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關燈
者作如是觀。

    我不因此谙阿含慕。

    多學經書故。

    斷淫.怒.癡。

    或有一人不谙阿含慕。

    亦不多學經書。

    彼行法如法。

    随順于法。

    向法次法。

    彼因此故。

    得供養恭敬。

    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

    不自貴.不賤他。

    是謂真人法。

     複次。

    或有一人著糞掃衣。

    攝三法服。

    持不慢衣。

    餘者不然。

    彼因持不慢衣故。

    自貴賤他。

    是謂不真人法。

    真人法者作如是觀。

    我不因此持不慢衣故。

    斷淫.怒.癡。

    或有一人不持不慢衣。

    彼行法如法。

    随順于法。

    向法次法。

    彼因此故。

    得供養恭敬。

    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

    不自貴.不賤他。

    是謂真人法。

     複次。

    或有一人常行乞食。

    飯齊五升。

    限七家食。

    或複一食。

    過中不飲漿。

    餘者不然。

    彼因過中不飲漿故。

    自貴賤他。

    是謂不真人法。

    真人法者作如是觀。

    我不因此過中不飲漿故。

    斷淫.怒.癡。

    或有一人不斷過中飲漿。

    彼行法如法。

    随順于法。

    向法次法。

    彼因此故。

    得供養恭敬。

    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

    不自貴.不賤他。

    是謂真人法。

     複次。

    或有一人在無事處.山林樹下。

    或住高岩。

    或止露地。

    或處冢間。

    或能知時。

    餘者不然。

    彼因此知時故。

    自貴賤他。

    是謂不真人法。

    真人法者作如是觀。

    我不因此知時故。

    斷淫.怒.癡。

    或有一人而不知時。

    彼行法如法。

    随順于法。

    向法次法。

    彼因此故。

    得供養恭敬。

    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

    不自貴.不賤他。

    是謂真人法。

     複次。

    或有一人逮得初禅。

    彼因得初禅故。

    自貴賤他。

    是謂不真人法。

    真人法者作如是觀。

    初禅者。

    世尊說無量種。

    若有計者是謂愛也。

    彼因此故。

    得供養恭敬。

    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

    不自貴.不賤他。

    是謂真人法。

     複次。

    或有一人得第二.第三.第四禅。

    得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餘者不然。

    彼因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故。

    自貴賤他。

    是謂不真人法。

    真人法者作如是觀。

    非有想非無想處。

    世尊說無量種。

    若有計者是謂愛也。

    彼因此故。

    得供養恭敬。

    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

    不自貴.不賤他。

    是謂真人法。

     諸比丘。

    是謂真人法.不真人法。

    汝等當知真人法.不真人法。

    知真人法.不真人法已。

    舍離不真人法。

    學真人法。

    汝等當學如是。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豪貴.端正.談長老.誦諸經 衣.食.無事.禅四無色在後 真人經第十四竟(千二百九十三字)。

     (八六)中阿含長壽王品說處經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尊者阿難則于晡時從宴坐起。

    将諸年少比丘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住一面。

    諸年少比丘亦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此諸年少比丘我當雲何教呵。

    雲何訓誨。

    雲何為彼而說法耶。

     世尊告曰。

    阿難。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今正是時。

    善逝。

    今正是時。

    若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

    我與諸年少比丘從世尊聞已。

    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

    阿難。

    汝等谛聽。

    善思念之。

    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廣分别說。

    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

    阿難。

    我本為汝說五盛陰。

    色盛陰。

    覺.想.行.識盛陰。

    阿難。

    此五盛陰。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盛陰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阿難。

    我本為汝說六内處。

    眼處。

    耳.鼻.舌.身.意處。

    阿難。

    此六内處。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内處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阿難。

    我本為汝說六外處。

    色處。

    聲.香.味.觸.法處。

    阿難。

    此六外處。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外處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阿難。

    我本為汝說六識身。

    眼識。

    耳.鼻.舌.身.意識。

    阿難。

    此六識身。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識身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阿難。

    我本為汝說六更樂身。

    眼更樂。

    耳.鼻.舌.身.意更樂。

    阿難。

    此六更樂身。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更樂身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阿難。

    我本為汝說六覺身。

    眼覺。

    耳.鼻.舌.身.意覺。

    阿難。

    此六覺身。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覺身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身行梵行。

     阿難。

    我本為汝說六想身。

    眼想。

    耳.鼻.舌.身.意想。

    阿難。

    此六想身。

    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想身者。

    彼便得安隐。

    得力得樂。

    身心不煩熱。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