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自是王公大人,屢薦章服師号,皆卻而不受。
以開寶四年十二月二日示疾,十一日告衆。
囑付訖,右脅而化。
護國遠禅師法嗣雲頂德敷禅師懷安軍雲頂德敷禅師,初參護國,問曰:“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時如何?”國曰: “罷攀雲樹三秋果,休弄碧潭孤月輪。
”師乃頓釋所疑。
住後,成都帥請就衙升座。
有樂營将出,禮拜起,回顧下馬台,曰:“一口吸盡西江水即不問,請師吞卻階前下馬台。
”師展兩手唱曰:“細抹将來。
”營将猛省。
大陽堅禅師法嗣石門聰禅師襄州石門聰禅師,僧問:“大陽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騎牛不戴帽,正坐不偏行。
” 北禅契念禅師潭州北禅契念禅師,僧問:“如何是大道之源?”師曰:“衆流混不得。
”曰:“獨脫事如何?”師曰: “穿雲透石。
”問:“如何是不墜古今句?”師曰:“十五十六,日月相逐”。
石門徹禅師法嗣石門紹遠禅師襄州石門紹遠禅師,初在石門作田頭。
門問: “如何是田頭水牯牛?”師曰: “角轉轟天地,朝陽處處春。
”他日門又問:“水牯牛安樂否?”師曰: “水草不曾虧。
”曰:“田中事作麼生?”師曰:“深淺種。
”曰: “如法著。
”師曰:“某甲不曾取次。
”住後,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 “十方無異路,揭覺鳳林前。
”問:“先師已歸雁塔去,當陽一句請師宣。
”師曰:“修羅掌内擎日月,夜叉足下蹋泥龍。
”問: “金龍不吐凡間霧,請師舉唱鳳凰機。
”師曰:“白眉不展手,長安路坦平。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布袋盛烏龜。
”問:“如何是石門境?”師曰:“孤峰對鳳嶺。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岩中殘雪,處處分輝。
” 問:“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師曰:“滴瀝非旨趣,千山不露身。
”問: “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曰:“赤腳波斯鼻嗅天。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灰飛煙滅,白骨連天。
”師與病僧灸次,僧問: “正當與麼時如何?”師曰:“通玄一脈,大似流星。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白牛露地卧青溪。
”問: “生死之河,如何過得?”師曰:“風吹荷葉浮萍草。
”問:“如何是教外别傳一句?”師曰:“羊頭車子入長安。
”問: “生死浪前如何話道?”師曰:“毛袋橫身絕飲啄,青溪常卧太陽春。
”問: “如何是道?”師曰:“山深水冷。
”曰: “如何是道中人?”師曰:“金槌擊金鼓。
”問:“天陰日不出,光輝何處去?”師曰: “鐵蛇橫大路,通身黑似煙。
”問:“如何是宗乘中一句?”師曰:“石火夜燒山,大地齊合掌。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石牛攔古路,木馬驟高樓。
”北禅懷感禅師潭州北禅懷感禅師,僧問:“如何是諸聖為人底句?”師曰: “紅輪當萬戶,光燭本無心。
”問: “師唱誰家曲?”師曰:“石戶不留心,洞玄通妙的。
”問:“如何是佛?” 師曰:“尺短寸長。
”靈竹守珍禅師鄂州靈竹守珍禅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錫帶胡天雪,瓶添漢地泉。
”問: “迷悟不入諸境時如何?”師曰:“境從何來?”曰:“恁麼則無諸境去也。
”師曰:“龍頭蛇尾漢。
” 四面津禅師舒州四面山津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王字不著點。
”曰:“學人不會。
”師曰:“點。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山寒水冷。
”師有拄杖頌曰:“四面一條杖,當機驗龍象。
頭角稍低昂,電光臨背上。
” 承天義勤禅師嘉州承天義勤禅師,僧問:“如何是承天境。
”師曰:“兩江夾卻青盲漢,一帶山藏赤腳蠻。
”問: “如何是谛實之言。
”師曰:“措大巾子黑。
” 青峰義誠禅師鳳翔府青峰義誠禅師,僧問:“三際不生,是何人境界?”師曰:“白雲連雪嶽,明月混魚鈎。
”曰: “未審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 “靈光爍破琉璃色,大地明來絕點痕。
”問: “如何是青峰家風?”師曰:“向火吃甜瓜。
” 廣德智端禅師襄州廣德山智端禅師,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 “著衣吃飯。
”曰:“見後如何?”師曰: “著衣吃飯。
”問:“如何是廣德山?”師曰:“當陽花易發,背陰雪難消。
”曰:“如何是山中人?”師曰:“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裡。
” 石門筠首座筠首座者,太原人也。
自至石門逾三十年,叢林慕之。
有僧請吃茶次,問:“如何是首座為人一著子?”師曰:“适來猶記得。
”曰:“即今又如何?” 師曰:“好生點茶來!”一日荷鉏入園,僧問:“三身中那一身去作務?”師拄鉏而立。
僧曰:“莫便當也無?”師鉏便行。
青原下九世谷隐俨禅師法嗣谷隐契崇禅師襄州谷隐契崇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番人皮裘胡人著。
”曰:“學人不會此理如何?”師曰:“聾人側耳啞人歌。
” 梁山觀禅師法嗣大陽警玄禅師郢州大陽山警玄禅師,江夏張氏子。
依智通禅師出家,十九為大僧。
聽圓覺了義講席,無能及者,遂遊方。
初到梁山,問:“如何是無相道場?”山指觀音,曰:“這個是吳處士畫。
”師拟進語,山急索曰: “這個是有相底,那個是無相底?”師遂有省,便禮拜。
山曰:“何不道取一句?”師曰:“道即不辭,恐上紙筆。
”山笑曰:“此語上碑去在。
”師獻偈曰:“我昔初機學道迷,萬水千山覓見知。
明今辨古終難會,直說無心轉更疑。
蒙師點出秦時鏡,照見父母未生時。
如今覺了何所得,夜放烏雞帶雪飛。
” 山謂“洞上之宗可倚”,一時聲價籍籍。
山殁,辭塔至大陽,谒堅禅師。
堅讓席使主之。
僧問:“如何是大陽境?” 師曰:“羸鶴老猿蹄谷韻,瘦松寒竹鎖青煙。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作麼!作麼!”曰:“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滿瓶傾不出,大地沒饑人。
”上堂:“嵯峨萬仞,鳥道難通。
劍刃輕冰,誰當履踐。
宗乘妙句,語路難陳。
不二法門,淨名杜口。
所以達磨西來,九年面壁,始遇知音。
大陽今日,也大無端。
珍重!”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大洋海底紅塵起,須彌頂上水橫流。
”師問僧:“甚處來?”曰: “洪山。
”師曰:“先師在麼?”曰:“在。
”師曰:“在即不無,請渠出來,我要相見。
”僧曰:“。
”師曰: “這個猶是侍者。
”僧無對。
師曰:“吃茶去。
”上堂:“諸禅德須明平常無生句、妙玄無私句、體明無盡句。
第一句通一路,第二句無賓主,第三句兼帶去。
一句道得師子嚬呻,二句道得師子返擲,三句道得師子踞地。
縱也周遍十方,擒也一時坐斷。
正當恁麼時,作麼生通得個消息? 若不通得個消息,來朝更獻楚王看。
”問:“如何是平常無生句?”師曰:“白雲覆青山,青山頂不露。
”曰:“如何是妙玄無私句?”師曰: “寶殿無人不侍立,不種梧桐免鳳來。
”曰:“如何是體明無盡句?”師曰: “手指空時天地轉,回途石馬出紗籠。
”曰:“如何是師子嚬呻?”師曰: “終無回顧意,争肯落平常。
”曰:“如何是師子返擲?”師曰:“周旋往返全歸父,繁興大用體無虧。
”曰:“如何是師子踞地?”師曰: “迥絕去來機,古今無變異。
”問: “如何是大達底人?”師曰:“虛空類不得。
”曰:“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曰:“白牛吐雪彩,黑馬上烏雞。
”上堂:“撒手那邊千聖外,祖堂少室長根芽。
鹭倚雪巢猶自可,更看白馬入蘆花。
”上堂: “夜半烏雞抱鹄卵,天明起來生老鹳。
鶴毛鷹觜鹭鸶身,卻共烏鴉為侶伴。
高入煙霄,低飛柳岸。
向晚歸來子細看,依俙恰似雲中雁。
”師嘗釋曹山三種“堕”曰:“此三語須明得轉位始得。
一作水牯牛,是類堕。
”師曰:“是沙門轉身語,是異類中事,若不曉此意,即有所滞。
直是要伊一念無私,即有出身之路。
”“二不受食,是尊貴堕。
” 師曰:“須知那邊了卻,來這邊行履。
若不虛此位,即坐在尊貴。
三不斷聲色,是随堕。
”師曰: “以不明聲色,故随處堕。
須向聲色裡有出身之路。
作麼生是聲色外一句?” 乃曰: “聲不自聲,色不自色,故雲不斷指掌,當指何掌也。
”五位頌曰:“正中偏,一輪皎潔正當天。
宛轉虛玄事不彰,明暗祇在影中圓。
偏中正,休觀朗月秦時鏡。
隐隐猶如日下燈,明暗混融誰辨影。
正中來,脈路玄玄絕迂迥。
靜照無私随處現,如行鳥道入廛開。
偏中至,法法無依即智智。
橫身物外兩不傷,妙用玄玄善周備。
兼中到,葉路當風無中道。
莫守寒岩異草青,坐卻白雲宗不妙。
”師神觀奇偉,有威重。
從兒稚中,日祇一食。
自以先德付授之重,足不越限,脅不至席。
年八十,歎無可以繼者,遂作偈并皮履,布直裰,寄浮山遠禅師,使為求法器。
偈曰:“楊廣山頭草,憑君待價焞。
異苗翻茂處,深密固靈根。
”偈尾雲: “得法者潛衆十年,方可闡揚。
”遠拜而受之。
遂贊師像曰:“黑狗爛銀蹄,白象昆侖騎。
于斯二無礙,木馬火中嘶。
” 師天聖五年七月十九升座,辭衆示寂。
塔于本山。
梁山岩禅師鼎州梁山岩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新羅附子,蜀地當歸。
”藥山利昱禅師澧州藥山利昱禅師,上堂: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與諸上座同生,三世諸佛與諸上座同參,三藏聖教與諸上座同時。
還信得及麼?若也信得及,陝府鐵牛吞卻乾坤。
雖然如是,被法身礙卻,轉身不得。
須知有出身之路,作麼生是諸上座出身之路?道!道!”良久曰:“若道不得,永沉苦海。
珍重!” 僧問:“格外之談,乞師垂示。
”師曰:“要道也不難。
”曰:“恁麼則萬仞碧潭,許垂一線也。
”師曰:“大衆笑你。
” 羅紋得珍山主鼎州羅紋得珍山主,僧問:“親切處乞師指示?”師曰:“老僧元是廣南人。
” 石門遠禅師法嗣道吾契诠禅師潭州道吾契诠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鳳嶺無私曲,如今天下傳。
”曰:“如何是道吾鏡?”師曰:“溪花含玉露,庭果落金台。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擁爐披古衲,曝日枕山根。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玉上青蠅。
”曰:“見後如何?”師曰:“紅爐焰裡冰。
” 雲頂鑒禅師懷安軍雲頂山鑒禅師,僧問:“雪點紅爐,請師驗的。
”師曰: “王婆煮。
”曰:“争柰即今何!”師曰: “猶嫌少在。
” 廣濟方禅師鄧州廣濟方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騎牛趁春草,背卻少年爺。
”問:“寶劍未磨時如何?” 師曰:“烏龜啖黑豆。
”曰:“磨後如何?”師曰:“庭柱挂燈籠。
”曰: “如何是修行?”師曰:“庭柱傷寒。
” 清居升禅師果州清居山升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 “金雞啼石戶,得意逐波清。
”曰: “未審是誰之子?”師曰:“謝汝就門罵詈。
” 北禅感禅師法嗣南禅聰禅師濠州南禅聰禅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冬月深林雨,三春平地風。
”問: “如何是大道根源?”師曰:“雲興當午夜,石虎叫連宵。
” 青原下十世大陽玄禅師法嗣投子義青禅師舒州投子義青禅師,青社李氏子。
七齡穎異,往妙相寺出家,試經得度。
習百法論。
未幾歎曰: “三祇塗遠,自困何益?”乃入洛聽華嚴,義若貫珠。
嘗讀諸林菩薩偈,至即心自性,猛省曰: “法離文字,甯可講乎。
”即棄遊宗席。
時圓鑒禅師居會聖岩,一夕,夢畜青色鷹,為吉徵。
屆旦師來,鑒禮延之。
令看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因緣。
經三載,一日問曰:“汝記得話頭麼?試舉看。
” 師拟對,鑒掩其口。
師了然開悟,遂禮拜。
鑒曰:“汝妙悟玄機邪?”師曰: “設有也須吐卻。
”時資侍者在旁,曰:“青華嚴今日如病得汗。
”師回顧曰:“合取狗口。
若更忉忉,我即便嘔。
” 自此複經三年,鑒時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
付以大陽頂相皮履直裰,囑曰:“代吾續其宗風,無久滞此。
善宜護持。
”遂書偈送曰: “須彌立太虛,日月輔而轉。
群峰漸倚他,白雲方改變。
少林風起叢,曹溪洞簾卷。
金鳳宿龍巢,宸苔豈車碾。
”令依圓通秀禅師。
師至彼無所參問,唯嗜睡而已。
執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當行規法。
”通曰: “是誰?”曰:“青上座。
”通曰:“未可,待與按過。
”通即曳杖入堂,見師正睡。
乃擊床呵曰: “我這裡無閑飯與上座,吃了打眠。
”師曰:“和尚教某何為?”通曰: “何不參禅去。
”師曰:“美食不中飽人吃。
”通曰: “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
”師曰:“待肯,堪作甚麼?”通曰:“上座曾見甚麼人來?”師曰:“浮山。
”通曰: “怪得恁麼頑賴。
”遂握手相笑,歸方丈。
由是道聲籍甚。
初住白雲,次遷投子。
上堂,召大衆曰: “若論此事,如鸾鳳沖霄,不留其迹。
羚羊挂角,那覓乎蹤。
金龍不守于寒潭,玉免豈栖于蟾影。
其或主賓若立,須威音世外搖頭。
問答言陳,仍玄路旁提為唱。
若能如是,猶在半途。
更若凝眸,不勞相見。
”上堂: “宗乘若舉,凡聖絕蹤。
樓閣門開,别戶相見。
設使卷簾悟去,豈免旁觀。
春遇桃華,重增眼病。
所以古人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諸仁者,既是不傳,為甚鐵牛走過新羅國裡?”遂喝曰:“達者須知暗裡驚。
”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威音前一箭,射透兩重山。
”曰:“如何是相傳底事?”師曰:“全因淮地月,得照郢陽春。
”曰:“恁麼則入水見長人也。
”師曰: “祇知荊玉異,那辨楚王心?” 僧禮拜,師以拂子擊之。
複曰:“更有問話者麼?如無,彼此著便。
”問: “和尚适來拈香,祝延聖壽,且道當今年多少?”師曰:“月籠丹桂遠,星拱北辰高。
”曰:“南山直聳齊天壽,東海洪波比福源。
”師曰: “雙鳳朝金阙,青松古韻高。
”曰:“聖壽已蒙師指示,治化乾坤事若何?” 師曰:“不如緘口退,卻是報皇恩。
”上堂: “默沈陰界,語落深坑。
拟著則天地懸殊,棄之則千生萬劫。
洪波浩渺,白浪滔天。
鎮海明珠,在誰收掌?”良久,卓拄杖曰:“百雜碎。
”上堂:“孤村陋店,莫挂瓶杯。
祖佛玄關,橫身直過。
早是蘇秦觸塞,求路難回。
項主臨江,何逃困命。
諸禅德到這裡,進則落于天魔,退則沉于鬼趣。
不進不退,正在死水中。
諸仁者,作麼生得平穩去?”良久曰:“任從三尺雪,難壓寸靈松。
”師作五位頌并序: “夫長天一色,星月何分。
大地無偏,枯榮自異。
是以法無異法,何迷悟而可及。
心不自心,假言象而提唱。
其言也,偏圓正到,兼帶葉通。
其法也,不落是非,豈關萬象。
幽旨既融于水月,宗源派混于金河。
不墜虛凝回途複妙。
”頌曰:“正中偏,星河橫轉月明前。
彩氣夜交天未曉,隐隐俱彰暗裡圓。
偏中正,夜半天明羞自影。
朦朦霧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時鏡。
正中來,火裡金雞坐鳳台。
玄路倚空通脈上,披雲鳥道出塵埃。
兼中至,雪刃籠身不回避。
天然猛将兩不傷,暗裡全施善周備。
兼中到,解走之人不觸道。
一般拈掇與君殊,不落是非方始妙。
”師示寂,書偈曰:“兩處住持,無可助道。
珍重諸人,不須尋讨。
” 投筆奄息。
阇維多靈異,茲不盡具。
獲設利五色,同靈骨塔于寺北三峰庵。
興陽清剖禅師郢州興陽清剖禅師,在大陽作園頭,種瓜次,陽問:“甜瓜何時得熟?”師曰:“即今熟爛了也。
”曰: “揀甜底摘來。
”師曰:“與甚麼人吃?”曰:“不入園者。
”師曰:“未審不入園者還吃也無?”曰: “汝還識伊麼?”師曰:“雖然不識,不得不與。
”陽笑而去。
住後,上堂: “西來大道,理絕百非。
句裡投機,全垂妙旨。
不已而已,有屈祖宗。
豈況忉忉,有何所益?雖然如是,事無一向。
且于唱教門中,通一線道,大家商量。
”僧問:“娑竭出海乾坤震,﹝竭,原作“”,據清藏本、續藏本改。
﹞觌面相呈事若何?”師曰:“金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
” 曰:“忽遇出頭時又作麼生?”師曰:“似鹘提鸠君不信,髑髅前驗始知真。
”曰: “恁麼則叉手當胸,退身三步也。
”師曰:“須彌座下烏龜子,莫待重遭點額回。
”問:“從上諸聖向甚麼處去?”師曰:“月照千江靜,孤燈海底明。
”鄭金部問:“和尚甚麼時開堂?”師曰:“不曆僧祇數,日月未生前。
”師卧疾次,大陽問: “是身如泡幻,泡幻中成辦。
若無個泡幻,大事無由辦。
若要大事辦,識取個泡幻。
作麼生?”師曰:“猶是這邊事。
”陽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匝地紅輪秀,海底不栽花。
”陽笑曰:“乃爾惺惺邪?”師唱曰: “将謂我忘卻。
”竟爾趨寂。
福嚴審承禅師南嶽福岩審承禅師,侍立大陽次,陽曰: “有一人遍身紅爛,卧在荊棘林中,周匝火圍,若親近得此人,大敞廛開;若親近不得,時中以何為據?”師曰:“六根不具,七識不全。
”陽曰: “你教伊出來,我要見伊。
”師曰:“适來别無左右祇對和尚。
”陽曰: “官不容針。
”師便禮拜。
﹝師後至華嚴隆和尚處,舉前話。
隆曰:“冷如毛粟,細如冰雪。
”﹞李相公特上山,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指庭前柏樹。
公如是三問,師如是三答。
公欣然,乃有頌曰:“出沒雲閑滿太虛,元來真相一塵無。
重重請問西來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 羅浮顯如禅師惠州羅浮山顯如禅師,初到大陽,陽問:“汝是甚處人?”曰: “益州。
”陽曰:“此去幾裡?”曰: “五千裡。
”陽曰:“你與麼來,還曾踏著麼?”曰:“不曾踏著。
”陽曰: “汝解騰空那!”曰:“不解騰空。
”陽曰: “争得到這裡?”曰:“步步不迷方,通身無辨處。
”陽曰:“汝得超方三昧邪?”曰: “聖心不可得,三昧豈彰名。
”陽曰:“如是!如是!汝應信此即本體全彰,理事不二。
善自護持。
”住後,僧問:“如何是羅浮境?” 師曰:“突兀侵天際,巍峨鎮海涯。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頂上白雲散,足下黑煙生。
” 白馬歸喜禅師襄州白馬歸喜禅師,初問大陽:“學人蒙昧,乞指個入路。
”陽曰:“得。
”良久,乃召師,師應諾。
陽曰:“與你個入路。
”師于言下有省。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善犬帶牌。
”問: “如龜藏六時如何?”師曰:“布袋裡弓箭。
”問:“不著佛求,不著法求,當于何求?”師曰:“村人跪拜石師子。
”曰: “意旨如何?”師曰:“社樹下設齋。
”上堂:“急走即蹉過,慢行趁不上。
沒量大衲僧無計柰何! 有多口饒舌底出來?”僧問:“一句即不問,如何是半句?”師曰:“投身擲下。
”曰:“這個是一句也。
”師曰: “半句也摸不著?”問:“如何是阒寂之門?”師曰:“莫鬧!莫鬧!” 大陽慧禅師郢州大陽慧禅師,僧問:“漢君七十二陣,大霸寰中。
和尚臨筵,不施寸刃,承誰恩力?”師曰: “杲日當軒際,森羅一樣觀。
”曰:“恁麼則金烏凝秀色,玉兔瑞雲深。
” 師曰:“滴瀝無私旨,通方一念玄。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布直裰重重補,日用鉏頭旋旋揩。
”曰:“向上客來,如何祇待?”師曰: “要用便用。
”問:“如何是西來意
自是王公大人,屢薦章服師号,皆卻而不受。
以開寶四年十二月二日示疾,十一日告衆。
囑付訖,右脅而化。
護國遠禅師法嗣雲頂德敷禅師懷安軍雲頂德敷禅師,初參護國,問曰:“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時如何?”國曰: “罷攀雲樹三秋果,休弄碧潭孤月輪。
”師乃頓釋所疑。
住後,成都帥請就衙升座。
有樂營将出,禮拜起,回顧下馬台,曰:“一口吸盡西江水即不問,請師吞卻階前下馬台。
”師展兩手唱曰:“細抹将來。
”營将猛省。
大陽堅禅師法嗣石門聰禅師襄州石門聰禅師,僧問:“大陽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騎牛不戴帽,正坐不偏行。
” 北禅契念禅師潭州北禅契念禅師,僧問:“如何是大道之源?”師曰:“衆流混不得。
”曰:“獨脫事如何?”師曰: “穿雲透石。
”問:“如何是不墜古今句?”師曰:“十五十六,日月相逐”。
石門徹禅師法嗣石門紹遠禅師襄州石門紹遠禅師,初在石門作田頭。
門問: “如何是田頭水牯牛?”師曰: “角轉轟天地,朝陽處處春。
”他日門又問:“水牯牛安樂否?”師曰: “水草不曾虧。
”曰:“田中事作麼生?”師曰:“深淺種。
”曰: “如法著。
”師曰:“某甲不曾取次。
”住後,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 “十方無異路,揭覺鳳林前。
”問:“先師已歸雁塔去,當陽一句請師宣。
”師曰:“修羅掌内擎日月,夜叉足下蹋泥龍。
”問: “金龍不吐凡間霧,請師舉唱鳳凰機。
”師曰:“白眉不展手,長安路坦平。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布袋盛烏龜。
”問:“如何是石門境?”師曰:“孤峰對鳳嶺。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岩中殘雪,處處分輝。
” 問:“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師曰:“滴瀝非旨趣,千山不露身。
”問: “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曰:“赤腳波斯鼻嗅天。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灰飛煙滅,白骨連天。
”師與病僧灸次,僧問: “正當與麼時如何?”師曰:“通玄一脈,大似流星。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白牛露地卧青溪。
”問: “生死之河,如何過得?”師曰:“風吹荷葉浮萍草。
”問:“如何是教外别傳一句?”師曰:“羊頭車子入長安。
”問: “生死浪前如何話道?”師曰:“毛袋橫身絕飲啄,青溪常卧太陽春。
”問: “如何是道?”師曰:“山深水冷。
”曰: “如何是道中人?”師曰:“金槌擊金鼓。
”問:“天陰日不出,光輝何處去?”師曰: “鐵蛇橫大路,通身黑似煙。
”問:“如何是宗乘中一句?”師曰:“石火夜燒山,大地齊合掌。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石牛攔古路,木馬驟高樓。
”北禅懷感禅師潭州北禅懷感禅師,僧問:“如何是諸聖為人底句?”師曰: “紅輪當萬戶,光燭本無心。
”問: “師唱誰家曲?”師曰:“石戶不留心,洞玄通妙的。
”問:“如何是佛?” 師曰:“尺短寸長。
”靈竹守珍禅師鄂州靈竹守珍禅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錫帶胡天雪,瓶添漢地泉。
”問: “迷悟不入諸境時如何?”師曰:“境從何來?”曰:“恁麼則無諸境去也。
”師曰:“龍頭蛇尾漢。
” 四面津禅師舒州四面山津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王字不著點。
”曰:“學人不會。
”師曰:“點。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山寒水冷。
”師有拄杖頌曰:“四面一條杖,當機驗龍象。
頭角稍低昂,電光臨背上。
” 承天義勤禅師嘉州承天義勤禅師,僧問:“如何是承天境。
”師曰:“兩江夾卻青盲漢,一帶山藏赤腳蠻。
”問: “如何是谛實之言。
”師曰:“措大巾子黑。
” 青峰義誠禅師鳳翔府青峰義誠禅師,僧問:“三際不生,是何人境界?”師曰:“白雲連雪嶽,明月混魚鈎。
”曰: “未審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 “靈光爍破琉璃色,大地明來絕點痕。
”問: “如何是青峰家風?”師曰:“向火吃甜瓜。
” 廣德智端禅師襄州廣德山智端禅師,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 “著衣吃飯。
”曰:“見後如何?”師曰: “著衣吃飯。
”問:“如何是廣德山?”師曰:“當陽花易發,背陰雪難消。
”曰:“如何是山中人?”師曰:“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裡。
” 石門筠首座筠首座者,太原人也。
自至石門逾三十年,叢林慕之。
有僧請吃茶次,問:“如何是首座為人一著子?”師曰:“适來猶記得。
”曰:“即今又如何?” 師曰:“好生點茶來!”一日荷鉏入園,僧問:“三身中那一身去作務?”師拄鉏而立。
僧曰:“莫便當也無?”師鉏便行。
青原下九世谷隐俨禅師法嗣谷隐契崇禅師襄州谷隐契崇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番人皮裘胡人著。
”曰:“學人不會此理如何?”師曰:“聾人側耳啞人歌。
” 梁山觀禅師法嗣大陽警玄禅師郢州大陽山警玄禅師,江夏張氏子。
依智通禅師出家,十九為大僧。
聽圓覺了義講席,無能及者,遂遊方。
初到梁山,問:“如何是無相道場?”山指觀音,曰:“這個是吳處士畫。
”師拟進語,山急索曰: “這個是有相底,那個是無相底?”師遂有省,便禮拜。
山曰:“何不道取一句?”師曰:“道即不辭,恐上紙筆。
”山笑曰:“此語上碑去在。
”師獻偈曰:“我昔初機學道迷,萬水千山覓見知。
明今辨古終難會,直說無心轉更疑。
蒙師點出秦時鏡,照見父母未生時。
如今覺了何所得,夜放烏雞帶雪飛。
” 山謂“洞上之宗可倚”,一時聲價籍籍。
山殁,辭塔至大陽,谒堅禅師。
堅讓席使主之。
僧問:“如何是大陽境?” 師曰:“羸鶴老猿蹄谷韻,瘦松寒竹鎖青煙。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作麼!作麼!”曰:“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滿瓶傾不出,大地沒饑人。
”上堂:“嵯峨萬仞,鳥道難通。
劍刃輕冰,誰當履踐。
宗乘妙句,語路難陳。
不二法門,淨名杜口。
所以達磨西來,九年面壁,始遇知音。
大陽今日,也大無端。
珍重!”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大洋海底紅塵起,須彌頂上水橫流。
”師問僧:“甚處來?”曰: “洪山。
”師曰:“先師在麼?”曰:“在。
”師曰:“在即不無,請渠出來,我要相見。
”僧曰:“。
”師曰: “這個猶是侍者。
”僧無對。
師曰:“吃茶去。
”上堂:“諸禅德須明平常無生句、妙玄無私句、體明無盡句。
第一句通一路,第二句無賓主,第三句兼帶去。
一句道得師子嚬呻,二句道得師子返擲,三句道得師子踞地。
縱也周遍十方,擒也一時坐斷。
正當恁麼時,作麼生通得個消息? 若不通得個消息,來朝更獻楚王看。
”問:“如何是平常無生句?”師曰:“白雲覆青山,青山頂不露。
”曰:“如何是妙玄無私句?”師曰: “寶殿無人不侍立,不種梧桐免鳳來。
”曰:“如何是體明無盡句?”師曰: “手指空時天地轉,回途石馬出紗籠。
”曰:“如何是師子嚬呻?”師曰: “終無回顧意,争肯落平常。
”曰:“如何是師子返擲?”師曰:“周旋往返全歸父,繁興大用體無虧。
”曰:“如何是師子踞地?”師曰: “迥絕去來機,古今無變異。
”問: “如何是大達底人?”師曰:“虛空類不得。
”曰:“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曰:“白牛吐雪彩,黑馬上烏雞。
”上堂:“撒手那邊千聖外,祖堂少室長根芽。
鹭倚雪巢猶自可,更看白馬入蘆花。
”上堂: “夜半烏雞抱鹄卵,天明起來生老鹳。
鶴毛鷹觜鹭鸶身,卻共烏鴉為侶伴。
高入煙霄,低飛柳岸。
向晚歸來子細看,依俙恰似雲中雁。
”師嘗釋曹山三種“堕”曰:“此三語須明得轉位始得。
一作水牯牛,是類堕。
”師曰:“是沙門轉身語,是異類中事,若不曉此意,即有所滞。
直是要伊一念無私,即有出身之路。
”“二不受食,是尊貴堕。
” 師曰:“須知那邊了卻,來這邊行履。
若不虛此位,即坐在尊貴。
三不斷聲色,是随堕。
”師曰: “以不明聲色,故随處堕。
須向聲色裡有出身之路。
作麼生是聲色外一句?” 乃曰: “聲不自聲,色不自色,故雲不斷指掌,當指何掌也。
”五位頌曰:“正中偏,一輪皎潔正當天。
宛轉虛玄事不彰,明暗祇在影中圓。
偏中正,休觀朗月秦時鏡。
隐隐猶如日下燈,明暗混融誰辨影。
正中來,脈路玄玄絕迂迥。
靜照無私随處現,如行鳥道入廛開。
偏中至,法法無依即智智。
橫身物外兩不傷,妙用玄玄善周備。
兼中到,葉路當風無中道。
莫守寒岩異草青,坐卻白雲宗不妙。
”師神觀奇偉,有威重。
從兒稚中,日祇一食。
自以先德付授之重,足不越限,脅不至席。
年八十,歎無可以繼者,遂作偈并皮履,布直裰,寄浮山遠禅師,使為求法器。
偈曰:“楊廣山頭草,憑君待價焞。
異苗翻茂處,深密固靈根。
”偈尾雲: “得法者潛衆十年,方可闡揚。
”遠拜而受之。
遂贊師像曰:“黑狗爛銀蹄,白象昆侖騎。
于斯二無礙,木馬火中嘶。
” 師天聖五年七月十九升座,辭衆示寂。
塔于本山。
梁山岩禅師鼎州梁山岩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新羅附子,蜀地當歸。
”藥山利昱禅師澧州藥山利昱禅師,上堂: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與諸上座同生,三世諸佛與諸上座同參,三藏聖教與諸上座同時。
還信得及麼?若也信得及,陝府鐵牛吞卻乾坤。
雖然如是,被法身礙卻,轉身不得。
須知有出身之路,作麼生是諸上座出身之路?道!道!”良久曰:“若道不得,永沉苦海。
珍重!” 僧問:“格外之談,乞師垂示。
”師曰:“要道也不難。
”曰:“恁麼則萬仞碧潭,許垂一線也。
”師曰:“大衆笑你。
” 羅紋得珍山主鼎州羅紋得珍山主,僧問:“親切處乞師指示?”師曰:“老僧元是廣南人。
” 石門遠禅師法嗣道吾契诠禅師潭州道吾契诠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鳳嶺無私曲,如今天下傳。
”曰:“如何是道吾鏡?”師曰:“溪花含玉露,庭果落金台。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擁爐披古衲,曝日枕山根。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玉上青蠅。
”曰:“見後如何?”師曰:“紅爐焰裡冰。
” 雲頂鑒禅師懷安軍雲頂山鑒禅師,僧問:“雪點紅爐,請師驗的。
”師曰: “王婆煮。
”曰:“争柰即今何!”師曰: “猶嫌少在。
” 廣濟方禅師鄧州廣濟方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騎牛趁春草,背卻少年爺。
”問:“寶劍未磨時如何?” 師曰:“烏龜啖黑豆。
”曰:“磨後如何?”師曰:“庭柱挂燈籠。
”曰: “如何是修行?”師曰:“庭柱傷寒。
” 清居升禅師果州清居山升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 “金雞啼石戶,得意逐波清。
”曰: “未審是誰之子?”師曰:“謝汝就門罵詈。
” 北禅感禅師法嗣南禅聰禅師濠州南禅聰禅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冬月深林雨,三春平地風。
”問: “如何是大道根源?”師曰:“雲興當午夜,石虎叫連宵。
” 青原下十世大陽玄禅師法嗣投子義青禅師舒州投子義青禅師,青社李氏子。
七齡穎異,往妙相寺出家,試經得度。
習百法論。
未幾歎曰: “三祇塗遠,自困何益?”乃入洛聽華嚴,義若貫珠。
嘗讀諸林菩薩偈,至即心自性,猛省曰: “法離文字,甯可講乎。
”即棄遊宗席。
時圓鑒禅師居會聖岩,一夕,夢畜青色鷹,為吉徵。
屆旦師來,鑒禮延之。
令看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因緣。
經三載,一日問曰:“汝記得話頭麼?試舉看。
” 師拟對,鑒掩其口。
師了然開悟,遂禮拜。
鑒曰:“汝妙悟玄機邪?”師曰: “設有也須吐卻。
”時資侍者在旁,曰:“青華嚴今日如病得汗。
”師回顧曰:“合取狗口。
若更忉忉,我即便嘔。
” 自此複經三年,鑒時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
付以大陽頂相皮履直裰,囑曰:“代吾續其宗風,無久滞此。
善宜護持。
”遂書偈送曰: “須彌立太虛,日月輔而轉。
群峰漸倚他,白雲方改變。
少林風起叢,曹溪洞簾卷。
金鳳宿龍巢,宸苔豈車碾。
”令依圓通秀禅師。
師至彼無所參問,唯嗜睡而已。
執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當行規法。
”通曰: “是誰?”曰:“青上座。
”通曰:“未可,待與按過。
”通即曳杖入堂,見師正睡。
乃擊床呵曰: “我這裡無閑飯與上座,吃了打眠。
”師曰:“和尚教某何為?”通曰: “何不參禅去。
”師曰:“美食不中飽人吃。
”通曰: “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
”師曰:“待肯,堪作甚麼?”通曰:“上座曾見甚麼人來?”師曰:“浮山。
”通曰: “怪得恁麼頑賴。
”遂握手相笑,歸方丈。
由是道聲籍甚。
初住白雲,次遷投子。
上堂,召大衆曰: “若論此事,如鸾鳳沖霄,不留其迹。
羚羊挂角,那覓乎蹤。
金龍不守于寒潭,玉免豈栖于蟾影。
其或主賓若立,須威音世外搖頭。
問答言陳,仍玄路旁提為唱。
若能如是,猶在半途。
更若凝眸,不勞相見。
”上堂: “宗乘若舉,凡聖絕蹤。
樓閣門開,别戶相見。
設使卷簾悟去,豈免旁觀。
春遇桃華,重增眼病。
所以古人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諸仁者,既是不傳,為甚鐵牛走過新羅國裡?”遂喝曰:“達者須知暗裡驚。
”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威音前一箭,射透兩重山。
”曰:“如何是相傳底事?”師曰:“全因淮地月,得照郢陽春。
”曰:“恁麼則入水見長人也。
”師曰: “祇知荊玉異,那辨楚王心?” 僧禮拜,師以拂子擊之。
複曰:“更有問話者麼?如無,彼此著便。
”問: “和尚适來拈香,祝延聖壽,且道當今年多少?”師曰:“月籠丹桂遠,星拱北辰高。
”曰:“南山直聳齊天壽,東海洪波比福源。
”師曰: “雙鳳朝金阙,青松古韻高。
”曰:“聖壽已蒙師指示,治化乾坤事若何?” 師曰:“不如緘口退,卻是報皇恩。
”上堂: “默沈陰界,語落深坑。
拟著則天地懸殊,棄之則千生萬劫。
洪波浩渺,白浪滔天。
鎮海明珠,在誰收掌?”良久,卓拄杖曰:“百雜碎。
”上堂:“孤村陋店,莫挂瓶杯。
祖佛玄關,橫身直過。
早是蘇秦觸塞,求路難回。
項主臨江,何逃困命。
諸禅德到這裡,進則落于天魔,退則沉于鬼趣。
不進不退,正在死水中。
諸仁者,作麼生得平穩去?”良久曰:“任從三尺雪,難壓寸靈松。
”師作五位頌并序: “夫長天一色,星月何分。
大地無偏,枯榮自異。
是以法無異法,何迷悟而可及。
心不自心,假言象而提唱。
其言也,偏圓正到,兼帶葉通。
其法也,不落是非,豈關萬象。
幽旨既融于水月,宗源派混于金河。
不墜虛凝回途複妙。
”頌曰:“正中偏,星河橫轉月明前。
彩氣夜交天未曉,隐隐俱彰暗裡圓。
偏中正,夜半天明羞自影。
朦朦霧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時鏡。
正中來,火裡金雞坐鳳台。
玄路倚空通脈上,披雲鳥道出塵埃。
兼中至,雪刃籠身不回避。
天然猛将兩不傷,暗裡全施善周備。
兼中到,解走之人不觸道。
一般拈掇與君殊,不落是非方始妙。
”師示寂,書偈曰:“兩處住持,無可助道。
珍重諸人,不須尋讨。
” 投筆奄息。
阇維多靈異,茲不盡具。
獲設利五色,同靈骨塔于寺北三峰庵。
興陽清剖禅師郢州興陽清剖禅師,在大陽作園頭,種瓜次,陽問:“甜瓜何時得熟?”師曰:“即今熟爛了也。
”曰: “揀甜底摘來。
”師曰:“與甚麼人吃?”曰:“不入園者。
”師曰:“未審不入園者還吃也無?”曰: “汝還識伊麼?”師曰:“雖然不識,不得不與。
”陽笑而去。
住後,上堂: “西來大道,理絕百非。
句裡投機,全垂妙旨。
不已而已,有屈祖宗。
豈況忉忉,有何所益?雖然如是,事無一向。
且于唱教門中,通一線道,大家商量。
”僧問:“娑竭出海乾坤震,﹝竭,原作“”,據清藏本、續藏本改。
﹞觌面相呈事若何?”師曰:“金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
” 曰:“忽遇出頭時又作麼生?”師曰:“似鹘提鸠君不信,髑髅前驗始知真。
”曰: “恁麼則叉手當胸,退身三步也。
”師曰:“須彌座下烏龜子,莫待重遭點額回。
”問:“從上諸聖向甚麼處去?”師曰:“月照千江靜,孤燈海底明。
”鄭金部問:“和尚甚麼時開堂?”師曰:“不曆僧祇數,日月未生前。
”師卧疾次,大陽問: “是身如泡幻,泡幻中成辦。
若無個泡幻,大事無由辦。
若要大事辦,識取個泡幻。
作麼生?”師曰:“猶是這邊事。
”陽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匝地紅輪秀,海底不栽花。
”陽笑曰:“乃爾惺惺邪?”師唱曰: “将謂我忘卻。
”竟爾趨寂。
福嚴審承禅師南嶽福岩審承禅師,侍立大陽次,陽曰: “有一人遍身紅爛,卧在荊棘林中,周匝火圍,若親近得此人,大敞廛開;若親近不得,時中以何為據?”師曰:“六根不具,七識不全。
”陽曰: “你教伊出來,我要見伊。
”師曰:“适來别無左右祇對和尚。
”陽曰: “官不容針。
”師便禮拜。
﹝師後至華嚴隆和尚處,舉前話。
隆曰:“冷如毛粟,細如冰雪。
”﹞李相公特上山,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指庭前柏樹。
公如是三問,師如是三答。
公欣然,乃有頌曰:“出沒雲閑滿太虛,元來真相一塵無。
重重請問西來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 羅浮顯如禅師惠州羅浮山顯如禅師,初到大陽,陽問:“汝是甚處人?”曰: “益州。
”陽曰:“此去幾裡?”曰: “五千裡。
”陽曰:“你與麼來,還曾踏著麼?”曰:“不曾踏著。
”陽曰: “汝解騰空那!”曰:“不解騰空。
”陽曰: “争得到這裡?”曰:“步步不迷方,通身無辨處。
”陽曰:“汝得超方三昧邪?”曰: “聖心不可得,三昧豈彰名。
”陽曰:“如是!如是!汝應信此即本體全彰,理事不二。
善自護持。
”住後,僧問:“如何是羅浮境?” 師曰:“突兀侵天際,巍峨鎮海涯。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頂上白雲散,足下黑煙生。
” 白馬歸喜禅師襄州白馬歸喜禅師,初問大陽:“學人蒙昧,乞指個入路。
”陽曰:“得。
”良久,乃召師,師應諾。
陽曰:“與你個入路。
”師于言下有省。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善犬帶牌。
”問: “如龜藏六時如何?”師曰:“布袋裡弓箭。
”問:“不著佛求,不著法求,當于何求?”師曰:“村人跪拜石師子。
”曰: “意旨如何?”師曰:“社樹下設齋。
”上堂:“急走即蹉過,慢行趁不上。
沒量大衲僧無計柰何! 有多口饒舌底出來?”僧問:“一句即不問,如何是半句?”師曰:“投身擲下。
”曰:“這個是一句也。
”師曰: “半句也摸不著?”問:“如何是阒寂之門?”師曰:“莫鬧!莫鬧!” 大陽慧禅師郢州大陽慧禅師,僧問:“漢君七十二陣,大霸寰中。
和尚臨筵,不施寸刃,承誰恩力?”師曰: “杲日當軒際,森羅一樣觀。
”曰:“恁麼則金烏凝秀色,玉兔瑞雲深。
” 師曰:“滴瀝無私旨,通方一念玄。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布直裰重重補,日用鉏頭旋旋揩。
”曰:“向上客來,如何祇待?”師曰: “要用便用。
”問:“如何是西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