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四

關燈
絕。

    象聲.馬聲.車聲.步聲.吹螺聲.鼓聲.薄洛鼓聲.伎鼓聲.歌聲.舞聲.飲食聲.惠施聲。

     阿難。

    拘屍城中有王。

    名大善見。

    為轉輪王。

    聰明智慧。

    有四種軍整禦天下。

    由己自在。

    如法法王成就七寶。

    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雲何成就七寶。

    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如前所說七寶.四種人如意之德。

    阿難。

    于是。

    拘屍王城梵志.居士。

    多取珠寶.鉗婆羅寶。

    載詣大善見王。

    白曰。

    天王。

    此多珠寶.鉗婆羅寶。

    天王當為見慈愍故。

    願垂納受。

    大善見王告梵志.居士曰。

    卿等送獻。

    我所不須。

    吾亦自有。

     阿難。

    複有八萬四千諸小國王詣大善見王。

    白曰。

    天王。

    我等欲為天王作殿。

    大善見王告諸小王。

    卿等欲為我作正殿。

    我所不須。

    自有正殿。

    八萬四千諸小國王皆叉手向。

    再三白曰。

    天王。

    我等欲為天王作殿。

    我等欲為天王作殿。

    于是。

    大善見王為八萬四千諸小王故。

    默然而聽。

    爾時。

    八萬四千諸小國王知大善見王默然聽已。

    拜谒辭退。

    繞三匝而去。

    各還本國。

    以八萬四千車載金自重。

    并及其錢作以不作。

    複以一一珠寶之柱載往拘屍城。

    去城不遠。

    作大正殿。

     阿難。

    彼大正殿長一由延。

    廣一由延。

    阿難。

    彼大正殿四寶磚壘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

    彼大正殿四寶梯陛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陛銀蹬。

    銀陛金蹬。

    琉璃陛水精蹬。

    水精陛琉璃蹬。

    阿難。

    大正殿中有八萬四千柱。

    以四寶作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柱銀栌磉。

    銀柱金栌磉。

    琉璃柱水精栌磉。

    水精柱琉璃栌磉。

    阿難。

    大正殿内立八萬四千樓。

    以四寶作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樓銀覆。

    銀樓金覆。

    琉璃樓水精覆。

    水精樓琉璃覆。

     阿難。

    大正殿中設八萬四千禦座。

    亦四寶作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樓設銀禦座。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如是銀樓設金禦座。

    琉璃樓設水精禦座。

    水精樓設琉璃禦座。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阿難。

    彼大正殿周匝繞有四寶鈎欄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欄銀鈎。

    銀欄金鈎。

    琉璃欄水精鈎。

    水精欄琉璃鈎。

    阿難。

    彼大正殿覆以羅網。

    鈴懸其間。

    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鈴銀舌。

    銀鈴金舌。

    琉璃鈴水精舌。

    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

    彼大正殿具足成已。

    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去殿不遠。

    作大華池。

    阿難。

    彼大華池長一由延。

    廣一由延。

    阿難。

    彼大華池四寶磚壘金.銀.琉璃及水精。

    其底布以四種寶沙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

    彼大華池有四寶梯陛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陛銀蹬。

    銀陛金蹬。

    琉璃陛水精蹬。

    水精陛琉璃蹬。

     阿難。

    彼大華池周匝繞有四寶鈎欄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欄銀鈎。

    銀欄金鈎。

    琉璃欄水精鈎。

    水精欄琉璃鈎。

    阿難。

    彼大華池覆以羅網。

    鈴懸其間。

    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鈴銀舌。

    銀鈴金舌。

    琉璃鈴水精舌。

    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

    彼大華池其中則有種種水華青蓮華。

    紅蓮.赤蓮.白蓮華。

    常水常華。

    有守視者。

    不通一切人。

    阿難。

    彼大華池其岸則有種種陸華修摩那華.婆師華.瞻蔔華.修揵提華.摩頭揵提華.阿提牟哆華.波羅賴華。

     阿難。

    如是大殿及大華池具足成已。

    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去殿不遠。

    作多羅園。

    阿難。

    彼多羅園長一由延。

    廣一由延。

    阿難。

    多羅園中殖八萬四千多羅樹。

    則以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多羅樹銀葉華實。

    銀多羅樹金葉華實。

    琉璃多羅樹水精葉華實。

    水精多羅樹琉璃葉華實。

    阿難。

    彼多羅園周匝有四寶鈎欄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欄銀鈎。

    銀欄金鈎。

    琉璃欄水精鈎。

    水精欄琉璃鈎。

    阿難。

    彼多羅園覆以羅網。

    鈴懸其間。

    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

    金鈴銀舌。

    銀鈴金舌。

    琉璃鈴水精舌。

    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

    如是大殿華池及多羅園具足成已。

    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即共往詣大善見王。

    白曰。

    天王。

    當知大殿華池及多羅園悉具足成。

    唯願天王随意所欲。

    阿難。

    爾時。

    大善見王便作是念。

    我不應先升此大殿。

    若有上尊沙門.梵志。

    依此拘屍王城住者。

    我甯可請一切來集坐此大殿。

    施設上味極美肴馔。

    種種豐饒食啖含消。

    手自斟酌。

    皆令飽滿。

    食竟收器。

    行澡水訖。

    發遣令還。

     阿難。

    大善見王作是念已。

    即請上尊沙門.梵志。

    依彼拘屍王城住者。

    一切來集升大正殿。

    都集坐已。

    自行澡水。

    便以上味極美肴馔。

    種種豐饒食啖含消。

    手自斟酌。

    皆令飽滿。

    食竟收器。

    行澡水訖。

    受咒願已。

    發遣令還。

     阿難。

    大善見王複作是念。

    今我不應大正殿中而行于欲。

    我甯可獨将一侍人升大殿住。

    阿難。

    大善見王則于後時。

    将一侍人升大正殿。

    便入金樓。

    坐銀禦床。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逮初禅成就遊。

    從金樓出。

    次入銀樓。

    坐金禦床。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逮初禅成就遊。

    從銀樓出。

    入琉璃樓。

    坐水精禦床。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逮初禅成就遊。

    從琉璃樓出。

    入水精樓。

    坐琉璃禦床。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逮初禅成就遊。

     阿難。

    爾時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并久不見大善見王。

    各懷饑虛。

    渴仰欲見。

    于是。

    八萬四千夫人共詣女寶。

    白曰。

    天後。

    當知我等并久不觐天王。

    天後。

    我等今欲共見天王。

    女寶聞已。

    告主兵臣。

    汝今當知。

    我等并久不觐天王。

    今欲往見。

    主兵臣聞。

    即送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至大正殿。

    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八萬四千步.八萬四千小王亦共侍送至大正殿。

    當去之時。

    其聲高大。

    音響震動。

    大善見王聞其聲高大。

    音響震動。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