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六

關燈


    雖然鞠共至趣。

    初無如許多事。

    唯直下明妙一切無心而已。

    苟能棄去學解執著。

    放教閑閑地。

    聖谛亦不為。

    自然契合從上來綱宗。

    便可入此選佛場中。

    轉度未度轉化未化。

    得不是再來人間世不依倚一物無為絕學真正出格大道人耶。

    诏使觀察楊公無咎。

    高識遠見博學多能。

    而于祖道尤深造詣。

    智鑒機警。

    未舉先知。

    未言先透。

    在都下日。

    獲參陪。

    茲沿帝命使宣撫司。

    再會錦官。

    特辱道照臨。

    還索葛藤。

    因出此納敗缺雲。

     示成都府雷公悅居士 如今照了本心圓融無際。

    色聲諸塵那可作對。

    迥迥獨脫虛淨明妙。

    要須徹底提持勿令浮淺。

    直下高而無上。

    廣不可極。

    淨裸裸圓垛垛。

    無漏無為。

    千聖依之作根本。

    萬有由之建立。

    應須鬥頓回光自照令絕形段。

    分明圓證萬變千化無改無移。

    誰之金剛王。

    謂之透法身。

    饷間行住坐卧無不透徹。

    物物頭頭靡有間隔。

    喚作幹白露淨單明自心。

    不可隻麼守之。

    守住便落窠窟。

    卻須猛割猛斷十分棄舍轉舍轉明轉遠轉近。

    抵死打疊令。

    斷卻命去。

    始是絕氣息人。

    方解向上行履。

    若論向上行履。

    唯己自知。

    知亦不立。

    釋迦彌勒文殊普賢德山臨濟。

    不敢正眼觑著。

    豈不是奇特士。

    一棒上一喝下。

    一句一言。

    若細若粗。

    若色若香。

    一時穿透。

    方稱無心境界。

    養得如嬰兒相似純和沖淡。

    雖在塵勞中。

    塵勞不染。

    雖居淨妙處。

    淨妙收他不住。

    随性任緣饑[(歹*又)/食]渴飲。

    善尚不起念。

    惡豈可複為。

    所以道随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

     道貴無心。

    禅絕名理。

    唯忘懷泯絕。

    乃可趣向。

    回光内燭。

    脫體通透。

    更不容拟議。

    直下桶底子脫。

    入此大圓寂照勝妙解脫門。

    一了一切了。

    隻守閑閑地。

    初不分彼我勝負。

    才有毫芒見刺。

    即痛刬之。

    放教八達七通自由自在。

    長養綿密。

    千聖亦觑不見。

    自己尚似冤家。

    隻求得遠離不隈傍。

    翛然澄淨。

    虛而靈寂而照。

    勇猛斷割徹底。

    無纖毫撓胸次。

    王老師謂之作活計。

    趙州除粥飯二時是雜用心。

    悠久踐履使純熟。

    乃合從上來無心體道。

    密密作用。

    自見工夫到下梢結角頭。

    自然如懸崖撒手。

    豈不快哉。

     書 與耿龍學書 妙喜示來教見。

    矻矻于此。

    意況甚濃。

    真不忘悲願也。

    而以宗正眼。

    照破義路情解。

    透見肝膽。

    何明眼如此。

    正宗久寂寥。

    後昆習窠臼守箕裘轉相鈍緻。

    舉世莫覺其非。

    大家随語生解。

    祖道或幾乎息矣。

    不有超卓穎悟之士。

    何以規正哉。

    此真正念乃真外護也。

    時節擾擾山居領衆。

    亦未可保全。

    尚未有可乘之便為轉身之計爾。

    杲佛日。

    一夏遣參徒踏逐山後古雲門高頂。

    欲誅茅隐遁。

    其志甚可尚。

    今令謙去。

    山叟為書數語及疏頭。

    亦與辍長财成之。

    可取一觀也。

    渠欲奉鋤。

    正在高裁也。

     拈古上 舉。

    百丈再參馬祖。

    祖見來拈拂子豎起。

    百丈雲。

    即此用離此用。

    祖挂拂子于舊處侍立片時。

    祖雲。

    爾已後鼓兩片皮如何為人。

    丈取拂子豎起。

    祖雲。

    即此用離此用。

    丈挂拂子于舊處。

    馬祖便喝。

    百丈大悟。

    後來謂黃檗雲。

    我當時被馬祖一喝。

    直得三日耳聾。

    汾州雲。

    悟去便休。

    說什麼三日耳聾。

    石門雲。

    若不是三日耳聾。

    争承當得這一喝。

    雪窦雲。

    要會三日耳聾麼。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師雲。

    然則作家共相提唱。

    不妨各有為人眼。

    要且隻明得馬祖百丈大機。

    未明馬祖百丈大用。

    不惜眉毛露個消息也。

    要諸方檢責。

    還知這一喝麼。

    直似奮雷霹靂。

    聽者喪膽亡魂。

    要會三日耳聾。

    正如擊塗毒鼓。

    聞者喪身失命。

    舉拂子雲。

    或有個問。

    即此用離此用。

    和聲便打。

    随後與喝。

    複雲。

    還見馬祖百丈麼。

     舉。

    僧問雲門。

    佛法如水中月是否。

    門雲。

    清波無透路。

    僧雲。

    和尚從何得。

    門雲。

    再問複何來。

    僧雲。

    便恁麼去時如何。

    門雲。

    重疊關山路。

    師雲。

    清波萬裡湛寂凝然。

    寶月淩虛光吞群象這僧泛一隻船。

    入雲門法海裡。

    引得一陣猛風看伊把柁張帆也不易當抵。

    及至下梢。

    可惜輸卻一籌。

    且道。

    是什麼處是輸處。

    試辨看。

     舉。

    翠岩示衆雲。

    一夏與兄弟東語西語。

    看翠岩眉毛在麼。

    師雲。

    輸機是算人之本。

    翠岩坐卻人舌頭。

    無鹐啄處。

    長慶雲。

    生也。

    因事長智。

    保福雲。

    作賊人心虛。

    是精識精。

    門雲。

    關。

    據款結案。

    雖宗師競酬。

    還截得翠岩腳跟麼。

    不蹑前蹤。

    試請道看。

     舉。

    僧問雲門。

    初秋夏末前程。

    或有人問。

    未審對他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