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來。
全體恁麼去。
總無許多露布葛藤聲色邊事。
且超然獨脫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萬丈縣崖須撒手。
大千沙界始全身。
張戶曹請小參。
師雲。
直下便是不通拟議尋思。
還有作家禅客麼。
試出衆證據看。
僧問。
如何是臨濟下事。
師雲。
一刃兩段。
進雲。
如何是雲門下事。
師雲。
三句縱橫進雲。
如何是曹洞下事。
師雲。
五位君臣沒分付。
進雲。
如何是沩仰下事。
師雲。
進前退後絕商量。
進雲。
那一句如何。
師雲。
何不問法眼下事。
僧禮拜。
師乃雲。
靈山提密旨。
獨有迦葉親聞。
少林演妙訣。
唯許神光擔荷。
隻為機機相副箭箭相投。
用處聲色純真。
舉時乾坤獨露。
密密意絕誵訛。
深深機沒回互。
若是個本色自由自在承當擔荷得底。
更不落聲前句後。
亦不用拟議尋思。
直下當陽分明領取。
所以道。
若論此事。
貶上眉毛早已蹉過。
既已蹉過。
何用鼓兩片皮口吧吧地。
豈不是當堂蹉過。
既若蹉過。
還知未蹉過事麼。
若知未蹉過事。
雖終日說而不曾動著舌頭。
終日行而不曾移著一步。
終日吃飯不曾嚼一粒米。
終日著衣不曾挂一縷絲。
雖然如是。
此猶是建化門庭向下為人處。
豈不見。
德山和尚但有問答語言。
向上向下盡是依草附木竹木精靈。
所以山僧從頭棒将去。
待有個獨脫底與他商量。
後來浮山圓鑒道。
隻這獨脫底也是草木之精。
且道。
還有為人處也無。
山僧不惜眉毛。
入泥入水為諸人平展。
還委悉麼。
但能萬法不幹懷。
一超直入如來地。
披剃小參。
僧問。
正令當行十方坐斷。
宗風建立毫發無差。
時節因緣願聞舉唱。
師雲。
隻是舊時面目。
進雲。
斬新處乞師再示。
師雲。
換卻适來底。
進雲。
法輪再轉于閻浮。
道光重映于千載。
師雲。
誰不恁麼。
進雲。
隻如無邊身菩薩。
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
師雲。
有時恁麼有時不恁麼。
進雲。
如何是和尚頂相。
師雲錯。
僧禮拜。
師雲。
果然果然。
師乃雲。
重圓僧相複方袍。
優缽羅華未易遭。
恩重丘山何以報。
辄提綱要一秋毫。
盡十方世界若長若短若縱若橫。
以至香水海不可說不可說無邊刹海。
盡在個一秋毫。
有時現無邊身。
東湧西沒南湧北沒中湧邊沒。
作無量無邊神通變化。
也隻不出此一秋毫。
有時冷啾啾地。
如枯木朽株寒灰死火。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也隻不出此一秋毫。
乃至作為無量無邊殊勝奇特難行苦行。
轉化一切成佛作祖。
亦不出此一秋毫。
諸人還知此一秋毫麼。
若知去。
未開口已前。
未舉意已前。
生佛未兆已前。
空劫已前。
好薦取。
既薦得。
則卷而懷之。
任任運運如兀如癡。
不妨是一個決量大人。
如或未然。
卻須返照回光。
若動若靜若住若行若坐若卧。
須是究他根源始得。
父母未生已前。
父母既生之後。
六根四大三百六十骨節完具。
寒時知寒熱時知熱。
饑時知饑飽時知飽。
以至頂天履地含齒戴發。
盡承此個恩力。
且道。
此個恩力如何趣向。
還知麼。
一氣不言含有象。
萬靈何處謝無私。
蔣山辭衆雲。
終日相逢長背面。
終朝背面卻相逢。
途中不是途中事。
不動巍然達九重。
這個消息唯許作家明暗同途主賓互用。
雖去似去而不去。
雖來似來而不來。
卓爾超然。
動靜曾無兩種。
所以道。
動若行雲止若谷神。
既無心于彼此。
亦無象于去來。
如是則去來不以象。
而确然去來。
動靜不以心。
而超然動靜。
在彼在此殊無間然。
一道清虛廓周沙界。
是以月上女出城。
舍利弗入城。
而舍利弗問雲。
聖姊向什麼處去。
月上女雲。
如舍利弗恁麼去。
舍利弗雲。
我方入城汝已出城。
雲何言如舍利弗恁麼去。
女雲。
諸佛弟子當住何所。
舍利弗雲。
諸佛弟子當住如來大解脫。
女雲。
諸佛弟子既住大解脫。
所以我雲如舍利弗恁麼去。
既得如來大解脫。
去而無去去迹。
入九重城裡毗贊聖化。
住而無住住蹤。
在深山白雲中。
坐斷天下人舌頭。
既住如來大解脫。
安有動靜去來之意。
正當恁麼時。
作麼生道。
九重城裡真消息。
一句無私遍九垓。
複雲。
憶得曹山和尚辭洞山。
山雲。
向什麼處去。
曹山雲。
向不變異處去。
洞山雲。
不變異處豈有去耶。
曹山雲。
去亦不變異。
師雲。
大凡衲僧。
佩肘臂下符。
具頂門上眼。
向一切萬境萬緣。
當頭坐斷。
豈不是個無變異。
何故。
金剛正體湛寂凝然。
曹山雖得此意。
争奈洞山憐兒不覺醜。
若是山僧。
待他道向不變異處去。
隻向他道。
這漢未出門早變了也。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
全體恁麼去。
總無許多露布葛藤聲色邊事。
且超然獨脫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萬丈縣崖須撒手。
大千沙界始全身。
張戶曹請小參。
師雲。
直下便是不通拟議尋思。
還有作家禅客麼。
試出衆證據看。
僧問。
如何是臨濟下事。
師雲。
一刃兩段。
進雲。
如何是雲門下事。
師雲。
三句縱橫進雲。
如何是曹洞下事。
師雲。
五位君臣沒分付。
進雲。
如何是沩仰下事。
師雲。
進前退後絕商量。
進雲。
那一句如何。
師雲。
何不問法眼下事。
僧禮拜。
師乃雲。
靈山提密旨。
獨有迦葉親聞。
少林演妙訣。
唯許神光擔荷。
隻為機機相副箭箭相投。
用處聲色純真。
舉時乾坤獨露。
密密意絕誵訛。
深深機沒回互。
若是個本色自由自在承當擔荷得底。
更不落聲前句後。
亦不用拟議尋思。
直下當陽分明領取。
所以道。
若論此事。
貶上眉毛早已蹉過。
既已蹉過。
何用鼓兩片皮口吧吧地。
豈不是當堂蹉過。
既若蹉過。
還知未蹉過事麼。
若知未蹉過事。
雖終日說而不曾動著舌頭。
終日行而不曾移著一步。
終日吃飯不曾嚼一粒米。
終日著衣不曾挂一縷絲。
雖然如是。
此猶是建化門庭向下為人處。
豈不見。
德山和尚但有問答語言。
向上向下盡是依草附木竹木精靈。
所以山僧從頭棒将去。
待有個獨脫底與他商量。
後來浮山圓鑒道。
隻這獨脫底也是草木之精。
且道。
還有為人處也無。
山僧不惜眉毛。
入泥入水為諸人平展。
還委悉麼。
但能萬法不幹懷。
一超直入如來地。
披剃小參。
僧問。
正令當行十方坐斷。
宗風建立毫發無差。
時節因緣願聞舉唱。
師雲。
隻是舊時面目。
進雲。
斬新處乞師再示。
師雲。
換卻适來底。
進雲。
法輪再轉于閻浮。
道光重映于千載。
師雲。
誰不恁麼。
進雲。
隻如無邊身菩薩。
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
師雲。
有時恁麼有時不恁麼。
進雲。
如何是和尚頂相。
師雲錯。
僧禮拜。
師雲。
果然果然。
師乃雲。
重圓僧相複方袍。
優缽羅華未易遭。
恩重丘山何以報。
辄提綱要一秋毫。
盡十方世界若長若短若縱若橫。
以至香水海不可說不可說無邊刹海。
盡在個一秋毫。
有時現無邊身。
東湧西沒南湧北沒中湧邊沒。
作無量無邊神通變化。
也隻不出此一秋毫。
有時冷啾啾地。
如枯木朽株寒灰死火。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也隻不出此一秋毫。
乃至作為無量無邊殊勝奇特難行苦行。
轉化一切成佛作祖。
亦不出此一秋毫。
諸人還知此一秋毫麼。
若知去。
未開口已前。
未舉意已前。
生佛未兆已前。
空劫已前。
好薦取。
既薦得。
則卷而懷之。
任任運運如兀如癡。
不妨是一個決量大人。
如或未然。
卻須返照回光。
若動若靜若住若行若坐若卧。
須是究他根源始得。
父母未生已前。
父母既生之後。
六根四大三百六十骨節完具。
寒時知寒熱時知熱。
饑時知饑飽時知飽。
以至頂天履地含齒戴發。
盡承此個恩力。
且道。
此個恩力如何趣向。
還知麼。
一氣不言含有象。
萬靈何處謝無私。
蔣山辭衆雲。
終日相逢長背面。
終朝背面卻相逢。
途中不是途中事。
不動巍然達九重。
這個消息唯許作家明暗同途主賓互用。
雖去似去而不去。
雖來似來而不來。
卓爾超然。
動靜曾無兩種。
所以道。
動若行雲止若谷神。
既無心于彼此。
亦無象于去來。
如是則去來不以象。
而确然去來。
動靜不以心。
而超然動靜。
在彼在此殊無間然。
一道清虛廓周沙界。
是以月上女出城。
舍利弗入城。
而舍利弗問雲。
聖姊向什麼處去。
月上女雲。
如舍利弗恁麼去。
舍利弗雲。
我方入城汝已出城。
雲何言如舍利弗恁麼去。
女雲。
諸佛弟子當住何所。
舍利弗雲。
諸佛弟子當住如來大解脫。
女雲。
諸佛弟子既住大解脫。
所以我雲如舍利弗恁麼去。
既得如來大解脫。
去而無去去迹。
入九重城裡毗贊聖化。
住而無住住蹤。
在深山白雲中。
坐斷天下人舌頭。
既住如來大解脫。
安有動靜去來之意。
正當恁麼時。
作麼生道。
九重城裡真消息。
一句無私遍九垓。
複雲。
憶得曹山和尚辭洞山。
山雲。
向什麼處去。
曹山雲。
向不變異處去。
洞山雲。
不變異處豈有去耶。
曹山雲。
去亦不變異。
師雲。
大凡衲僧。
佩肘臂下符。
具頂門上眼。
向一切萬境萬緣。
當頭坐斷。
豈不是個無變異。
何故。
金剛正體湛寂凝然。
曹山雖得此意。
争奈洞山憐兒不覺醜。
若是山僧。
待他道向不變異處去。
隻向他道。
這漢未出門早變了也。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