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

關燈
說者。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若有比丘舍身不善業。

    修身善業。

    舍口.意不善業。

    修口.意善業。

    彼于未來苦。

    便自知我無未來苦。

    如法得樂而不棄舍。

    彼或欲斷苦因。

    行欲。

    或欲斷苦因。

    行舍欲。

    彼若欲斷苦因。

    行欲者。

    即修其行欲。

    已斷者。

    苦便得盡。

    彼若欲斷苦因。

    行舍欲者。

    即修其行舍欲。

    已斷者。

    苦便得盡。

    若彼比丘便作是念。

    随所為.随所行。

    不善法生而善法滅。

    若自斷苦。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

    我今甯可自斷其苦。

    便自斷苦。

    自斷苦已。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

    不複斷苦。

    所以者何。

    比丘。

    本所為者。

    其義已成。

    若複斷苦。

    是處不然。

     比丘。

    猶如箭工用檢撓箭。

    其箭已直。

    不複用檢。

    所以者何。

    彼人本所為者。

    其事已成。

    若複用檢。

    是處不然。

    如是。

    比丘便作是念。

    随所為.随所行。

    不善法生而善法滅。

    若自斷苦。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

    我今甯可自斷其苦。

    便自斷苦。

    自斷苦已。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

    不複斷苦。

    所以者何。

    本所為者。

    其義已成。

    若複斷苦。

    是處不然。

    比丘。

    猶如有人愛念.染著.敬待彼女。

    然彼女人更與他語。

    共相問訊。

    往來止宿。

    其人因是身心生苦惱。

    極憂戚耶。

     比丘答曰。

    如是。

    世尊。

     所以者何。

    其人于女愛念.染著。

    極相敬待。

    而彼女人更與他語。

    共相問訊。

    往來止宿。

    其人身心何得不生苦惱憂戚。

    比丘。

    若使其人而作是念。

    我唐愛念.敬待彼女。

    然彼女人更與他語。

    共相問訊。

    往來止宿。

    我今甯可因自苦自憂故。

    斷為彼女愛念.染著耶。

    其人于後因自苦自憂故。

    便斷為彼女愛念.染著。

    若彼女人故與他語。

    共相問訊。

    往來止宿。

    其人于後。

    身心甯當複生苦惱。

    極憂戚耶。

     比丘答曰。

    不也。

    世尊。

     所以者何。

    其人于女無複愛念.染著之情。

    若彼女人故與他語。

    共相問訊。

    往來止宿。

    若使其人因此身心複生苦惱極憂戚者。

    是處不然。

    如是。

    比丘便作是念。

    随所為.随所行。

    不善法生而善法滅。

    若自斷其苦。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

    我今甯可自斷其苦。

    便自斷苦。

    自斷苦已。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

    不複斷苦。

    所以者何。

    本所為者。

    其義已成。

    若複斷苦。

    是處不然。

     彼複作是念。

    若有所因。

    斷其苦者。

    我便已斷。

    然我于欲猶故未斷。

    我今甯可求斷于欲。

    便求斷欲。

    彼為斷欲故。

    獨住遠離。

    在無事處。

    或至樹下空安靜處。

    山岩石室.露地穰積。

    或至林中。

    或在冢間。

    彼已在無事處。

    或至樹下空安靜處。

    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正身正願。

    反念不向。

    斷除貪伺。

    心無有诤。

    見他财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

    欲令我得。

    彼于貪伺淨除其心。

    如是。

    嗔恚.睡眠.掉悔。

    斷疑.度惑。

    于諸善法無有猶豫。

    彼于疑惑淨除其心。

     彼已斷此五蓋.心穢.慧羸。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至得第四禅成就遊。

    彼得如是定。

    心清淨。

    無穢無煩。

    柔軟善住。

    得不動。

    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

    彼便知此苦如真。

    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

    亦知此漏如真。

    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

    彼如是知.如是見已。

    則欲漏心解脫。

    有漏.無明漏心解脫。

    解脫已。

    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如來如是正心解脫。

    得五稱譽。

    如法無诤。

    可愛可敬。

    雲何為五。

    彼衆生者。

    所受苦樂皆因本作。

    若爾者。

    如來本有妙業。

    因彼故。

    如來于今聖無漏樂。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是謂如來得第一稱譽。

    複次。

    衆生所受苦樂皆因合會。

    若爾者。

    如來本妙合會。

    因彼故。

    如來于今聖無漏樂。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是謂如來得第二稱譽。

    複次。

    衆生所受苦樂皆因為命。

    若爾者。

    如來本妙為命。

    因彼故。

    如來于今聖無漏樂。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是謂如來得第三稱譽。

    複次。

    衆生所受苦樂皆因見也。

    若爾者。

    如來本妙見。

    因彼故。

    如來于今聖無漏樂。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是謂如來得第四稱譽。

    複次。

    衆生所受苦樂皆因尊祐造。

    若爾者。

    如來本妙尊祐。

    因彼故。

    如來于今聖無漏樂。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是謂如來得第五稱譽。

    是為如來本妙業.妙合會.妙為命.妙見.妙尊祐。

    為妙尊祐所造。

    因彼故。

    如來于今聖無漏樂。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以此事故。

    如來于今得五稱譽。

     有五因緣。

    心生憂苦。

    雲何為五。

    淫欲纏者。

    因淫欲纏故。

    心生憂苦。

    如是。

    嗔恚.睡眠.掉悔.疑惑纏者。

    因疑惑纏故。

    心生憂苦。

    是謂五因緣。

    心生憂苦。

    有五因緣。

    心滅憂苦。

    雲何為五。

    若淫欲纏者。

    因淫欲纏故。

    心生憂苦。

    除淫欲纏已。

    憂苦便滅。

    因淫欲纏。

    心生憂苦。

    于現法中而得究竟。

    無煩無熱。

    常住不變。

    是聖所知.聖所見。

    如是。

    嗔恚.睡眠.掉悔。

    若疑惑纏者。

    因疑惑纏故。

    心生憂苦。

    除疑惑纏已。

    憂苦便滅。

    因疑惑纏。

    心生憂苦。

    于現法中而得究竟。

    無煩無熱。

    常住不變。

    是聖所知.聖所見。

    是謂五因緣。

    心滅憂苦。

     複次。

    更有現法而得究竟。

    無煩無熱。

    常住不變。

    是聖所知.聖所見。

    雲何更有現法而得究竟。

    無煩無熱。

    常住不變。

    是聖所知.聖所見。

    謂八支聖道正見。

    乃至正定。

    是為八。

    是謂更有現法而得究竟。

    無煩無熱。

    常住不變。

    是聖所知.聖所見。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尼幹經第九竟(三千六百)。

     (二○)中阿含業相應品波羅牢經第十(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拘麗瘦。

    與大比丘衆俱。

    往至北村。

    住北村北屍攝和林中。

     爾時。

    波羅牢伽彌尼聞沙門瞿昙釋種子舍釋宗族。

    出家學道。

    遊拘麗瘦。

    與大比丘衆俱。

    至此北村。

    住北村北屍攝和林中。

    彼沙門瞿昙有大名稱。

    周聞十方。

    沙門瞿昙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

    号佛.衆祐。

    彼于此世。

    天及魔.梵.沙門.梵志。

    從人至天。

    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彼若說法。

    初善.中善.竟亦善。

    有義有文。

    具足清淨。

    顯現梵行。

    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尊重禮拜。

    供養承事者。

    快得善利。

    彼作是念。

    我應往見沙門瞿昙。

    禮事供養。

     波羅牢伽彌尼聞已。

    從北村出。

    北行至屍攝和林。

    欲見世尊禮事供養。

    波羅牢伽彌尼遙見世尊在林樹間。

    端正姝好。

    猶星中月。

    光曜暐晔。

    晃若金山。

    相好具足。

    威神巍巍。

    諸根寂定。

    無有蔽礙。

    成就調禦。

    息心靜默。

     波羅牢伽彌尼遙見佛已。

    前至佛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白世尊曰。

    我聞沙門瞿昙知幻是幻。

    瞿昙。

    若如是說。

    沙門瞿昙知幻是幻。

    彼不謗毀沙門瞿昙耶。

    彼說真實耶。

    彼說是法耶。

    彼說法如法耶。

    于如法無過.無難诘耶。

     世尊答曰。

    伽彌尼。

    若如是說。

    沙門瞿昙知幻是幻。

    彼不謗毀沙門瞿昙。

    彼說真實。

    彼說是法。

    彼說法如法。

    于法無過。

    亦無難诘。

    所以者何。

    伽彌尼。

    我知彼幻。

    我自非幻。

     波羅牢說曰。

    彼沙門.梵志所說真實。

    而我不信彼說沙門瞿昙知幻是幻。

     世尊告曰。

    伽彌尼。

    若知幻者。

    即是幻耶。

     波羅牢白曰。

    如是。

    世尊。

    如是。

    善逝。

     世尊告曰。

    伽彌尼。

    汝莫自誤。

    謗毀于我。

    若謗毀我者。

    則便自損。

    有诤有犯。

    聖賢所惡。

    而得大罪。

    所以者何。

    此實不如汝之所說。

    伽彌尼。

    汝聞拘麗瘦有卒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