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來共論。
知此衆多異學沙門.梵志不能與如來共論。
知此食啖含消.如來食已。
得安隐饒益。
知此食啖含消。
如來食已。
不得安隐饒益。
知此食啖含消。
如來食已。
得辯才說法。
知此食啖含消。
如來食已。
不得辯才說法。
複次。
阿難。
汝雖無他心智。
而逆知如來晡時從燕坐起。
預為人說。
今日如來行如是。
如是現法樂居。
審如所說。
谛無有異。
于是。
世尊欲令尊者阿難喜。
告諸比丘。
轉輪聖王得四未曾有法。
雲何為四。
刹利衆往見轉輪王。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梵志衆.居士衆.沙門衆往見轉輪王。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阿難比丘亦複如是。
得四未曾有法。
雲何為四。
比丘衆往見阿難。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比丘尼衆.優婆塞衆.優婆私衆往見阿難。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複次。
阿難為衆說法。
有四未曾有。
雲何為四。
阿難比丘為比丘衆至心說法。
非不至心。
彼比丘衆亦作是念。
願尊者阿難常說法。
莫令中止。
彼比丘衆聞尊者阿難說法。
終無厭足。
然阿難比丘自默然住。
為比丘尼衆.優婆塞衆.優婆私衆至心說法。
非不至心。
優婆私衆亦作是念。
願尊者阿難常說法。
莫令中止。
優婆私衆聞尊者阿難說法。
終無厭足。
然阿難比丘自默然住。
複次。
一時。
佛般涅槃後不久。
尊者阿難遊于金剛。
住金剛村中。
是時。
尊者阿難無量百千衆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于是。
尊者金剛子亦在衆中。
尊者金剛子心作是念。
此尊者阿難。
故是學人。
未離欲耶。
我甯可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
觀尊者阿難心。
于是。
尊者金剛子便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觀尊者阿難心。
尊者金剛子即知尊者阿難。
故是學人而未離欲。
于是。
尊者金剛子從三昧起。
向尊者阿難而說頌曰。
山林靜思惟涅槃令入心 瞿昙禅無亂不久息迹證 于是。
尊者阿難受尊者金剛子教。
離衆獨行。
精進無亂。
彼離衆獨行。
精進無亂。
族姓子所為。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
唯無上梵行訖。
彼即于現法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尊者阿難知法已。
乃至得阿羅诃。
尊者阿難作是說。
諸賢。
我坐床上。
下頭未至枕頃。
便斷一切漏。
得心解脫。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
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複作是說。
諸賢。
我當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尊者阿難便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若尊者阿難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侍者經第二竟(四千三百九十九字)。
(三四)中阿含未曾有法品薄拘羅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般涅槃後不久。
尊者薄拘羅遊王舍城。
在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
有一異學。
是尊者薄拘羅未出家時親善朋友。
中後仿佯。
往詣尊者薄拘羅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異學曰。
賢者薄拘羅。
我欲有所問。
為見聽不。
尊者薄拘羅答曰。
異學。
随汝所問。
聞已當思。
異學問曰。
賢者薄拘羅。
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幾時。
尊者薄拘羅答曰。
異學。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異學複問曰。
賢者薄拘羅。
汝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頗憶曾行淫欲事耶。
尊者薄拘羅語異學曰。
汝莫作是問。
更問餘事。
賢者薄拘羅。
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頗憶曾起欲想耶。
異學。
汝應作是問。
于是。
異學便作是語。
我今更問賢者薄拘羅。
汝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頗憶曾起欲想耶。
于是。
尊者薄拘羅因此異學問。
便語諸比丘。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以此起貢高者。
都無是想。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未曾有欲想。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
若因此起貢高者。
都無是相。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
未曾憶受居士衣。
未曾割截作衣。
未曾倩他比丘作衣。
未曾用針縫衣。
未曾持針縫囊。
乃至一縷。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乞食來八十年。
若因此起貢高者。
都無是相。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乞食來八十年。
未曾憶受居士請。
未曾超越乞食。
未曾從大家乞食于中當得淨好極妙豐饒食啖含消。
未曾視女人面。
未曾憶入比丘尼坊中。
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
乃至道路亦不共語。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未曾憶畜沙彌。
未曾憶為白衣說法。
乃至四句頌亦不為說。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未曾有病。
乃至彈指頃頭痛者。
未曾憶服藥。
乃至一片诃梨勒。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結加趺坐。
于八十年未曾猗壁猗樹。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三日夜中得三達證。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尊者薄拘羅便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若尊者薄拘羅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尊者薄拘羅所說如是。
彼時異學及諸比丘聞所說已。
歡喜奉行。
薄拘羅經第三竟(九百八十字)。
(三五)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阿修羅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鞞蘭若。
在黃蘆園。
爾時。
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
色像巍巍。
光耀暐晔。
夜将向旦。
往詣佛所。
禮世尊足。
卻住一面。
世尊問曰。
婆羅邏。
大海中阿修羅無有衰退阿修羅壽.阿修羅色.阿修羅樂.阿修羅力。
諸阿修羅樂大海中耶。
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答曰。
世尊。
我大海中諸阿修羅無有衰退于阿修羅壽.阿修羅色.阿修羅樂.阿修羅力.諸阿修羅樂大海中。
世尊複問曰。
婆羅邏。
大海中有幾未曾有法。
令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婆羅邏答曰。
世尊。
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令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雲何為八。
世尊。
我大海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
世尊。
若我大海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一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
知此衆多異學沙門.梵志不能與如來共論。
知此食啖含消.如來食已。
得安隐饒益。
知此食啖含消。
如來食已。
不得安隐饒益。
知此食啖含消。
如來食已。
得辯才說法。
知此食啖含消。
如來食已。
不得辯才說法。
複次。
阿難。
汝雖無他心智。
而逆知如來晡時從燕坐起。
預為人說。
今日如來行如是。
如是現法樂居。
審如所說。
谛無有異。
于是。
世尊欲令尊者阿難喜。
告諸比丘。
轉輪聖王得四未曾有法。
雲何為四。
刹利衆往見轉輪王。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梵志衆.居士衆.沙門衆往見轉輪王。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阿難比丘亦複如是。
得四未曾有法。
雲何為四。
比丘衆往見阿難。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比丘尼衆.優婆塞衆.優婆私衆往見阿難。
若默然時。
見已歡喜。
若所說時。
聞已歡喜。
複次。
阿難為衆說法。
有四未曾有。
雲何為四。
阿難比丘為比丘衆至心說法。
非不至心。
彼比丘衆亦作是念。
願尊者阿難常說法。
莫令中止。
彼比丘衆聞尊者阿難說法。
終無厭足。
然阿難比丘自默然住。
為比丘尼衆.優婆塞衆.優婆私衆至心說法。
非不至心。
優婆私衆亦作是念。
願尊者阿難常說法。
莫令中止。
優婆私衆聞尊者阿難說法。
終無厭足。
然阿難比丘自默然住。
複次。
一時。
佛般涅槃後不久。
尊者阿難遊于金剛。
住金剛村中。
是時。
尊者阿難無量百千衆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于是。
尊者金剛子亦在衆中。
尊者金剛子心作是念。
此尊者阿難。
故是學人。
未離欲耶。
我甯可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
觀尊者阿難心。
于是。
尊者金剛子便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觀尊者阿難心。
尊者金剛子即知尊者阿難。
故是學人而未離欲。
于是。
尊者金剛子從三昧起。
向尊者阿難而說頌曰。
山林靜思惟涅槃令入心 瞿昙禅無亂不久息迹證 于是。
尊者阿難受尊者金剛子教。
離衆獨行。
精進無亂。
彼離衆獨行。
精進無亂。
族姓子所為。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
唯無上梵行訖。
彼即于現法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尊者阿難知法已。
乃至得阿羅诃。
尊者阿難作是說。
諸賢。
我坐床上。
下頭未至枕頃。
便斷一切漏。
得心解脫。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
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複作是說。
諸賢。
我當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尊者阿難便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若尊者阿難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侍者經第二竟(四千三百九十九字)。
(三四)中阿含未曾有法品薄拘羅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般涅槃後不久。
尊者薄拘羅遊王舍城。
在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
有一異學。
是尊者薄拘羅未出家時親善朋友。
中後仿佯。
往詣尊者薄拘羅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異學曰。
賢者薄拘羅。
我欲有所問。
為見聽不。
尊者薄拘羅答曰。
異學。
随汝所問。
聞已當思。
異學問曰。
賢者薄拘羅。
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幾時。
尊者薄拘羅答曰。
異學。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異學複問曰。
賢者薄拘羅。
汝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頗憶曾行淫欲事耶。
尊者薄拘羅語異學曰。
汝莫作是問。
更問餘事。
賢者薄拘羅。
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頗憶曾起欲想耶。
異學。
汝應作是問。
于是。
異學便作是語。
我今更問賢者薄拘羅。
汝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頗憶曾起欲想耶。
于是。
尊者薄拘羅因此異學問。
便語諸比丘。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以此起貢高者。
都無是想。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未曾有欲想。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
若因此起貢高者。
都無是相。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
未曾憶受居士衣。
未曾割截作衣。
未曾倩他比丘作衣。
未曾用針縫衣。
未曾持針縫囊。
乃至一縷。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乞食來八十年。
若因此起貢高者。
都無是相。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乞食來八十年。
未曾憶受居士請。
未曾超越乞食。
未曾從大家乞食于中當得淨好極妙豐饒食啖含消。
未曾視女人面。
未曾憶入比丘尼坊中。
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
乃至道路亦不共語。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未曾憶畜沙彌。
未曾憶為白衣說法。
乃至四句頌亦不為說。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未曾有病。
乃至彈指頃頭痛者。
未曾憶服藥。
乃至一片诃梨勒。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結加趺坐。
于八十年未曾猗壁猗樹。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于三日夜中得三達證。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複次。
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
我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尊者薄拘羅便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若尊者薄拘羅結加趺坐而般涅槃。
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尊者薄拘羅所說如是。
彼時異學及諸比丘聞所說已。
歡喜奉行。
薄拘羅經第三竟(九百八十字)。
(三五)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阿修羅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鞞蘭若。
在黃蘆園。
爾時。
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
色像巍巍。
光耀暐晔。
夜将向旦。
往詣佛所。
禮世尊足。
卻住一面。
世尊問曰。
婆羅邏。
大海中阿修羅無有衰退阿修羅壽.阿修羅色.阿修羅樂.阿修羅力。
諸阿修羅樂大海中耶。
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答曰。
世尊。
我大海中諸阿修羅無有衰退于阿修羅壽.阿修羅色.阿修羅樂.阿修羅力.諸阿修羅樂大海中。
世尊複問曰。
婆羅邏。
大海中有幾未曾有法。
令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婆羅邏答曰。
世尊。
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
令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雲何為八。
世尊。
我大海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
世尊。
若我大海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一未曾有法。
諸阿修羅見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