寂,父宗道。
久參佛陀遜禅師,嘗指師謂其父曰: “此子道韻勝甚,非塵埃中人。
苟出家,必為法器。
”十一得度于淨明本宗。
十四具戒,十八遊方,訣其祖曰: “若不發明大事,誓不歸矣。
”及至汝州香山,成枯木一見,深所器重。
一日,聞僧誦蓮經,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瞥然有省。
即詣丈室陳所悟。
山指台上香合曰:“裡面是甚麼物?”師曰:“是甚麼心行?”山曰: “汝悟處又作麼生?”師以手畫一圓相呈之,複抛向後。
山曰:“弄泥團漢有甚麼限?”師曰:“錯。
”山曰:“别見人始得。
”師應“喏喏。
”即造丹霞,霞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曰:“井底蝦蟆吞卻月,三更不借夜明簾。
”霞曰:“未在更道。
”師拟議,霞打一拂子曰:“又道不借。
”師言下釋然,遂作禮。
霞曰: “何不道取一句?”師曰:“某甲今日失錢遭罪。
”霞曰:“未暇打得你,且去。
”霞領大洪,師掌箋記。
後命首衆,得法者已數人。
四年過圓通,時真歇初住長蘆,遣僧邀至,衆出迎,見其衣舄穿弊,且易之。
真歇俾侍者易以新履,師卻曰:“吾為鞋來邪?”衆聞心服,懇求說法,居第一座。
六年出住泗州普照,次補太平圓通能仁及長蘆。
天童屋廬湫隘,師至創辟一新,衲子争集。
上堂:“黃閤簾垂,誰傳家信? 紫羅帳合,暗撒真珠。
正恁麼時視聽有所不到,言诠有所不及,如何通得個消息去? 夢回夜色依俙曉,笑指家風爛熳春。
”上堂:“心不能緣,口不能議。
直饒退步荷擔,切忌當頭觸諱。
風月寒清古渡頭,夜船撥轉琉璃地。
”上堂:“空劫有真宗,聲前問已躬。
赤窮新活計,清白舊家風。
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
卻來行異類,萬派自朝東。
”上堂:“今日是釋迦老子降誕之辰,長蘆不解說禅,與諸人畫個樣子。
祇如在摩耶胎時作麼生?以拂子畫此☉相,曰:“祇如以清淨水,浴金色身時又作麼生?”複畫此相,曰: “祇如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指天指地,成道說法,神通變化,智慧辯才,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說青道黃,指東畫西,入般涅槃時,又作麼生?”乃畫此相,複曰:“若是具眼衲僧,必也相許。
其或未然,一一曆過始得。
” 上堂,僧問:“如何是向去底人?”師曰:“白雲投壑盡,青嶂倚空高。
” 曰:“如何是卻來底人?”師曰: “滿頭白發離岩谷,半夜穿雲入市廛。
”曰:“如何是不來不去底人?”師曰: “石女喚回三界夢,木人坐斷六門機。
”乃曰:“句裡明宗則易,宗中辨的則難。
”良久曰:“還會麼?凍雞未報家林曉,隐隐行人過雪山。
” 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曰:“合同船子并頭行。
”曰:“其中事作麼生?”師曰:“快刀快斧斫不入。
” 問:“布袋頭開時如何?”師曰:“一任填溝塞壑。
”問:“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時如何?”師曰:“文彩未痕初,消息難傳際。
”曰:“一步密移玄路轉,通身放下劫壺空。
”師曰:“誕生就父時,合體無遺照。
”曰: “理既如是,事作麼生?”師曰:“曆曆才回分化事,十方機應又何妨。
” 曰:“恁麼則塵塵皆現本來身去也。
”師曰:“透一切色,超一切心。
”曰:“如理如事又作麼生?”師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将歸。
”曰: “入市能長嘯,歸家著短衫。
”師曰:“木人嶺上歌,石女溪邊舞。
”上堂: “諸禅德,吞盡三世佛底人,為甚麼開口不得?照破四天下底人,為甚麼合眼不得?許多病痛,與你一時拈卻了也。
且作麼生得十成通暢去。
還會麼?擘開華嶽連天色,放出黃河到海聲。
”師住持以來,受無貪而施無厭。
歲艱食,竭己有及贍衆之餘,賴全活者數萬。
日常過午不食。
紹興丁醜九月,谒郡僚及檀度,次谒越帥趙公令,與之言别。
十月七日還山,翌日辰巳間,沐浴更衣,端坐告衆。
顧侍僧索筆作書遺育王大慧禅師,請主後事。
仍書偈曰:“夢幻空花,六十七年。
白鳥煙沒,秋水連天。
”擲筆而逝。
龛留七日,顔貌如生。
奉全軀塔于東谷,谥宏智,塔名妙光。
大洪慶預禅師随州大洪慧照慶預禅師,上堂:“進一步踐他國王水草,退一步踏他祖父田園。
不進不退,正在死水中。
還有出身之路也無?蕭騷晚籁松钗短,遊漾春風柳線長。
”上堂,舉船子囑夾山曰: “直須藏身處無蹤迹,無蹤迹處莫藏身。
吾在藥山三十年,祇明此事,今時人為甚麼卻造次? 丹山無彩鳳,寶殿不留冠。
有時憨,有時癡,非我途中争得知。
” 治平湡禅師處州治平湡禅師,上堂:“優遊實際妙明家,轉步移身指落霞。
無限白雲猶不見,夜乘明月出蘆花。
” 淨因成禅師法嗣天封子歸禅師台州天封子歸禅師,上堂,卓拄杖一下,召大衆曰:“八萬四千法門,八字打開了也。
見得麼? 金鳳夜栖無影樹,峰巒才露海雲遮。
” 吉祥法宣禅師太平州吉祥法宣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久旱無甘雨,田中稻穗枯。
”曰: “意旨如何?”師曰:“今年米價貴,容易莫嫌忿。
” 護國守昌禅師台州護國守昌禅師,上堂,拈拄杖卓曰:“三十六旬之開始,七十二候之起元。
萬邦迎和氣之時,東帝布生成之令。
直得天垂瑞彩,地擁貞祥。
微微細雨洗寒空,淡淡春光籠野色。
可謂應時納祜,慶無不宜。
盡大地人,皆添一歲。
敢問諸人,且道那一人年多少?”良久曰: “千歲老兒顔似玉,萬年童子鬓如絲。
” 丹霞普月禅師鄧州丹霞普月禅師,上堂:“威音已前,誰當辨的?然燈已後,孰是知音? 直饒那畔承當,未免打作兩橛。
縱向這邊行履,也應未得十全。
良由杜口毗耶,已是天機漏洩。
任使掩室摩竭,終須縫罅離披。
休雲體露真常,直是純清絕點。
說甚皮膚脫落,自然獨運孤明。
雖然似此新鮮,未稱衲僧意氣。
直得五眼齊開,三光洞啟,從此竿頭絲線,自然不犯波瀾。
須明轉位回機,方解入廛垂手。
所以道,任使闆齒生毛,莫教眼睛顧著。
認著則空花缭亂,言之則語路參差。
既然如是,敢問諸人,不犯鋒铓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半夜烏龜眼豁開,萬象曉來都一色。
” 尼慧光禅師東京妙慧尼慧光淨智禅師,上堂,舉趙州勘婆話,乃曰: “趙州舌頭連天,老婆眉光覆地,分明勘破歸來,無限平人瞌睡。
” 寶峰照禅師法嗣圓通德止禅師江州圓通青谷真際德止禅師,金紫徐闳中之季子也。
世居曆陽。
師雙瞳绀碧,神光射人。
十歲未知書,多喜睡。
其父目為懵然子。
暨成童,強記過人,學文有奇語。
弱冠夢異僧授四句偈,已而有以南安岩主像遺之者,即傍所載聰明偈,自是持念不忘。
後五年,随金紫将漕西洛,一夕忽大悟,連作數偈。
一曰:“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聲。
夜半吹燈方就枕,忽然這裡已天明。
”每嘯歌自若,衆莫測之。
乃力求出家,父弗許,欲以官授之。
師曰:“某方将脫世網,不著三界,豈複剌頭于利名中邪?”請移授從兄珏,遂祝發受具。
未數載名振京師。
宣和三年春,徽宗皇帝賜号真際,俾居圓通。
上堂: “山僧二十年前兩目皆盲,了無所睹。
唯是聞人說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輪,照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不遍之處。
籌策萬端,終不能見。
二十年後,眼光漸開。
又值天色連陰,濃雲亂湧,四方觀察,上下推窮,見雲行時,便于行處作計較;見雲住時,便于住處立個窠臼。
正如是間,忽遇著個多知漢,問道: “莫是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