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罽賓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一九四)大品跋陀和利經第三(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俱而受夏坐。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汝等亦當學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爾時。
尊者跋陀和利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跋陀和利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我不堪任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若我受請。
汝亦随我。
聽汝請食。
持去一坐食。
跋陀和利。
若如是者。
快得生活。
尊者跋陀和利又複白曰。
世尊。
如是。
我亦不堪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世尊複至再三告諸比丘。
我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汝等亦當學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尊者跋陀和利亦至再三從坐而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我不堪任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世尊複至再三告曰。
跋陀和利。
若我受請。
汝亦随我。
聽汝請食。
持去一坐食。
跋陀和利。
若如是者。
快得生活。
尊者跋陀和利複至再三白曰。
世尊。
如是我亦不堪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爾時。
世尊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尊者跋陀和利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于是。
尊者跋陀和利遂藏一夏。
不見世尊。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時。
諸比丘為佛作衣。
世尊于舍衛國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當遊人間。
尊者跋陀和利聞諸比丘為佛作衣。
世尊于舍衛國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當遊人間。
尊者跋陀和利聞已。
往詣諸比丘所。
諸比丘遙見尊者跋陀和利來。
便作是語。
賢者跋陀和利。
汝當知此為佛作衣。
世尊于舍衛國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當遊人間。
跋陀和利。
汝當彼處善自守護。
莫令後時緻多煩勞。
尊者跋陀和利聞此語已。
即詣佛所。
稽首佛足。
白曰。
世尊。
我實有過。
我實有過。
如愚如癡。
如不了。
如不善。
所以者何。
世尊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我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衆多比丘.比丘尼于舍衛國而受夏坐。
彼知我.見我。
有比丘名跋陀和利。
世尊弟子。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如此耶。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衆多優婆塞.優婆夷居舍衛國。
彼知我.見我。
有比丘名跋陀和利。
世尊弟子。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如此耶。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衆多異學沙門.梵志于舍衛國而受夏坐。
彼知我.見我。
有比丘名跋陀和利。
沙門瞿昙弟子。
名德。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如此耶。
跋陀和利。
若有比丘俱解脫者。
我語彼曰。
汝來入泥。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我教彼比丘。
彼比丘甯當可住而移避耶。
尊者跋陀和利答曰。
不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若有比丘。
設非俱解脫有慧解脫。
設非慧解脫有身證者。
設非身證有見到者。
設非見到有信解脫。
設非信解脫有法行者。
設非法行有信行者。
我語彼曰。
汝來入泥。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我教彼比丘。
彼比丘甯當可住而移避耶。
尊者跋陀和利答曰。
不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汝于爾時得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慧解脫.俱解脫耶。
尊者跋陀和利答曰。
不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非如空屋耶。
于是。
尊者跋陀和利為世尊面呵責已。
内懷憂戚。
低頭默然。
失辯無言。
如有所伺。
于是。
世尊面呵責尊者跋陀和利已。
複欲令歡喜。
而告之曰。
跋陀和利。
汝當爾時。
于我無信法靖。
無愛法靖。
無靖法靖。
所以者何。
我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汝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尊者跋陀和利白曰。
實爾。
所以者何。
世尊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我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唯願世尊受我過失。
我見過已。
當自悔過。
從今護之。
不複更作。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如是汝實如愚如癡。
如不了.如不善。
所以者何。
我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汝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汝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跋陀和利。
若汝有過。
見已自悔。
從今護之。
不更作者。
跋陀和利。
如是則于聖法.律中益而不損。
若汝有過。
見已自悔。
從今護之。
不更作者。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若有比丘不學具戒者。
彼住無事處山林樹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俱而受夏坐。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汝等亦當學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爾時。
尊者跋陀和利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跋陀和利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我不堪任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若我受請。
汝亦随我。
聽汝請食。
持去一坐食。
跋陀和利。
若如是者。
快得生活。
尊者跋陀和利又複白曰。
世尊。
如是。
我亦不堪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世尊複至再三告諸比丘。
我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汝等亦當學一坐食。
一坐食已。
無為無求。
無有病痛。
身體輕便。
氣力康強。
安隐快樂。
尊者跋陀和利亦至再三從坐而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我不堪任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世尊複至再三告曰。
跋陀和利。
若我受請。
汝亦随我。
聽汝請食。
持去一坐食。
跋陀和利。
若如是者。
快得生活。
尊者跋陀和利複至再三白曰。
世尊。
如是我亦不堪于一坐食。
所以者何。
若我一坐食者。
同不了事。
懊惱心悔。
世尊。
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
爾時。
世尊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尊者跋陀和利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于是。
尊者跋陀和利遂藏一夏。
不見世尊。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時。
諸比丘為佛作衣。
世尊于舍衛國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當遊人間。
尊者跋陀和利聞諸比丘為佛作衣。
世尊于舍衛國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當遊人間。
尊者跋陀和利聞已。
往詣諸比丘所。
諸比丘遙見尊者跋陀和利來。
便作是語。
賢者跋陀和利。
汝當知此為佛作衣。
世尊于舍衛國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當遊人間。
跋陀和利。
汝當彼處善自守護。
莫令後時緻多煩勞。
尊者跋陀和利聞此語已。
即詣佛所。
稽首佛足。
白曰。
世尊。
我實有過。
我實有過。
如愚如癡。
如不了。
如不善。
所以者何。
世尊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我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衆多比丘.比丘尼于舍衛國而受夏坐。
彼知我.見我。
有比丘名跋陀和利。
世尊弟子。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如此耶。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衆多優婆塞.優婆夷居舍衛國。
彼知我.見我。
有比丘名跋陀和利。
世尊弟子。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如此耶。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衆多異學沙門.梵志于舍衛國而受夏坐。
彼知我.見我。
有比丘名跋陀和利。
沙門瞿昙弟子。
名德。
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不知如此耶。
跋陀和利。
若有比丘俱解脫者。
我語彼曰。
汝來入泥。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我教彼比丘。
彼比丘甯當可住而移避耶。
尊者跋陀和利答曰。
不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若有比丘。
設非俱解脫有慧解脫。
設非慧解脫有身證者。
設非身證有見到者。
設非見到有信解脫。
設非信解脫有法行者。
設非法行有信行者。
我語彼曰。
汝來入泥。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我教彼比丘。
彼比丘甯當可住而移避耶。
尊者跋陀和利答曰。
不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汝于爾時得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慧解脫.俱解脫耶。
尊者跋陀和利答曰。
不也。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汝于爾時非如空屋耶。
于是。
尊者跋陀和利為世尊面呵責已。
内懷憂戚。
低頭默然。
失辯無言。
如有所伺。
于是。
世尊面呵責尊者跋陀和利已。
複欲令歡喜。
而告之曰。
跋陀和利。
汝當爾時。
于我無信法靖。
無愛法靖。
無靖法靖。
所以者何。
我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汝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尊者跋陀和利白曰。
實爾。
所以者何。
世尊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我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唯願世尊受我過失。
我見過已。
當自悔過。
從今護之。
不複更作。
世尊告曰。
跋陀和利。
如是汝實如愚如癡。
如不了.如不善。
所以者何。
我為比丘衆施設一坐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汝說不堪任。
從坐起去。
所以者何。
以汝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
跋陀和利。
若汝有過。
見已自悔。
從今護之。
不更作者。
跋陀和利。
如是則于聖法.律中益而不損。
若汝有過。
見已自悔。
從今護之。
不更作者。
跋陀和利。
于意雲何。
若有比丘不學具戒者。
彼住無事處山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