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

關燈
何口故作四業。

    不善與苦果受于苦報。

    一曰妄言。

    彼或在衆。

    或在眷屬。

    或在王家。

    若呼彼問。

    汝知便說。

    彼不知言知。

    知言不知。

    不見言見。

    見言不見。

    為己為他。

    或為财物。

    知已妄言。

    二曰兩舌。

    欲離别他。

    聞此語彼。

    欲破壞此。

    聞彼語此。

    欲破壞彼。

    合者欲離。

    離者複離。

    而作群黨。

    樂于群黨。

    稱說群黨。

    三曰粗言。

    彼若有言。

    辭氣粗犷。

    惡聲逆耳。

    衆所不喜。

    衆所不愛。

    使他苦惱。

    令不得定。

    說如是言。

    四曰绮語。

    彼非時說。

    不真實說。

    無義說。

    非法說。

    不止息說。

    又複稱歎不止息事。

    違背于時而不善教。

    亦不善诃。

    是謂口故作四業。

    不善與苦果受于苦報。

     雲何意故作三業。

    不善與苦果受于苦報。

    一曰貪伺。

    見他财物諸生活具。

    常伺求望。

    欲令我得。

    二曰嫉恚。

    意懷憎嫉而作是念。

    彼衆生者。

    應殺.應縛.應收.應免.應逐擯出。

    其欲令彼受無量苦。

    三曰邪見。

    所見颠倒。

    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齋.無有咒說。

    無善惡業。

    無善惡業報。

    無此世彼世。

    無父無母。

    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

    此世彼世。

    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是謂意故作三業。

    不善與苦果受于苦報。

     多聞聖弟子舍身不善業。

    修身善業。

    舍口.意不善業。

    修口.意善業。

    彼多聞聖弟子如是具足精進戒德。

    成就身淨業。

    成就口.意淨業。

    離恚離诤。

    除去睡眠。

    無調.貢高。

    斷疑.度慢。

    正念正智。

    無有愚癡。

    彼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

    四維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

    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

    我今此心無量善修。

    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

    若本因惡知識。

    為放逸行。

    作不善業。

    彼不能将去。

    不能穢污。

    不複相随。

    若有幼少童男.童女。

    生便能行慈心解脫者。

    而于後時。

    彼身.口.意甯可複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

    不也。

    世尊。

     所以者何。

    自不作惡業。

    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

    常當勤修慈心解脫。

    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

    不持此身往至彼世。

    但随心去此。

    比丘應作是念。

    我本放逸。

    作不善業。

    是一切今可受報。

    終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

    必得阿那含。

    或複上得。

    如是。

    悲.喜.心與舍俱。

    無結無怨。

    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

    我今此心無量善修。

    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

    若本因惡知識。

    為放逸行。

    作不善業。

    彼不能将去。

    不能穢污。

    不複相随。

    若有幼少童男.童女。

    生便能行舍心解脫者。

    而于後時。

    彼身.口.意甯可複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

    不也。

    世尊。

     所以者何。

    自不作惡業。

    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

    常當勤修舍心解脫。

    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舍心解脫者。

    不持此身往至彼世。

    但随心去此。

    比丘應作是念。

    我本放逸。

    作不善業。

    是一切今可受報。

    終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舍心解脫無量善修者。

    必得阿那含。

    或複上得。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思經第五竟(千一百七十四字)。

     (一六)中阿含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伽藍園。

    與大比丘衆俱。

    至羁舍子。

    住羁舍子村北屍攝和林中。

     爾時。

    羁舍子伽藍人聞沙門瞿昙釋種子舍釋宗族。

    出家學道。

    遊伽藍園。

    與大比丘衆俱。

    來至此羁舍子。

    住羁舍子村北屍攝和林中。

    彼沙門瞿昙有大名稱。

    周聞十方。

    沙門瞿昙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

    号佛.衆祐。

    彼于此世。

    天及魔.梵.沙門.梵志。

    從人至天。

    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彼若說法。

    初善.中善.竟亦善。

    有義有文。

    具足清淨。

    顯現梵行。

    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尊重禮拜。

    供養承事者。

    快得善利。

    我等應共往見沙門瞿昙。

    禮事供養。

     羁舍子伽藍人聞已。

    各與等類眷屬相随從羁舍子出。

    北行至屍攝和林。

    欲見世尊禮事供養。

    往詣佛已。

    彼伽藍人或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或問訊佛。

    卻坐一面。

    或叉手向佛。

    卻坐一面。

    或遙見佛已。

    默然而坐。

    彼時。

    伽藍人各坐已定。

    佛為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默然而住。

     時。

    伽藍人。

    佛為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各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世尊曰。

    瞿昙。

    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

    但自稱歎己所知見。

    而呰毀他所知所見。

    瞿昙。

    複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

    亦自稱歎己所知見。

    而呰毀他所知所見。

    瞿昙。

    我等聞已。

    便生疑惑。

    此沙門梵志何者為實。

    何者為虛。

     世尊告曰。

    伽藍。

    汝等莫生疑惑。

    所以者何。

    因有疑惑。

    便生猶豫。

    伽藍。

    汝等自無淨智。

    為有後世。

    為無後世。

    伽藍。

    汝等亦無淨智。

    所作有罪。

    所作無罪。

    伽藍。

    當知諸業有三因。

    習.本.有。

    雲何為三。

    伽藍。

    謂貪是諸業。

    因習本有。

    伽藍。

    恚及癡是諸業。

    因習本有。

    伽藍。

    貪者為貪所覆。

    心無厭足。

    或殺生。

    或不與取。

    或行邪淫。

    或知已妄言。

    或複飲酒。

    伽藍。

    恚者為恚所覆。

    心無厭足。

    或殺生。

    或不與取。

    或行邪淫。

    或知已妄言。

    或複飲酒。

    伽藍。

    癡者為癡所覆。

    心無厭足。

    或殺生。

    或不與取。

    或行邪淫。

    或知已妄言。

    或複飲酒。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

    棄舍刀杖。

    有慚有愧。

    有慈悲心。

    饒益一切。

    乃至蜫蟲。

    彼于殺生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不與取。

    斷不與取。

    與之乃取。

    樂于與取。

    常好布施。

    歡喜無吝。

    不望其報。

    彼于不與取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非梵行。

    斷非梵行。

    勤修梵行。

    精勤妙行。

    清淨無穢。

    離欲斷淫。

    彼于非梵行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妄言。

    斷妄言。

    真谛言。

    樂真谛。

    住真谛不移動。

    一切可信。

    不欺世間。

    彼于妄言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兩舌。

    斷兩舌。

    行不兩舌。

    不破壞他。

    不聞此語彼。

    欲破壞此。

    不聞彼語此。

    欲破壞彼。

    離者欲合。

    合者歡喜。

    不作群黨。

    不樂群黨。

    不稱群黨。

    彼于兩舌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粗言。

    斷粗言。

    若有所言。

    辭氣粗犷。

    惡聲逆耳。

    衆所不喜。

    衆所不愛。

    使他苦惱。

    令不得定。

    斷如是言。

    若有所說。

    清和柔潤。

    順耳入心。

    可喜可愛。

    使他安樂。

    言聲具了。

    不使人畏。

    令他得定。

    說如是言。

    彼于粗言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绮語。

    斷绮語。

    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

    樂止息說。

    事順時得宜。

    善教善诃。

    彼于绮語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貪伺。

    斷貪伺。

    心不懷诤。

    見他财物諸生活具。

    不起貪伺。

    欲令我得。

    彼于貪伺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恚。

    斷恚。

    有慚有愧。

    有慈悲心。

    饒益一切。

    乃至蜫蟲。

    彼于嫉恚淨除其心。

    伽藍。

    多聞聖弟子離邪見。

    斷邪見。

    行于正見而不颠倒。

    如是見。

    如是說。

    有施有齋。

    亦有咒說。

    有善惡業報。

    有此世彼世。

    有父有母。

    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

    此世彼世。

    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彼于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