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十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古歙門人成時編輯
【将出家與叔氏言别】
【一筆句】
【乙醜飜一筆句】
【結制】
【解制】
【丙寅季夏先慈捐世賦四念處以寫哀】
【解制自吊示諸友】
【戊辰春刺舌端血畱别諸友八偈之二】
【壽兄得廣參博訪阄賦贈】
【和歸一籌兄】
【惺谷壽得出家阄将往博山剃發二首】
【次惠安】
【曹溪行呈無異禅師(有序)】
【贈壁如兄掩關用博山原韻】
【贈戒珠(有序)】
【攝山】
【贈澹居大德血書華嚴經】
【警邃征】
【淨土偈十四首(有序)】
【和不我】
【示智恒字鑒如】
【示用恒剃發】
【示寶所】
【過槜李東塔見人上堂有感二首】
【己巳再閱律藏似歸一諸兄二偈】
【贈參己】
【贈若雲】
【警壽兄】
【割股救惺谷兄】
【答初平發願偈】
【示初平發心】
【聞謗】
【挽惺谷壽兄】
【示存樸】
【示諸四完】
【示涵宏】
【警初平】
【山中三首】
【哭慧濟示權律主】
【托鉢有懷】
【蔔居十八事(有序)】
【法臣歌為聞道侍者(有序)】
【示戒明】
【胡勞歎】
【病中寫懷十偈】
【題夏貞婦卷】
【懷魯仲連】
【示費敬齋】
【别友】
【入山二偈】
【詩偈一】
【将出家與叔氏言别】
世變不可測。
此心千古然。
無限他山意。
丁寕不在言。
【一筆句】 湛海浮漚。
起滅無端何日休。
目瞖空花有。
瞖盡花存否。
(嗏)莫更往迷流。
酸辛獨受。
知妄無因。
當體元如舊。
因此把世界身心一筆句。
【乙醜飜一筆句】 海湛漚浮。
本自無端豈更休。
目瞖空花有。
瞖盡花亡否。
(嗏)及早悟真流。
安然正受。
知幻卽離。
那有新和舊。
把甚麼世界身心一筆句。
【結制】 婁然一鉢别無能。
沒伎尋常粥飯僧。
結夏豈甘違佛制。
譚經元不落聲塵。
钁頭青嶂堪理骨。
鏡面霜莖未有憑。
預恣同仁相策勵。
不須門外設三乘。
【解制】 結制暑方盛。
解制涼風作。
倏忽淹九旬。
光華易殂落。
田禾青漸黃。
河水流且涸。
緬想日用中。
猶是倚與托。
偃月譚了義。
幽室病為藥。
安居竟何益。
況複将行腳。
他山雖入夢。
隻恐原如昨。
【丙寅季夏先慈捐世賦四念處以寫哀】 恩愛迷情。
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
自穢常無盡。
(嗏)饒你會莊矜。
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
不複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髅認作真。
(觀身不淨) 妄想驅馳。
吸攬前塵作所依。
業感原無意。
苦樂随因異。
(嗏)苦果實堪悲。
酸辛難比。
世樂雖榮。
享盡愁還至。
切莫把五欲塵勞枉自迷。
(觀受是苦) 迷卻真常。
緣氣紛纭集一腔。
離彼前塵相。
分别成何狀。
(嗏)饒你會思量。
終歸罔象。
過未無蹤。
現在原長往。
切莫把流注心機作主張。
(觀心無常) 藏性周圓。
循業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緣舛。
戲論須排遣。
(嗏)外道枉糾纏。
盲無慧眼。
妙有真空。
覓我同陽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觀法無我) 【解制自吊示諸友】 舊年結夏彭水濱。
今年結夏姑蘇城。
舊年解制母尚在。
今年解制徒傷情。
出世大孝未有當。
嗚呼今且為窮氓。
尅期取果昔何狡。
四載有餘徒自撓。
忽忽不念死将至。
辜負吾衣色用皂。
清霄每自呻。
腸轉向誰陳。
名聞利養自昔不常在。
袈裟一失千古萬古終沉淪。
【戊辰春刺舌端血畱别諸友八偈之二】 教觀功難尅。
橫超念最賢。
一聲佛号處。
已侍世尊前。
參究雖雲頓。
嗟今倍複難。
小安成大妄。
何似用金磚。
【壽兄得廣參博訪阄賦贈】 覺皇時已邁。
含識方遺本。
執教逞空譚。
依禅思多瞞。
正法遺繁憂。
疇作自心懑。
有懷惺谷壽。
與我同所忖。
我以千古交。
[扌*叜]精用補衮。
君以百城歴。
取益開群忳。
兩塗各馳騁。
厥旨适非遠。
知君飲法流。
終不猶河鼹。
願君有日益。
我願能日損。
【和歸一籌兄】 破家蕩産英雄事。
閨閣微赀婦寺憐。
縱博萬場今日始。
一塵便可注三千。
【惺谷壽得出家阄将往博山剃發二首】 昔年相識五雲閑。
何似今朝契更專。
其過訟應深激勵。
他山石不習柔便。
春回頓改殘冬色。
雪積逾增翠竹妍。
從此共祛寒氣盡。
悠悠舜日與堯天。
去年愛我亦芬芳。
獨善為懷兌可商。
破格一朝誠不易。
匡扶千古豈尋常。
芒鞵破處腳跟穩。
拄杖回時手眼良。
寄語守株門下客。
同将祖道苦茗甞。
【次惠安】 法林凋謝不能春。
黃葉秋風嗌愈臻。
圓頂方袍雖徧界。
忘身為法果誰人。
【曹溪行呈無異禅師(有序)】 不肖旭。
初信佛法。
聞有等假稱悟道。
诳惑世人。
甚傷之。
讀博山警語。
竊喜正法猶在。
私謂一種良方耳。
後見山中禅客。
惟一句死話頭。
不為優免牌。
便為系驢橛。
入理處尚不可得。
況向上一著不住于理者邪。
迩年狂罔。
往往有謗博山者。
方疑必有不同流俗處。
故感惡言供養。
訪于惺谷。
谷曰。
不能如大醫王。
善療衆病。
而破癰拔毒一科。
所專精也。
不能如主兵臣。
盡征不服。
而[扌*叜]奸察僞守關老吏也。
于是匍匐叅請。
方知大師乘大願。
具大力。
運大悲擴大量。
果與諸方不同。
藐予小子。
以禅治惑。
以律扶衰。
雖一刀直入。
不能為嫡骨之兒。
而三學相階。
亦可作白茅之藉。
況與惺谷壽交。
于師有伯父誼。
敬賦俚言。
法王示寂朝日冥。
衆聖不住暮拂電。
狐涎猩臭濺九州。
獅猊喘息僅如線。
此時不有至人吊。
孰與群生摧怨敵。
吾師愍此乘願來。
直飲曹溪源一滴。
一滴沾腹徹骨康。
出窟颦呻增威力。
四望高吼聲未極。
百獸踜[蹬登*滕月]驚避匿。
堪嗟野幹詐相親。
拾取餘殘诳他國。
自慚不具超方眼。
以耳為目寕相識。
今日相逢非偶然。
嗣法無緣聊嗣德。
願将一滴曹溪源。
衍作百千大海淢。
願将法海百千流。
彙作曹溪源莫測。
九陛能令簾幙高。
三宗莫作鼎足勒。
藐爾予懷庶可舒。
從茲共作能仁翊。
【贈壁如兄掩關用博山原韻】 蕭然一室勝嵩山。
覰破禅機隻等閑。
但莫将心拟牆壁。
去來何處不長安。
【贈戒珠(有序)】 戒珠禅兄。
鳳陽天長馬氏子。
刲股救父。
剖肝救母。
迨二尊謝世。
遂剃染。
願入予淨社。
拈此。
毗尼禅觀互莊嚴。
攜手同歸極樂天。
赢得孝思為行本。
戒珠朗握照三千。
【攝山】 身栖碧霞外。
目攝亂山峰。
最是關情事。
江帆萬裡風。
【贈澹居大德血書華嚴經】 萬滴書成法界經。
十王滴滴放光明。
南詢末後一句子。
不堕狂禅鼠唧鳴。
【警邃征】 日照紙窻明。
蓦然起悲思。
但有好順人。
曾無剛烈志。
猶如彼癡蠅。
隻向窻前滞。
不肎猛回頭。
雲何得出世。
【淨土偈十四首(有序)】 博山禅師。
拈淨土偈。
每雲淨心卽是西方土。
蓋以因攝果也。
讀者不達。
遂至以理奪事。
幾成破法。
予觸耳感懷。
每拈西方卽是唯心土。
俾以事扶理。
聊附補偏救獘之職雲。
西方卽是唯心土。
無上深禅不用參。
佛向念中全體露。
更生疑慮太癡憨。
西方卽是唯心土。
離土譚心實倒颠。
念念總皆歸佛海。
生盲重覓祖師禅。
西方卽是唯心土。
得見彌陀始悟心。
寸土不存非斷滅。
堂堂相好寂光身。
西方卽是唯心土。
欲悟惟心但念西。
舌相廣長專為此。
更求玄妙抑何癡。
西方卽是唯心土。
無相非從相外求。
拟欲将心取無相。
靈龜曳尾轉堪憂。
西方卽是唯心土。
未識西方豈識心。
逝子謬希圓頓解。
拾将落葉作黃金。
西方卽是唯心土。
更覓唯心見已違。
光影揣摩成活計。
蓮邦何曰薄言歸。
西方卽是唯心土。
拟撥西方理便乖。
極樂一塵同刹海。
假饒天眼未知涯。
西方卽是唯心土。
趁到同居第一關。
但得九蓮能托質。
寂光何慮不時還。
西方卽是唯心土。
土淨方知心體空。
一切境風猶挂念。
雲何妄說任西東。
西方卽是唯心土。
莫把唯心旨趣誣。
迷悟去來元藏性。
謾言平等卻成迂。
西方卽是唯心土。
白蕅池開不用栽。
一念頓教歸佛海。
何勞少室與天台。
西方卽是唯心土。
三昧中王道最微。
瞥爾生疑千古隔。
咬釘嚼鐵莫依違。
西方卽是唯心土。
慧日高懸第一機。
事理雙融真淨業。
現前何法不玄微。
【和不我】 每歎宗乘事已非。
盲修瞎煉欲何為。
知君獨具超方眼。
枯木岩前路豈迷。
【示智恒字鑒如】 鑒徹真如體。
元光本自恒。
瞥生明覺妄。
幻作寂空塵。
了了元無物。
方宜拂拭勤。
秀能親切旨。
會得不須分。
【示用恒剃發】 明心好向三皈始。
立志還從五戒先。
勤苦不辭成福聚。
誦持無阙悟靈源。
【示寶所】 著有落人天。
著空堕三惡。
惟有西方土。
超出有無縛。
熾然求往生。
莫複存疑想。
介爾才躊踟。
偏邪見日長。
思量分别法。
謗于真智慧。
永劫沉深坑。
諸佛無能濟。
種麥少蹋土。
亦勿乘空取。
中行踐實地。
疾得到寶所。
過槜李東塔見人上堂有感二首】 樹杪聲聲泣露哀。
岸舟魚背漫相猜。
宗乘頓逐東流下。
觸目難禁淚滿腮。
一滴狐涎徹體腥。
當陽鴉立法王庭。
卻慚普眼能弘護。
猶使天人掩耳聽。
聾人聽曲啞人歌。
跛躄相将共伐柯。
今日已成冥暗界。
不知向後又如何。
【己巳再閱律藏似歸一諸兄二偈】 歲晚寒方盛。
安居藉道晖。
愛逾冬月日。
箴比佩弦韋。
顧命宜頻想。
時艱願早揮。
此緣良不易。
幸勿更依違。
自愧非堅質。
匡扶賴友朋。
感茲英俊士。
甘作劣庸憑。
皈命猶嫌晚。
忘身亦所應。
服勤函丈内。
伫望雅相矜。
【贈參己】 盡大地是個自己。
彌陀亦在裡許安身。
盡法界不出彌陀一毛孔光明。
自己更向何處著腳。
念念彌陀念念己。
自他不隔是真參。
若從少室求端的。
鈍置己靈深可憐。
故今參己無别事。
六時長憶紫金仙。
【贈若雲】 盡說乘為急。
誰知戒不迂。
缶瓶難貯乳。
魚目豈成珠。
刹海遵遺教。
朝宗向樂都。
淨因期共勖。
力挽末時趨。
【警壽兄】 虱多不癢。
債多不愁。
世人昧昧。
何足與俦。
一芥翳天。
一塵覆地。
最要防閑。
學人習氣。
未預法流。
止名幹慧。
開眼尿牀。
倍堪慚愧。
欲臻二利。
須慎細德。
輪翼不虧。
高遠無失。
【割股救惺谷兄】 幻緣和合受茲身。
欲剜千瘡愧未能。
爪許薄皮聊奉供。
用酬嚴憚切磋恩。
【答初平發願偈】 有願無行。
如人無足。
有行無願。
如盲無導。
信步前行。
險惡難保。
丁茲末季。
法弱魔強。
縱有幹慧。
猶難穩足。
況雖立志。
慧眼未開。
今生不度。
更待何生。
阿彌陀佛。
大願深慈。
如母憶子。
子何弗思。
若不至心。
早暮回向。
悠悠緩縱。
卽逃逝人。
非必诃謗。
乃名逃逝。
汝今已能。
奮然自新。
當知珍池。
斯萌蓮蕊。
從今數發。
相續不斷。
斯可名為。
勇猛丈夫。
如或未然。
仍前習氣。
始勤終隋。
口向心背。
旣非菩薩。
亦非二乘。
常在三界。
出沒輪回。
自未能度。
雲何度人。
如被漂者。
欲拯岸行。
如癞病者。
賣瘡癬藥。
愚癡颠倒。
舉世所嗤。
汝旣發心。
我深随喜。
複為勸助。
使得堅忍。
同觐慈尊。
共化塵刹。
盡未來際。
永矢弗谖。
願汝精勤。
先成佛道。
我作文殊。
助汝揚化。
【示初平發心】 莫謂菩提心難發。
屠刀放下立成佛。
莫謂菩提心易發。
杯水豈停鼎内沸。
欲明曠劫大因緣。
先把生平懷抱拂。
眼前活計若關情。
本地風光終受屈。
勸君速發難發心。
為仁由己非由物。
【聞謗】 所言若有實。
三根何名謗。
所言若無實。
不幹亦豈謗。
若以語言為謗事。
後字未出前音沒。
若以文書為謗事。
白者是紙黑是墨。
謗安在。
雲何忸。
四大空。
蘊非我。
誰能謗。
謗誰受。
旣無嗔憾。
應發悲心。
我由無始迷本覺。
幻業積怨成稠林。
是故今日惡口加。
皆因往昔自業侵。
又複修道未精确。
威德堪劣緻群疑。
若不慚愧自克治。
損彼損己罪所基。
我因謗。
增智斷。
謗者速圓恩德。
恩圓卽是如來。
智斷德滿成佛。
謗為明鏡戚我醜。
謗為甘露飲我藥。
謗是炎時清涼風。
謗是睡時大鼓角。
謗為法界趣不過。
謗謗共登無上覺。
【挽惺谷壽兄】 徹底婆心未肎休。
當場業運已遷流。
浮漚影逐虛緣散。
熱血腥同實際畱。
射自果然難下手。
為人須是再低頭。
臨行贈汝無多子。
一句彌陀作大舟。
【示存樸】 欲作法王臣。
是玉善自養。
止惡無刑懲。
行善無谷獎。
三業并緣慈。
四儀恒勿爽。
戒為勝璎珞。
忍是堅铠仗。
習氣漸漸消。
定慧油油長。
舍卻片時謀。
方獲刹塵谠。
彈指非昔人。
速出娑婆網。
【示諸四完】 丈夫志氣在千秋。
自立從容貴學優。
斯語直教言下信。
浮雲豈向世閑求。
山河國土空中影。
事業功名水上漚。
觸著儒童聲恸處。
蓮華寶地共遨遊。
【示涵宏】 欲求出世慧。
先斷世閑愚。
身界元非實。
根塵性本無。
聞思宜自勖。
名利不堪娛。
念莫馳情境。
躬恒慎所趨。
三歸知究竟。
十戒握機樞。
和忍成心德。
精勤作勝谟。
持經神在定。
憶佛智能孚。
曳轉從前履。
超登最上衢。
【警初平】 末劫修行。
少成多殆。
慎勿師心。
硬作主宰。
觀色察言。
如臨如在。
謙恭牧己。
毋思露彩。
但省我非。
不念人罪。
八喻銘心。
恒觀法海。
虛矯未除。
真味斯餒。
【山中三首】 幻境冥無定。
菩提志自堅。
已知身世累。
寕被利名遷。
宴寂箋書後。
譚經受食前。
懶從商四事。
一鉢是良田。
不問人閑世。
惟參第一天。
谛從觀境發。
火必指薪傳。
未識兼山艮。
徒勞夕惕幹。
塵緣能頓謝。
正法可全肩。
麗澤功非細。
膏肓亦可痊。
名言醒渴夢。
快論入深禅。
步履宗先哲。
規繩啟後賢。
摩尼奚足羨。
戒月燭三千。
【哭慧濟示權律主】 永歎毗尼苑。
于今久已荒。
開遮誰實谙。
輕重幾曾商。
旣切橫流痛。
恒歌如玉章。
天傾扶律者。
誰與共譚常。
【托鉢有懷】 同盟有四士。
二友已馳西。
獨賴伯與仲。
相期提且撕。
慧基欣不遠。
玄德憾猶暌。
末後未明句。
何時共醒迷。
【蔔居十八事(有序)】 【順歸師雅癖。
奉大士慈命。
誅茅西湖。
不敢自暴棄。
随事拈一偈。
】 一般從地發。
肥瘠為誰誅。
信手和根取。
僧前翠滿盂。
(摘蔬) 油必先時用。
鹽宜熟後加。
何須覓香料。
火到味能奢。
(烹菜) 黃粱冷水下。
白粲沸湯應。
切忌無端動。
氤氲任運騰。
(作飯) 五沸占湯候。
三投驗适時。
從來清逸味。
不許醉翁知。
(點茶)
此心千古然。
無限他山意。
丁寕不在言。
【一筆句】 湛海浮漚。
起滅無端何日休。
目瞖空花有。
瞖盡花存否。
(嗏)莫更往迷流。
酸辛獨受。
知妄無因。
當體元如舊。
因此把世界身心一筆句。
【乙醜飜一筆句】 海湛漚浮。
本自無端豈更休。
目瞖空花有。
瞖盡花亡否。
(嗏)及早悟真流。
安然正受。
知幻卽離。
那有新和舊。
把甚麼世界身心一筆句。
【結制】 婁然一鉢别無能。
沒伎尋常粥飯僧。
結夏豈甘違佛制。
譚經元不落聲塵。
钁頭青嶂堪理骨。
鏡面霜莖未有憑。
預恣同仁相策勵。
不須門外設三乘。
【解制】 結制暑方盛。
解制涼風作。
倏忽淹九旬。
光華易殂落。
田禾青漸黃。
河水流且涸。
緬想日用中。
猶是倚與托。
偃月譚了義。
幽室病為藥。
安居竟何益。
況複将行腳。
他山雖入夢。
隻恐原如昨。
【丙寅季夏先慈捐世賦四念處以寫哀】 恩愛迷情。
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
自穢常無盡。
(嗏)饒你會莊矜。
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
不複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髅認作真。
(觀身不淨) 妄想驅馳。
吸攬前塵作所依。
業感原無意。
苦樂随因異。
(嗏)苦果實堪悲。
酸辛難比。
世樂雖榮。
享盡愁還至。
切莫把五欲塵勞枉自迷。
(觀受是苦) 迷卻真常。
緣氣紛纭集一腔。
離彼前塵相。
分别成何狀。
(嗏)饒你會思量。
終歸罔象。
過未無蹤。
現在原長往。
切莫把流注心機作主張。
(觀心無常) 藏性周圓。
循業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緣舛。
戲論須排遣。
(嗏)外道枉糾纏。
盲無慧眼。
妙有真空。
覓我同陽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觀法無我) 【解制自吊示諸友】 舊年結夏彭水濱。
今年結夏姑蘇城。
舊年解制母尚在。
今年解制徒傷情。
出世大孝未有當。
嗚呼今且為窮氓。
尅期取果昔何狡。
四載有餘徒自撓。
忽忽不念死将至。
辜負吾衣色用皂。
清霄每自呻。
腸轉向誰陳。
名聞利養自昔不常在。
袈裟一失千古萬古終沉淪。
【戊辰春刺舌端血畱别諸友八偈之二】 教觀功難尅。
橫超念最賢。
一聲佛号處。
已侍世尊前。
參究雖雲頓。
嗟今倍複難。
小安成大妄。
何似用金磚。
【壽兄得廣參博訪阄賦贈】 覺皇時已邁。
含識方遺本。
執教逞空譚。
依禅思多瞞。
正法遺繁憂。
疇作自心懑。
有懷惺谷壽。
與我同所忖。
我以千古交。
[扌*叜]精用補衮。
君以百城歴。
取益開群忳。
兩塗各馳騁。
厥旨适非遠。
知君飲法流。
終不猶河鼹。
願君有日益。
我願能日損。
【和歸一籌兄】 破家蕩産英雄事。
閨閣微赀婦寺憐。
縱博萬場今日始。
一塵便可注三千。
【惺谷壽得出家阄将往博山剃發二首】 昔年相識五雲閑。
何似今朝契更專。
其過訟應深激勵。
他山石不習柔便。
春回頓改殘冬色。
雪積逾增翠竹妍。
從此共祛寒氣盡。
悠悠舜日與堯天。
去年愛我亦芬芳。
獨善為懷兌可商。
破格一朝誠不易。
匡扶千古豈尋常。
芒鞵破處腳跟穩。
拄杖回時手眼良。
寄語守株門下客。
同将祖道苦茗甞。
【次惠安】 法林凋謝不能春。
黃葉秋風嗌愈臻。
圓頂方袍雖徧界。
忘身為法果誰人。
【曹溪行呈無異禅師(有序)】 不肖旭。
初信佛法。
聞有等假稱悟道。
诳惑世人。
甚傷之。
讀博山警語。
竊喜正法猶在。
私謂一種良方耳。
後見山中禅客。
惟一句死話頭。
不為優免牌。
便為系驢橛。
入理處尚不可得。
況向上一著不住于理者邪。
迩年狂罔。
往往有謗博山者。
方疑必有不同流俗處。
故感惡言供養。
訪于惺谷。
谷曰。
不能如大醫王。
善療衆病。
而破癰拔毒一科。
所專精也。
不能如主兵臣。
盡征不服。
而[扌*叜]奸察僞守關老吏也。
于是匍匐叅請。
方知大師乘大願。
具大力。
運大悲擴大量。
果與諸方不同。
藐予小子。
以禅治惑。
以律扶衰。
雖一刀直入。
不能為嫡骨之兒。
而三學相階。
亦可作白茅之藉。
況與惺谷壽交。
于師有伯父誼。
敬賦俚言。
法王示寂朝日冥。
衆聖不住暮拂電。
狐涎猩臭濺九州。
獅猊喘息僅如線。
此時不有至人吊。
孰與群生摧怨敵。
吾師愍此乘願來。
直飲曹溪源一滴。
一滴沾腹徹骨康。
出窟颦呻增威力。
四望高吼聲未極。
百獸踜[蹬登*滕月]驚避匿。
堪嗟野幹詐相親。
拾取餘殘诳他國。
自慚不具超方眼。
以耳為目寕相識。
今日相逢非偶然。
嗣法無緣聊嗣德。
願将一滴曹溪源。
衍作百千大海淢。
願将法海百千流。
彙作曹溪源莫測。
九陛能令簾幙高。
三宗莫作鼎足勒。
藐爾予懷庶可舒。
從茲共作能仁翊。
【贈壁如兄掩關用博山原韻】 蕭然一室勝嵩山。
覰破禅機隻等閑。
但莫将心拟牆壁。
去來何處不長安。
【贈戒珠(有序)】 戒珠禅兄。
鳳陽天長馬氏子。
刲股救父。
剖肝救母。
迨二尊謝世。
遂剃染。
願入予淨社。
拈此。
毗尼禅觀互莊嚴。
攜手同歸極樂天。
赢得孝思為行本。
戒珠朗握照三千。
【攝山】 身栖碧霞外。
目攝亂山峰。
最是關情事。
江帆萬裡風。
【贈澹居大德血書華嚴經】 萬滴書成法界經。
十王滴滴放光明。
南詢末後一句子。
不堕狂禅鼠唧鳴。
【警邃征】 日照紙窻明。
蓦然起悲思。
但有好順人。
曾無剛烈志。
猶如彼癡蠅。
隻向窻前滞。
不肎猛回頭。
雲何得出世。
【淨土偈十四首(有序)】 博山禅師。
拈淨土偈。
每雲淨心卽是西方土。
蓋以因攝果也。
讀者不達。
遂至以理奪事。
幾成破法。
予觸耳感懷。
每拈西方卽是唯心土。
俾以事扶理。
聊附補偏救獘之職雲。
西方卽是唯心土。
無上深禅不用參。
佛向念中全體露。
更生疑慮太癡憨。
西方卽是唯心土。
離土譚心實倒颠。
念念總皆歸佛海。
生盲重覓祖師禅。
西方卽是唯心土。
得見彌陀始悟心。
寸土不存非斷滅。
堂堂相好寂光身。
西方卽是唯心土。
欲悟惟心但念西。
舌相廣長專為此。
更求玄妙抑何癡。
西方卽是唯心土。
無相非從相外求。
拟欲将心取無相。
靈龜曳尾轉堪憂。
西方卽是唯心土。
未識西方豈識心。
逝子謬希圓頓解。
拾将落葉作黃金。
西方卽是唯心土。
更覓唯心見已違。
光影揣摩成活計。
蓮邦何曰薄言歸。
西方卽是唯心土。
拟撥西方理便乖。
極樂一塵同刹海。
假饒天眼未知涯。
西方卽是唯心土。
趁到同居第一關。
但得九蓮能托質。
寂光何慮不時還。
西方卽是唯心土。
土淨方知心體空。
一切境風猶挂念。
雲何妄說任西東。
西方卽是唯心土。
莫把唯心旨趣誣。
迷悟去來元藏性。
謾言平等卻成迂。
西方卽是唯心土。
白蕅池開不用栽。
一念頓教歸佛海。
何勞少室與天台。
西方卽是唯心土。
三昧中王道最微。
瞥爾生疑千古隔。
咬釘嚼鐵莫依違。
西方卽是唯心土。
慧日高懸第一機。
事理雙融真淨業。
現前何法不玄微。
【和不我】 每歎宗乘事已非。
盲修瞎煉欲何為。
知君獨具超方眼。
枯木岩前路豈迷。
【示智恒字鑒如】 鑒徹真如體。
元光本自恒。
瞥生明覺妄。
幻作寂空塵。
了了元無物。
方宜拂拭勤。
秀能親切旨。
會得不須分。
【示用恒剃發】 明心好向三皈始。
立志還從五戒先。
勤苦不辭成福聚。
誦持無阙悟靈源。
【示寶所】 著有落人天。
著空堕三惡。
惟有西方土。
超出有無縛。
熾然求往生。
莫複存疑想。
介爾才躊踟。
偏邪見日長。
思量分别法。
謗于真智慧。
永劫沉深坑。
諸佛無能濟。
種麥少蹋土。
亦勿乘空取。
中行踐實地。
疾得到寶所。
過槜李東塔見人上堂有感二首】 樹杪聲聲泣露哀。
岸舟魚背漫相猜。
宗乘頓逐東流下。
觸目難禁淚滿腮。
一滴狐涎徹體腥。
當陽鴉立法王庭。
卻慚普眼能弘護。
猶使天人掩耳聽。
聾人聽曲啞人歌。
跛躄相将共伐柯。
今日已成冥暗界。
不知向後又如何。
【己巳再閱律藏似歸一諸兄二偈】 歲晚寒方盛。
安居藉道晖。
愛逾冬月日。
箴比佩弦韋。
顧命宜頻想。
時艱願早揮。
此緣良不易。
幸勿更依違。
自愧非堅質。
匡扶賴友朋。
感茲英俊士。
甘作劣庸憑。
皈命猶嫌晚。
忘身亦所應。
服勤函丈内。
伫望雅相矜。
【贈參己】 盡大地是個自己。
彌陀亦在裡許安身。
盡法界不出彌陀一毛孔光明。
自己更向何處著腳。
念念彌陀念念己。
自他不隔是真參。
若從少室求端的。
鈍置己靈深可憐。
故今參己無别事。
六時長憶紫金仙。
【贈若雲】 盡說乘為急。
誰知戒不迂。
缶瓶難貯乳。
魚目豈成珠。
刹海遵遺教。
朝宗向樂都。
淨因期共勖。
力挽末時趨。
【警壽兄】 虱多不癢。
債多不愁。
世人昧昧。
何足與俦。
一芥翳天。
一塵覆地。
最要防閑。
學人習氣。
未預法流。
止名幹慧。
開眼尿牀。
倍堪慚愧。
欲臻二利。
須慎細德。
輪翼不虧。
高遠無失。
【割股救惺谷兄】 幻緣和合受茲身。
欲剜千瘡愧未能。
爪許薄皮聊奉供。
用酬嚴憚切磋恩。
【答初平發願偈】 有願無行。
如人無足。
有行無願。
如盲無導。
信步前行。
險惡難保。
丁茲末季。
法弱魔強。
縱有幹慧。
猶難穩足。
況雖立志。
慧眼未開。
今生不度。
更待何生。
阿彌陀佛。
大願深慈。
如母憶子。
子何弗思。
若不至心。
早暮回向。
悠悠緩縱。
卽逃逝人。
非必诃謗。
乃名逃逝。
汝今已能。
奮然自新。
當知珍池。
斯萌蓮蕊。
從今數發。
相續不斷。
斯可名為。
勇猛丈夫。
如或未然。
仍前習氣。
始勤終隋。
口向心背。
旣非菩薩。
亦非二乘。
常在三界。
出沒輪回。
自未能度。
雲何度人。
如被漂者。
欲拯岸行。
如癞病者。
賣瘡癬藥。
愚癡颠倒。
舉世所嗤。
汝旣發心。
我深随喜。
複為勸助。
使得堅忍。
同觐慈尊。
共化塵刹。
盡未來際。
永矢弗谖。
願汝精勤。
先成佛道。
我作文殊。
助汝揚化。
【示初平發心】 莫謂菩提心難發。
屠刀放下立成佛。
莫謂菩提心易發。
杯水豈停鼎内沸。
欲明曠劫大因緣。
先把生平懷抱拂。
眼前活計若關情。
本地風光終受屈。
勸君速發難發心。
為仁由己非由物。
【聞謗】 所言若有實。
三根何名謗。
所言若無實。
不幹亦豈謗。
若以語言為謗事。
後字未出前音沒。
若以文書為謗事。
白者是紙黑是墨。
謗安在。
雲何忸。
四大空。
蘊非我。
誰能謗。
謗誰受。
旣無嗔憾。
應發悲心。
我由無始迷本覺。
幻業積怨成稠林。
是故今日惡口加。
皆因往昔自業侵。
又複修道未精确。
威德堪劣緻群疑。
若不慚愧自克治。
損彼損己罪所基。
我因謗。
增智斷。
謗者速圓恩德。
恩圓卽是如來。
智斷德滿成佛。
謗為明鏡戚我醜。
謗為甘露飲我藥。
謗是炎時清涼風。
謗是睡時大鼓角。
謗為法界趣不過。
謗謗共登無上覺。
【挽惺谷壽兄】 徹底婆心未肎休。
當場業運已遷流。
浮漚影逐虛緣散。
熱血腥同實際畱。
射自果然難下手。
為人須是再低頭。
臨行贈汝無多子。
一句彌陀作大舟。
【示存樸】 欲作法王臣。
是玉善自養。
止惡無刑懲。
行善無谷獎。
三業并緣慈。
四儀恒勿爽。
戒為勝璎珞。
忍是堅铠仗。
習氣漸漸消。
定慧油油長。
舍卻片時謀。
方獲刹塵谠。
彈指非昔人。
速出娑婆網。
【示諸四完】 丈夫志氣在千秋。
自立從容貴學優。
斯語直教言下信。
浮雲豈向世閑求。
山河國土空中影。
事業功名水上漚。
觸著儒童聲恸處。
蓮華寶地共遨遊。
【示涵宏】 欲求出世慧。
先斷世閑愚。
身界元非實。
根塵性本無。
聞思宜自勖。
名利不堪娛。
念莫馳情境。
躬恒慎所趨。
三歸知究竟。
十戒握機樞。
和忍成心德。
精勤作勝谟。
持經神在定。
憶佛智能孚。
曳轉從前履。
超登最上衢。
【警初平】 末劫修行。
少成多殆。
慎勿師心。
硬作主宰。
觀色察言。
如臨如在。
謙恭牧己。
毋思露彩。
但省我非。
不念人罪。
八喻銘心。
恒觀法海。
虛矯未除。
真味斯餒。
【山中三首】 幻境冥無定。
菩提志自堅。
已知身世累。
寕被利名遷。
宴寂箋書後。
譚經受食前。
懶從商四事。
一鉢是良田。
不問人閑世。
惟參第一天。
谛從觀境發。
火必指薪傳。
未識兼山艮。
徒勞夕惕幹。
塵緣能頓謝。
正法可全肩。
麗澤功非細。
膏肓亦可痊。
名言醒渴夢。
快論入深禅。
步履宗先哲。
規繩啟後賢。
摩尼奚足羨。
戒月燭三千。
【哭慧濟示權律主】 永歎毗尼苑。
于今久已荒。
開遮誰實谙。
輕重幾曾商。
旣切橫流痛。
恒歌如玉章。
天傾扶律者。
誰與共譚常。
【托鉢有懷】 同盟有四士。
二友已馳西。
獨賴伯與仲。
相期提且撕。
慧基欣不遠。
玄德憾猶暌。
末後未明句。
何時共醒迷。
【蔔居十八事(有序)】 【順歸師雅癖。
奉大士慈命。
誅茅西湖。
不敢自暴棄。
随事拈一偈。
】 一般從地發。
肥瘠為誰誅。
信手和根取。
僧前翠滿盂。
(摘蔬) 油必先時用。
鹽宜熟後加。
何須覓香料。
火到味能奢。
(烹菜) 黃粱冷水下。
白粲沸湯應。
切忌無端動。
氤氲任運騰。
(作飯) 五沸占湯候。
三投驗适時。
從來清逸味。
不許醉翁知。
(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