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西來意。
馬祖雲。
我今日勞倦。
不能為子說得。
問取西堂去。
此意如何師雲。
三頭兩面。
進雲。
僧問西堂。
西堂雲。
我今日頭痛。
問取海兄去。
又作麼生。
師雲。
同坑無異土。
進雲。
僧問海兄。
海雲。
我到這裡卻不會。
又作麼生。
師雲。
黑漆桶夜裡生光。
進雲。
隻如僧舉似馬祖。
祖雲。
藏頭白海頭黑。
又作麼生。
師雲。
不許外人知。
師乃雲。
一粒粟中藏世界。
恒沙刹海始安居。
萬緣不到千差超。
超證無生等太虛。
至實處不容聲。
至深處無回互。
明明蓋天蓋地。
曆曆亘古亘今。
坐斷千差壁立萬仞。
千聖提撕不到。
是衲子放下複子處。
千人萬人羅籠不住。
是無為無事人拗折拄杖時。
雖然浩浩應機。
要且如如不動。
有時魔宮虎穴轉大法輪。
有時荊棘林中建立梵刹。
有時向十字街頭壁立千仞。
有時向孤峰頂上合水和泥。
有照有用有權有實。
所以道。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則于千人萬人羅籠不住處。
始能安居。
于千聖萬聖提撕不到處。
始放複子。
敢問。
安居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但令身語常清淨。
夏滿何須驗蠟人。
曾先生請小參雲。
全機不動。
會群像于目前觌面相呈。
截千差于格外。
動則影現覺即冰生。
不動不覺直下捏目。
個中有一條路。
蓋天蓋地蓋色蓋聲。
密密綿綿平平穩穩。
若是個曹溪門下客。
直到解脫處。
更不落二落三。
未舉覺已前。
早是落二落三了也。
何況舉覺言诠總納敗阙。
所以道。
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
唐土六祖亦如是。
天下老和尚亦如是。
山僧亦如是。
到這裡不著眼試觀看。
不著耳試聽看。
若向個裡一時截得斷把得定作得主。
與千聖把手。
同一正因同一解脫。
然雖如是。
正當恁麼時。
不立階梯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聲前截斷千差路。
出格唯憑作者知。
複頌雲。
一著當機截衆流。
選官選佛兩俱優。
相逢相見呵呵笑。
天上人間得自由。
祖上人請小參。
師雲。
生身父母居堂上。
從本爺娘在頂門。
一念頓消諸祖意。
堪任補報最深恩。
一漚未發已前。
滔滔流水。
一塵未舉之際。
茫茫刹塵。
若是具透關眼有過量見。
即知千聖萬聖羅籠不住。
若也一漚已發一塵已舉。
待著眼用意。
盡未來際窮虛空劫。
畢竟摸索不著。
所以道。
盡大地是般若光。
光未發時無佛無衆生消息。
從什麼處得來。
正當恁麼時。
無佛無衆生。
無高無下。
無得無失。
無彼無我處。
還薦得麼。
若薦不得。
不免打葛藤去也。
道是無得麼。
且喜沒交涉。
道是有得麼。
轉見沒交涉。
道是不有不無得麼。
轉更沒交涉。
道是離四句絕百非。
直是沒交涉。
須知道一條路一種機。
三世諸佛依此成立。
一大藏教依此诠注。
乃至世間虛空凡聖山河大地無邊香水海不可說不可說。
全從他流出。
隻今若知一漚未發已前恩德。
則自己腳跟下。
如千日并照。
如暗得燈如貧得寶。
如渡得船如民得王。
于一切時無一念落虛。
無參雜時。
全體恁麼來。
全體恁麼去。
隻如空劫已前那畔一段事作麼生。
還委悉麼。
照開千聖頂門眼。
放出威音物外春。
複頌雲。
父母恩深重。
過于蓋與載。
若欲圖補報。
碎身莫能賽。
唯有般若力。
一句截情愛。
凱風吹棘心。
二百四十歲。
修道者請小參。
天地與我同根。
其根深固。
萬物與我一體。
其體虛凝。
萬物之根亘古亘今。
堅固之體包含萬有。
毫茫得意。
可以點鐵成金。
可以轉凡作聖。
如理如事即處即真。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
所以道。
不思議解脫力。
妙用恒沙也無極。
若論妙用去。
可以擊碎業山。
可以點竭苦海。
可以忏不忏之罪。
可以解不解之冤。
可以起必死之疾。
可以證無生法忍。
正當恁麼時。
不立功勳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千年闇室一燈破。
萬劫愆尤一句消。
頌雲。
阿阇被疾投皇覺。
調禦垂慈放月光。
法藥之功同佛力。
自然身病得清涼。
小參。
師雲。
一向說事說理論妙論玄談心談性。
堕在葛藤窠裡。
一向行棒行喝立照立用存卷存舒。
落在荊棘林中。
更或舉古舉今話偏話正立主立賓。
也是撒沙撒土。
忽若見山即山。
見水即水。
僧是僧俗是俗。
落在無事界内。
記使總不恁麼。
大似曳尾靈龜。
直饒獨體單明。
亦是狐狸戀窟。
若有個出身處去。
似地擎山。
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
不知玉之無瑕。
譬如猛火聚近之則燎卻面門。
又如按太阿劍拟之則喪身失命。
便可以不須說事不須說理。
不行棒不行喝。
不立主不立賓。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全體恁麼
馬祖雲。
我今日勞倦。
不能為子說得。
問取西堂去。
此意如何師雲。
三頭兩面。
進雲。
僧問西堂。
西堂雲。
我今日頭痛。
問取海兄去。
又作麼生。
師雲。
同坑無異土。
進雲。
僧問海兄。
海雲。
我到這裡卻不會。
又作麼生。
師雲。
黑漆桶夜裡生光。
進雲。
隻如僧舉似馬祖。
祖雲。
藏頭白海頭黑。
又作麼生。
師雲。
不許外人知。
師乃雲。
一粒粟中藏世界。
恒沙刹海始安居。
萬緣不到千差超。
超證無生等太虛。
至實處不容聲。
至深處無回互。
明明蓋天蓋地。
曆曆亘古亘今。
坐斷千差壁立萬仞。
千聖提撕不到。
是衲子放下複子處。
千人萬人羅籠不住。
是無為無事人拗折拄杖時。
雖然浩浩應機。
要且如如不動。
有時魔宮虎穴轉大法輪。
有時荊棘林中建立梵刹。
有時向十字街頭壁立千仞。
有時向孤峰頂上合水和泥。
有照有用有權有實。
所以道。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則于千人萬人羅籠不住處。
始能安居。
于千聖萬聖提撕不到處。
始放複子。
敢問。
安居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但令身語常清淨。
夏滿何須驗蠟人。
曾先生請小參雲。
全機不動。
會群像于目前觌面相呈。
截千差于格外。
動則影現覺即冰生。
不動不覺直下捏目。
個中有一條路。
蓋天蓋地蓋色蓋聲。
密密綿綿平平穩穩。
若是個曹溪門下客。
直到解脫處。
更不落二落三。
未舉覺已前。
早是落二落三了也。
何況舉覺言诠總納敗阙。
所以道。
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
唐土六祖亦如是。
天下老和尚亦如是。
山僧亦如是。
到這裡不著眼試觀看。
不著耳試聽看。
若向個裡一時截得斷把得定作得主。
與千聖把手。
同一正因同一解脫。
然雖如是。
正當恁麼時。
不立階梯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聲前截斷千差路。
出格唯憑作者知。
複頌雲。
一著當機截衆流。
選官選佛兩俱優。
相逢相見呵呵笑。
天上人間得自由。
祖上人請小參。
師雲。
生身父母居堂上。
從本爺娘在頂門。
一念頓消諸祖意。
堪任補報最深恩。
一漚未發已前。
滔滔流水。
一塵未舉之際。
茫茫刹塵。
若是具透關眼有過量見。
即知千聖萬聖羅籠不住。
若也一漚已發一塵已舉。
待著眼用意。
盡未來際窮虛空劫。
畢竟摸索不著。
所以道。
盡大地是般若光。
光未發時無佛無衆生消息。
從什麼處得來。
正當恁麼時。
無佛無衆生。
無高無下。
無得無失。
無彼無我處。
還薦得麼。
若薦不得。
不免打葛藤去也。
道是無得麼。
且喜沒交涉。
道是有得麼。
轉見沒交涉。
道是不有不無得麼。
轉更沒交涉。
道是離四句絕百非。
直是沒交涉。
須知道一條路一種機。
三世諸佛依此成立。
一大藏教依此诠注。
乃至世間虛空凡聖山河大地無邊香水海不可說不可說。
全從他流出。
隻今若知一漚未發已前恩德。
則自己腳跟下。
如千日并照。
如暗得燈如貧得寶。
如渡得船如民得王。
于一切時無一念落虛。
無參雜時。
全體恁麼來。
全體恁麼去。
隻如空劫已前那畔一段事作麼生。
還委悉麼。
照開千聖頂門眼。
放出威音物外春。
複頌雲。
父母恩深重。
過于蓋與載。
若欲圖補報。
碎身莫能賽。
唯有般若力。
一句截情愛。
凱風吹棘心。
二百四十歲。
修道者請小參。
天地與我同根。
其根深固。
萬物與我一體。
其體虛凝。
萬物之根亘古亘今。
堅固之體包含萬有。
毫茫得意。
可以點鐵成金。
可以轉凡作聖。
如理如事即處即真。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
所以道。
不思議解脫力。
妙用恒沙也無極。
若論妙用去。
可以擊碎業山。
可以點竭苦海。
可以忏不忏之罪。
可以解不解之冤。
可以起必死之疾。
可以證無生法忍。
正當恁麼時。
不立功勳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千年闇室一燈破。
萬劫愆尤一句消。
頌雲。
阿阇被疾投皇覺。
調禦垂慈放月光。
法藥之功同佛力。
自然身病得清涼。
小參。
師雲。
一向說事說理論妙論玄談心談性。
堕在葛藤窠裡。
一向行棒行喝立照立用存卷存舒。
落在荊棘林中。
更或舉古舉今話偏話正立主立賓。
也是撒沙撒土。
忽若見山即山。
見水即水。
僧是僧俗是俗。
落在無事界内。
記使總不恁麼。
大似曳尾靈龜。
直饒獨體單明。
亦是狐狸戀窟。
若有個出身處去。
似地擎山。
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
不知玉之無瑕。
譬如猛火聚近之則燎卻面門。
又如按太阿劍拟之則喪身失命。
便可以不須說事不須說理。
不行棒不行喝。
不立主不立賓。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全體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