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藕益大師宗論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躬未淨。
何以導人。
扼腕論心。
誠堪愧恥。
今于大悲淨壇之次。
日課梵網戒經一卷。
修行四十八願。
念阿彌陀佛千聲。
持金光明經空品一卷。
複總持大悲呪萬徧。
佛頂呪千徧。
以為斷惑方便。
及為過現某等各持經呪。
專申回向。
建壇日然頂香五炷。
今完滿日。
複然臂香二十一炷。
供盧舍那佛。
釋迦牟尼。
阿彌陀佛。
千光王靜住佛。
九十九億殑伽沙佛。
正法明佛。
十方三世諸佛。
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大般涅槃經。
大悲心陀羅尼。
悉怛多般怛啰神呪。
滅定業真言。
顯密一切法藏。
供觀世音。
地藏菩薩。
大勢至。
總持王。
日光。
月光。
寶王。
藥王。
藥上菩薩。
華嚴。
大莊嚴。
寶藏。
德藏。
金剛藏。
虛空藏菩薩。
彌勒。
普賢。
文殊師利。
十方三世一切菩薩。
供摩诃迦葉。
優婆離。
阿難。
一切聲聞緣覺賢聖僧。
供初來震旦摩騰竺法蘭。
初往西幹法顯尊者。
淨土教主遠公尊者。
求見舍利。
康僧會尊者。
禅宗初祖達摩尊者。
天台智者大師。
相宗玄奘法師。
清涼澄觀國師。
會歸宗鏡永明大師。
重振僧風達觀大師。
及私淑戒法雲栖宏和尚。
現夢接引憨山清師祖等。
如是一切三寶師僧。
我供養已。
投地披肝。
作如是白。
願我三業。
究竟清淨。
身不犯纖塵。
口無諸掉失。
意永離愛見。
願父母及無始父母衆等。
同生淨土。
願同行比丘。
(九人)發深悲願。
披堅忍铠。
願外護比丘某等。
(列名者八人)深愛正法。
曲體衆僧。
願随喜比丘某。
成就忍力。
密荷法門。
願某等。
(列名者三人)痛懲時弊。
力追古風。
願同盟比丘某。
平等大悲。
愍念剛惡。
願某深開教眼。
精曉毗尼。
願某成就開智。
廣達真宗。
願某等。
(列名者七人)克除習氣。
深入法門。
願某痛念無常。
深思出要。
永除谄诳。
成就真因。
願外護沙彌及行人某等。
(列名者十人)成就深因。
希求實果。
願某等。
(列名者九人)精求出要。
矢志蓮邦。
願某等(列名者八人)三學兼修。
二嚴等僃。
願破戒闡提某等。
(出四名)從緣警悟。
頓革邪心。
深信因果。
早求滅罪。
願檀護某。
以圓通慧。
修稱性福。
願某等(列名者十六人)成出世法。
脫愛使纏。
願亡故比丘(十一人)沙彌某等(列名者六人)處士某。
俱脫幽塗。
徑歸樂土。
願亡故往生淨土優婆夷盧智福。
蓮開上品。
果記一生。
以如意通。
廣度含識。
以上然香發願功德。
上報佛恩。
下挽劫濁。
願一切持律者。
實洞開遮持犯之源。
深悟定共道共之法。
不以積訛自私。
不以習陋滅法。
常補佛處。
不類羺羊。
一切演教者。
解行雙修。
教觀并舉。
精嚴律檢。
通達禅思。
不同說食數寶。
善能随文獲證。
一切禅思者。
明識是非。
了别邪正。
不堕暗證坑。
不起增上慢。
真參實悟。
信戒信聞。
一切修淨業者。
信卽事之理。
悟卽佛之心。
不撥相而高譚自性。
不輕視而認作退休。
披菩提誓铠。
合法藏願輪。
一切習瑜伽者。
深達顯密圓宗。
清淨三輪施化。
革除戲習。
守護禁儀。
不妄教授。
不輕舉行。
蒙諸佛矜憐。
免鬼神嗔罰。
一切營福業者。
深信罪福。
嚴持因果。
遠離世法。
興揚正化。
回有為業。
趣無漏乘。
又願以前諸願。
悉嚴淨土。
總向西方。
臨命終時。
更無他念。
親覩慈尊。
聖衆接引。
應時化生。
旋聞妙法。
随證無生。
成就十種身輪。
廣度法界含識。
唯觀音大士。
地藏慈尊。
哀愍覆護。
令我願不退不沒。
不失不忘。
滿菩提行。
【禮淨土忏文(癸酉)】 比丘智旭等。
曠大劫來。
至于今日。
旣迷本性。
恒在輪回。
三業六根。
無惡不造。
五趣八難。
無苦不嘗。
暗識相傳。
曾弗覺悟。
死生浩漫。
解脫何期。
茲值大乘。
得生微信。
快聞淨土。
宜速知歸。
勤精進而已憾其遲。
更怠緩而拟将何及。
爰發懇心。
共期三時。
修往生之願儀。
矢七日以無襍。
六時行道。
四威攝心。
仰叩圓悲。
必垂妙應。
願深求正法。
不染情塵。
行與志齊。
道追古聖。
盡舍緣務。
痛念無常。
八風不動。
四誓莫移。
乃至外護行人。
并植深因。
同歸淨土。
師僧父母。
歴劫親緣。
法界靈蠢。
過現有情。
蒙法藏之願光。
承阿彌之慈力。
三障頓除。
四土等淨。
以此發願功德。
總報三有四恩。
同圓種智。
【西湖寺安居疏】 一心歸命。
梵網教主。
盧舍那佛。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菩薩心地品。
毗柰邪藏。
三乘十二分教。
一切尊法。
觀音勢至。
文殊普賢。
地藏彌勒等。
一切菩薩。
優波離。
迦葉阿難。
西天東土。
一切聖師。
願展慈光。
同垂悲濟。
伏念諸佛滅後。
以戒為師。
三無漏學。
以戒為首。
秉羯磨而如說修行。
名為正法住世。
依律藏而和合共學。
斯令僧寶不澌。
深嗟末運。
罔識良模。
持犯總自不知。
源委何嘗略讨。
或恣行非法。
或癡若啞羊。
或離事談空。
或執相迷旨。
緻使覺皇巧便。
埋沒湮沈。
邪見稠林。
蔓延滋茂。
旣忝如來之[胤丿]。
寕無離忝之悲。
爰發勝心。
糾我同志。
結期蘭若。
讨論毗尼。
(叙外護缁素回向皆不錄)伏願外魔不擾。
内障不侵。
紹隆僧種。
圓證佛乘。
悟開權顯實之旨。
合扶律談常之印。
以淨戒真因。
登淨土極果。
津梁劫濁。
摧伏魔邪。
報釋迦之深恩。
滿阿彌之大願。
【前安居日供阄文】 崇祯癸酉前安居日。
菩薩戒比丘智旭。
然香十炷。
奉供徧一切處淨滿大覺。
示滅雙林。
真實常住。
本師慈父。
一體三寶。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梵網尊經。
毗柰邪藏。
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地藏彌勒。
兩土二侍。
金剛藏。
虛空藏。
藥王。
藥上。
玄通華光主。
華光王大智明等。
十方三世一切菩薩。
優波離。
迦葉。
阿難。
馬鳴。
龍樹。
一切僧寶。
願以大慈悲力。
折伏剛強力。
攝受善根力。
現前證明。
智旭。
本謗法人。
幸聞地藏尊經。
發心救苦。
書慈悲忏法。
複斷酒辛。
聽大佛頂經。
決志出家。
閱憨山方便語。
矢心參究。
舍母逃逝。
誓明大事。
旣多障緣。
仍悲法亂。
因思誠訓。
以戒為師。
俯仰斯時。
誰堪作範。
乃棄衣單。
千裡陳情。
雲栖塔前。
頂受四分戒本。
一載後。
求菩薩律儀。
遂檢全藏。
輯錄要略。
但圖自利。
未暇化他。
不意事成。
漸至流布。
然旣再三飜讀。
深知時弊多端。
不忍随俗誵訛。
共蝕如來正法。
而自受具。
心雖殷重。
佛制未周。
爰作八阄。
虔問三寶。
若智旭比丘戒。
從心感得。
十夏行持。
當得作和尚阄。
若得戒前。
輕犯未淨。
當得禮忏作和尚阄。
先行忏法。
若未得不成遮難。
或已得未堪作範。
當得見相好作和尚阄。
禮忏求相。
若不成難而未得。
當得重受阄。
如法秉受。
更滿十夏。
若成盜難而通忏。
當得禮忏重受阄。
若已成難。
當得菩薩沙彌阄。
若不許沙彌法。
當得菩薩優婆塞阄。
若一切戒法悉遮。
當得但三歸阄。
嗚呼。
不敢師心者。
此生之出處。
不可忘廢者。
曠劫之弘誓。
但進退語默。
弱識豈能自知。
逆順與奪。
正覺自然随器。
仰對三寶。
刳瀝一心。
若得作和尚等三阄。
誓忘身命。
護持正法。
寕受劇苦。
作真聲聞。
不為利名。
作假大乘。
若得重受等二阄。
敦弟子職。
誓不藐法。
若得菩薩沙彌阄。
誓尊養比丘。
護持僧寶。
若得菩薩優婆塞阄。
誓以身命護正法。
終不迷失菩提心。
若得但三歸阄。
誓服役佛法僧閑。
種種方便。
摧邪顯正。
我以質直心。
殷重心。
護正法心。
度衆生心。
伏魔外心。
除巧僞心。
向一體三寶。
供如是阄。
發如是願。
從今日迄自恣日。
現前大衆。
日持大悲呪一徧。
自修梵網忏法日一時。
以求加被。
願三寶大衆。
護法天龍。
同垂哀鑒。
重複說偈曰。
三寶護一切。
同體無差别。
我悲劫濁苦。
法亂邪風熾。
願續正法燈。
照世開迷惑。
内護及外護。
未蔔當安從。
救世大悲者。
知我夙世根。
應以何等位。
自利及利他。
願扶律談常。
從境而發谛。
徹悟聲聞法。
同歸無上印。
終不作對待。
隔别諸邪見。
我哀迷惑者。
觸事生執著。
律昧持犯源。
唯事衣與鉢。
教失觀行旨。
但著名句味。
禅道迷綱宗。
流入一機境。
或但尚工夫。
或專求向上。
或強鑿悟門。
或幷棄正解。
執藥反成疴。
戲論妨實詣。
淨土圓頓法。
多視作權機。
不發菩提心。
但作偷閑法。
不修淨戒因。
空希淨妙果。
密部大威神。
飜成世流布。
穢襍不堪聞。
幾同兒豎戲。
如來無量劫。
修習最殷勤。
得此難思法。
度我諸含識。
雲何至今日。
衰替不忍觀。
我本具縛人。
自哀哀一切。
以何方便力。
重顯正法輪。
仰學至誠心。
深心回向心。
然香表無盡。
待命無他向。
【自恣日拈阄文】 稽首法界淨滿覺。
正法毗尼淨性海。
權實聖賢常住忏。
一體證知垂攝受。
智旭無始至今。
迷三寶之本性。
淪六道以往還。
僻禀邪宗。
恒違出要。
妄希捷徑。
不了真乘。
尚幸夙因微善。
獲聞正法毗尼。
于前安居日。
供阄陳志。
今三月告終。
僧将自恣。
複供頂香六炷。
三炷求鑒根機。
授我明決。
唯聽聖命。
心無适莫。
三炷随阄皆發三誓。
若得三歸阄。
盡未來際。
誓不離佛。
誓不離法。
誓不離僧。
得優婆塞沙彌阄。
誓不妄菩提心。
誓作外護。
助興正法。
誓供養如法比丘。
得二重受阄。
誓不違奉師之則。
誓五夏依止。
誓十夏未滿不為師。
得相好阄。
誓忘身修忏。
誓不違願先畜弟子。
誓未見相不講演。
除結伴清淨法施。
得餘二阄。
誓不濫度人。
贻羞法道。
誓不改人法名。
誓與同志如說行。
不逐名利涉世事。
但秉正法。
以俟後賢。
三寶龍天。
必垂哀攝。
【禮淨土忏文】 敬禮能仁無量壽。
二土法寶教行理。
觀音勢至海衆僧。
無邊三寶鹹加護。
菩薩沙彌智旭。
與法界衆生。
迷真起妄。
背覺合塵。
惑業無窮。
苦果不息。
無始至今。
從未覺悟。
雖逢出要。
罔識進趣。
由是往還六道。
沒溺三塗。
廣造惡因。
僃嬰劇苦。
今以夙時微善。
獲遇真乘。
無柰染習偏強。
淨功莫尅。
違出家初志。
負佛祖深慈。
扼腕論心。
慚天愧地。
爰立勝志。
七日為期。
修行淨土忏儀。
願成念佛三昧。
六時行道。
一意持名。
叩佛圓悲。
必垂妙應。
然香三炷。
供二土三寶。
願三心圓發。
三障頓除。
又十四炷。
拈十四種阄。
一決行藏有四事。
二定占察行法之時有三種。
三至十定占察行儀有八事。
十一決金光明忏有三種。
十二定誦滅定業之時有七種。
十三決般舟三昧有五種。
十四定注經前後緩急有十八種。
是中詳悉。
佛自見知。
願賜洪慈。
除我疑惑。
伏願分毫之善。
等施含生。
稱法性以無窮。
乘願輪而自在。
見聞随喜。
惡滅善生。
契會寂光。
同歸常樂。
盡法界有情。
無一不生極樂。
而極樂不增。
盡法界微塵。
無一不現極樂。
而極樂不減。
徹悟無生。
而熾然往生。
了知不去。
而确爾求去。
大闡彌陀法化。
廣破儱侗邪宗。
深符釋迦願輪。
力挽支離淺學。
度五濁于九品。
淨四土于一心。
虛空可隕。
我願不灰。
願佛法僧。
證明攝受。
【禮金光明忏文(甲戌)】 智旭。
自念生逢法亂。
不遇真乘。
内因旣微。
外緣亦薄。
魔障數侵。
淨業罔就。
觀人省己。
愧慮驚心。
幸值最勝經王。
吉祥妙忏。
更幸清淨僧衆。
如法行持。
爰發虔心。
然香供養。
一奉供釋迦文佛。
阿閦佛等。
一切世尊。
願與一切衆生。
速發菩提心。
紹隆佛種。
二奉供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經。
願與一切衆生。
速得深廣慧。
悟入法海。
三奉供信相菩薩。
金光明等一切三乘聖衆。
願與一切衆生。
速證入解脫。
同登法流。
四為梵釋八部聖衆供三寶。
願增長威神。
護持梵行。
五為第一威德吉祥大天供三寶。
願不違本誓。
示我吉祥。
六至十一。
奉供某師。
(列六師幷願語不錄)十二至十四。
奉為恩師某供三寶。
忏假稱悟道妄評公案之罪。
妄造忏法謗毀先聖之罪。
損尅大衆錯因昧果之罪。
諸如此罪。
願悉消除。
或不可除。
願皆代受。
令現前病苦。
速得痊安。
若大限莫逃。
竟登安養。
十五至十七。
奉為外護沙彌(列名者六人)檀越(列名者三人)行人衆等供三寶。
十八至二十。
奉為比丘某知友(列五居士)亡友(列名者三人)供三寶。
(上願語俱不錄)二十一普為見聞若不見聞。
及十方三世無窮無盡。
一切衆生。
供三寶。
願皆頓悟金光明海。
永斷惑業苦輪。
唯願三寶。
證明攝受。
重複至誠。
五體投地。
然香三炷。
一奉為比丘某供三寶。
願堅固忍力。
不弛弘願。
二奉為震旦國主兆民供三寶。
願常享太平豐樂。
不遭離亂饑荒。
魔外潛蹤。
正法昌熾。
三為自身供三寶。
願憫凡愚。
必加哀護。
從今以後。
淨業日增。
夙習煩惱。
心心伏斷。
脫愛見輪。
證寂光境。
念念不違慈父。
時時得覩樂邦。
普與含生。
齊成正覺。
【講金光明忏告文(乙亥)】 智旭與法界衆生。
自迷法性。
幻作塵勞。
貪嗔癡慢。
日夜熾然。
淫盜殺妄。
長時不息。
緻使三塗鼎沸。
八苦交煎。
災異頻仍。
饑荒洊至。
幹戈搔擾。
魔外縱橫。
悲同分妄見。
長夜難開。
痛循業自招。
出離無助。
茲遇邀請功德大天。
發心專求拯拔。
講補助忏儀一卷。
日随喜行法一壇。
于圓滿日。
然香二十一炷。
一二三。
奉供本師寶華璢璃四方四佛等。
盡金光明經中一切諸佛。
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經。
信相菩薩盡經内一切聖衆。
四五。
奉為大梵帝釋護世四王等。
第一威德成就衆事大功德天供三寶。
伏願增長威神。
令此國中風祥雨順。
物阜時雍。
幹戈永息。
疾疫消除。
聖主播仁慈之化。
群臣竭忠荩之良。
六七八。
自忏身口意業供三寶。
伏願慈威。
折伏攝受。
九至十二。
奉為四師。
(列四師名不錄)十三至十五。
奉為忏師外護随喜供三寶。
(上願語俱不錄)十六。
奉為結伴同修諸友供三寶。
願各秉遠志。
共集真猷。
十七。
奉為護正法輪發弘誓願某等(列五居士)供三寶。
伏願各增福慧。
自離障緣。
十八。
奉為缁門實德有志賢人道震照渠等供三寶。
伏願解行齊修。
二嚴克僃。
十九。
代為惡魔眷屬外道流裔某某某某某某等供三寶。
深求忏悔。
伏願三寶威神。
愍彼見濁。
或默示感通。
令反邪歸正。
還度群迷。
或速彰黜罰。
令消除退散。
莫惑凡愚。
若罪惡障力。
決不能悔悟消融。
智旭願皆代受。
若善根斷盡。
終不可速救者。
智旭願以無始至今。
所有一毫之善。
皆施與之。
令其速悟。
二十二十一。
奉為十戒阇黎出家阇黎及某等覺靈亡父母及一切親緣眷屬供三寶。
(願語俱不錄)以此然香發願功德。
悉施法界衆生。
願皆悟入金光明海。
以清淨業。
感吉祥天。
擁衆常護。
皆能以财以法。
攝化一切。
各各改惡從善。
反邪歸正。
皆能修身修戒。
修心修慧。
皆知鼠卽鳥空之解為非。
皆知佛法自有真脈。
非可僭傳。
皆知聰明穿鑿鬼家活計。
徒增謗法之愆。
不療生死之苦。
皆能妄身舍命。
專求正法。
自利利他。
由能應念修行一切供養。
奉供三寶故。
心常清淨無染著。
由能了達一切法空故。
不舍莊嚴佛土。
成就衆生。
由能了達淨穢平等故。
熾然求生極樂世界。
由能深信心佛衆生三無差别故。
精修念佛三昧。
不作無佛無衆生想。
由能徹證持犯性空故。
以三聚淨戒。
攝化一切。
由能遠離聲聞辟支佛意故。
受持比丘清淨戒律。
常能演說戒卽摩诃衍。
由能了知法性無增減進退故。
方便增進一切善根。
由能深入大定故。
恒普現威儀。
由能究竟無相智慧故。
不舍一切諸相。
由能悟入離文字法故。
不離文字談解脫相。
由能證徹無依無住大般涅槃故。
數示生滅。
于三界中廣作利益。
由能念念徧知一切法界衆生界事故。
不舍方便。
示學一切法門。
由能遊戲生死故。
而無染污。
由能深觀涅槃故。
而不取證。
由能了知煩惱生死卽菩提涅槃故。
不作一想。
不作二想。
由能念念沐浴法流故。
不舍作法取相之事。
常能演說一一法。
一一相。
皆卽法界當體無生。
已發如是大願竟。
廣大如法界。
究竟如虛空。
恭唯金光明海。
同體三寶。
成就衆事。
大功德天。
速如所願。
滿菩提願。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二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三 【九華地藏塔前願文(丙子三月)】 【十周願文(六月初一日)】 【持呪文】 【閱藏願文】 【完梵網告文(丁醜)】 【滅定業呪壇忏願文】 【陳罪求哀疏(戊寅)】 【為如是師六七禮忏疏(己卯)】 【盂蘭盆大齋報恩普度道場總别合疏(己卯)】 願文三 【九華地藏塔前願文(丙子三月)】 稽首慈悲大願王。
本源心地如來藏。
善安慰說真救世。
現聲聞相護法者。
願承本誓度衆生。
鑒我微忱垂加護。
智旭。
夙造深殃。
丁茲末世。
雖受戒品。
輕犯多端。
雖習禅思。
粗惑不斷。
讀誦大乘。
僅開義解。
稱念名号。
未入三摩。
外覩魔黨縱橫。
痛心疾首。
内見煩惱紛動。
愧地慚天。
複由惡業。
僃受病苦。
痛娑婆之弊惡。
歎沉溺之無端。
由是扶病入山。
求哀大士。
矢菩提于永劫。
付身命于浮雲。
臂香六炷。
三炷供忉利勝會。
化身無數。
大集勝會。
現聲聞相。
六根聚會。
善巧說法地藏菩薩摩诃薩。
一炷悔三業重失。
生來殺業淫機。
謗三寶罪。
口過惡念。
乃至舊歲染疾後。
種種不盡如法。
如是等願盡消除。
一炷為求四願。
律儀清淨。
斷惑證真。
長康無病。
廣作福事。
一炷為決疑網。
若先禮忏。
求淨律儀。
若先習禅。
斷除煩惑。
若先閱藏。
以開慧解。
若先立行。
以廣福緣。
唯願救世真士。
大智開士。
一切知見者。
于諸衆生得不忘念者。
必垂哀鑒。
開我迷雲。
我複于大慈悲父前。
瀝血銘心。
作如是願。
如一衆生未成佛。
終不先自取泥洹。
傥夙業因緣。
牽入惡道。
願菩薩弘慈。
常覺悟我。
使我念念憶菩提心。
令菩提心相續不斷。
若夙障稍輕。
願大士威神。
令我早成念佛三昧。
決生阿彌陀佛世界。
乘本願力。
無邊刹海。
化度有情。
盡未來際。
無有疲厭。
【十周願文(六月初一日)】 稽首釋迦大聖尊。
十方克盡人倫者。
真實至孝真實忠。
真實禮誼真師友。
所說究竟真實法。
真實如法修行僧。
我今哀請垂護持。
願賜慈悲同作證。
智旭。
生逢末世。
福慧并微。
蒙二親獨養深恩。
罔知攸答。
始則違親教命。
造謗佛诽法重愆。
旣而稍解真乘。
棄生事死葬俗典。
雖欲尅期取果。
頓舍家緣。
實乃夙障偏多。
久滞凡地。
追初志而涕泗慚惶。
念未來而痛心酸鼻。
世出世法。
均資未得。
生後世報。
嬰苦無疑。
由是自持經呪(列經三千卷。
呪二千萬。
佛名号一萬。
俱不錄)。
然香三炷彙諸善友所持經呪(列比丘沙彌優婆塞三十八人。
共持諸經律。
四千八百零七部。
背經論各一部。
偈一百萬。
諸呪品二百
何以導人。
扼腕論心。
誠堪愧恥。
今于大悲淨壇之次。
日課梵網戒經一卷。
修行四十八願。
念阿彌陀佛千聲。
持金光明經空品一卷。
複總持大悲呪萬徧。
佛頂呪千徧。
以為斷惑方便。
及為過現某等各持經呪。
專申回向。
建壇日然頂香五炷。
今完滿日。
複然臂香二十一炷。
供盧舍那佛。
釋迦牟尼。
阿彌陀佛。
千光王靜住佛。
九十九億殑伽沙佛。
正法明佛。
十方三世諸佛。
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大般涅槃經。
大悲心陀羅尼。
悉怛多般怛啰神呪。
滅定業真言。
顯密一切法藏。
供觀世音。
地藏菩薩。
大勢至。
總持王。
日光。
月光。
寶王。
藥王。
藥上菩薩。
華嚴。
大莊嚴。
寶藏。
德藏。
金剛藏。
虛空藏菩薩。
彌勒。
普賢。
文殊師利。
十方三世一切菩薩。
供摩诃迦葉。
優婆離。
阿難。
一切聲聞緣覺賢聖僧。
供初來震旦摩騰竺法蘭。
初往西幹法顯尊者。
淨土教主遠公尊者。
求見舍利。
康僧會尊者。
禅宗初祖達摩尊者。
天台智者大師。
相宗玄奘法師。
清涼澄觀國師。
會歸宗鏡永明大師。
重振僧風達觀大師。
及私淑戒法雲栖宏和尚。
現夢接引憨山清師祖等。
如是一切三寶師僧。
我供養已。
投地披肝。
作如是白。
願我三業。
究竟清淨。
身不犯纖塵。
口無諸掉失。
意永離愛見。
願父母及無始父母衆等。
同生淨土。
願同行比丘。
(九人)發深悲願。
披堅忍铠。
願外護比丘某等。
(列名者八人)深愛正法。
曲體衆僧。
願随喜比丘某。
成就忍力。
密荷法門。
願某等。
(列名者三人)痛懲時弊。
力追古風。
願同盟比丘某。
平等大悲。
愍念剛惡。
願某深開教眼。
精曉毗尼。
願某成就開智。
廣達真宗。
願某等。
(列名者七人)克除習氣。
深入法門。
願某痛念無常。
深思出要。
永除谄诳。
成就真因。
願外護沙彌及行人某等。
(列名者十人)成就深因。
希求實果。
願某等。
(列名者九人)精求出要。
矢志蓮邦。
願某等(列名者八人)三學兼修。
二嚴等僃。
願破戒闡提某等。
(出四名)從緣警悟。
頓革邪心。
深信因果。
早求滅罪。
願檀護某。
以圓通慧。
修稱性福。
願某等(列名者十六人)成出世法。
脫愛使纏。
願亡故比丘(十一人)沙彌某等(列名者六人)處士某。
俱脫幽塗。
徑歸樂土。
願亡故往生淨土優婆夷盧智福。
蓮開上品。
果記一生。
以如意通。
廣度含識。
以上然香發願功德。
上報佛恩。
下挽劫濁。
願一切持律者。
實洞開遮持犯之源。
深悟定共道共之法。
不以積訛自私。
不以習陋滅法。
常補佛處。
不類羺羊。
一切演教者。
解行雙修。
教觀并舉。
精嚴律檢。
通達禅思。
不同說食數寶。
善能随文獲證。
一切禅思者。
明識是非。
了别邪正。
不堕暗證坑。
不起增上慢。
真參實悟。
信戒信聞。
一切修淨業者。
信卽事之理。
悟卽佛之心。
不撥相而高譚自性。
不輕視而認作退休。
披菩提誓铠。
合法藏願輪。
一切習瑜伽者。
深達顯密圓宗。
清淨三輪施化。
革除戲習。
守護禁儀。
不妄教授。
不輕舉行。
蒙諸佛矜憐。
免鬼神嗔罰。
一切營福業者。
深信罪福。
嚴持因果。
遠離世法。
興揚正化。
回有為業。
趣無漏乘。
又願以前諸願。
悉嚴淨土。
總向西方。
臨命終時。
更無他念。
親覩慈尊。
聖衆接引。
應時化生。
旋聞妙法。
随證無生。
成就十種身輪。
廣度法界含識。
唯觀音大士。
地藏慈尊。
哀愍覆護。
令我願不退不沒。
不失不忘。
滿菩提行。
【禮淨土忏文(癸酉)】 比丘智旭等。
曠大劫來。
至于今日。
旣迷本性。
恒在輪回。
三業六根。
無惡不造。
五趣八難。
無苦不嘗。
暗識相傳。
曾弗覺悟。
死生浩漫。
解脫何期。
茲值大乘。
得生微信。
快聞淨土。
宜速知歸。
勤精進而已憾其遲。
更怠緩而拟将何及。
爰發懇心。
共期三時。
修往生之願儀。
矢七日以無襍。
六時行道。
四威攝心。
仰叩圓悲。
必垂妙應。
願深求正法。
不染情塵。
行與志齊。
道追古聖。
盡舍緣務。
痛念無常。
八風不動。
四誓莫移。
乃至外護行人。
并植深因。
同歸淨土。
師僧父母。
歴劫親緣。
法界靈蠢。
過現有情。
蒙法藏之願光。
承阿彌之慈力。
三障頓除。
四土等淨。
以此發願功德。
總報三有四恩。
同圓種智。
【西湖寺安居疏】 一心歸命。
梵網教主。
盧舍那佛。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菩薩心地品。
毗柰邪藏。
三乘十二分教。
一切尊法。
觀音勢至。
文殊普賢。
地藏彌勒等。
一切菩薩。
優波離。
迦葉阿難。
西天東土。
一切聖師。
願展慈光。
同垂悲濟。
伏念諸佛滅後。
以戒為師。
三無漏學。
以戒為首。
秉羯磨而如說修行。
名為正法住世。
依律藏而和合共學。
斯令僧寶不澌。
深嗟末運。
罔識良模。
持犯總自不知。
源委何嘗略讨。
或恣行非法。
或癡若啞羊。
或離事談空。
或執相迷旨。
緻使覺皇巧便。
埋沒湮沈。
邪見稠林。
蔓延滋茂。
旣忝如來之[胤丿]。
寕無離忝之悲。
爰發勝心。
糾我同志。
結期蘭若。
讨論毗尼。
(叙外護缁素回向皆不錄)伏願外魔不擾。
内障不侵。
紹隆僧種。
圓證佛乘。
悟開權顯實之旨。
合扶律談常之印。
以淨戒真因。
登淨土極果。
津梁劫濁。
摧伏魔邪。
報釋迦之深恩。
滿阿彌之大願。
【前安居日供阄文】 崇祯癸酉前安居日。
菩薩戒比丘智旭。
然香十炷。
奉供徧一切處淨滿大覺。
示滅雙林。
真實常住。
本師慈父。
一體三寶。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梵網尊經。
毗柰邪藏。
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地藏彌勒。
兩土二侍。
金剛藏。
虛空藏。
藥王。
藥上。
玄通華光主。
華光王大智明等。
十方三世一切菩薩。
優波離。
迦葉。
阿難。
馬鳴。
龍樹。
一切僧寶。
願以大慈悲力。
折伏剛強力。
攝受善根力。
現前證明。
智旭。
本謗法人。
幸聞地藏尊經。
發心救苦。
書慈悲忏法。
複斷酒辛。
聽大佛頂經。
決志出家。
閱憨山方便語。
矢心參究。
舍母逃逝。
誓明大事。
旣多障緣。
仍悲法亂。
因思誠訓。
以戒為師。
俯仰斯時。
誰堪作範。
乃棄衣單。
千裡陳情。
雲栖塔前。
頂受四分戒本。
一載後。
求菩薩律儀。
遂檢全藏。
輯錄要略。
但圖自利。
未暇化他。
不意事成。
漸至流布。
然旣再三飜讀。
深知時弊多端。
不忍随俗誵訛。
共蝕如來正法。
而自受具。
心雖殷重。
佛制未周。
爰作八阄。
虔問三寶。
若智旭比丘戒。
從心感得。
十夏行持。
當得作和尚阄。
若得戒前。
輕犯未淨。
當得禮忏作和尚阄。
先行忏法。
若未得不成遮難。
或已得未堪作範。
當得見相好作和尚阄。
禮忏求相。
若不成難而未得。
當得重受阄。
如法秉受。
更滿十夏。
若成盜難而通忏。
當得禮忏重受阄。
若已成難。
當得菩薩沙彌阄。
若不許沙彌法。
當得菩薩優婆塞阄。
若一切戒法悉遮。
當得但三歸阄。
嗚呼。
不敢師心者。
此生之出處。
不可忘廢者。
曠劫之弘誓。
但進退語默。
弱識豈能自知。
逆順與奪。
正覺自然随器。
仰對三寶。
刳瀝一心。
若得作和尚等三阄。
誓忘身命。
護持正法。
寕受劇苦。
作真聲聞。
不為利名。
作假大乘。
若得重受等二阄。
敦弟子職。
誓不藐法。
若得菩薩沙彌阄。
誓尊養比丘。
護持僧寶。
若得菩薩優婆塞阄。
誓以身命護正法。
終不迷失菩提心。
若得但三歸阄。
誓服役佛法僧閑。
種種方便。
摧邪顯正。
我以質直心。
殷重心。
護正法心。
度衆生心。
伏魔外心。
除巧僞心。
向一體三寶。
供如是阄。
發如是願。
從今日迄自恣日。
現前大衆。
日持大悲呪一徧。
自修梵網忏法日一時。
以求加被。
願三寶大衆。
護法天龍。
同垂哀鑒。
重複說偈曰。
三寶護一切。
同體無差别。
我悲劫濁苦。
法亂邪風熾。
願續正法燈。
照世開迷惑。
内護及外護。
未蔔當安從。
救世大悲者。
知我夙世根。
應以何等位。
自利及利他。
願扶律談常。
從境而發谛。
徹悟聲聞法。
同歸無上印。
終不作對待。
隔别諸邪見。
我哀迷惑者。
觸事生執著。
律昧持犯源。
唯事衣與鉢。
教失觀行旨。
但著名句味。
禅道迷綱宗。
流入一機境。
或但尚工夫。
或專求向上。
或強鑿悟門。
或幷棄正解。
執藥反成疴。
戲論妨實詣。
淨土圓頓法。
多視作權機。
不發菩提心。
但作偷閑法。
不修淨戒因。
空希淨妙果。
密部大威神。
飜成世流布。
穢襍不堪聞。
幾同兒豎戲。
如來無量劫。
修習最殷勤。
得此難思法。
度我諸含識。
雲何至今日。
衰替不忍觀。
我本具縛人。
自哀哀一切。
以何方便力。
重顯正法輪。
仰學至誠心。
深心回向心。
然香表無盡。
待命無他向。
【自恣日拈阄文】 稽首法界淨滿覺。
正法毗尼淨性海。
權實聖賢常住忏。
一體證知垂攝受。
智旭無始至今。
迷三寶之本性。
淪六道以往還。
僻禀邪宗。
恒違出要。
妄希捷徑。
不了真乘。
尚幸夙因微善。
獲聞正法毗尼。
于前安居日。
供阄陳志。
今三月告終。
僧将自恣。
複供頂香六炷。
三炷求鑒根機。
授我明決。
唯聽聖命。
心無适莫。
三炷随阄皆發三誓。
若得三歸阄。
盡未來際。
誓不離佛。
誓不離法。
誓不離僧。
得優婆塞沙彌阄。
誓不妄菩提心。
誓作外護。
助興正法。
誓供養如法比丘。
得二重受阄。
誓不違奉師之則。
誓五夏依止。
誓十夏未滿不為師。
得相好阄。
誓忘身修忏。
誓不違願先畜弟子。
誓未見相不講演。
除結伴清淨法施。
得餘二阄。
誓不濫度人。
贻羞法道。
誓不改人法名。
誓與同志如說行。
不逐名利涉世事。
但秉正法。
以俟後賢。
三寶龍天。
必垂哀攝。
【禮淨土忏文】 敬禮能仁無量壽。
二土法寶教行理。
觀音勢至海衆僧。
無邊三寶鹹加護。
菩薩沙彌智旭。
與法界衆生。
迷真起妄。
背覺合塵。
惑業無窮。
苦果不息。
無始至今。
從未覺悟。
雖逢出要。
罔識進趣。
由是往還六道。
沒溺三塗。
廣造惡因。
僃嬰劇苦。
今以夙時微善。
獲遇真乘。
無柰染習偏強。
淨功莫尅。
違出家初志。
負佛祖深慈。
扼腕論心。
慚天愧地。
爰立勝志。
七日為期。
修行淨土忏儀。
願成念佛三昧。
六時行道。
一意持名。
叩佛圓悲。
必垂妙應。
然香三炷。
供二土三寶。
願三心圓發。
三障頓除。
又十四炷。
拈十四種阄。
一決行藏有四事。
二定占察行法之時有三種。
三至十定占察行儀有八事。
十一決金光明忏有三種。
十二定誦滅定業之時有七種。
十三決般舟三昧有五種。
十四定注經前後緩急有十八種。
是中詳悉。
佛自見知。
願賜洪慈。
除我疑惑。
伏願分毫之善。
等施含生。
稱法性以無窮。
乘願輪而自在。
見聞随喜。
惡滅善生。
契會寂光。
同歸常樂。
盡法界有情。
無一不生極樂。
而極樂不增。
盡法界微塵。
無一不現極樂。
而極樂不減。
徹悟無生。
而熾然往生。
了知不去。
而确爾求去。
大闡彌陀法化。
廣破儱侗邪宗。
深符釋迦願輪。
力挽支離淺學。
度五濁于九品。
淨四土于一心。
虛空可隕。
我願不灰。
願佛法僧。
證明攝受。
【禮金光明忏文(甲戌)】 智旭。
自念生逢法亂。
不遇真乘。
内因旣微。
外緣亦薄。
魔障數侵。
淨業罔就。
觀人省己。
愧慮驚心。
幸值最勝經王。
吉祥妙忏。
更幸清淨僧衆。
如法行持。
爰發虔心。
然香供養。
一奉供釋迦文佛。
阿閦佛等。
一切世尊。
願與一切衆生。
速發菩提心。
紹隆佛種。
二奉供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經。
願與一切衆生。
速得深廣慧。
悟入法海。
三奉供信相菩薩。
金光明等一切三乘聖衆。
願與一切衆生。
速證入解脫。
同登法流。
四為梵釋八部聖衆供三寶。
願增長威神。
護持梵行。
五為第一威德吉祥大天供三寶。
願不違本誓。
示我吉祥。
六至十一。
奉供某師。
(列六師幷願語不錄)十二至十四。
奉為恩師某供三寶。
忏假稱悟道妄評公案之罪。
妄造忏法謗毀先聖之罪。
損尅大衆錯因昧果之罪。
諸如此罪。
願悉消除。
或不可除。
願皆代受。
令現前病苦。
速得痊安。
若大限莫逃。
竟登安養。
十五至十七。
奉為外護沙彌(列名者六人)檀越(列名者三人)行人衆等供三寶。
十八至二十。
奉為比丘某知友(列五居士)亡友(列名者三人)供三寶。
(上願語俱不錄)二十一普為見聞若不見聞。
及十方三世無窮無盡。
一切衆生。
供三寶。
願皆頓悟金光明海。
永斷惑業苦輪。
唯願三寶。
證明攝受。
重複至誠。
五體投地。
然香三炷。
一奉為比丘某供三寶。
願堅固忍力。
不弛弘願。
二奉為震旦國主兆民供三寶。
願常享太平豐樂。
不遭離亂饑荒。
魔外潛蹤。
正法昌熾。
三為自身供三寶。
願憫凡愚。
必加哀護。
從今以後。
淨業日增。
夙習煩惱。
心心伏斷。
脫愛見輪。
證寂光境。
念念不違慈父。
時時得覩樂邦。
普與含生。
齊成正覺。
【講金光明忏告文(乙亥)】 智旭與法界衆生。
自迷法性。
幻作塵勞。
貪嗔癡慢。
日夜熾然。
淫盜殺妄。
長時不息。
緻使三塗鼎沸。
八苦交煎。
災異頻仍。
饑荒洊至。
幹戈搔擾。
魔外縱橫。
悲同分妄見。
長夜難開。
痛循業自招。
出離無助。
茲遇邀請功德大天。
發心專求拯拔。
講補助忏儀一卷。
日随喜行法一壇。
于圓滿日。
然香二十一炷。
一二三。
奉供本師寶華璢璃四方四佛等。
盡金光明經中一切諸佛。
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經。
信相菩薩盡經内一切聖衆。
四五。
奉為大梵帝釋護世四王等。
第一威德成就衆事大功德天供三寶。
伏願增長威神。
令此國中風祥雨順。
物阜時雍。
幹戈永息。
疾疫消除。
聖主播仁慈之化。
群臣竭忠荩之良。
六七八。
自忏身口意業供三寶。
伏願慈威。
折伏攝受。
九至十二。
奉為四師。
(列四師名不錄)十三至十五。
奉為忏師外護随喜供三寶。
(上願語俱不錄)十六。
奉為結伴同修諸友供三寶。
願各秉遠志。
共集真猷。
十七。
奉為護正法輪發弘誓願某等(列五居士)供三寶。
伏願各增福慧。
自離障緣。
十八。
奉為缁門實德有志賢人道震照渠等供三寶。
伏願解行齊修。
二嚴克僃。
十九。
代為惡魔眷屬外道流裔某某某某某某等供三寶。
深求忏悔。
伏願三寶威神。
愍彼見濁。
或默示感通。
令反邪歸正。
還度群迷。
或速彰黜罰。
令消除退散。
莫惑凡愚。
若罪惡障力。
決不能悔悟消融。
智旭願皆代受。
若善根斷盡。
終不可速救者。
智旭願以無始至今。
所有一毫之善。
皆施與之。
令其速悟。
二十二十一。
奉為十戒阇黎出家阇黎及某等覺靈亡父母及一切親緣眷屬供三寶。
(願語俱不錄)以此然香發願功德。
悉施法界衆生。
願皆悟入金光明海。
以清淨業。
感吉祥天。
擁衆常護。
皆能以财以法。
攝化一切。
各各改惡從善。
反邪歸正。
皆能修身修戒。
修心修慧。
皆知鼠卽鳥空之解為非。
皆知佛法自有真脈。
非可僭傳。
皆知聰明穿鑿鬼家活計。
徒增謗法之愆。
不療生死之苦。
皆能妄身舍命。
專求正法。
自利利他。
由能應念修行一切供養。
奉供三寶故。
心常清淨無染著。
由能了達一切法空故。
不舍莊嚴佛土。
成就衆生。
由能了達淨穢平等故。
熾然求生極樂世界。
由能深信心佛衆生三無差别故。
精修念佛三昧。
不作無佛無衆生想。
由能徹證持犯性空故。
以三聚淨戒。
攝化一切。
由能遠離聲聞辟支佛意故。
受持比丘清淨戒律。
常能演說戒卽摩诃衍。
由能了知法性無增減進退故。
方便增進一切善根。
由能深入大定故。
恒普現威儀。
由能究竟無相智慧故。
不舍一切諸相。
由能悟入離文字法故。
不離文字談解脫相。
由能證徹無依無住大般涅槃故。
數示生滅。
于三界中廣作利益。
由能念念徧知一切法界衆生界事故。
不舍方便。
示學一切法門。
由能遊戲生死故。
而無染污。
由能深觀涅槃故。
而不取證。
由能了知煩惱生死卽菩提涅槃故。
不作一想。
不作二想。
由能念念沐浴法流故。
不舍作法取相之事。
常能演說一一法。
一一相。
皆卽法界當體無生。
已發如是大願竟。
廣大如法界。
究竟如虛空。
恭唯金光明海。
同體三寶。
成就衆事。
大功德天。
速如所願。
滿菩提願。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二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三 【九華地藏塔前願文(丙子三月)】 【十周願文(六月初一日)】 【持呪文】 【閱藏願文】 【完梵網告文(丁醜)】 【滅定業呪壇忏願文】 【陳罪求哀疏(戊寅)】 【為如是師六七禮忏疏(己卯)】 【盂蘭盆大齋報恩普度道場總别合疏(己卯)】 願文三 【九華地藏塔前願文(丙子三月)】 稽首慈悲大願王。
本源心地如來藏。
善安慰說真救世。
現聲聞相護法者。
願承本誓度衆生。
鑒我微忱垂加護。
智旭。
夙造深殃。
丁茲末世。
雖受戒品。
輕犯多端。
雖習禅思。
粗惑不斷。
讀誦大乘。
僅開義解。
稱念名号。
未入三摩。
外覩魔黨縱橫。
痛心疾首。
内見煩惱紛動。
愧地慚天。
複由惡業。
僃受病苦。
痛娑婆之弊惡。
歎沉溺之無端。
由是扶病入山。
求哀大士。
矢菩提于永劫。
付身命于浮雲。
臂香六炷。
三炷供忉利勝會。
化身無數。
大集勝會。
現聲聞相。
六根聚會。
善巧說法地藏菩薩摩诃薩。
一炷悔三業重失。
生來殺業淫機。
謗三寶罪。
口過惡念。
乃至舊歲染疾後。
種種不盡如法。
如是等願盡消除。
一炷為求四願。
律儀清淨。
斷惑證真。
長康無病。
廣作福事。
一炷為決疑網。
若先禮忏。
求淨律儀。
若先習禅。
斷除煩惑。
若先閱藏。
以開慧解。
若先立行。
以廣福緣。
唯願救世真士。
大智開士。
一切知見者。
于諸衆生得不忘念者。
必垂哀鑒。
開我迷雲。
我複于大慈悲父前。
瀝血銘心。
作如是願。
如一衆生未成佛。
終不先自取泥洹。
傥夙業因緣。
牽入惡道。
願菩薩弘慈。
常覺悟我。
使我念念憶菩提心。
令菩提心相續不斷。
若夙障稍輕。
願大士威神。
令我早成念佛三昧。
決生阿彌陀佛世界。
乘本願力。
無邊刹海。
化度有情。
盡未來際。
無有疲厭。
【十周願文(六月初一日)】 稽首釋迦大聖尊。
十方克盡人倫者。
真實至孝真實忠。
真實禮誼真師友。
所說究竟真實法。
真實如法修行僧。
我今哀請垂護持。
願賜慈悲同作證。
智旭。
生逢末世。
福慧并微。
蒙二親獨養深恩。
罔知攸答。
始則違親教命。
造謗佛诽法重愆。
旣而稍解真乘。
棄生事死葬俗典。
雖欲尅期取果。
頓舍家緣。
實乃夙障偏多。
久滞凡地。
追初志而涕泗慚惶。
念未來而痛心酸鼻。
世出世法。
均資未得。
生後世報。
嬰苦無疑。
由是自持經呪(列經三千卷。
呪二千萬。
佛名号一萬。
俱不錄)。
然香三炷彙諸善友所持經呪(列比丘沙彌優婆塞三十八人。
共持諸經律。
四千八百零七部。
背經論各一部。
偈一百萬。
諸呪品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