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絲發隔礙。
無一絲發道理。
更有什麼見聞覺知為緣為對。
但恐自家不能返照。
所以生疑。
尋常不是向諸人道。
千言萬言但隻識取一言。
千句萬句但隻識取一句。
千法萬法但隻識取一法。
識得一萬事畢。
透得一無阻隔。
直下脫卻情塵意想。
放教身心。
空勞勞地。
于一切時遇茶吃茶遇飯吃飯。
天但喚作天。
地但喚作地。
露柱但喚作露柱。
燈籠但喚作燈籠。
一切亦然。
二六時中隻麼。
平常無一星事。
雖然如是。
若有個無事懷在胸中亦未得自在。
有個有事亦未得自在。
直須有事也無無事也無。
無二亦無猶在半途。
若是聊聞舉著。
入骨入髓信得及底人。
聞恁麼說話。
大似熱碗鳴聲。
尋常間說個禅字。
便去河邊洗耳。
等閑地不著。
便偶然道著個佛字也。
須漱口三日。
甯可生身入地獄。
永劫受沈輪。
向镬湯爐炭裡煮炸。
終不肯将佛法作解會。
亦終不起佛見法見。
佛見法見尚自不起。
何況更起世間情想分别妄緣諸業。
且作麼生見得此人。
作麼生親近得此人。
有具眼底麼出來道看。
如無。
待三二十年後。
山僧換卻骨頭。
别與諸公通個消息。
示衆雲。
大道本來無向背。
拟心湊泊已差池。
吒呀卓朔能哮吼。
即是金毛。
師子兒。
還有恁麼底出衆相見。
僧問。
如何是定乾坤句。
師雲。
唯我獨尊。
進雲。
橫身當宇宙去也。
師雲。
好與三十棒。
僧雲便請。
師雲。
許爾大膽。
進雲。
是何言欤。
師雲。
直待雨淋頭便打。
乃雲。
眹兆未分已成露布。
言诠才立特地乖張。
雖然第二義門且不是和泥合水。
大衆。
還知此事麼。
座斷千差路。
不立一纖塵。
巍巍堂堂暐暐瞱瞱。
蓋天蓋地。
應聲應色。
不與千聖同途。
不與萬法為侶。
卷舒自在無執無拘。
若也見得。
可以向百草頭上縱橫。
聲色堆裡坐卧。
言诠莫能及。
比況莫能得。
知不可知識不可識。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不是聖不是凡。
不是有不是無。
不是是不是非。
不是得不是失。
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到這裡如何稱提。
如何舉唱。
山僧直得口似匾檐。
無理可伸無詞可說。
然雖如是。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放一線道。
有個商量。
豎起拳雲。
還見麼。
諸佛以之出世。
祖師以之西來。
曆代宗師以之接物利生。
天下老師以之鉗鍵衲子。
其把定也。
乾坤失色日月無光。
盡大地人喪身失命。
其放行也。
岩谷生光森羅顯煥。
随長随短随有随無。
處處皆真頭頭露現。
且道。
把住好放行好。
三十年後逢人不得錯舉。
示衆雲。
獨桌扁舟泛五湖。
鈎頭時複得嘉魚。
如今四海清如鏡。
還有金鱗上釣無。
負命者出衆相見。
僧問。
過去佛也恁麼。
見在佛也恁麼。
未來佛也恁麼。
未審和尚如何。
師雲。
恁麼是個什麼。
僧雲。
正是恁麼。
師雲。
蝦跳不出鬥。
進雲。
請和尚道出鬥底句。
師雲。
扁舟已過洞庭湖。
乃雲。
動則影現覺則冰生。
不動不覺死水裡平沈。
既動既覺未免傷鋒犯手。
到這裡且作麼生舉唱。
且作麼生為人。
然雖如是。
盡法無民。
古者道。
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我立地待爾構去。
還知落處麼。
威音已前空劫那畔。
這一片田地巍然不動。
及乎四生浩浩萬象騰騰。
世界遷流死生變化。
這一片田地亦巍然不動。
以至三災劫壞毗岚風起。
吹散大地猶如微塵。
這一片田地亦巍然不動。
諸佛出世祖師西來。
正為發明這一片田地。
從上宗師天下老宿。
千方百計施設方便。
無不盡力提持這一片田地。
雖然如是。
終未有人解當頭道著。
還構得麼。
八面坦平四方清肅。
萬法不能蓋覆。
千聖不敢當前。
若構得去。
一了一切了。
一成一切成。
一見一切見。
一得一切得。
所以道。
一塵才舉大地全收。
一毛頭師子。
百億毛頭一時現。
但為妄情執著。
無透脫期。
甘處凡流不能徑截。
苟或放得下。
無一法當情。
無一物附心。
蕩蕩無拘自然。
如水上按葫蘆相似。
觸著便轉捺著便動。
拘牽不回惹絆不得。
動靜語默蓋天蓋地。
明眼漢沒窠臼。
卻物為上逐物為下。
若論戰也個個力在轉處。
更有什麼高低可疑是非可畏。
上門上戶咬人火急。
豈不是英靈特達底漢。
衆中還有恁麼底麼。
出來證據。
令人長憶李将軍。
萬裡天邊飛一鹗。
示衆雲。
道無方所明之在人。
法離見聞斷之在智。
若能頓舍從來妄想執著。
于一念頃頓悟自心頓明自性。
不染諸塵不落有無。
自然法法成見。
然雖此事不可造次領會。
須是發大丈夫慷慨特達之志。
不顧危亡不拘得失。
存個長久鐵石身心。
逢境遇緣不變不異。
時時著眼體究。
不論歲月以悟為期。
祖師門下不比教家。
隻要直截根源。
于一言下領取。
與諸聖同體同用大解脫。
任運施為無不見性。
至于雜亂狂慧思量分别。
有一絲毫斬不斷。
則無趣入之期。
教中尚道。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又雲。
以有思惟心。
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祖師道。
但盡凡情别無聖量。
凡情盡處聖量見前。
直須頓歇妄緣。
無念無為放教虛靜。
千聖萬聖未有不從此門而得入者。
隻在存誠堅固努力向前。
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珍重。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八
無一絲發道理。
更有什麼見聞覺知為緣為對。
但恐自家不能返照。
所以生疑。
尋常不是向諸人道。
千言萬言但隻識取一言。
千句萬句但隻識取一句。
千法萬法但隻識取一法。
識得一萬事畢。
透得一無阻隔。
直下脫卻情塵意想。
放教身心。
空勞勞地。
于一切時遇茶吃茶遇飯吃飯。
天但喚作天。
地但喚作地。
露柱但喚作露柱。
燈籠但喚作燈籠。
一切亦然。
二六時中隻麼。
平常無一星事。
雖然如是。
若有個無事懷在胸中亦未得自在。
有個有事亦未得自在。
直須有事也無無事也無。
無二亦無猶在半途。
若是聊聞舉著。
入骨入髓信得及底人。
聞恁麼說話。
大似熱碗鳴聲。
尋常間說個禅字。
便去河邊洗耳。
等閑地不著。
便偶然道著個佛字也。
須漱口三日。
甯可生身入地獄。
永劫受沈輪。
向镬湯爐炭裡煮炸。
終不肯将佛法作解會。
亦終不起佛見法見。
佛見法見尚自不起。
何況更起世間情想分别妄緣諸業。
且作麼生見得此人。
作麼生親近得此人。
有具眼底麼出來道看。
如無。
待三二十年後。
山僧換卻骨頭。
别與諸公通個消息。
示衆雲。
大道本來無向背。
拟心湊泊已差池。
吒呀卓朔能哮吼。
即是金毛。
師子兒。
還有恁麼底出衆相見。
僧問。
如何是定乾坤句。
師雲。
唯我獨尊。
進雲。
橫身當宇宙去也。
師雲。
好與三十棒。
僧雲便請。
師雲。
許爾大膽。
進雲。
是何言欤。
師雲。
直待雨淋頭便打。
乃雲。
眹兆未分已成露布。
言诠才立特地乖張。
雖然第二義門且不是和泥合水。
大衆。
還知此事麼。
座斷千差路。
不立一纖塵。
巍巍堂堂暐暐瞱瞱。
蓋天蓋地。
應聲應色。
不與千聖同途。
不與萬法為侶。
卷舒自在無執無拘。
若也見得。
可以向百草頭上縱橫。
聲色堆裡坐卧。
言诠莫能及。
比況莫能得。
知不可知識不可識。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不是聖不是凡。
不是有不是無。
不是是不是非。
不是得不是失。
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到這裡如何稱提。
如何舉唱。
山僧直得口似匾檐。
無理可伸無詞可說。
然雖如是。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放一線道。
有個商量。
豎起拳雲。
還見麼。
諸佛以之出世。
祖師以之西來。
曆代宗師以之接物利生。
天下老師以之鉗鍵衲子。
其把定也。
乾坤失色日月無光。
盡大地人喪身失命。
其放行也。
岩谷生光森羅顯煥。
随長随短随有随無。
處處皆真頭頭露現。
且道。
把住好放行好。
三十年後逢人不得錯舉。
示衆雲。
獨桌扁舟泛五湖。
鈎頭時複得嘉魚。
如今四海清如鏡。
還有金鱗上釣無。
負命者出衆相見。
僧問。
過去佛也恁麼。
見在佛也恁麼。
未來佛也恁麼。
未審和尚如何。
師雲。
恁麼是個什麼。
僧雲。
正是恁麼。
師雲。
蝦跳不出鬥。
進雲。
請和尚道出鬥底句。
師雲。
扁舟已過洞庭湖。
乃雲。
動則影現覺則冰生。
不動不覺死水裡平沈。
既動既覺未免傷鋒犯手。
到這裡且作麼生舉唱。
且作麼生為人。
然雖如是。
盡法無民。
古者道。
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我立地待爾構去。
還知落處麼。
威音已前空劫那畔。
這一片田地巍然不動。
及乎四生浩浩萬象騰騰。
世界遷流死生變化。
這一片田地亦巍然不動。
以至三災劫壞毗岚風起。
吹散大地猶如微塵。
這一片田地亦巍然不動。
諸佛出世祖師西來。
正為發明這一片田地。
從上宗師天下老宿。
千方百計施設方便。
無不盡力提持這一片田地。
雖然如是。
終未有人解當頭道著。
還構得麼。
八面坦平四方清肅。
萬法不能蓋覆。
千聖不敢當前。
若構得去。
一了一切了。
一成一切成。
一見一切見。
一得一切得。
所以道。
一塵才舉大地全收。
一毛頭師子。
百億毛頭一時現。
但為妄情執著。
無透脫期。
甘處凡流不能徑截。
苟或放得下。
無一法當情。
無一物附心。
蕩蕩無拘自然。
如水上按葫蘆相似。
觸著便轉捺著便動。
拘牽不回惹絆不得。
動靜語默蓋天蓋地。
明眼漢沒窠臼。
卻物為上逐物為下。
若論戰也個個力在轉處。
更有什麼高低可疑是非可畏。
上門上戶咬人火急。
豈不是英靈特達底漢。
衆中還有恁麼底麼。
出來證據。
令人長憶李将軍。
萬裡天邊飛一鹗。
示衆雲。
道無方所明之在人。
法離見聞斷之在智。
若能頓舍從來妄想執著。
于一念頃頓悟自心頓明自性。
不染諸塵不落有無。
自然法法成見。
然雖此事不可造次領會。
須是發大丈夫慷慨特達之志。
不顧危亡不拘得失。
存個長久鐵石身心。
逢境遇緣不變不異。
時時著眼體究。
不論歲月以悟為期。
祖師門下不比教家。
隻要直截根源。
于一言下領取。
與諸聖同體同用大解脫。
任運施為無不見性。
至于雜亂狂慧思量分别。
有一絲毫斬不斷。
則無趣入之期。
教中尚道。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又雲。
以有思惟心。
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祖師道。
但盡凡情别無聖量。
凡情盡處聖量見前。
直須頓歇妄緣。
無念無為放教虛靜。
千聖萬聖未有不從此門而得入者。
隻在存誠堅固努力向前。
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珍重。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