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禅師法嗣洞山道延禅師瑞州洞山道延禅師,因曹山垂語雲:“有一人向萬丈岩頭騰身直下,此是甚麼人?”衆無對。
師出曰:“不存。
”山曰:“不存個甚麼?”師曰:“始得撲不碎。
”山深肯之。
後有僧問:“請和尚密付真心。
” 師曰:“欺這裡無人作麼?” 金峰從志禅師撫州金峰從志玄明禅師,僧問:“如何是金峰正主?”師曰: “此去鎮縣不遙,阇黎莫造次。
”曰: “何不道取?”師曰:“口如磉盤。
”問:“千峰萬峰,那個是金峰?”師乃所額。
問:“千山無雲,萬裡絕霞時如何?” 師曰:“飛猿嶺那邊何不吐卻?”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壁邊有鼠耳。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金峰門前無五裡牌。
”新到參,師曰:“不用通時暄,第一句道将來。
”曰:“孟春猶寒,伏惟和尚。
” 師曰:“猶有這個在。
”曰:“不可要人點檢去也。
”師曰:“誰?”僧指自身。
師曰:“不妨遭人點檢。
” 拈起枕子,示僧曰:“一切人喚作枕子,金峰道不是。
”僧曰:“未審和尚喚作甚麼?”師拈起枕子,僧曰: “恁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你喚作甚麼?”僧曰:“枕子。
”師曰: “落在金峰窠裡。
”問:“金杯滿酌時如何?”師曰:“金峰不勝酩酊。
”僧掃地次,師問:“作甚麼?”僧豎起苕帚。
師曰: “猶有這個在。
”曰:“和尚适來見個甚麼?”師豎起拄杖。
僧參,才入方丈,師便打。
僧曰: “是!是!”師又打。
僧曰:“不是!不是!” 師作禮拜勢,僧作拓勢。
師曰:“老僧眼暗,阇黎耳聾。
”曰:“将飯餧魚,還須克己。
”師曰:“施食得長壽報。
”曰: “和尚年多少?”師曰:“不落數量。
”曰:“長壽者誰?”師曰:“金峰。
”曰:“果然眼昏。
”師曰:“是,是。
”問僧: “甚處來?”僧近前,良久師曰:“阇黎參見甚麼人?”曰:“參甚麼碗?” 師曰:“金峰有過。
”曰:“是!是!” 師良久。
師問僧:“甚處來?”曰:“東國來。
”師曰:“作麼生過得金峰關?”曰:“公驗分明。
”師曰:“試呈似金峰看。
”僧展兩手,師曰:“金峰關從來無人過得。
”曰:“和尚還過得麼?”師曰:“波斯吃胡椒。
”問僧: “姓甚麼?”曰:“姓何。
”師曰:“至竟不脫俗。
”曰:“因師緻得。
” 師曰:“若恁麼,過在金峰。
”曰:“不敢。
”師曰: “灼然金峰有過。
”僧問訊次,師把住曰:“辄不得向人道,我有一則因緣舉似你。
”僧作聽勢,師與一掌。
僧曰:“為甚麼打某甲?”師曰:“我要言話行。
”看經次,骈道者來,師擎起經作攬衣勢,以目視之。
骈提起坐具,以目視師。
師曰:“一切人道你會禅。
”骈曰:“和尚作麼生?”師笑曰:“草賊大敗。
”問: “是身無知,如土木瓦石,此意如何?”師下禅床,扭僧耳朵。
僧負痛作聲。
師曰:“今日始捉著個無知漢。
” 僧作禮出去。
師召:“阇黎!”僧回首。
師曰:“若到堂中,不可舉著。
” 曰:“何故?”師曰: “大有人笑金峰老婆心。
”上堂:“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後無老婆心。
”僧問:“如何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師曰:“問凡答凡,問聖答聖。
”曰:“如何是二十年後無老婆心?”師曰:“問凡不答凡,問聖不答聖。
” 師見僧來,乃舉手曰:“此是大人分上事,你試通個消息看?”曰:“某甲不欲瞞和尚。
”師曰:“知孝養人,也還稀有。
” 曰:“莫是大人分上事麼?”師曰:“老僧瞞阇黎。
”曰:“到這裡不易辨白。
”師曰:“灼然灼然!” 僧禮拜,師曰:“發足何處?”曰:“祇這裡。
”師曰:“不唯自瞞,兼瞞老僧。
”上堂: “我若舉來,又恐遭人唇吻;不舉,又遭人笑怪。
于其中間,如何即是?”有僧才出,師便歸方丈。
至晚,别僧請益曰: “和尚今日為甚不答這僧話?”師曰:“大似失錢遭罪。
”問僧:“你還知金峰一句子麼?”曰:“知來久矣。
”師曰:“作麼生!”僧便喝。
師良久,僧曰:“金峰一句,今日粉碎。
”師曰:“老僧大曾問人,唯有阇黎門風峭峻。
”曰: “不可須要人點檢。
”師曰:“真不博金。
”問:“如何是非言之言?”師曰:“不加文彩。
”問:“四海晏清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
”上堂:“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還有人道得麼?如有人道得,金峰分半院與他住。
”時有僧出作禮,師曰:“相見易得好,共住難為人。
”便下座。
僧辭,師問:“何處去?”曰: “不敢妄通消息。
”師曰:“若到諸方,切忌著金峰為人處。
”曰:“已領尊旨。
”師曰:“忽有人問,你作麼生?” 僧提起袈裟角。
師曰:“捷弱于阇黎。
”鹿門處真禅師襄州鹿門山處真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有鹽無醋。
”曰:“忽遇客來,如何祇待?” 師曰:“柴門草戶,謝子遠來。
”問:“如何是道人?”師曰:“口似鼻孔。
”問:“祖祖相傳,傳甚麼物?”師曰:“金襕袈裟。
”問:“如何是函中般若?”師曰:“佛殿挾頭六百卷。
”問: “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師曰: “山下李家使牛去。
”曰:“還許學人相随也無?”師曰:“汝若相随,莫同頭角。
”曰:“諾。
”師曰: “合到甚麼處?”曰:“佛眼辨不得。
”師曰:“若不放過,亦是茫茫。
” 問:“如何是鹿門高峻處?”師曰: “汝還曾上主山也無?”問:“如何是禅?”師曰:“鸾鳳入雞籠。
”曰:“如何是道?”師曰:“藕絲牽大象。
”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未審此個還壞也無?”師曰:“臨崖看浒眼,特地一場愁。
”問:“如何是和尚轉身處?”師曰: “昨夜三更,失去枕子。
”問:“一句下豁然時如何?”師曰:“汝是誰家子?”上堂: “一片凝然光燦爛,拟意追尋卒難見。
瞥然撞著豁人情,大事分明總成辦。
實快活,無系絆,萬兩黃金終不換。
任他千聖出頭來,總是向渠影中現。
”曹山慧霞禅師撫州曹山慧霞了悟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 “曹山不如。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 “不如曹山。
”問:“四山相逼時如何?”師曰:“曹山在裡許。
”曰: “還求出也無?”師曰:“在裡許,即求出。
” 僧侍立,師曰:“道者可煞熱。
”曰:“是。
”師曰:“祇如熱向甚處回避?”曰:“向镬湯爐炭裡回避。
”師曰: “祇如镬湯爐炭,又作麼生回避?”曰:“衆苦不能到。
”草庵法義禅師華州草庵法義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爛炒浮漚飽滿吃。
”問: “拟心即差,如何進道?”師曰:“有人常拟,為甚麼不差?”曰:“此猶是和尚分上事。
”師曰:“紅焰蓮花朵朵開。
”問: “如何是和尚得力處?”師曰:“如盲似聾。
”曰:“不會。
”師曰:“恰與老僧同參。
” 曹山光慧禅師撫州曹山光慧玄悟禅師,上堂,良久曰:“雪峰和尚為人,如金翅鳥入海取龍相似。
”僧出問: “未審和尚此間如何?”師曰:“甚處去來。
”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 師曰:“不禮拜更待何時?”問: “如何是密傳底心?”師良久。
僧曰:“恁麼則徒勞側耳也。
”師喚:“侍者來,燒香著。
”問:“古人雲:如紅爐上一點雪。
意旨如何?”師曰:“惜取眉毛好!”問:“如何指示,即得不昧去?”師曰:“不可雪上更加霜。
”曰: “恁麼則全因和尚去也。
”師曰:“因個甚麼?”問:“如何是妙用真性?” 師曰:“款款莫磕損。
” 上堂,良久,僧出曰:“為衆竭力,禍出私門。
未審放過不放過?”師默然。
問:“古人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意旨如何?”師良久。
僧禮拜,師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 “也是廚寒甑足塵。
”上堂,舉拄杖曰: “從上皆留此一路,方便接人。
”有僧出曰:“和尚又是從頭起也。
”師曰: “謝相委悉。
”問:“機關不轉,請師商量。
” 師曰:“啞得我口麼?”問:“路逢猛虎時如何?”師曰:“放憨作麼!”曹山智炬禅師撫州曹山羌慧智炬禅師,初問先曹山曰:“古人提持那邊人,學人如何體悉?”山曰: “退步就己,萬不失一。
”師于言下,頓忘玄解,乃辭去遍參。
至三祖,因看經次,僧問:“禅僧心不挂元字腳,何得多學?”師曰:“文字性異,法法體空。
迷則句句瘡疣,悟則文文般若。
苟無取舍,何害圓伊?” 後離三祖到瑞州,衆請住龍泉。
僧問:“如何是文殊?”師曰:“不可有第二月也。
”曰:“即今事如何?”師曰: “正是第二月。
”問:“如何是如來語?”師曰:“猛風可繩縛。
”問: “如何履踐,即得不昧宗風?”師曰: “須知龍泉好手。
”曰:“請和尚好手。
”師曰:“卻憶鐘子期。
”問: “古人道,若記一句,論劫作野狐精。
未審古人意旨如何?”師曰:“龍泉僧堂未曾鎖。
”曰:“和尚如何?”師曰:“風吹耳朵。
”問:“如何是一句?”師曰:“無聞。
”問:“如何是聲前一句?”師曰:“恰似不道。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汝是九色鹿。
”問: “抱璞投師時如何?”師曰:“不是自家珍。
”曰:“如何是自家珍?”師曰:“不琢不成器。
” 育王弘通禅師衡州育王山弘通禅師,僧問:“混沌未分時如何?”師曰: “混沌。
”曰:“分後如何?”師曰:“混沌。
” 上堂:“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不到底句,今夜山僧不避羞,與諸尊者共譚。
”良久曰:“莫道錯。
珍重!” 僧問:“學人有病,請師醫。
”師曰:“将病來,與汝醫。
”曰:“便請。
” 師曰:“還老僧藥價錢來。
”問:“曹源一路即不問,衡陽江畔事如何?”師曰:“紅爐焰上無根草,碧潭深處不逢魚。
”問:“心法雙亡時如何?”師曰: “三腳蝦蟆背大象。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老僧毛豎。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直待文殊過,即向你道。
”曰:“文殊過也,請和尚道。
”師便打。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渾身不直五文錢。
”曰:“太貧寒生!”師曰:“古代如是。
”曰:“如何施設?”師曰:“随家豐儉。
”問:“如何是急切處?”師曰:“針眼裡打筋鬥。
”問:“如何是本來身?”師曰:“回光影裡見方親。
” 華光範禅師衡州華光範禅師,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指僧堂曰:“此間僧堂無門戶。
”問僧:“曾到紫陵麼?” 曰:“曾到。
”師曰:“曾到鹿門麼?”曰:“曾到。
”師曰:“嗣紫陵即是,嗣鹿門即是?”曰: “即今嗣和尚得麼?”師曰:“人情不打即不可。
”便打。
問:“非隐顯處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盡乾坤無一不是。
” 曰:“此猶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木人石女笑分明。
” 廣利容禅師處州廣利容禅師,初住貞溪,僧參,師舉拂子曰:“貞溪老僧還具眼麼?”曰:“某甲不敢見和尚過。
” 師曰:“老僧死在阇黎手裡也。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謝阇黎道破。
”問: “西院拍手笑呵呵,意作麼生?”師曰:“卷上簾子著。
”問:“自己不明,如何得明?”師曰:“不明。
”曰:“為甚麼不明?”師曰: “不見道自己事。
”問:“魯祖面壁,意作麼生?”師良久曰:“還會麼?” 曰:“不會。
”師曰:“魯祖面壁。
”因郡守受代歸,師出送接話次,守問:“和尚遠出山門,将甚麼物來?”師曰:“無盡之寶呈獻。
”守無對。
後有人進語曰:“便請。
”師曰:“太守尊嚴。
”問:“千途路絕,語思不通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
”曰: “如何是階上漢?”師曰:“龍樓不舉手。
”乃曰:“作麼生是尊貴底人,試道看。
莫祇向長連床上坐地,見他人不肯,忽被明眼人拶著,便向鐵圍山裡藏身。
若到廣利門下,須道得第一句,即開一線道與兄弟商量。
” 時有僧出禮拜,師曰:“将謂是異國舶主,元來是此土商人。
” 小溪行傳禅師泉州廬山小溪院行傳禅師,青原周氏子。
僧問:“久向廬山石門,為甚麼入不得?”師曰:“鈍漢。
” 僧曰:“忽遇猛利者,還許也無?”師曰:“吃茶去。
” 布水岩和尚益州布水岩和尚,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一回思著一傷心。
”問:“寶劍未磨時如何?”師曰:“用不得。
”曰:“磨後如何?”師曰:“觸不得。
”蜀川西禅和尚蜀川西禅和尚,僧問:“佛是摩耶降生,未審和尚是誰家子?” 師曰:“水上卓紅旗。
”問: “三十六路,阿那一路最妙?”師曰:“不出第一手。
”曰:“忽遇出時如何?”師曰:“脊著地也不難。
” 韶州華嚴和尚韶州華嚴和尚,僧問:“既是華嚴,還将得華來麼?”師曰: “孤峰頂上千枝秀,一句當機對聖明。
”僧錄問:“法身無相,不可言宣。
皇帝诏師,将何接引?”師曰:“金鐘回出雲中響,萬裡歸朝賀聖君。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驚天動地。
”曰:“還當也無?”師曰: “靈機永布千家月,祇這如今萬世傳。
” 雲居膺禅師法嗣同安丕禅師洪州鳳栖山同安丕禅師,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吽!吽!”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今日大有人從建昌來。
”問:“一見便休去時如何?”師曰:“是也。
更來這裡作麼?”問:“如何是點額魚?” 師曰:“不透波瀾。
”曰:“慚時如何?”師曰:“終不仰面。
”曰:“恁麼則不變其身也。
”師曰:“是也。
青雲事作麼生?”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金雞抱子歸霄漢,玉兔懷胎入紫微。
”曰: “忽遇客來,将何祇待?”師曰:“金果朝來猿摘去,玉花晚後鳳銜歸。
” 問:“無情還解說法也無?”師曰: “玉犬夜行,不知天曉。
”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
未審将甚麼對?”師曰:“要踢要拳。
”問: “才有言诠,盡落今時,不落言诠,請師直說。
”師曰:“木人解語非幹舌,石女抛梭豈亂絲。
”問:“依經解義,三世佛冤。
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此理如何?”師曰:“孤峰迥秀,不挂煙蘿。
片月行空,白雲自在。
”新到參,師問:“甚處來?” 曰:“湖南。
”師曰:“還知同安這裡風雲體道,花檻璇玑麼?”曰: “知。
”師曰:“非公境界。
”僧便喝。
師曰: “短販樵人,徒誇書劍。
”僧拟進語,師曰:“劍甲未施,賊身已露。
”問: “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 “藕絲系大象。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鐵鎖鎖石牛。
”問:“不傷王道如何?”師曰:“吃粥吃飯。
”曰: “莫便是不傷王道也無?”師曰:“遷流左降。
”問:“玉印開時,何人受信?”師曰:“不是恁麼人。
”曰:“親宮事如何?”師曰:“道甚麼!”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曰:“阇黎在甚麼處出家?” 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曰: “面前佛殿。
”問:“片玉無瑕,請師不觸。
”師曰:“落汝後。
”問: “玉印開時,何人受信?”師曰:“不是小小。
”問: “迷頭認影如何止?”師曰:“告阿誰?”曰:“如何即是?”師曰:“從人覓,即轉遠也。
”曰: “不從人覓時如何?”師曰:“頭在甚麼處?”問:“如何是同安一隻箭?” 師曰:“腦後看。
”曰:“腦後事如何?”師曰:“過也。
” 問:“亡僧衣衆人唱,祖師衣甚麼人唱?”師曰:“打。
”問:“将來不相似,不将來時如何?”師曰: “甚麼處著。
”問:“未有這個時,作麼生行履?”師曰:“尋常又作麼生?”曰:“恁麼則不改舊時人也。
”師曰: “作何行履?”問:“如何是異類中人?”師曰:“露地藏白牛,長空吞日月。
” 師看經次,見僧來參,遂以衣袖蓋卻頭,僧近前作吊慰勢,師放下衣袖,提起經曰:“會麼?”僧卻以衣袖蓋頭。
師曰:“蒼天!蒼天!” 歸宗懷恽禅師廬山歸宗寺懷恽禅師,僧問:“無佛無衆生時如何?”師曰:“甚麼人如此。
”問:“水清魚現時如何?” 師曰:“把一個來。
”僧無對。
﹝同安代雲:“動即失。
”﹞問:“如何是五老峰?”師曰:“突兀地。
”問: “截水停輪時如何?”師曰:“磨不轉。
”曰:“如何是磨不轉?”師曰:“不停輪。
”問:“如何是塵中弟子?”師曰:“灰頭土面。
” ﹝同安代雲:“不拂拭。
”﹞問:“如何是世尊不說說?”師曰:“正恁麼。
”曰:“如何是迦葉不聞聞?”師曰:“不附物。
” 問:“不佛不衆生時如何?”師曰:“是甚麼人如此?”問:“學人不到處,請師說。
”師曰: “汝不到甚麼處來?”嵇山章禅師池州嵇山章禅師,在投子作柴頭。
投子同吃茶次,謂師曰:“森羅萬象,總在裡許。
”師潑卻茶曰: “森羅夢象,在甚麼處?”子曰:“可惜一碗茶。
”師後谒雪峰,峰問: “莫是章柴頭麼?” 師乃作輪椎勢,峰肯之。
雲居懷嶽禅師南康軍雲居懷嶽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圓鏡?”師曰:“不鑒照。
”曰:“忽遇四方八面來時作麼生?” 師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曰:“大好不鑒照。
”師便打。
問:“如何是一丸療萬病底藥?”師曰: “汝患甚麼?”問:“如何是本來瑞草?”師曰:“好手拈不出。
”曰: “如何是無根樹?”師曰:“處處著不得。
” 杭州佛日禅師杭州佛日本空禅師,初遊天台山,嘗曰:“如有人奪得我機者,即吾師矣。
”尋谒雲居,作禮問曰: “二龍争珠,誰是得者?”居曰:“卸卻業身來,與子相見。
”師曰:“業身己卸。
”居曰:“珠在甚麼處?” 師無對﹝同安代雲:“回頭即沒交涉。
”﹞遂投誠入室,時始年十三。
後四年,參夾山。
才入門,見維那。
那曰: “此間不著後生。
”師曰:“某甲不求挂搭,暫來禮谒和尚。
”維那白夾山,山許相見。
師未升階,山便問:“甚處來?” 師曰:“雲居來。
”曰:“即今在甚麼處?”師曰:“在夾山頂上。
”山曰: “老僧行年在坎,五鬼臨身。
” 師拟上階,山曰:“三道寶階,從何而上?”師曰:“三道寶階,曲為今時。
向上一路,請師直指。
” 山便揖,師乃上階禮拜。
山問:“阇黎與甚麼人同行?”師曰:“木上座。
” 山曰:“何不來相看老僧?”師曰:“和尚看他有分?” 山曰:“在甚處?”師曰:“在堂中。
”山便同師下到堂中,師遂取拄杖擲在山面前。
山曰:“莫從天台得否?” 師曰:“非五嶽之所生。
”山曰:“莫從須彌得否?”師曰:“月宮亦不逢。
”山曰:“恁麼則從人得也。
”師曰: “自己尚是冤家,從人得堪作甚麼?”山曰:“冷灰裡有一粒豆爆。
”乃喚維那:“明窗下安排著。
”師曰: “未審明窗還解語也無?”山曰:“待明窗解語,即向汝道。
”夾山來日上堂,問:“昨日新到在甚麼處?” 師出應喏。
山曰:“子未到雲居已前,在甚麼處?”師曰:“天台國清。
” 山曰:“吾聞天台有潺潺之瀑,渌渌之波。
謝子遠來,此意如何?”師曰:“久居岩谷,不挂松蘿。
”山曰:“此猶是春意,秋意作麼生?”師良久,山曰: “看君祇是撐船漢,終歸不是弄潮人。
”來日普請,維那令師送茶。
師曰: “某甲為佛法來,不為送茶來。
” 那曰:“奉和尚處分。
”師曰:“和尚尊命即得。
”乃将茶去作務處,搖茶瓯作聲。
山回顧,師曰: “酽茶三五碗,意在钁頭邊。
”山曰:“瓶有傾茶勢,籃中幾個瓯?”師曰: “瓶有傾茶勢,籃中無一瓯。
” 便行茶,時衆皆舉目。
師曰:“大衆鶴望,請師一言。
”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将歸。
”師曰:“手執夜明符,幾個知天曉?”山曰:“大衆有人也。
歸去來,歸去來。
”遂住普請,歸院衆皆仰歎。
師終于佛日,卵塔存焉。
永光真禅師蘇州永光院真禅師,上堂:“言鋒若差,鄉關萬裡。
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絕後再蘇,欺君不得。
非常之旨,人焉廋哉?”問:“道無橫徑,立者皆危。
如何得不被橫徑所侵去?”師以杖拄僧口,僧曰: “此猶是橫徑。
”師曰:“合取口。
”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曰: “來往不易。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鐵山夜鎖千家月,金烏常照不當門。
” 歸宗澹權禅師廬山歸宗澹權禅師,僧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失卻威音王。
”曰:“鳴後如何?”師曰: “三界平沉。
”問:“盡身供養時如何?”師曰:“将甚麼來?”曰:“所有不惜。
”師曰:“供養甚麼人?”僧無語。
問: “學人為佛法來,如何是佛法?”師曰:“正空閑。
”曰:“便請商量。
” 師曰:“周匝有餘。
”問: “大衆雲集,合譚何事?”師曰:“三三兩兩。
”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未審将甚麼對?”師曰:“争能肯得人。
” 僧良久,師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長安路上廁坑子。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三枷五棒。
”問: “通徹底人如何語道?”師曰:“汝祇今作麼生?”曰:“任性随流。
”師曰:“不随流争得息?” 蕲州廣濟禅師蕲州廣濟禅師,僧問:“疋馬單槍時如何?”師曰:“頭落也。
”問:“如何是方外之譚?”師曰: “汝道甚麼?”問:“如何是廣濟水?”師曰:“飲者絕饑渴。
”曰:“恁麼則學人不虛到也。
”師曰:“情知你受人安排。
” 問:“遠遠來接,乞師指示。
”師曰:“有口祇解吃飯。
”問:“溫伯雪與仲尼相見時如何?”師曰: “此間無恁麼人。
”問:“不識不見,請師道出。
”師曰:“不昧。
”曰: “不昧時作麼生?”師曰:“汝喚作甚麼?”問:“如何是奇特事?”師曰:“焰裡牡丹花。
”問:“如何是無心道人?”師曰:“丹霞放火燒。
” 水西南台和尚潭州水西南台和尚,僧問:“如何是此間一滴水?”師曰: “入口即抉出。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靴頭線綻。
”問:“祖祖相傳,未審傳個甚麼?”師曰:“不因阇黎問,老僧亦不知。
” 朱溪謙禅師歙州朱溪謙禅師,韶國師到,參次聞犬咬靈鼠聲。
國師便問: “是甚麼聲?”師曰:“犬咬靈鼠聲。
”國師曰:“既是靈鼠,為甚麼卻被犬咬?”師曰:“咬殺也。
”國師曰: “好個犬。
”師便打。
國師曰: “莫打,某甲話在。
”師休去。
因造佛殿畢,一僧同看。
師曰:“此殿著得甚麼佛?”曰:“著即不無,有人不肯。
”師曰: “我不問那個人!”曰:“恁麼,則某甲亦未曾祇對和尚。
”楊州豐化和尚楊州豐化和尚,僧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麼?”問:“不具得失時如何?”師曰:“道甚麼?” 雲居道簡禅師南康軍雲居道簡禅師,範陽人也。
久入先雲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務,典司樵爨。
以臘高,堂中為第一座。
屬先雲居将順寂,主事請問:“誰堪繼嗣?”居曰: “堂中簡。
” 主事雖承言而意不在師,謂:“令揀擇可當說法者。
”佥曰:“第二座可。
然且備禮,先請第一座:若謙讓,即堅請第二座。
” 師既密承授記,略不辭免。
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攝衆演法。
主事等不惬素志,罔循規式。
師察其情,乃潛棄去。
其夜安樂樹神号泣诘旦,主事大衆奔至麥莊悔過,哀請歸院。
衆聞空中連聲唱曰:“和尚來也。
”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随處得自在。
”問:“維摩豈不是金粟如來?”師曰:“是。
”曰: “為甚麼卻在釋迦會下聽法?”師曰:“他不擔人我。
”問:“橫身蓋覆時如何?”師曰:“還蓋覆得麼?”問:“蛇子為甚麼吞卻蛇師?”師曰:“在理何傷?”問:“諸聖道不得處,和尚還道得麼?”師曰:“汝道甚麼處諸聖道不得?” 問:“路逢猛虎時如何?”師曰:“千人萬人不逢,為甚麼阇黎偏逢?”問:“孤峰獨宿時如何?”師曰: “閑卻七間僧堂不宿,阿誰教汝孤峰獨宿?”師後無疾而寂,塔于本山。
大善慧海禅師洪州大善慧海禅師,僧問:“不坐青山頂時如何?”師曰: “且道是甚麼人?”問:“如何是解作客底人?”師曰:“不占上。
”問:“靈泉忽逢時如何?”師曰:“從甚麼處來?”問:“如何道即不違于師?”師曰: “莫惜口。
”曰:“道後如何。
”師曰:“道甚麼?”問:“如何道得相親去?”師曰:“快道。
”曰:“恁麼則不道也。
” 師曰:“用口作甚麼?”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三界平沉。
” 鼎州德山和尚鼎州德山和尚,僧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
未審将甚麼對?”師曰:“祇恁麼。
”僧良久,師曰: “汝更問。
”僧再問,師乃喝出。
南嶽南台和尚南嶽南台和尚,僧問:“直上融峰時如何?”師曰:“見麼?” 雲居山昌禅師南康軍雲居昌禅師,僧問:“相逢不相識
師出曰:“不存。
”山曰:“不存個甚麼?”師曰:“始得撲不碎。
”山深肯之。
後有僧問:“請和尚密付真心。
” 師曰:“欺這裡無人作麼?” 金峰從志禅師撫州金峰從志玄明禅師,僧問:“如何是金峰正主?”師曰: “此去鎮縣不遙,阇黎莫造次。
”曰: “何不道取?”師曰:“口如磉盤。
”問:“千峰萬峰,那個是金峰?”師乃所額。
問:“千山無雲,萬裡絕霞時如何?” 師曰:“飛猿嶺那邊何不吐卻?”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壁邊有鼠耳。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金峰門前無五裡牌。
”新到參,師曰:“不用通時暄,第一句道将來。
”曰:“孟春猶寒,伏惟和尚。
” 師曰:“猶有這個在。
”曰:“不可要人點檢去也。
”師曰:“誰?”僧指自身。
師曰:“不妨遭人點檢。
” 拈起枕子,示僧曰:“一切人喚作枕子,金峰道不是。
”僧曰:“未審和尚喚作甚麼?”師拈起枕子,僧曰: “恁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你喚作甚麼?”僧曰:“枕子。
”師曰: “落在金峰窠裡。
”問:“金杯滿酌時如何?”師曰:“金峰不勝酩酊。
”僧掃地次,師問:“作甚麼?”僧豎起苕帚。
師曰: “猶有這個在。
”曰:“和尚适來見個甚麼?”師豎起拄杖。
僧參,才入方丈,師便打。
僧曰: “是!是!”師又打。
僧曰:“不是!不是!” 師作禮拜勢,僧作拓勢。
師曰:“老僧眼暗,阇黎耳聾。
”曰:“将飯餧魚,還須克己。
”師曰:“施食得長壽報。
”曰: “和尚年多少?”師曰:“不落數量。
”曰:“長壽者誰?”師曰:“金峰。
”曰:“果然眼昏。
”師曰:“是,是。
”問僧: “甚處來?”僧近前,良久師曰:“阇黎參見甚麼人?”曰:“參甚麼碗?” 師曰:“金峰有過。
”曰:“是!是!” 師良久。
師問僧:“甚處來?”曰:“東國來。
”師曰:“作麼生過得金峰關?”曰:“公驗分明。
”師曰:“試呈似金峰看。
”僧展兩手,師曰:“金峰關從來無人過得。
”曰:“和尚還過得麼?”師曰:“波斯吃胡椒。
”問僧: “姓甚麼?”曰:“姓何。
”師曰:“至竟不脫俗。
”曰:“因師緻得。
” 師曰:“若恁麼,過在金峰。
”曰:“不敢。
”師曰: “灼然金峰有過。
”僧問訊次,師把住曰:“辄不得向人道,我有一則因緣舉似你。
”僧作聽勢,師與一掌。
僧曰:“為甚麼打某甲?”師曰:“我要言話行。
”看經次,骈道者來,師擎起經作攬衣勢,以目視之。
骈提起坐具,以目視師。
師曰:“一切人道你會禅。
”骈曰:“和尚作麼生?”師笑曰:“草賊大敗。
”問: “是身無知,如土木瓦石,此意如何?”師下禅床,扭僧耳朵。
僧負痛作聲。
師曰:“今日始捉著個無知漢。
” 僧作禮出去。
師召:“阇黎!”僧回首。
師曰:“若到堂中,不可舉著。
” 曰:“何故?”師曰: “大有人笑金峰老婆心。
”上堂:“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後無老婆心。
”僧問:“如何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師曰:“問凡答凡,問聖答聖。
”曰:“如何是二十年後無老婆心?”師曰:“問凡不答凡,問聖不答聖。
” 師見僧來,乃舉手曰:“此是大人分上事,你試通個消息看?”曰:“某甲不欲瞞和尚。
”師曰:“知孝養人,也還稀有。
” 曰:“莫是大人分上事麼?”師曰:“老僧瞞阇黎。
”曰:“到這裡不易辨白。
”師曰:“灼然灼然!” 僧禮拜,師曰:“發足何處?”曰:“祇這裡。
”師曰:“不唯自瞞,兼瞞老僧。
”上堂: “我若舉來,又恐遭人唇吻;不舉,又遭人笑怪。
于其中間,如何即是?”有僧才出,師便歸方丈。
至晚,别僧請益曰: “和尚今日為甚不答這僧話?”師曰:“大似失錢遭罪。
”問僧:“你還知金峰一句子麼?”曰:“知來久矣。
”師曰:“作麼生!”僧便喝。
師良久,僧曰:“金峰一句,今日粉碎。
”師曰:“老僧大曾問人,唯有阇黎門風峭峻。
”曰: “不可須要人點檢。
”師曰:“真不博金。
”問:“如何是非言之言?”師曰:“不加文彩。
”問:“四海晏清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
”上堂:“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還有人道得麼?如有人道得,金峰分半院與他住。
”時有僧出作禮,師曰:“相見易得好,共住難為人。
”便下座。
僧辭,師問:“何處去?”曰: “不敢妄通消息。
”師曰:“若到諸方,切忌著金峰為人處。
”曰:“已領尊旨。
”師曰:“忽有人問,你作麼生?” 僧提起袈裟角。
師曰:“捷弱于阇黎。
”鹿門處真禅師襄州鹿門山處真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有鹽無醋。
”曰:“忽遇客來,如何祇待?” 師曰:“柴門草戶,謝子遠來。
”問:“如何是道人?”師曰:“口似鼻孔。
”問:“祖祖相傳,傳甚麼物?”師曰:“金襕袈裟。
”問:“如何是函中般若?”師曰:“佛殿挾頭六百卷。
”問: “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師曰: “山下李家使牛去。
”曰:“還許學人相随也無?”師曰:“汝若相随,莫同頭角。
”曰:“諾。
”師曰: “合到甚麼處?”曰:“佛眼辨不得。
”師曰:“若不放過,亦是茫茫。
” 問:“如何是鹿門高峻處?”師曰: “汝還曾上主山也無?”問:“如何是禅?”師曰:“鸾鳳入雞籠。
”曰:“如何是道?”師曰:“藕絲牽大象。
”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未審此個還壞也無?”師曰:“臨崖看浒眼,特地一場愁。
”問:“如何是和尚轉身處?”師曰: “昨夜三更,失去枕子。
”問:“一句下豁然時如何?”師曰:“汝是誰家子?”上堂: “一片凝然光燦爛,拟意追尋卒難見。
瞥然撞著豁人情,大事分明總成辦。
實快活,無系絆,萬兩黃金終不換。
任他千聖出頭來,總是向渠影中現。
”曹山慧霞禅師撫州曹山慧霞了悟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 “曹山不如。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 “不如曹山。
”問:“四山相逼時如何?”師曰:“曹山在裡許。
”曰: “還求出也無?”師曰:“在裡許,即求出。
” 僧侍立,師曰:“道者可煞熱。
”曰:“是。
”師曰:“祇如熱向甚處回避?”曰:“向镬湯爐炭裡回避。
”師曰: “祇如镬湯爐炭,又作麼生回避?”曰:“衆苦不能到。
”草庵法義禅師華州草庵法義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爛炒浮漚飽滿吃。
”問: “拟心即差,如何進道?”師曰:“有人常拟,為甚麼不差?”曰:“此猶是和尚分上事。
”師曰:“紅焰蓮花朵朵開。
”問: “如何是和尚得力處?”師曰:“如盲似聾。
”曰:“不會。
”師曰:“恰與老僧同參。
” 曹山光慧禅師撫州曹山光慧玄悟禅師,上堂,良久曰:“雪峰和尚為人,如金翅鳥入海取龍相似。
”僧出問: “未審和尚此間如何?”師曰:“甚處去來。
”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 師曰:“不禮拜更待何時?”問: “如何是密傳底心?”師良久。
僧曰:“恁麼則徒勞側耳也。
”師喚:“侍者來,燒香著。
”問:“古人雲:如紅爐上一點雪。
意旨如何?”師曰:“惜取眉毛好!”問:“如何指示,即得不昧去?”師曰:“不可雪上更加霜。
”曰: “恁麼則全因和尚去也。
”師曰:“因個甚麼?”問:“如何是妙用真性?” 師曰:“款款莫磕損。
” 上堂,良久,僧出曰:“為衆竭力,禍出私門。
未審放過不放過?”師默然。
問:“古人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意旨如何?”師良久。
僧禮拜,師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 “也是廚寒甑足塵。
”上堂,舉拄杖曰: “從上皆留此一路,方便接人。
”有僧出曰:“和尚又是從頭起也。
”師曰: “謝相委悉。
”問:“機關不轉,請師商量。
” 師曰:“啞得我口麼?”問:“路逢猛虎時如何?”師曰:“放憨作麼!”曹山智炬禅師撫州曹山羌慧智炬禅師,初問先曹山曰:“古人提持那邊人,學人如何體悉?”山曰: “退步就己,萬不失一。
”師于言下,頓忘玄解,乃辭去遍參。
至三祖,因看經次,僧問:“禅僧心不挂元字腳,何得多學?”師曰:“文字性異,法法體空。
迷則句句瘡疣,悟則文文般若。
苟無取舍,何害圓伊?” 後離三祖到瑞州,衆請住龍泉。
僧問:“如何是文殊?”師曰:“不可有第二月也。
”曰:“即今事如何?”師曰: “正是第二月。
”問:“如何是如來語?”師曰:“猛風可繩縛。
”問: “如何履踐,即得不昧宗風?”師曰: “須知龍泉好手。
”曰:“請和尚好手。
”師曰:“卻憶鐘子期。
”問: “古人道,若記一句,論劫作野狐精。
未審古人意旨如何?”師曰:“龍泉僧堂未曾鎖。
”曰:“和尚如何?”師曰:“風吹耳朵。
”問:“如何是一句?”師曰:“無聞。
”問:“如何是聲前一句?”師曰:“恰似不道。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汝是九色鹿。
”問: “抱璞投師時如何?”師曰:“不是自家珍。
”曰:“如何是自家珍?”師曰:“不琢不成器。
” 育王弘通禅師衡州育王山弘通禅師,僧問:“混沌未分時如何?”師曰: “混沌。
”曰:“分後如何?”師曰:“混沌。
” 上堂:“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不到底句,今夜山僧不避羞,與諸尊者共譚。
”良久曰:“莫道錯。
珍重!” 僧問:“學人有病,請師醫。
”師曰:“将病來,與汝醫。
”曰:“便請。
” 師曰:“還老僧藥價錢來。
”問:“曹源一路即不問,衡陽江畔事如何?”師曰:“紅爐焰上無根草,碧潭深處不逢魚。
”問:“心法雙亡時如何?”師曰: “三腳蝦蟆背大象。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老僧毛豎。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直待文殊過,即向你道。
”曰:“文殊過也,請和尚道。
”師便打。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渾身不直五文錢。
”曰:“太貧寒生!”師曰:“古代如是。
”曰:“如何施設?”師曰:“随家豐儉。
”問:“如何是急切處?”師曰:“針眼裡打筋鬥。
”問:“如何是本來身?”師曰:“回光影裡見方親。
” 華光範禅師衡州華光範禅師,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指僧堂曰:“此間僧堂無門戶。
”問僧:“曾到紫陵麼?” 曰:“曾到。
”師曰:“曾到鹿門麼?”曰:“曾到。
”師曰:“嗣紫陵即是,嗣鹿門即是?”曰: “即今嗣和尚得麼?”師曰:“人情不打即不可。
”便打。
問:“非隐顯處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盡乾坤無一不是。
” 曰:“此猶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木人石女笑分明。
” 廣利容禅師處州廣利容禅師,初住貞溪,僧參,師舉拂子曰:“貞溪老僧還具眼麼?”曰:“某甲不敢見和尚過。
” 師曰:“老僧死在阇黎手裡也。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謝阇黎道破。
”問: “西院拍手笑呵呵,意作麼生?”師曰:“卷上簾子著。
”問:“自己不明,如何得明?”師曰:“不明。
”曰:“為甚麼不明?”師曰: “不見道自己事。
”問:“魯祖面壁,意作麼生?”師良久曰:“還會麼?” 曰:“不會。
”師曰:“魯祖面壁。
”因郡守受代歸,師出送接話次,守問:“和尚遠出山門,将甚麼物來?”師曰:“無盡之寶呈獻。
”守無對。
後有人進語曰:“便請。
”師曰:“太守尊嚴。
”問:“千途路絕,語思不通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
”曰: “如何是階上漢?”師曰:“龍樓不舉手。
”乃曰:“作麼生是尊貴底人,試道看。
莫祇向長連床上坐地,見他人不肯,忽被明眼人拶著,便向鐵圍山裡藏身。
若到廣利門下,須道得第一句,即開一線道與兄弟商量。
” 時有僧出禮拜,師曰:“将謂是異國舶主,元來是此土商人。
” 小溪行傳禅師泉州廬山小溪院行傳禅師,青原周氏子。
僧問:“久向廬山石門,為甚麼入不得?”師曰:“鈍漢。
” 僧曰:“忽遇猛利者,還許也無?”師曰:“吃茶去。
” 布水岩和尚益州布水岩和尚,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一回思著一傷心。
”問:“寶劍未磨時如何?”師曰:“用不得。
”曰:“磨後如何?”師曰:“觸不得。
”蜀川西禅和尚蜀川西禅和尚,僧問:“佛是摩耶降生,未審和尚是誰家子?” 師曰:“水上卓紅旗。
”問: “三十六路,阿那一路最妙?”師曰:“不出第一手。
”曰:“忽遇出時如何?”師曰:“脊著地也不難。
” 韶州華嚴和尚韶州華嚴和尚,僧問:“既是華嚴,還将得華來麼?”師曰: “孤峰頂上千枝秀,一句當機對聖明。
”僧錄問:“法身無相,不可言宣。
皇帝诏師,将何接引?”師曰:“金鐘回出雲中響,萬裡歸朝賀聖君。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驚天動地。
”曰:“還當也無?”師曰: “靈機永布千家月,祇這如今萬世傳。
” 雲居膺禅師法嗣同安丕禅師洪州鳳栖山同安丕禅師,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吽!吽!”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今日大有人從建昌來。
”問:“一見便休去時如何?”師曰:“是也。
更來這裡作麼?”問:“如何是點額魚?” 師曰:“不透波瀾。
”曰:“慚時如何?”師曰:“終不仰面。
”曰:“恁麼則不變其身也。
”師曰:“是也。
青雲事作麼生?”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金雞抱子歸霄漢,玉兔懷胎入紫微。
”曰: “忽遇客來,将何祇待?”師曰:“金果朝來猿摘去,玉花晚後鳳銜歸。
” 問:“無情還解說法也無?”師曰: “玉犬夜行,不知天曉。
”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
未審将甚麼對?”師曰:“要踢要拳。
”問: “才有言诠,盡落今時,不落言诠,請師直說。
”師曰:“木人解語非幹舌,石女抛梭豈亂絲。
”問:“依經解義,三世佛冤。
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此理如何?”師曰:“孤峰迥秀,不挂煙蘿。
片月行空,白雲自在。
”新到參,師問:“甚處來?” 曰:“湖南。
”師曰:“還知同安這裡風雲體道,花檻璇玑麼?”曰: “知。
”師曰:“非公境界。
”僧便喝。
師曰: “短販樵人,徒誇書劍。
”僧拟進語,師曰:“劍甲未施,賊身已露。
”問: “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 “藕絲系大象。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鐵鎖鎖石牛。
”問:“不傷王道如何?”師曰:“吃粥吃飯。
”曰: “莫便是不傷王道也無?”師曰:“遷流左降。
”問:“玉印開時,何人受信?”師曰:“不是恁麼人。
”曰:“親宮事如何?”師曰:“道甚麼!”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曰:“阇黎在甚麼處出家?” 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曰: “面前佛殿。
”問:“片玉無瑕,請師不觸。
”師曰:“落汝後。
”問: “玉印開時,何人受信?”師曰:“不是小小。
”問: “迷頭認影如何止?”師曰:“告阿誰?”曰:“如何即是?”師曰:“從人覓,即轉遠也。
”曰: “不從人覓時如何?”師曰:“頭在甚麼處?”問:“如何是同安一隻箭?” 師曰:“腦後看。
”曰:“腦後事如何?”師曰:“過也。
” 問:“亡僧衣衆人唱,祖師衣甚麼人唱?”師曰:“打。
”問:“将來不相似,不将來時如何?”師曰: “甚麼處著。
”問:“未有這個時,作麼生行履?”師曰:“尋常又作麼生?”曰:“恁麼則不改舊時人也。
”師曰: “作何行履?”問:“如何是異類中人?”師曰:“露地藏白牛,長空吞日月。
” 師看經次,見僧來參,遂以衣袖蓋卻頭,僧近前作吊慰勢,師放下衣袖,提起經曰:“會麼?”僧卻以衣袖蓋頭。
師曰:“蒼天!蒼天!” 歸宗懷恽禅師廬山歸宗寺懷恽禅師,僧問:“無佛無衆生時如何?”師曰:“甚麼人如此。
”問:“水清魚現時如何?” 師曰:“把一個來。
”僧無對。
﹝同安代雲:“動即失。
”﹞問:“如何是五老峰?”師曰:“突兀地。
”問: “截水停輪時如何?”師曰:“磨不轉。
”曰:“如何是磨不轉?”師曰:“不停輪。
”問:“如何是塵中弟子?”師曰:“灰頭土面。
” ﹝同安代雲:“不拂拭。
”﹞問:“如何是世尊不說說?”師曰:“正恁麼。
”曰:“如何是迦葉不聞聞?”師曰:“不附物。
” 問:“不佛不衆生時如何?”師曰:“是甚麼人如此?”問:“學人不到處,請師說。
”師曰: “汝不到甚麼處來?”嵇山章禅師池州嵇山章禅師,在投子作柴頭。
投子同吃茶次,謂師曰:“森羅萬象,總在裡許。
”師潑卻茶曰: “森羅夢象,在甚麼處?”子曰:“可惜一碗茶。
”師後谒雪峰,峰問: “莫是章柴頭麼?” 師乃作輪椎勢,峰肯之。
雲居懷嶽禅師南康軍雲居懷嶽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圓鏡?”師曰:“不鑒照。
”曰:“忽遇四方八面來時作麼生?” 師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曰:“大好不鑒照。
”師便打。
問:“如何是一丸療萬病底藥?”師曰: “汝患甚麼?”問:“如何是本來瑞草?”師曰:“好手拈不出。
”曰: “如何是無根樹?”師曰:“處處著不得。
” 杭州佛日禅師杭州佛日本空禅師,初遊天台山,嘗曰:“如有人奪得我機者,即吾師矣。
”尋谒雲居,作禮問曰: “二龍争珠,誰是得者?”居曰:“卸卻業身來,與子相見。
”師曰:“業身己卸。
”居曰:“珠在甚麼處?” 師無對﹝同安代雲:“回頭即沒交涉。
”﹞遂投誠入室,時始年十三。
後四年,參夾山。
才入門,見維那。
那曰: “此間不著後生。
”師曰:“某甲不求挂搭,暫來禮谒和尚。
”維那白夾山,山許相見。
師未升階,山便問:“甚處來?” 師曰:“雲居來。
”曰:“即今在甚麼處?”師曰:“在夾山頂上。
”山曰: “老僧行年在坎,五鬼臨身。
” 師拟上階,山曰:“三道寶階,從何而上?”師曰:“三道寶階,曲為今時。
向上一路,請師直指。
” 山便揖,師乃上階禮拜。
山問:“阇黎與甚麼人同行?”師曰:“木上座。
” 山曰:“何不來相看老僧?”師曰:“和尚看他有分?” 山曰:“在甚處?”師曰:“在堂中。
”山便同師下到堂中,師遂取拄杖擲在山面前。
山曰:“莫從天台得否?” 師曰:“非五嶽之所生。
”山曰:“莫從須彌得否?”師曰:“月宮亦不逢。
”山曰:“恁麼則從人得也。
”師曰: “自己尚是冤家,從人得堪作甚麼?”山曰:“冷灰裡有一粒豆爆。
”乃喚維那:“明窗下安排著。
”師曰: “未審明窗還解語也無?”山曰:“待明窗解語,即向汝道。
”夾山來日上堂,問:“昨日新到在甚麼處?” 師出應喏。
山曰:“子未到雲居已前,在甚麼處?”師曰:“天台國清。
” 山曰:“吾聞天台有潺潺之瀑,渌渌之波。
謝子遠來,此意如何?”師曰:“久居岩谷,不挂松蘿。
”山曰:“此猶是春意,秋意作麼生?”師良久,山曰: “看君祇是撐船漢,終歸不是弄潮人。
”來日普請,維那令師送茶。
師曰: “某甲為佛法來,不為送茶來。
” 那曰:“奉和尚處分。
”師曰:“和尚尊命即得。
”乃将茶去作務處,搖茶瓯作聲。
山回顧,師曰: “酽茶三五碗,意在钁頭邊。
”山曰:“瓶有傾茶勢,籃中幾個瓯?”師曰: “瓶有傾茶勢,籃中無一瓯。
” 便行茶,時衆皆舉目。
師曰:“大衆鶴望,請師一言。
”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将歸。
”師曰:“手執夜明符,幾個知天曉?”山曰:“大衆有人也。
歸去來,歸去來。
”遂住普請,歸院衆皆仰歎。
師終于佛日,卵塔存焉。
永光真禅師蘇州永光院真禅師,上堂:“言鋒若差,鄉關萬裡。
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絕後再蘇,欺君不得。
非常之旨,人焉廋哉?”問:“道無橫徑,立者皆危。
如何得不被橫徑所侵去?”師以杖拄僧口,僧曰: “此猶是橫徑。
”師曰:“合取口。
”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曰: “來往不易。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鐵山夜鎖千家月,金烏常照不當門。
” 歸宗澹權禅師廬山歸宗澹權禅師,僧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失卻威音王。
”曰:“鳴後如何?”師曰: “三界平沉。
”問:“盡身供養時如何?”師曰:“将甚麼來?”曰:“所有不惜。
”師曰:“供養甚麼人?”僧無語。
問: “學人為佛法來,如何是佛法?”師曰:“正空閑。
”曰:“便請商量。
” 師曰:“周匝有餘。
”問: “大衆雲集,合譚何事?”師曰:“三三兩兩。
”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未審将甚麼對?”師曰:“争能肯得人。
” 僧良久,師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長安路上廁坑子。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三枷五棒。
”問: “通徹底人如何語道?”師曰:“汝祇今作麼生?”曰:“任性随流。
”師曰:“不随流争得息?” 蕲州廣濟禅師蕲州廣濟禅師,僧問:“疋馬單槍時如何?”師曰:“頭落也。
”問:“如何是方外之譚?”師曰: “汝道甚麼?”問:“如何是廣濟水?”師曰:“飲者絕饑渴。
”曰:“恁麼則學人不虛到也。
”師曰:“情知你受人安排。
” 問:“遠遠來接,乞師指示。
”師曰:“有口祇解吃飯。
”問:“溫伯雪與仲尼相見時如何?”師曰: “此間無恁麼人。
”問:“不識不見,請師道出。
”師曰:“不昧。
”曰: “不昧時作麼生?”師曰:“汝喚作甚麼?”問:“如何是奇特事?”師曰:“焰裡牡丹花。
”問:“如何是無心道人?”師曰:“丹霞放火燒。
” 水西南台和尚潭州水西南台和尚,僧問:“如何是此間一滴水?”師曰: “入口即抉出。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靴頭線綻。
”問:“祖祖相傳,未審傳個甚麼?”師曰:“不因阇黎問,老僧亦不知。
” 朱溪謙禅師歙州朱溪謙禅師,韶國師到,參次聞犬咬靈鼠聲。
國師便問: “是甚麼聲?”師曰:“犬咬靈鼠聲。
”國師曰:“既是靈鼠,為甚麼卻被犬咬?”師曰:“咬殺也。
”國師曰: “好個犬。
”師便打。
國師曰: “莫打,某甲話在。
”師休去。
因造佛殿畢,一僧同看。
師曰:“此殿著得甚麼佛?”曰:“著即不無,有人不肯。
”師曰: “我不問那個人!”曰:“恁麼,則某甲亦未曾祇對和尚。
”楊州豐化和尚楊州豐化和尚,僧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麼?”問:“不具得失時如何?”師曰:“道甚麼?” 雲居道簡禅師南康軍雲居道簡禅師,範陽人也。
久入先雲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務,典司樵爨。
以臘高,堂中為第一座。
屬先雲居将順寂,主事請問:“誰堪繼嗣?”居曰: “堂中簡。
” 主事雖承言而意不在師,謂:“令揀擇可當說法者。
”佥曰:“第二座可。
然且備禮,先請第一座:若謙讓,即堅請第二座。
” 師既密承授記,略不辭免。
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攝衆演法。
主事等不惬素志,罔循規式。
師察其情,乃潛棄去。
其夜安樂樹神号泣诘旦,主事大衆奔至麥莊悔過,哀請歸院。
衆聞空中連聲唱曰:“和尚來也。
”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随處得自在。
”問:“維摩豈不是金粟如來?”師曰:“是。
”曰: “為甚麼卻在釋迦會下聽法?”師曰:“他不擔人我。
”問:“橫身蓋覆時如何?”師曰:“還蓋覆得麼?”問:“蛇子為甚麼吞卻蛇師?”師曰:“在理何傷?”問:“諸聖道不得處,和尚還道得麼?”師曰:“汝道甚麼處諸聖道不得?” 問:“路逢猛虎時如何?”師曰:“千人萬人不逢,為甚麼阇黎偏逢?”問:“孤峰獨宿時如何?”師曰: “閑卻七間僧堂不宿,阿誰教汝孤峰獨宿?”師後無疾而寂,塔于本山。
大善慧海禅師洪州大善慧海禅師,僧問:“不坐青山頂時如何?”師曰: “且道是甚麼人?”問:“如何是解作客底人?”師曰:“不占上。
”問:“靈泉忽逢時如何?”師曰:“從甚麼處來?”問:“如何道即不違于師?”師曰: “莫惜口。
”曰:“道後如何。
”師曰:“道甚麼?”問:“如何道得相親去?”師曰:“快道。
”曰:“恁麼則不道也。
” 師曰:“用口作甚麼?”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三界平沉。
” 鼎州德山和尚鼎州德山和尚,僧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
未審将甚麼對?”師曰:“祇恁麼。
”僧良久,師曰: “汝更問。
”僧再問,師乃喝出。
南嶽南台和尚南嶽南台和尚,僧問:“直上融峰時如何?”師曰:“見麼?” 雲居山昌禅師南康軍雲居昌禅師,僧問:“相逢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