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或有一人無嗔纏.無不語結.無悭嫉.無谀谄欺诳.無無慚無愧。
稱譽慚愧。
若有一人無嗔纏.無不語結.無悭嫉.無谀谄欺诳.無無慚無愧。
稱譽慚愧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
稱譽經勞諸梵行。
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
稱譽經勞諸梵行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觀諸法。
稱譽觀諸法。
若有一人觀諸法。
稱譽觀諸法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
稱譽宴坐。
若有一人宴坐。
稱譽宴坐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彼。
所以者何。
彼人有此無量善法。
因彼有此無量善法故。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彼。
猶如良馬系在枥養。
雖不作是念。
令人系我著安隐處。
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
然人系彼著安隐處。
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所以者何。
彼馬有善法。
謂軟調好.極溫良故。
令人系著于安隐處。
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如是。
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彼。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黑比丘經第八竟(一千五百二十七字)。
(九五)中阿含穢品住法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
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
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
雲何退善法不住.不增。
比丘者。
若有笃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
阿含及其所得。
彼人于此法退.不住.不增。
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
雲何住善法不退.不增。
比丘者。
若有笃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
彼人于此法住不退.不增。
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
雲何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
若有笃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
彼人于此法增不退.不住。
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
作如是觀。
必多所饒益。
我為多行增伺。
為多行無增伺。
我為多行嗔恚心。
為多行無嗔恚心。
我為多行睡眠纏。
為多行無睡眠纏。
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
我為多行疑惑。
為多行無疑惑。
我為多行身诤。
為多行無身诤。
我為多行穢污心。
為多行無穢污心。
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
我為多行精進。
為多行懈怠。
我為多行念。
為多行無念。
我為多行定。
為多行無定。
我為多行惡慧。
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嗔恚心.睡眠纏.調.貢高.疑惑.身诤.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
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貪伺.無嗔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疑惑.無身诤.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
彼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六百三十一字)。
(九六)中阿含穢品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諸賢。
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
已聞法者便忘失。
若使有法本所修行。
廣布誦習。
慧之所解。
彼不複憶。
知而不知。
諸賢。
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諸賢。
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
已聞法者不忘失。
若使有法本所修行。
廣布誦習。
慧之所解。
彼常憶念。
知而複知。
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諸賢。
比丘者。
當作如是觀。
我為有增伺。
為無有增伺。
我為有嗔恚心。
為無有嗔恚心。
我為有睡眠纏。
為無有睡眠纏。
我為有調.貢高。
為無有調.貢高。
我為有疑惑。
為無有疑惑。
我為有身诤。
為無有身诤。
我為有穢污心。
為無有穢污心。
我為有信。
為無有信。
我為有進。
為無有進。
我為有念。
為無有念。
我為有定。
為無有定。
我為有惡慧。
為無有惡慧。
諸賢。
若比丘觀時則知。
我有增伺.有嗔恚心.有睡眠纏.有調貢高.有疑惑.有身诤.有穢污心。
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
諸賢。
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諸賢。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
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諸賢。
若比丘觀時則知。
我無增伺.無嗔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诤.無穢污心。
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
彼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
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
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
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
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五百六十八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
或有一人無嗔纏.無不語結.無悭嫉.無谀谄欺诳.無無慚無愧。
稱譽慚愧。
若有一人無嗔纏.無不語結.無悭嫉.無谀谄欺诳.無無慚無愧。
稱譽慚愧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
稱譽經勞諸梵行。
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
稱譽經勞諸梵行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觀諸法。
稱譽觀諸法。
若有一人觀諸法。
稱譽觀諸法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
稱譽宴坐。
若有一人宴坐。
稱譽宴坐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
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
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
能令得涅槃。
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彼。
所以者何。
彼人有此無量善法。
因彼有此無量善法故。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彼。
猶如良馬系在枥養。
雖不作是念。
令人系我著安隐處。
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
然人系彼著安隐處。
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所以者何。
彼馬有善法。
謂軟調好.極溫良故。
令人系著于安隐處。
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如是。
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于彼。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黑比丘經第八竟(一千五百二十七字)。
(九五)中阿含穢品住法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
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
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
雲何退善法不住.不增。
比丘者。
若有笃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
阿含及其所得。
彼人于此法退.不住.不增。
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
雲何住善法不退.不增。
比丘者。
若有笃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
彼人于此法住不退.不增。
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
雲何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
若有笃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
彼人于此法增不退.不住。
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
作如是觀。
必多所饒益。
我為多行增伺。
為多行無增伺。
我為多行嗔恚心。
為多行無嗔恚心。
我為多行睡眠纏。
為多行無睡眠纏。
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
我為多行疑惑。
為多行無疑惑。
我為多行身诤。
為多行無身诤。
我為多行穢污心。
為多行無穢污心。
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
我為多行精進。
為多行懈怠。
我為多行念。
為多行無念。
我為多行定。
為多行無定。
我為多行惡慧。
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嗔恚心.睡眠纏.調.貢高.疑惑.身诤.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
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貪伺.無嗔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疑惑.無身诤.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
彼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六百三十一字)。
(九六)中阿含穢品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諸賢。
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
已聞法者便忘失。
若使有法本所修行。
廣布誦習。
慧之所解。
彼不複憶。
知而不知。
諸賢。
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諸賢。
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
已聞法者不忘失。
若使有法本所修行。
廣布誦習。
慧之所解。
彼常憶念。
知而複知。
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諸賢。
比丘者。
當作如是觀。
我為有增伺。
為無有增伺。
我為有嗔恚心。
為無有嗔恚心。
我為有睡眠纏。
為無有睡眠纏。
我為有調.貢高。
為無有調.貢高。
我為有疑惑。
為無有疑惑。
我為有身诤。
為無有身诤。
我為有穢污心。
為無有穢污心。
我為有信。
為無有信。
我為有進。
為無有進。
我為有念。
為無有念。
我為有定。
為無有定。
我為有惡慧。
為無有惡慧。
諸賢。
若比丘觀時則知。
我有增伺.有嗔恚心.有睡眠纏.有調貢高.有疑惑.有身诤.有穢污心。
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
諸賢。
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諸賢。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
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諸賢。
若比丘觀時則知。
我無增伺.無嗔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诤.無穢污心。
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
彼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
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
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
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
修行廣布故。
便以速求方便。
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
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五百六十八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