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

關燈
賢。

    聽我等無道無理。

    我等惡不善。

    所以者何。

    我等于此善說法.律。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鬥訟憎嫉。

    相憎共诤。

    諸賢。

    因此诤。

    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

    除家相應。

    我自為己。

    亦為彼諸賢故。

    今向賢至心發露。

    自說顯示。

    不敢覆藏。

    更善護持。

    後不複作。

     阿難。

    若此部中無一比丘應者。

    阿難。

    此比丘應往至彼第二部。

    到已稽首。

    禮長老上尊比丘足。

    長跪叉手。

    白長老上尊比丘曰。

    諸尊。

    聽我等無道無理。

    我等惡不善。

    所以者何。

    我等于此善說法.律。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鬥訟憎嫉。

    相憎共诤。

    諸賢。

    因此诤。

    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

    除家相應。

    我自為己。

    亦為彼諸賢故。

    今向長老上尊至心發露。

    自說顯示。

    不敢覆藏。

    更善護持。

    後不複作。

    阿難。

    彼比丘當語此比丘曰。

    賢者。

    汝自見犯戒耶。

    彼應答曰。

    實自見所犯。

    彼當語此。

    更善護持。

    莫複作也。

    第二部亦複如是。

    阿難。

    是謂應與如棄糞掃止诤律。

    如是斷此诤。

    謂因如棄糞掃止诤律也。

    阿難。

    我今令汝說六慰勞法。

    谛聽。

    谛聽。

    善思念之。

     尊者阿難白曰。

    唯然。

    當受教聽。

     佛言。

    雲何為六。

    慈身業。

    向諸梵行。

    法是慰勞法.愛法.樂法。

    令愛令重。

    令奉令敬。

    令修令攝。

    得沙門。

    得一心。

    得精進。

    得涅槃。

    慈口業。

    慈意業。

    若法利如法得。

    自所得飯食。

    至在缽中。

    如是利分布。

    施諸梵行。

    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

    令愛令重。

    令奉令敬。

    令修令攝。

    得沙門。

    得一心。

    得精進。

    得涅槃。

    若有戒不缺不穿。

    無穢無異。

    如地不随他。

    聖所稱譽。

    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

    布施諸梵行。

    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

    令愛令重。

    令奉令敬。

    令修令攝。

    得沙門。

    得一心。

    得精進。

    得涅槃。

    若有聖見出要。

    明見深達。

    能正盡苦。

    如是見分布。

    施諸梵行。

    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

    令愛令重。

    令奉令敬。

    令修令攝。

    得沙門。

    得一心。

    得精進。

    得涅槃。

    阿難。

    我向所說六慰勞法者。

    因此故說。

    阿難。

    若汝等此六诤本止絕斷者。

    及此七止诤。

    衆中起鬥诤。

    以如棄糞掃止诤律止者。

    複行此六慰勞法。

    阿難。

    如是汝于我去後共同和合。

    歡喜不诤。

    同一一心。

    同一一教。

    合一水乳。

    快樂遊行。

    如我在時。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周那經第五竟(四千二百三十字)。

     (一九七)中阿含大品優婆離經第六(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瞻波。

    在恒伽池岸。

     爾時。

    尊者優婆離則于晡時。

    從燕坐起。

    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作異業.說異業者。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面前律者而與憶律。

    應與憶律者而與面前律。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憶律者而與不癡律。

    應與不癡律者而與憶律。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不癡律者而與自發露律。

    應與自發露律者而與不癡律。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自發露律者而與君律。

    應與君律者而與自發露律。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君者而責數。

    應責數者而與君。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責數者而下置。

    應下置者而責數。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下置者而舉。

    應舉者而下置。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舉者而擯。

    應擯者而舉。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擯者而與憶。

    應與憶者而擯。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憶者而從根本治。

    應從根本治者而與憶。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從根本治者而驅出。

    應驅出者而從根本治。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驅出者而行不慢。

    應行不慢者而驅出。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

    世尊。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行不慢者而治。

    應治者而行不慢。

    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

    不也。

    優婆離。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合。

    作異業。

    說異業者。

    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衆亦有罪。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面前律而與憶律。

    應與憶律而與面前律者。

    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衆亦有罪。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憶律而與不癡律。

    應與不癡律而與憶律者。

    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衆亦有罪。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不癡律而與自發露律。

    應與自發露律而與不癡律者。

    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衆亦有罪。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自發露律而與君律。

    應與君律而與自發露律者。

    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衆亦有罪。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合。

    應與君律而責數。

    應責數而與君律者。

    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衆亦有罪。

    優婆離。

    若比丘衆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