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诘經卷下

關燈
冥故也。

    曰夫日奚故行閻浮利上。

    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

    曰如是賢者。

    菩薩若生不淨佛土。

    則淨其人不俱為污。

    一切所近辄為除冥。

     是時大衆渴仰欲見妙樂世界阿閦如來及其大人。

    佛知一切衆會所念。

    即請維摩诘言。

    族姓子。

    現此衆中妙樂世界阿閦如來及其菩薩諸弟子衆。

    衆皆欲見。

    于是維摩诘菩薩自念。

    吾當止此師子座不起。

    為現妙樂世界鐵圍山川溪谷江湖河海州域須彌衆山明冥。

    日月星宿龍神天宮梵宮。

    及衆菩薩弟子具足。

    國邑墟聚人民君王。

    阿閦如來及其道樹所坐蓮華。

    其于十方施作佛事。

    及其三重寶階。

    從閻浮利至忉利宮。

    其階忉利諸天所。

    以下閻浮提禮佛拜谒供事聞法。

    閻浮提人亦緣其階上忉利宮。

    天人相見如是無數德好之樂。

    從妙樂世界上至第二十四阿迦膩吒天。

    又斷取來供養入此忍界。

    使一切衆兩得相見。

    維摩诘念欲喜衆會。

    即如其像正受三昧而為神足。

    居諸衆前于師子座。

    以右掌接妙樂世界來入忍土。

    彼得神通菩薩天人弟子見接舉來。

    皆起稱曰。

    唯然世尊哀取我。

    惟世尊安立我。

    阿閦佛以方便受衆人而解之曰。

    非我所為。

    是維摩诘所接也。

    其餘天人不知為誰取我如往。

    而妙樂世界入此忍土不增不減。

    又此土不迫隘。

    而彼土亦不損也。

     于是世尊釋迦文。

    告諸衆曰。

    汝等觀是妙樂世界阿閦如來。

    其土嚴好菩薩行淨弟子清白。

    皆曰唯然已見。

    願受如是淨好佛土諸菩薩皆欲追學阿閦如來菩薩所行。

    其于是見彼阿閦如來佛土者。

    十四垓人起無上正真道意。

    皆願生妙樂世界。

    佛即記說是輩皆當生妙樂土。

    又當來化我此忍世界。

    一切化已當複還彼。

    佛問舍利弗。

    汝已見妙樂世界阿閦如來。

    如是世尊。

    見彼土人一切淨好。

    皆得神足如維摩诘。

    我等世尊。

    快得善利。

    得與是輩從之正士相見與事。

    在在人人聞是法者快得善利。

    誰聞是語而不好信。

    如有手執玩習諷讀。

    是為得佛行念。

    如有諷起是經法者。

    為受正法為舍衆道。

    為如來到其舍。

    若究暢書随是法說而敬事者。

    是為得佛福施得大法智。

    其以是經四句頌教為同學說。

    是為已得記莂。

    為得法樂已甚解矣。

     法供養品第十三 于是天帝釋白佛言。

    多福哉世尊。

    得近如來文殊師利者。

    雖百千聞。

    未有若此純法化者也以宿曾聞是法不疑故。

    使其人得此法乘能受持誦。

    況我面值應心與合。

    諸愛此者吾無所違。

    若一切見軌迹不離諸佛者。

    于諸彼轉其已得勝。

    為降衆魔而來體道。

    道意佛念其人必得。

    持是法者吾與官屬當助安之。

    在所墟聚國邑。

    有以是法教勸說者。

    吾與官屬共詣其所。

    其未樂之天人。

    吾當起其樂必以喜樂而營護法。

    佛言。

    善哉善哉。

    天帝。

    吾代汝喜。

    是諸去來現在佛得道者。

    皆說是法。

    若是天帝欲得供養去來現在諸佛世尊。

    當受是法持誦自清宣示同學。

    正使天帝三千世界如來滿中。

    譬如甘蔗竹蘆稻麻叢林。

    甚多無數皆為如來。

    有賢者子賢者女。

    于一劫若百劫。

    敬之事之奉之養之。

    一切施安進諸所樂。

    至諸佛般泥曰。

    一一等意。

    穿地藏骨立七寶塔。

    周于四方彌滿佛界。

    高至梵天施設蓋幡。

    為諸佛别造塔。

    皆于一劫若百劫。

    供養衆華衆香衆蓋幢幡伎樂。

    雲何天帝此人殖福能增多不。

    曰多矣。

    世尊。

    彼之福祐不可稱說億百千劫。

    佛告天帝。

    當以知是賢者子賢者女。

    受此不思議門所說法要。

    奉持說者福多于彼。

    所以者何。

    法生佛道法出諸佛。

    其能供養此正法者。

    非思欲施輩。

    當以知此。

     佛告天帝。

    有昔過去無央數劫不可稱計。

    時世有佛名俾沙阇羅耶(漢言藥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世尊。

    其世界名太清。

    劫曰淨除。

    彼時天帝。

    藥王如來壽三十劫。

    其弟子衆凡三十六億垓。

    菩薩十二億。

    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

    王有七寶主四天下。

    五劫奉事藥王如來。

    率其官屬施諸所安。

    至五劫中。

    聖王寶蓋召其千子而告之曰。

    汝等已見如來當共奉事施以所安。

    于是千子聞父王命。

    皆以安和。

    複至五劫供養藥王如來。

    并其官屬一切施安。

    第一太子名曰善宿。

    獨坐自念。

    甯有供養殊過此者。

    空中有天承佛聖旨應曰。

    正士。

    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

    天曰何不行問藥王如來。

    佛當為汝解說法之供養。

    于是太子善宿即起行詣藥王如來。

    稽首佛足。

    而問法之供養。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