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贊

關燈
是處。

     一切暗影及塵埃,極樂世界都無此。

     諸聖伽藍悉清淨,若有昏暗無是處。

     光明遍滿充一切,壽命究竟永恒安。

     珍重歡樂元無間,慈心真寶亦常寬。

     常樂歡喜無停息,暢悅心意寶香中, 不計年月及時日,豈慮命盡有三終? 一切諸聖無生滅,無常殺鬼不侵害。

     不行淫欲無穢妊,豈得說言有癡愛? 敗壞男女雄雌體,生死無常淫欲果, 極樂世界都無此,處所清淨無災禍。

     光明界中諸聖尊,遠離懷胎無聚散; 遍國安甯不驚怖,元無怕懼及荒亂。

     皆從活語妙言中,聖衆變化緣斯現。

     一一生化本莊嚴,各各相似無别見。

     國土大小皆相類,寺觀安居複無異。

     各放光明無限量,壽命究竟無年記。

     諸邊境界恒安靜,性相平等地無異。

     三常五大鎮相晖,彼言有暗元無是。

     斯乃名為常樂國,諸佛明使本生緣。

     無有三災及八難,生老病死不相遷。

     斯乃如如一大力,忙你明使其宣示。

     能闡生緣真正路,聖衆普會得如是。

     第一旬齋默結願用之。

     稱贊忙你具智王,及以五明清淨體; 稱贊一切諸明使,及以護持正法者! 過去一切慈父等,過去一切慕阇輩, 過去一切拂多誕,過去一切法堂主, 具戒男女解脫者,并至安樂普稱歎; 亡沒沉輪諸聽者,衆聖救将達彼岸! 右,三行三禮至于亡沒聽者,任依梵音唱亡人名,然依後續後續。

     一切信施士女等,于此正法結緣者, 倚托明尊解脫門,普願離諸生死苦! 今日所造諸功德,請收明使盡迎将; 一切天仙善神等,平安遊止去災殃。

     一切法堂伽藍所,諸佛明使願遮防; 内外安甯無鄣礙,上下和合福延長! 第二凡常日結願用之。

     稱贊忙你具智王,及以光明妙寶身; 稱贊護法諸明使,及以廣大慈父等! 慕阇常願無礙遊,多誕所至平安住, 法堂主上加歡喜,具戒師僧增福力, 清淨童女策令勤,諸聽子等唯多悟, 衆聖遮護法堂所,我等常寬無憂慮! 右,三行三劄,立者唱了,與前偈結,即合衆同聲言“我等上相……” 我等上相悟明尊,遂能信受分别說。

     大聖既是善業體,願降慈悲令普悅! 若“我等上相”既了,衆人并默,尊者即誦《阿拂利偈》,次雲“光明妙身”結。

     光明妙身速解脫,所是施主罪銷亡; 一切師僧及聽子,于此功德同榮念; 正法流通得無礙,究竟究竟願如是! 此偈贊明尊訖,末後結願用之。

     大真資主,十二光王,衆妙世界, 微塵國土,常活妙空,堪褒譽地, 作光明者,忙你尊佛,舍諸罪, 有礙無礙,或時本意,或随他意, 身口思想,諸不善業,我等善衆, 及諸聽者,乞忏罪己,各如本願! 此偈贊日光訖,末後結願用之。

     稱贊微妙大光輝,世間最上最無比! 光明殊特遍十方,十二時中作歡喜。

     大力堪譽慈悲母,骁健踴猛淨活風, 十二船主五收明,及馀無數光明衆。

     各乞愍念慈悲力,請救普厄諸明性, 得離火海大波濤,合衆究竟願如是! 此偈贊盧舍那訖,末後結願用之。

     稱贊裒譽,蘇露沙羅夷,具足丈夫, 金剛相柱,任持世界,充遍一切, 以自妙身,以自大力,利益自許, 孤捿寵子。

    我等今者,不能具贊, 唯願納受,此微啟訟,護助善衆, 常如所願! 此偈贊夷數訖,示後結願用之。

     稱贊淨妙智,夷數光明者, 示現仙童女,廣大心先意。

     安泰一切真如性,再蘇一切微妙體; 病者為與作醫王,苦者為與作歡喜。

     五收明使七船主,忙你慈父光明者! 舍我一切諸愆咎,合衆平安如所願! 此偈贊忙你佛訖,示後結願用之。

     稱贊褒譽,珍重廣大,彼真實主, 最上光王,常明世界,及其聖衆, 忙你法王,明尊許智,諸聖許惠, 從三界外,來生死中,蘇我等性, 為大醫王,作平斷者;開甘露泉, 栽活命樹,救同鄉衆,收光明子, 于柔軟群,作當牧者;塘塹福田, 滋盛苗實,于清淨法,作守護者。

     敬禮威德!慚愧探恩!對無上尊, 對光明衆,深領大恩,慚賀大澤。

     實于我等,除大厄難,作大歡喜; 我等今者,對于諸聖,誠心懇忏: 一切從忙你佛邊所,受上方之鹽 印,日夜堅持,不敢輕慢;我等今 者,于一淨名,決定修行,究竟獲 勝,如先本願! 此偈凡莫日用為結願。

     敬禮及稱贊,常加廣稱歎, 贊此今時日,于諸時最勝! 諸有樂性者,今時入香水, 滲浴諸塵垢,皆當如法住。

     稱贊大威相,充遍于淨法; 自是夷數佛,能蘇諸善種。

     稱贊真實主,大力忙你尊, 能活清淨體,能救諸明性, 願以慈悲眼,普觀此淨衆, 如斯最小群!如斯最小處! 惟願自遮防,恒加力提策, 礙身無礙體,内外常加被! 我等淨法男,諸堅童女輩, 及以諸聽者,究竟如所願! ‘ 此偈凡至莫日,與諸聽者忏悔願文。

     汝等聽者,人各□跪!誠心懇切, 求哀忏悔,對真實父,大慈悲主, 十二光王,涅槃國土;對妙生空, 無邊聖衆,不動不俎,金剛寶地; 對日月宮,二光明殿,各三慈父, 元堪贊譽;盧舍那,大莊嚴柱, 五妙相身,觀音勢至;對今吉日, 堪贊歎時,七寶香池,滿活命水, 有缺七施。

     十戒三印法門,又損五分法身,恒加費用;或斬伐五種草木,或勞役五類衆生,馀有無數愆違,今并洗除忏悔;若至無常之日,脫此可厭肉身。

    諸佛聖賢,前後圍繞;寶船安置,善業自迎,直至平等王前。

    受三大勝,所謂“花冠璎珞,萬種妙衣串佩”。

    善業福德佛性,無窮贊歎。

    又從平等王所,幡花寶蓋,前後圍繞,衆聖歌揚。

    入盧舍那境界,于其境内,道路平正,音聲梵響,周回彌覆。

    從彼直至日月宮殿,而于六大慈父及餘眷屬,各受快樂無窮贊歎。

    又複轉引到于彼岸,遂入涅槃常明世界,與自善業,常受快樂。

    合衆同心,一如上願。

     此偈結諸呗願而乃用之。

     梵音呗響,詞美殊佳,善業同資,普及一切。

    上啟諸天聖衆:荷重光明,願降大慈,增諸福力,舍我合衆之過,及笃信聽人,于一常名,究竟安樂! 此偈為亡者受供結願用之。

     某乙明性,去離肉身,業行不圓,恐沉苦海,惟願二大光明,五分法身,清淨師僧,大慈悲力,救拔彼性,令離輪回,剛強之體,及諸地獄,镬湯爐炭。

    唯願諸佛,哀愍彼性,起大慈悲,與其解脫;自引入于光明世界——本性之處,安樂之境。

    功德力資,依如上願。

     此偈你逾沙忏悔文。

     我今忏悔所,是身口意業,及貪嗔癡行,乃至縱賊毒心,諸根放逸;或疑常住三寶,并二大光明;或損盧舍那,身兼五明子;於師僧父母.諸善知識,起輕慢心,更相毀謗;于七施、十戒,三印法門,若不具修,願罪銷滅! 吉時吉日,翻斯贊呗。

    上願三常舍過及四處法身,下願五級明群乃至十方賢哲,宜為聖言無盡,凡識有崖。

    梵本三千之條,所譯二十馀道;又緣經、贊、呗、願,皆依四處制焉。

    但道明所翻譯者,一依梵本。

    如有樂習學者,先誦諸文,後暫示之,即知次第;其寫者,存心勘校,如法裴治;其贊者,必就明師,須知訛殊。

    于是法門蕩蕩,如日月之高明;法侶行行,若江漢之清肅。

    惟願皇天延祚,寥審忠誠;四海鹹甯,萬人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