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四

關燈
上堂四 住建康府蔣山。

    師在潭州道林受請。

    拈敕黃示衆雲。

    龍蟠鳳翥鐵畫銀鈎。

    出自九重從天降下。

    大衆瞻仰請為敷宣。

    拈香祝聖雲。

    大衆見麼。

    祖佛同根本。

    人天共贊揚。

    結成寶蓋祥雲。

    共祝南山聖壽。

    奉為今上皇帝萬歲萬萬歲。

    伏願。

    道超盤古德冠羲軒。

    位永固于金輪。

    壽彌堅于劫石。

    遂升座雲。

    大衆。

    時平道泰天清地甯。

    一人高拱無為。

    萬物各得其所。

    普天率土無不承恩。

    航海梯山均蒙陶鑄。

    直得塵塵刹刹物物頭頭。

    放大寶光開正法眼。

    運般若力複太古風。

    知恩報恩一句作麼生道。

    萬靈莫測無為化。

    處處全開五葉華。

     道林辭衆上堂雲。

    十虛同一漚。

    甯分彼此。

    大千同一塵。

    豈有去來。

    若能各人。

    明見本心顯發妙用。

    通天作略動靜一如。

    匝地風光彼此無二。

    住也浮雲凝于幽谷。

    去也虛舟泛于長江。

    去住本自圓成。

    解脫更無異路。

    如是則全起全滅。

    全動全靜。

    全去全來。

    全收全放。

    且出門一句作麼生道。

    頭頭物物皆成現。

    正眼當陽廓太虛。

    複雲。

    三年承乏幸參陪。

    道業荒虛愧不材。

    赴诏直從天外去。

    何時相與複徘徊。

     入院至方丈雲。

    達磨面壁維摩默然。

    有條攀條。

    豈可形言。

    雖然如是。

    脫體宏開不二門。

    隻要解黏兼去縛。

    升座雲。

    道不虛行如風偃草。

    緣不虛應。

    似鏡臨形。

    若能于心無心于己無己。

    于彼無彼于我無我。

    蕩蕩廓周沙界。

    皆非外物縱曆。

    盡乾坤際悉在目前。

    法随法行。

    法幢随處建立。

    理亦如是。

    事亦如是。

    況寶公道場梁時示化。

    舒王福地聖世重興。

    宏開選佛場。

    宣唱大般若。

    于其中間且作麼生是于心無心于己無己。

    坐斷要津不通凡聖底一句。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結夏上堂雲。

    一塵含法界無邊。

    子細點檢。

    猶有空缺處在。

    百億毛頭師子。

    百億毛頭一時現。

    著實論量。

    未是極則之談。

    若論本分事。

    大人具大見。

    大智得大用。

    設使盡無邊香水海。

    越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都盧是自己安居處。

    舉一念超越無邊刹海。

    猶未是衲僧行履處。

    不犯鋒铓不拘得失。

    不落二見不在中間。

    正當恁麼時如何。

    山中九十日。

    雲外幾千年。

     上堂雲。

    法無二相。

    道豈多途。

    彼此絕功勳。

    古今不變易。

    有依倚底。

    碧落青霄。

    無依倚底。

    銀山鐵壁。

    設使神通妙用百匝千重。

    争如息見忘機家堂穩坐。

    且不涉二途一句作麼生道。

    他家自有通霄路。

    罷卻幹戈百草頭。

     五月初二日開堂。

    于知府手中接得疏。

    呈示大衆雲。

    字字演無量義。

    句句如優昙華。

    佛祖鉗錘人天标榜。

    當陽拈出文彩已彰。

    錦上鋪華請重宣過。

     指法座雲。

    高高無外深深無際。

    更不作禮須彌燈。

    步步階梯全體是。

    且道是個什麼。

    看看。

    拈香雲。

    大衆。

    還見麼。

    熏五分法身。

    結五雲瑞彩。

    爇向爐中。

    奉為祝嚴今上皇帝聖壽萬歲萬歲萬萬歲。

    伏願。

    道齊堯舜德冠羲軒。

    南山壽逾億萬年。

    北極尊亘河沙劫。

    第二瓣香。

    奉為判府尚書諸衙勳貴。

    伏願。

    膺一人簡在。

    副四海具瞻。

    為周邵甫申。

    作臯夔益[├/(咼-┌+乂)]。

    第三瓣香雲。

    昔年白雲堆裡最初一句截流。

    今日人天衆前個是四回拈出。

    奉為蕲州五祖山第十二代演禅師。

    爇向爐中以酬法乳之恩。

    乃攝衣敷座。

    天禧和尚白槌雲。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雲。

    一槌便成光輝溢目。

    要津把斷誰是唱酬。

    還有能觀第一義底。

    出來相見。

    師乃雲。

    曠劫來事隻在如今。

    威音那邊全歸掌握。

    頭頭物物成現。

    明明了了無差。

    獨用宏機全提祖印。

    設使奮逸群作異施竭世樞機。

    未免節外生枝水中捉月。

    所以諸佛出世罕遇作家。

    祖師西來承虛接響。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到這裡不拘格式。

    不蹑前蹤。

    不昧當機。

    如何舉唱明眼漢沒窠臼。

    本分事絕羅籠。

    幸遇帝道平平皇風蕩蕩。

    祝嚴聖壽為國開堂。

    台旆光臨皇華作證。

    鐘山頂上寶公塔前。

    八字打開分明顯示去。

    遂拈起拄杖雲。

    還見麼。

    諸佛構不著。

    祖師提不起。

    千日并照萬鏡臨台。

    不隔纖毫當陽薦取。

    且不涉諸緣一句作麼生道。

    八方霢霂無為化。

    萬國歌謠樂太平。

     上堂雲。

    不滅不生亘古亘今。

    圓融無際應用無差。

    佛祖由茲圓成。

    人天因其發現。

    至于千聖萬聖出來。

    移易一絲毫不得。

    要識文殊普賢釋迦彌勒觀音勢至。

    盡在這裡。

    不起纖毫凡聖情念。

    不拘得失是非境界。

    直下全真更非他物。

    且薦嚴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彌陀非外得。

    遍界是西方。

     上堂雲。

    一切無收攝。

    觸處圓成。

    應用絕參差。

    莫窮形相。

    向千聖頂[寧*頁]上。

    有時露出祖佛莫窮底機關。

    于一毫端中。

    有時演出主賓互換底文彩。

    經天緯地玉轉珠回即且置。

    舉拂子作點勢雲。

    這一點落在什麼處。

    海神如貴不知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