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又咨。
若無應化雲何可軌。
既為物軌豈無應化。
令旨答。
衆生注仰蒙益。
故雲能為軌。
化緣已畢何所應化。
又咨。
若能益衆生便成應化。
若無應化何以益物。
令旨答。
能生注仰軌則自成。
何勞至人俯應塵俗。
又咨。
既生注仰豈無應化。
若無應化注仰何益。
令旨答。
正由世尊至極神妙特深。
但令注仰自然蒙佑。
若應而後益。
何謂至神。
不應而益。
故成窮美。
若必令實應與菩薩豈殊。
謝敕赉看講啟。
梁昭明皇太子。
臣統啟。
主書管萬安。
奉宣敕旨。
以臣今講竟曲垂勞問。
伏以正言深奧總一群經。
均鬥杓以命四時。
等太陽而照萬國。
臣不涯庸淺輕敢奉宣莫恻天文徒觀玉府。
慚悚交并寝興無置。
仰降中使俯赉光臨。
榮荷殊慈靡知啟處。
不任下情。
謹附啟事謝聞。
謹啟。
謝敕參解講啟。
臣統啟。
主書周昂。
奉宣敕旨。
垂參臣今解講。
伏以至理希夷微言淵奧。
非所能鑽仰。
遂以無庸叨茲宣釋。
将應讓齒。
反降教胄之恩。
允宜尚學。
翻荷說經之诏。
竊以挾八威之策。
則神物莫幹。
服九丹之華。
則仙徒可役。
臣仰承皇威訓茲學侶。
奉揚聖旨洞哓群儒。
鼓冶異師陶鈞久滞。
方使惠施恧其短長。
公孫罷其堅白。
王生挫辨既盡神氣。
法開受屈永隐東峰。
中使曲臨彌光函席。
仰戴殊慈不知啟處。
不任下情。
謹奉啟事謝聞。
謹啟。
謝敕赉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
臣統啟。
後閤應敕木佛子。
奉宣敕旨。
垂赉制旨大般涅槃經講疏一部十帙合目百一卷。
寒鄉睹日未足稱奇。
采藥逢仙曾何譬喜。
臣伏以。
六爻所明。
至邃窮于幾象。
四書所總。
施命止于域中。
豈有牢籠因果。
辨斯寶城之教。
網羅真俗。
開茲月滿之文。
方當洽大千化均百億。
雲彌識種雨遍身田。
豈複論唐帝龜書周王策府。
何待刊寝槃盂屏黜丘素。
甘露妙無降殊恩。
揣己循愚不勝慶荷。
不任頂戴之至。
謹奉啟謝聞。
謝敕赉制旨大集經講疏啟。
臣統啟。
宣诏王慧寶。
奉宣敕旨。
垂赉制旨大集經講疏二帙十六卷。
甘露入頂。
慧水灌心。
似闇遇明。
如饑獲飽。
伏以非色非欲二界同坊。
匪文匪理三乘雲集。
四辨言而未極。
八聲闡而莫窮。
俯應天機垂茲聖作。
同真如而無盡。
與日月而俱懸。
但觀寶舂山獲珠大海。
臣實何能恒蒙誘被。
張書谷筆豈足陳心。
抗袖長言未申歌舞。
不任喜荷之至。
謹奉啟謝聞。
謹啟。
答廣信侯書。
晉安王。
王白。
仰承比往開善聽講涅槃。
縱賞山中遊心人外。
青松白霧處處可悅。
奇峰怪石極目忘歸。
加以法水晨流天華夜落。
往而忘反。
有會昔言。
王牽物從務無由獨往。
仰此高蹤寸心如結。
謹白。
與廣信侯書。
晉安王。
王白。
闊絕音旨每用延結。
風嚴寒勁願比怡和。
伏承淨名法席親承金口。
辭珍鹿苑理惬鹫山。
微密秘藏于斯既隆。
莊嚴道場自茲彌闡。
豈止心燈夜炳。
亦乃意蕊晨飛。
況思弘明本長内教。
今陪十善之車。
開八政之路。
流波若之水。
洗意識之塵。
以此春翹方為秋實。
王每憶華林勝集亦叨末位。
終朝竟夜沐浴妙言。
至于席罷日餘退休增省。
攜手登臨兼展談笑。
仰望九層俯窺百尺。
金池動月玉樹含風。
當于此時足稱法樂。
今卷惟之部乘傳一隅。
聞慧雨滂流喜躍充遍。
徒挹懸河無由承禀。
空無所有不瑩情靈。
緣癡有愛自嗟難拔。
兼下車以來義言蓋少。
舊憶已盡新解未餐。
既慚口誦複非心辯。
永謝寫瓶終慚染疊。
況慈雲既被智海亦深。
影末波餘希時灑拂。
但睽違轉積興言盈睑。
願加敬納。
言不定意。
謹白。
廣信縣開國侯蕭映。
惶恐死罪。
信至奉誨。
清言兼紙文釆巨麗。
慰喻綢缪。
比日寒霜慘切。
伏願興居和悆。
民富重殷無過抑損。
下官智昏識闇學淺人凡。
遂得擁卷璇階親奉教義。
耳餐甘露心承制說。
天思淵深睿情廣奧。
三明一鑒。
釋滞義于久迷。
四辨既陳。
闡難思而頓解。
豈漢皇夢迩而梵響複弘。
雖晉帝留心而微言始見。
每至夕趍瓊筵晨登朱陛。
不曾不憶芳林勝集玄圃法座。
殿下曳舄寶雲。
或從容而問道。
施裾博望。
乍折角而解頤。
于時謬齒末筵預聞清論。
親奉話言數陪顔色。
至于今者講席。
殿下限同分陜。
謬頒天獎猶及下官。
誰不欽仁。
甯無戀德。
傾心東注。
恒以系仰為先。
下官蒙蔽久已仰慕。
雖聞妙義愚心難啟。
方欲馳鹜枌鄉訪疑下席。
忽逢令旨。
垂覓波餘。
尋讀戰遑俯仰慚恧。
庶為恩谑少泰下情。
正當慈雲智海。
翻以仰屬謝瓶。
慚疊實歸庸菲。
下官惑緣既積塵累未消。
近攝衛乖方遂中途感疾。
不得餐承究竟阙聞末品。
徒自克責終關緣運。
不審比日何以怡神。
披閱儒史無乃損悆。
下官每訪西郵備餐令德。
仰承觀囑于章華之上。
或聽訟于甘棠之下。
未嘗不文翰綸終朝不息。
清論玄談夜分乃寐。
春華之客。
登座右而升堂。
秋實之賓。
應虛左而入室。
文宗義府于焉總萃。
唯此最樂實驗茲辰。
下官昔遊梁苑曲蒙眷顧。
今者獨隔清顔久睽接仰。
傾心已結興言涕欷。
唯冀音旨時賜沾及。
伏願珍重尋更下承。
曲奉恩誨用深銘荷。
映死罪死罪。
若無應化雲何可軌。
既為物軌豈無應化。
令旨答。
衆生注仰蒙益。
故雲能為軌。
化緣已畢何所應化。
又咨。
若能益衆生便成應化。
若無應化何以益物。
令旨答。
能生注仰軌則自成。
何勞至人俯應塵俗。
又咨。
既生注仰豈無應化。
若無應化注仰何益。
令旨答。
正由世尊至極神妙特深。
但令注仰自然蒙佑。
若應而後益。
何謂至神。
不應而益。
故成窮美。
若必令實應與菩薩豈殊。
謝敕赉看講啟。
梁昭明皇太子。
臣統啟。
主書管萬安。
奉宣敕旨。
以臣今講竟曲垂勞問。
伏以正言深奧總一群經。
均鬥杓以命四時。
等太陽而照萬國。
臣不涯庸淺輕敢奉宣莫恻天文徒觀玉府。
慚悚交并寝興無置。
仰降中使俯赉光臨。
榮荷殊慈靡知啟處。
不任下情。
謹附啟事謝聞。
謹啟。
謝敕參解講啟。
臣統啟。
主書周昂。
奉宣敕旨。
垂參臣今解講。
伏以至理希夷微言淵奧。
非所能鑽仰。
遂以無庸叨茲宣釋。
将應讓齒。
反降教胄之恩。
允宜尚學。
翻荷說經之诏。
竊以挾八威之策。
則神物莫幹。
服九丹之華。
則仙徒可役。
臣仰承皇威訓茲學侶。
奉揚聖旨洞哓群儒。
鼓冶異師陶鈞久滞。
方使惠施恧其短長。
公孫罷其堅白。
王生挫辨既盡神氣。
法開受屈永隐東峰。
中使曲臨彌光函席。
仰戴殊慈不知啟處。
不任下情。
謹奉啟事謝聞。
謹啟。
謝敕赉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
臣統啟。
後閤應敕木佛子。
奉宣敕旨。
垂赉制旨大般涅槃經講疏一部十帙合目百一卷。
寒鄉睹日未足稱奇。
采藥逢仙曾何譬喜。
臣伏以。
六爻所明。
至邃窮于幾象。
四書所總。
施命止于域中。
豈有牢籠因果。
辨斯寶城之教。
網羅真俗。
開茲月滿之文。
方當洽大千化均百億。
雲彌識種雨遍身田。
豈複論唐帝龜書周王策府。
何待刊寝槃盂屏黜丘素。
甘露妙無降殊恩。
揣己循愚不勝慶荷。
不任頂戴之至。
謹奉啟謝聞。
謝敕赉制旨大集經講疏啟。
臣統啟。
宣诏王慧寶。
奉宣敕旨。
垂赉制旨大集經講疏二帙十六卷。
甘露入頂。
慧水灌心。
似闇遇明。
如饑獲飽。
伏以非色非欲二界同坊。
匪文匪理三乘雲集。
四辨言而未極。
八聲闡而莫窮。
俯應天機垂茲聖作。
同真如而無盡。
與日月而俱懸。
但觀寶舂山獲珠大海。
臣實何能恒蒙誘被。
張書谷筆豈足陳心。
抗袖長言未申歌舞。
不任喜荷之至。
謹奉啟謝聞。
謹啟。
答廣信侯書。
晉安王。
王白。
仰承比往開善聽講涅槃。
縱賞山中遊心人外。
青松白霧處處可悅。
奇峰怪石極目忘歸。
加以法水晨流天華夜落。
往而忘反。
有會昔言。
王牽物從務無由獨往。
仰此高蹤寸心如結。
謹白。
與廣信侯書。
晉安王。
王白。
闊絕音旨每用延結。
風嚴寒勁願比怡和。
伏承淨名法席親承金口。
辭珍鹿苑理惬鹫山。
微密秘藏于斯既隆。
莊嚴道場自茲彌闡。
豈止心燈夜炳。
亦乃意蕊晨飛。
況思弘明本長内教。
今陪十善之車。
開八政之路。
流波若之水。
洗意識之塵。
以此春翹方為秋實。
王每憶華林勝集亦叨末位。
終朝竟夜沐浴妙言。
至于席罷日餘退休增省。
攜手登臨兼展談笑。
仰望九層俯窺百尺。
金池動月玉樹含風。
當于此時足稱法樂。
今卷惟之部乘傳一隅。
聞慧雨滂流喜躍充遍。
徒挹懸河無由承禀。
空無所有不瑩情靈。
緣癡有愛自嗟難拔。
兼下車以來義言蓋少。
舊憶已盡新解未餐。
既慚口誦複非心辯。
永謝寫瓶終慚染疊。
況慈雲既被智海亦深。
影末波餘希時灑拂。
但睽違轉積興言盈睑。
願加敬納。
言不定意。
謹白。
廣信縣開國侯蕭映。
惶恐死罪。
信至奉誨。
清言兼紙文釆巨麗。
慰喻綢缪。
比日寒霜慘切。
伏願興居和悆。
民富重殷無過抑損。
下官智昏識闇學淺人凡。
遂得擁卷璇階親奉教義。
耳餐甘露心承制說。
天思淵深睿情廣奧。
三明一鑒。
釋滞義于久迷。
四辨既陳。
闡難思而頓解。
豈漢皇夢迩而梵響複弘。
雖晉帝留心而微言始見。
每至夕趍瓊筵晨登朱陛。
不曾不憶芳林勝集玄圃法座。
殿下曳舄寶雲。
或從容而問道。
施裾博望。
乍折角而解頤。
于時謬齒末筵預聞清論。
親奉話言數陪顔色。
至于今者講席。
殿下限同分陜。
謬頒天獎猶及下官。
誰不欽仁。
甯無戀德。
傾心東注。
恒以系仰為先。
下官蒙蔽久已仰慕。
雖聞妙義愚心難啟。
方欲馳鹜枌鄉訪疑下席。
忽逢令旨。
垂覓波餘。
尋讀戰遑俯仰慚恧。
庶為恩谑少泰下情。
正當慈雲智海。
翻以仰屬謝瓶。
慚疊實歸庸菲。
下官惑緣既積塵累未消。
近攝衛乖方遂中途感疾。
不得餐承究竟阙聞末品。
徒自克責終關緣運。
不審比日何以怡神。
披閱儒史無乃損悆。
下官每訪西郵備餐令德。
仰承觀囑于章華之上。
或聽訟于甘棠之下。
未嘗不文翰綸終朝不息。
清論玄談夜分乃寐。
春華之客。
登座右而升堂。
秋實之賓。
應虛左而入室。
文宗義府于焉總萃。
唯此最樂實驗茲辰。
下官昔遊梁苑曲蒙眷顧。
今者獨隔清顔久睽接仰。
傾心已結興言涕欷。
唯冀音旨時賜沾及。
伏願珍重尋更下承。
曲奉恩誨用深銘荷。
映死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