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潮未曾失時。
世尊。
若我大海潮未曾失時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二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水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世尊。
若我大海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三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水鹹。
皆同一味。
世尊。
若我大海水鹹。
皆同一味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四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
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玳瑁.赤石.琁珠。
世尊。
若我大海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玳瑁.赤石.琁珠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五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中大神所居。
大神名者。
謂阿修羅.幹塔和.羅刹.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複次。
大海中甚奇。
甚特。
衆生身體有百由延。
有二百由延。
有三百由延。
有至七百由延。
身皆居海中。
世尊。
若大海中大神所居。
大神名者。
謂阿修羅.幹塔和.羅刹.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複次。
大海中甚奇。
甚特。
衆生身體有百由延。
有二百由延。
有三百由延。
有至七百由延。
身皆居海中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六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命終者。
過夜風便吹著岸上。
世尊。
若我大海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命終者。
過夜風便吹著岸上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七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
二曰搖尤那。
三曰舍牢浮。
四曰阿夷羅婆提。
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
既入中已。
各舍本名。
皆曰大海。
世尊。
若我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
二曰搖尤那。
三曰舍牢浮。
四曰阿夷羅婆提。
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
既入中已。
各舍本名。
皆曰大海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八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世尊。
是謂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世尊。
于佛正法.律中有幾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世尊答曰。
婆羅邏。
我正法.律中亦有八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雲何為八。
婆羅邏。
如大海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一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潮。
未曾失時。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二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水。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諸法甚深。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諸法甚深。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三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水鹹。
皆同一味。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無欲為味。
覺味.息味及道味。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無欲為味。
覺味.息味及道味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四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玳[瑁-目+月].赤石.琁珠。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
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
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五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中大神所居。
大神名者。
謂阿修羅.幹塔和.羅刹.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複次。
大海中甚奇。
甚特。
衆生身體有百由延。
有二百由延。
有三百由延。
有至七百由延。
身皆居海中。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聖衆大神皆居其中。
大神名者。
謂阿羅诃.向阿羅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聖衆大神皆居其中。
大神名者。
謂阿羅诃.向阿羅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六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命終者。
過夜風便吹著岸上。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聖衆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不精進人惡生。
非梵行稱梵行。
非沙門稱沙門。
彼雖堕在聖衆之中。
然去聖衆遠。
聖衆亦複去離彼遠。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聖衆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不精進人惡生。
非梵行稱梵行。
非沙門稱沙門。
彼雖堕在聖衆之中。
然去聖衆遠。
聖衆亦複去離彼遠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七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
二曰搖尤那。
三曰舍牢浮。
四曰阿夷羅婆提。
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
既入中已。
各舍本名。
皆曰大海。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刹利種族姓子。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
梵志種.居士種.工師種族姓子。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刹利種族姓子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
梵志種.居士種.工師種族姓子。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八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婆羅邏。
是謂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婆羅邏。
于意雲何。
若我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
若汝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此二種未曾有法。
何者為上.為勝.為妙.為最。
婆羅邏白曰。
世尊。
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不及如來八未曾有法。
不如千倍萬倍。
不可比。
不可喻。
不可稱.不可數。
但世尊八未曾有法為上.為勝.為妙.為最。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婆羅邏阿修羅王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阿修羅經第四竟(二千三百六十二字)。
中阿含經卷第八(一萬六百五十八字)(初一日誦)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潮未曾失時。
世尊。
若我大海潮未曾失時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二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水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世尊。
若我大海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三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水鹹。
皆同一味。
世尊。
若我大海水鹹。
皆同一味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四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
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玳瑁.赤石.琁珠。
世尊。
若我大海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玳瑁.赤石.琁珠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五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中大神所居。
大神名者。
謂阿修羅.幹塔和.羅刹.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複次。
大海中甚奇。
甚特。
衆生身體有百由延。
有二百由延。
有三百由延。
有至七百由延。
身皆居海中。
世尊。
若大海中大神所居。
大神名者。
謂阿修羅.幹塔和.羅刹.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複次。
大海中甚奇。
甚特。
衆生身體有百由延。
有二百由延。
有三百由延。
有至七百由延。
身皆居海中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六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命終者。
過夜風便吹著岸上。
世尊。
若我大海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命終者。
過夜風便吹著岸上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七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複次。
世尊。
我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
二曰搖尤那。
三曰舍牢浮。
四曰阿夷羅婆提。
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
既入中已。
各舍本名。
皆曰大海。
世尊。
若我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
二曰搖尤那。
三曰舍牢浮。
四曰阿夷羅婆提。
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
既入中已。
各舍本名。
皆曰大海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八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世尊。
是謂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世尊。
于佛正法.律中有幾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世尊答曰。
婆羅邏。
我正法.律中亦有八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雲何為八。
婆羅邏。
如大海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一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潮。
未曾失時。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二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水。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諸法甚深。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諸法甚深。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三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水鹹。
皆同一味。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無欲為味。
覺味.息味及道味。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無欲為味。
覺味.息味及道味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四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玳[瑁-目+月].赤石.琁珠。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
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多有珍寶。
無量瑰異。
種種珍琦。
充滿其中。
珍寶名者。
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五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中大神所居。
大神名者。
謂阿修羅.幹塔和.羅刹.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複次。
大海中甚奇。
甚特。
衆生身體有百由延。
有二百由延。
有三百由延。
有至七百由延。
身皆居海中。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聖衆大神皆居其中。
大神名者。
謂阿羅诃.向阿羅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聖衆大神皆居其中。
大神名者。
謂阿羅诃.向阿羅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六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命終者。
過夜風便吹著岸上。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聖衆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不精進人惡生。
非梵行稱梵行。
非沙門稱沙門。
彼雖堕在聖衆之中。
然去聖衆遠。
聖衆亦複去離彼遠。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聖衆清淨。
不受死屍。
若有不精進人惡生。
非梵行稱梵行。
非沙門稱沙門。
彼雖堕在聖衆之中。
然去聖衆遠。
聖衆亦複去離彼遠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七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複次。
婆羅邏。
如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
二曰搖尤那。
三曰舍牢浮。
四曰阿夷羅婆提。
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
既入中已。
各舍本名。
皆曰大海。
婆羅邏。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刹利種族姓子。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
梵志種.居士種.工師種族姓子。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
婆羅邏。
若我正法.律中刹利種族姓子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
梵志種.居士種.工師種族姓子。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舍本名。
同曰沙門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八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婆羅邏。
是謂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
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婆羅邏。
于意雲何。
若我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
若汝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此二種未曾有法。
何者為上.為勝.為妙.為最。
婆羅邏白曰。
世尊。
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不及如來八未曾有法。
不如千倍萬倍。
不可比。
不可喻。
不可稱.不可數。
但世尊八未曾有法為上.為勝.為妙.為最。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婆羅邏阿修羅王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阿修羅經第四竟(二千三百六十二字)。
中阿含經卷第八(一萬六百五十八字)(初一日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