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丘。
彼八萬四千種食中。
有一種食。
極美淨潔。
無量種味。
是我常所食。
比丘。
彼八萬四千女中。
有一刹利女。
最端正姝好。
常奉侍我。
比丘。
彼八萬四千雙衣中。
有一雙衣。
或初摩衣.或錦衣.或缯衣.或劫貝衣.或加陵伽波和邏衣。
是我常所著。
比丘。
彼八萬四千禦座中。
有一禦座。
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是我常所卧。
比丘。
彼八萬四千樓觀中。
有一樓觀。
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
名正法殿。
是我常所住。
比丘。
彼八萬四千大城中。
而有一城。
極大富樂。
多有人民。
名拘舍和堤。
是我常所居。
比丘。
彼八萬四千車中。
而有一車。
莊以衆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
織成雜色。
種種莊飾。
極利疾。
名樂聲車。
是我常所載。
至觀望園觀。
比丘。
彼八萬四千馬中。
而有一馬。
體绀青色。
頭像如烏。
名[馬*毛]馬王。
是我常所騎。
至觀望園觀。
比丘。
彼八萬四千大象中。
而有一象。
舉體極白。
七支盡正。
名于娑賀象王。
是我常所乘。
至觀望園觀。
比丘。
我作此念。
是何業果。
為何業報。
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比丘。
我複作此念。
是三業果。
為三業報。
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一者布施。
二者調禦。
三者守護。
比丘。
汝觀彼一切所有盡滅。
如意足亦失。
比丘。
于意雲何。
色為有常。
為無常耶。
答曰。
無常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者。
是苦。
非苦耶。
答曰。
苦.變易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苦.變易法者。
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
是我所。
我是彼所耶。
答曰。
不也。
世尊。
複問曰。
比丘。
于意雲何。
覺.想.行.識為有常。
為無常耶。
答曰。
無常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者。
是苦。
非苦耶。
答曰。
苦.變易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苦.變易法者。
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
是我所。
我是彼所耶。
答曰。
不也。
世尊。
是故。
比丘。
汝應如是學。
若有色。
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
或内.或外。
或粗.或細.或好.或惡。
或近.或遠。
彼一切非我。
非我所。
我非彼所。
當以慧觀知如真。
若有覺.想.行.識。
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
或内.或外。
或粗.或細。
或好.或惡.或近.或遠。
彼一切非我。
非我所。
我非彼所。
當以慧觀知如真。
比丘。
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
彼便厭色。
厭覺.想.行.識。
厭已便無欲。
無欲已便解脫。
解脫已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于是。
彼比丘聞佛所說。
善受善持。
即從坐起。
稽首佛足。
繞三匝而去。
彼比丘受佛化已。
獨住遠離。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彼獨住遠離。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已。
族姓子所為。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
唯無上梵行訖。
于現法中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如是彼比丘知法已。
乃至得阿羅诃。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牛糞喻經第四竟(千六百三十三字)。
(六二)中阿含王相應品頻鞞娑邏王迎佛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摩竭陀國。
與大比丘衆俱。
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
本皆編發。
往詣王舍城摩竭陀邑。
于是。
摩竭陀王頻鞞娑邏聞世尊遊摩竭陀國。
與大比丘衆俱。
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
本皆編發。
來此王舍城摩竭陀邑。
摩竭陀王頻鞞娑邏聞已。
即集四種軍。
象軍.馬軍.車軍。
步軍。
集四種軍已。
與無數衆俱。
長一由延。
往詣佛所。
于是。
世尊遙見摩竭陀王頻鞞娑邏來。
則便避道。
往至善住尼拘類樹王下。
敷尼師檀。
結跏趺坐。
及比丘衆。
摩竭陀王頻鞞娑邏遙見世尊在林樹間。
端正姝好。
猶星中月。
光耀炜晔。
晃若金山。
相好具足。
威神巍巍。
諸根寂定。
無有蔽礙。
成就調禦。
息心靜默。
見已下車。
若諸王刹利以水灑頂。
得為人主。
整禦大地。
有五儀式。
一者劍。
二者蓋。
三者天冠。
四者珠柄拂。
五者嚴飾屣。
一切除卻。
及四種軍。
步進詣佛。
到已作禮。
三自稱名姓。
世尊。
我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
如是至三。
于是。
世尊告曰。
大王。
如是。
如是。
汝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
于是。
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再三自稱名姓已。
為佛作禮。
卻坐一面。
諸摩竭陀人或禮佛足。
卻坐一面。
或問訊佛。
卻坐一面。
或叉手向佛。
卻坐一面。
或遙見佛已。
默然而坐。
爾時。
尊者郁毗邏迦葉亦在衆坐。
尊者郁毗羅迦葉是摩竭陀人意之所系。
謂大尊師是無著真人。
于是。
摩竭陀人悉作是念。
沙門瞿昙從郁毗羅迦葉學梵行耶。
為郁毗羅迦葉從沙門瞿昙學梵行耶。
爾時。
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
便向尊者郁毗羅迦葉而說頌曰。
郁毗見何等斷火來就此 迦葉為我說所由不事火 飲食種種味為欲故事火 生中見如此是故不樂事 迦葉意不樂飲食種種味 何不樂天人迦葉為我說 見寂靜滅盡無為不欲有 更無有尊天是故不事火 世尊為最勝世尊不邪思 了解覺諸法我受最勝法 于是。
世尊告曰。
迦葉。
汝今當為現如意足。
令此衆會鹹得信樂。
于是。
尊者郁毗羅迦葉即如其像作如意足。
便在坐沒。
從東方出。
飛騰
彼八萬四千種食中。
有一種食。
極美淨潔。
無量種味。
是我常所食。
比丘。
彼八萬四千女中。
有一刹利女。
最端正姝好。
常奉侍我。
比丘。
彼八萬四千雙衣中。
有一雙衣。
或初摩衣.或錦衣.或缯衣.或劫貝衣.或加陵伽波和邏衣。
是我常所著。
比丘。
彼八萬四千禦座中。
有一禦座。
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
敷以氍氀.毾[毯-炎+登]。
覆以錦绮羅縠。
有襯體被。
兩頭安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是我常所卧。
比丘。
彼八萬四千樓觀中。
有一樓觀。
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
名正法殿。
是我常所住。
比丘。
彼八萬四千大城中。
而有一城。
極大富樂。
多有人民。
名拘舍和堤。
是我常所居。
比丘。
彼八萬四千車中。
而有一車。
莊以衆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
織成雜色。
種種莊飾。
極利疾。
名樂聲車。
是我常所載。
至觀望園觀。
比丘。
彼八萬四千馬中。
而有一馬。
體绀青色。
頭像如烏。
名[馬*毛]馬王。
是我常所騎。
至觀望園觀。
比丘。
彼八萬四千大象中。
而有一象。
舉體極白。
七支盡正。
名于娑賀象王。
是我常所乘。
至觀望園觀。
比丘。
我作此念。
是何業果。
為何業報。
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比丘。
我複作此念。
是三業果。
為三業報。
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一者布施。
二者調禦。
三者守護。
比丘。
汝觀彼一切所有盡滅。
如意足亦失。
比丘。
于意雲何。
色為有常。
為無常耶。
答曰。
無常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者。
是苦。
非苦耶。
答曰。
苦.變易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苦.變易法者。
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
是我所。
我是彼所耶。
答曰。
不也。
世尊。
複問曰。
比丘。
于意雲何。
覺.想.行.識為有常。
為無常耶。
答曰。
無常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者。
是苦。
非苦耶。
答曰。
苦.變易也。
世尊。
複問曰。
若無常.苦.變易法者。
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
是我所。
我是彼所耶。
答曰。
不也。
世尊。
是故。
比丘。
汝應如是學。
若有色。
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
或内.或外。
或粗.或細.或好.或惡。
或近.或遠。
彼一切非我。
非我所。
我非彼所。
當以慧觀知如真。
若有覺.想.行.識。
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
或内.或外。
或粗.或細。
或好.或惡.或近.或遠。
彼一切非我。
非我所。
我非彼所。
當以慧觀知如真。
比丘。
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
彼便厭色。
厭覺.想.行.識。
厭已便無欲。
無欲已便解脫。
解脫已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于是。
彼比丘聞佛所說。
善受善持。
即從坐起。
稽首佛足。
繞三匝而去。
彼比丘受佛化已。
獨住遠離。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彼獨住遠離。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已。
族姓子所為。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
唯無上梵行訖。
于現法中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如是彼比丘知法已。
乃至得阿羅诃。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牛糞喻經第四竟(千六百三十三字)。
(六二)中阿含王相應品頻鞞娑邏王迎佛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摩竭陀國。
與大比丘衆俱。
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
本皆編發。
往詣王舍城摩竭陀邑。
于是。
摩竭陀王頻鞞娑邏聞世尊遊摩竭陀國。
與大比丘衆俱。
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
本皆編發。
來此王舍城摩竭陀邑。
摩竭陀王頻鞞娑邏聞已。
即集四種軍。
象軍.馬軍.車軍。
步軍。
集四種軍已。
與無數衆俱。
長一由延。
往詣佛所。
于是。
世尊遙見摩竭陀王頻鞞娑邏來。
則便避道。
往至善住尼拘類樹王下。
敷尼師檀。
結跏趺坐。
及比丘衆。
摩竭陀王頻鞞娑邏遙見世尊在林樹間。
端正姝好。
猶星中月。
光耀炜晔。
晃若金山。
相好具足。
威神巍巍。
諸根寂定。
無有蔽礙。
成就調禦。
息心靜默。
見已下車。
若諸王刹利以水灑頂。
得為人主。
整禦大地。
有五儀式。
一者劍。
二者蓋。
三者天冠。
四者珠柄拂。
五者嚴飾屣。
一切除卻。
及四種軍。
步進詣佛。
到已作禮。
三自稱名姓。
世尊。
我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
如是至三。
于是。
世尊告曰。
大王。
如是。
如是。
汝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
于是。
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再三自稱名姓已。
為佛作禮。
卻坐一面。
諸摩竭陀人或禮佛足。
卻坐一面。
或問訊佛。
卻坐一面。
或叉手向佛。
卻坐一面。
或遙見佛已。
默然而坐。
爾時。
尊者郁毗邏迦葉亦在衆坐。
尊者郁毗羅迦葉是摩竭陀人意之所系。
謂大尊師是無著真人。
于是。
摩竭陀人悉作是念。
沙門瞿昙從郁毗羅迦葉學梵行耶。
為郁毗羅迦葉從沙門瞿昙學梵行耶。
爾時。
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
便向尊者郁毗羅迦葉而說頌曰。
郁毗見何等斷火來就此 迦葉為我說所由不事火 飲食種種味為欲故事火 生中見如此是故不樂事 迦葉意不樂飲食種種味 何不樂天人迦葉為我說 見寂靜滅盡無為不欲有 更無有尊天是故不事火 世尊為最勝世尊不邪思 了解覺諸法我受最勝法 于是。
世尊告曰。
迦葉。
汝今當為現如意足。
令此衆會鹹得信樂。
于是。
尊者郁毗羅迦葉即如其像作如意足。
便在坐沒。
從東方出。
飛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