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關燈
消如是。

    師雲。

    猶是舊時氣息。

    僧雲喏。

    師雲喏。

    即且緻别作麼。

    僧良久雲。

    一任踣跳。

    師撫掌一下。

    師一日不安。

    僧問訊次乃雲。

    和尚近日尊位如何。

    師雲。

    粥飯頭不了事。

    僧無語。

    師鳴指一下。

    王提刑問琏三生雲。

    某甲四十年為官。

    作麼脫得此塵去生無對。

    師代雲。

    一任踣跳。

    又看上峰路。

    琏雲。

    這個是上峰路。

    提刑雲。

    寺在上頭那。

    琏雲是。

    提刑雲。

    恁麼則不去也。

    琏無語。

    師代雲今日勘破 偈頌 沩山水牯牛 水牯沩山峭峻機。

    分明人類顯幽奇。

    兩途語出分明處。

    夜鳥投林曉複飛 杖林山下竹筋鞭 杖林山下竹筋鞭。

    搭索拏鈎火裡牽。

    拽近不能推放後。

    回旋卻到使君前 北鬥藏身 雲門透法身。

    從此覓疏親。

    盡道和風暖。

    三春寒更新 百丈野狐 語路分明在。

    憑君子細看。

    和雨西風急近火轉加寒 庭前柏 趙州庭前柏。

    眼裡電光掣。

    雲水往來多。

    村翁行步劣 靈雲桃花 雲雲桃花見親切。

    英俊超越古今哲。

    星蔟孤輪明皎潔。

    利刃精輝用無絕。

    玄沙敢保君未徹。

    雲水休話個生滅。

    新羅打鐵燒腳熱。

    磨砻還用三尺雪 麻三斤 同袍參學問通津。

    來扣宗師正佛因為說三斤麻最好。

    三斤天下說尖新。

    幾多匠者頻拈掇。

    柰緣缁侶有疏親。

    餘今更為重秤過。

    那吒太子析全身 興化問雲居何必話 何必不必。

    一七二七。

    龍樹馬鳴。

    焰光透出。

     前三三後三三 前三後三是多少。

    大事光輝明皎皎。

    回頭不見解空人。

    滿目白雲卧荒草 僧請益三妙三訣師以頌示之 第一妙。

    古老門風甚奇要。

    縱去收來總不傷。

    此個縱由堪繼紹 第二妙。

    浩浩途中有多少。

    子細推來對月華。

    未了須明衲僧竅 第三妙。

    高高峰頂猿時嘯。

    孤輪穿透碧潭心。

    翛然自入清平道 第一訣。

    門風盡施設。

    分明萬象分。

    徒勞更立雪 第二訣。

    過去現在說。

    疾焰要須分。

    評量還斷舌 第三訣。

    巧拙定生殺。

    頭頭總鋒铓。

    休論個生滅 潭州雲蓋山會和尚語錄序 李唐朝有禅之傑者。

    馬大師據江西泐潭。

    出門弟子八十有四人。

    其角立者。

    唯百丈海。

    得其大機。

    海出黃檗運。

    得其大用。

    自餘唱導而已。

    運出颙。

    颙出沼。

    沼出念。

    念出昭。

    昭出圓。

    圓出會。

    會初住袁州楊岐。

    後止長沙雲蓋當時謂海得其大機。

    運得其大用。

    兼而得者獨會師欤。

    師二居法席。

    凡越一紀。

    振領提綱。

    應機接誘。

    富有言句。

    不許抄錄。

    衡陽守端上人。

    默而記諸。

    編成一軸。

    愚仰惠師之名久矣。

    因就端求其編軸。

    焚香啟讀。

    大矣哉師之機辯也。

    若巨靈神劈開太華首陽。

    河流迅急曾無凝滞。

    匪上上大乘根器。

    曷能湊之乎。

    端命愚為序。

    貴師之道流傳天下。

    且會師之名與道深。

    于識者悉聞之。

    故不可辭飾。

    但實序其由。

    師袁州宜春人。

    姓冷氏。

    落發于潭州浏陽道吾山。

    俗齡五十四。

    卒于雲蓋山。

    塔存焉。

    皇祐二年。

    仲春既望日。

    湘中苾刍。

    文政述 題楊岐會老語錄 楊岐會老。

    跨三腳驢。

    入水牯牛隊中。

    拽把牽犁。

    種田博飯。

    橫吹玉笛。

    飽吞栗蒲。

    四十年來。

    叢林以為奇特。

    豈不聞。

    三世諸佛說夢。

    諸方老宿說夢。

    是楊岐當日語。

    不知楊岐自作夢後。

    還覺也未。

    若要清風再振舊令重行。

    明眼底人試将此錄看。

    元祐三年立春日。

    無為子楊傑。

    書于望海樓 楊岐方會和尚後錄 楊岐方會和尚後錄 師。

    入院開堂。

    宣疏了。

    師雲。

    大衆。

    大家散去。

    早落二頭三首。

    如不散去。

    今日熱瞞諸人去也。

    宜陽秀水。

    萍實楚江。

    遂升座。

    拈香雲。

    此一瓣香。

    奉為今上皇帝。

    聖壽千秋。

    永昌佛日。

    次一瓣香。

    奉為州縣官僚。

    檀那十信。

    此一瓣香。

    諸人還知落處麼。

    若也知得落處。

    更不須開兩片皮。

    若也不知。

    為先住南源。

    次住石霜。

    今住潭州興化禅寺。

    諸人還識興化麼。

    如不識。

    不免帶累上祖。

    遂趺座。

    維那白槌訖。

    師雲。

    早落第二義。

    大衆散去。

    猶較些子。

    既不散去。

    有疑請問。

    僧問。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師雲。

    隔江打鼓不聞聲。

    僧雲。

    興化的子。

    臨濟兒孫。

    師雲。

    今日因齋慶贊。

    師乃雲。

    更有問話者麼。

    所以道。

    諸供養中。

    法供養最為勝。

    良久雲。

    百千諸佛。

    天下老和尚出世。

    皆以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若向者裡明得去。

    盡與百千諸佛同參。

    若向者裡。

    未能明得。

    楊岐未免惹帶口業。

    況諸人盡是靈山會上。

    受佛付囑底人。

    何須自家退屈。

    還有記得底人麼。

    爾且道。

    靈山末後一句。

    作麼生道。

    如無。

    楊岐今日敗阙。

    以方會。

    俾欲深雲隐拙。

    随衆延時。

    豈謂郡縣官僚。

    洎諸檀信。

    共崇三寶。

    續佛壽命。

    令法久住。

    俾令山僧住持此刹。

    亦非小緣。

    所有一毫之善。

    上祝皇帝萬歲。

    家宰千秋。

    大衆且道。

    今日事作麼生。

    良久雲。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上堂。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

    擔頭不負書。

    師雲。

    心生種種法生。

    心滅種種法滅。

    拈起拄杖。

    卓一下雲。

    大千世界百雜碎。

    捧缽盂向香積世界。

    吃飯去也 上堂。

    僧問。

    如何是不動尊。

    師雲。

    大衆齊着力。

    僧雲。

    與麼則香燈不絕去也。

    師雲。

    且喜勿交涉師乃雲。

    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殿對三門。

    僧堂對廚庫。

    若也會得。

    擔取缽盂拄杖。

    一任天下橫行。

    若也不會。

    更且面壁 上堂。

    僧問。

    如何是佛。

    師雲。

    賊是人做。

    師乃雲。

    萬法是心光。

    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

    隻要今日了。

    山河大地。

    有什麼過。

    山河大地。

    目前諸法。

    總在諸人腳跟下。

    自是諸人不信。

    可謂古釋迦不前。

    今彌勒不後。

    楊岐與麼。

    可謂買帽相頭 上堂。

    心是根。

    法是塵。

    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時光始現。

    心法雙忘性即真。

    遂拍禅床一下雲。

    山河大地何處有也。

    且作麼生道得不受人瞞底句。

    若也道得。

    向十字路頭。

    道将一句來。

    如無。

    楊岐今日失利 上堂。

    一塵才起。

    大地全收。

    遂拈起拄杖雲。

    須彌山上走馬。

    大洋海裡■〈孛〉跳。

    鬧市中忽撞著者個。

    是人知有。

    且道。

    黑地裡穿針一句。

    作麼生道。

    良久雲。

    尋常不欲頻開口。

    為是渾身着衲衣 上堂。

    雲心随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随流認得性。

    無喜複無憂。

    複雲。

    天堂地獄。

    罩卻汝頭。

    釋迦老子。

    在爾腳跟下。

    當明對暗。

    時人知有。

    鬧市裡把将鼻孔來。

    還有道得麼。

    試出來。

    與楊岐出氣。

    如無。

    楊岐今日失利 上堂。

    僧問。

    祖師面壁。

    意旨如何。

    師雲。

    西天人不會唐言。

    僧雲。

    昨日雨落。

    今日天晴。

    是人道得。

    請和尚出格道一句。

    師以兩手捺膝坐。

    僧雲。

    大殺盡力道。

    隻道得一半。

    師雲。

    分身兩處看。

    僧指侍者雲。

    和尚為什麼不着鞋。

    師雲。

    者漆桶。

    僧便禮拜歸衆 師。

    乃舉外道問佛。

    不問有言。

    不問無言。

    世尊良久。

    外道贊歎。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雲。

    令我得入。

    外道去後。

    阿難問世尊雲。

    外道見個什麼。

    便道令我得入。

    世尊雲。

    如世良馬。

    見鞭影而行。

    師雲。

    道吾師兄雲。

    世尊隻眼通三世。

    外道雙眸貫五天。

    道吾師兄。

    善則善矣。

    甚與古人出氣。

    楊岐道。

    金鋀不辨。

    玉石不分。

    大衆要會麼。

    世尊辍已從人。

    外道因齋慶贊。

    遂以拄杖卓一下。

    喝一喝 上堂。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颠倒想。

    不曆僧祇獲法身。

    乃拈拄杖雲。

    拄杖子。

    豈不是法身。

    爾諸人還知麼。

    楊岐今日向水裡倒泥裡■〈馬展〉。

    蓋為諸人頭抵面袋裡。

    三十年後。

    明眼人前。

    不得錯舉。

    以拄杖卓一下。

    喝一喝 上堂。

    雲一切智通無障礙。

    遂拈起拄杖雲。

    拄杖子。

    向諸人面前。

    逞大神通去也。

    遂擲下雲。

    直得乾坤震裂。

    地搖六動。

    不見道。

    一切智智清淨。

    又拍禅床一下雲。

    三十年